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黄帝内经分析妊娠小便不通的中医养生治疗与食疗。 【妊娠小便不通是什么?】 指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痛苦不堪者,称“妊娠小便不通”。即西医学之妊娠尿潴留,由膀胱内有尿液不能排出而致,常见于妊娠中晚期,古称“转胞”或“胞转”。 【黄帝内经帮您分析病因】 - 肾气虚衰
- 《黄帝内经》中提到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主水液代谢,司二便。妊娠期间,胎儿的生长发育依赖母体气血的滋养,若孕妇素体肾气不足,或孕期房事不节,耗伤肾气,导致肾气亏虚。肾气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司,从而引起小便不通。正如《素问・水热穴论》所言:“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 脾肺气虚
- 《黄帝内经》云:“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湿,协助肺、肾调节水液代谢。若孕妇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虚,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且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影响膀胱气化;同时,脾虚可导致肺气亦虚,肺气虚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从而导致小便不通。
- 肝郁气滞
- 《黄帝内经》认为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妊娠期间,孕妇易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可影响膀胱的气化功能,导致小便不通。此外,肝郁气滞还可化火,灼伤津液,使津液亏少,不能濡养膀胱,也会引起小便不利。
- 湿热下注
- 《黄帝内经》有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 等论述。若孕妇素体湿热内蕴,或孕期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滋生湿热,湿热下注膀胱,蕴结不解,阻滞膀胱气机,使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导致小便不通。
- 胞宫压迫
- 《黄帝内经》虽未明确提及,但从妊娠的生理特点来看,随着胎儿的逐渐长大,胞宫日益增大,可压迫膀胱,使膀胱容量减小,气化功能受限,导致小便排出不畅,甚则不通。这种情况在妊娠晚期较为常见,是妊娠小便不通的一个特殊病因。
【妊娠小便不通的特征表现】 - 排尿困难:孕妇自觉小便费力,尿流不畅,需增加腹压或等待较长时间才能排出尿液。
- 小便频数:由于膀胱内尿液不能完全排出,导致膀胱有效容量减小,从而出现小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较少。
- 小腹胀满疼痛:尿液潴留于膀胱,致使小腹胀满不适,严重时可出现疼痛,疼痛可呈隐痛、胀痛或坠痛,常因膀胱充盈而加重。
- 腰酸乏力: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腰酸症状,这是由于肾司二便,小便不通可影响肾脏功能,加之妊娠期间身体负担加重,导致腰酸,同时可伴有全身乏力的表现。
- 情志改变:因排尿异常,孕妇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妊娠小便不通的非药物养生等疗法】 1. 艾灸疗法 - 操作方法:选取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让孕妇取仰卧位,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 2 - 3 厘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艾灸 10 - 15 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 目的: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温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益气,促进膀胱气化功能恢复,从而达到通利小便的目的。
- 注意事项: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孕妇如有发热、口渴、烦躁等热象时,不宜使用艾灸。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避免烟雾过浓。
2. 穴位按摩 - 操作方法:常用穴位有中极、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孕妇取舒适体位,操作者用手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以孕妇感觉酸胀为度。每个穴位按摩 3 - 5 分钟,可依次按摩,也可重点按摩痛点明显的穴位。
- 目的:刺激穴位,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膀胱气机通畅,改善小便不通的症状。
- 注意事项: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伤害到孕妇和胎儿。如果孕妇皮肤有破损、感染等情况,应避开相应部位。按摩前要保持手部清洁温暖。
3. 中药热敷 - 操作方法:取小茴香、艾叶、乌药等适量中药,研成粗末,装入布袋中,放入锅中蒸热后取出,待温度适宜时敷于小腹部,以耻骨联合上方为中心,每次热敷 20 - 30 分钟。
- 目的:利用中药的温热和药力作用,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改善膀胱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尿液排出。
- 注意事项: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防止烫伤皮肤。如果孕妇对某些药物过敏,应避免使用相应药物。热敷过程中如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4. 耳穴压豆 - 操作方法:选取肾、膀胱、尿道、三焦、皮质下等耳穴。先用 75% 酒精棉球消毒耳部皮肤,然后将王不留行籽贴于 0.5 厘米 ×0.5 厘米的胶布中央,对准穴位贴压并固定。用手指轻轻按压,使耳部有酸、麻、胀、痛等感觉,每次每穴按压 1 - 2 分钟,每日按压 3 - 5 次。
- 目的:通过刺激耳穴,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膀胱气化的作用,以改善小便不通的症状。
- 注意事项:耳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时不宜使用。按压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于用力引起耳部疼痛不适。要保持耳部清洁,防止胶布脱落。
注意事项:以上中医外治疗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如果孕妇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妊娠小便不通的饮食宜忌】 宜 - 清淡利尿食物:选择冬瓜、黄瓜、丝瓜等蔬菜,这些食物具有清热利水的作用,可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膀胱负担。例如,可将冬瓜去皮后煮汤饮用,或清炒黄瓜、丝瓜。
-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其中的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对改善小便不通症状有一定帮助。可以将橙子、柠檬榨汁饮用,菠菜可清炒或做汤。
- 健脾补肾食物:适当食用一些健脾补肾的食物,如山药、芡实、黑豆等。山药可煮粥或蒸熟后食用,芡实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黑豆可打成豆浆饮用。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肾功能,促进膀胱气化,缓解小便不通。
- 富含水分的食物:增加西瓜、梨等含水量高的水果的摄入,能够补充身体水分,同时起到一定的利尿作用。但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血糖升高等问题。
忌 - 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大蒜、生姜等辛辣食物容易助火生热,使体内湿热加重,下注膀胱,加重小便不通的症状,应避免食用。
- 油腻高脂肪食物: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油腻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水湿代谢失常,不利于小便不通的恢复,应尽量少吃。
- 生冷食物:冷饮、生鱼片、冰淇淋等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加重水湿停滞,可能会使小便不通症状加剧,不宜食用。
- 高盐食物:腌制食品、咸菜等高盐食物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膀胱压力,不利于尿液排出,应控制摄入量。
- 酒类及咖啡:酒精和咖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膀胱的功能,不利于妊娠小便不通的改善,孕妇应避免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