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暴风雪 于 2015-8-26 11:38 编辑
二、关于“臂厥”、“骭厥”、“踝厥”、“臂厥”、“骨厥”、“阳厥”这六组症状和病名的本义: 这些症状和病名,也是出自《阴阳十一脉灸经》,《经脉》都如实抄录下来,只有少许改动,其原因仍然是尊重和认同。 因为这六组症状都属于“是动病”,所以了解了这些症状的本义,即可以非常清楚地认知,到底啥叫“是动病”,捎带着还可以从反面验证,到底啥叫“所生病”。但是,若要了解古人所描述的症状的本义,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拿现代医学的症状学与之相互对照,除此之外,并无它途。许多人不懂得这种古今症状|病名对照法,所以他们的思维只能在古人的症状里打转,永远也闹不清古人所说的症状,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于是也就永远无法理解,到底啥叫“是动病”,啥叫“所生病”。 1,“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这里描述的是一组由呼吸道过敏所引发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哮喘症。由于现代医学对哮喘症的症状表现和病理机制的介绍,读者尽可百度,自有长篇大论,详实资料,我就不再浪费篇幅。下皆仿此。 所谓“肺胀满”,即不能深呼吸的意思,盖气管痉挛必使呼吸表浅也。 所谓“膨膨而喘咳”,是指喘息和咳嗽都非常剧烈。“膨”通“彭”,“彭彭”,是象声词,形容喘咳发出很大的声音,从远处都能听到。《说文》:“彭,鼓声也。” 所谓“缺盆中痛”,是指咽喉疼痛。这个“缺盆”不是两侧锁骨上窝中央的缺盆穴,而是指喉结下方的胸骨上窝,盖此处有一圆圆的凹陷,似盆而缺半,故名“缺盆”(后人把锁骨上窝当成缺盆,那是受了《甲乙经》的误导)。详《经脉》后文还有“缺盆中肿痛”的描述,显然那也是咽喉肿痛的意思,而不可理解为锁骨上窝肿痛。《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就已经点明了“缺盆”的位置。具体到这一组症状,所谓“缺盆中痛”,应该是喉咙中有异物堵塞感(因为喉头痉挛或水肿),以至呼吸困难的意思。 所谓“甚则交两手而瞀”,即战栗而昏厥的意思,这是指严重的呼吸道过敏,在一阵全身寒战颤抖之后随即陷入休克状态。《阴阳十一脉灸经》作“甚则交两手而战”,“战”即寒战,全身颤抖也。所谓“交两手”,是说患者以双手紧拢双肩的姿势,则两只手臂必成十字交叉状。这是寒战而剧烈颤抖时不由自主地一种自我保护动作(因为古人缺乏保暖御寒手段,现代人在寒冷的野外也经常是这种姿势)。《说文》:“瞀,低目谨视也”,本来是形容上眼睑下垂的样子,在这里则是指两目紧闭昏过去了。 把这一组症状综合起来看,很显然,这就是由呼吸道过敏所引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症乃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症。 前文说过,灸医所谓的“是动病”,其实是泛指急性病,而针医改造以后的“是动病”,则是泛指外邪引起的、急性的、阳性的、功能性的络脉疾病,故其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由于肺脏(手太阴脉)在脏象理论中主司呼吸之气,而经脉理论又须与脏象理论尽可能保持一致,故安排了一组呼吸系统的急症作为手太阴肺经的“是动病”。很显然,在古代灸医看来,这是一种有致命危险的急性发作的疾病。 “厥”,就是昏厥、突然丧失神志的意思。凡是出现昏厥的疾病,在古人都谓之“厥”。实际上,“厥”还有急性暴发、病情危重的含义,比如《素问·调经论》就有“厥则暴死”之说,可见“厥”有生命危险。下面的几个“厥”也都是这个意思。 所谓“臂厥”,作为一种疾病名称,是为了表明这种昏厥病的根源在于手臂这个部位,而其本意是要在手臂上施加艾灸来治疗这种病症。这种观念无疑出自古代的巫医巫术,盖巫医虽然也知道人体内必有一个掌管神志的“人神”(亦谓之“太一”),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人神”(或“太一”)定居于大脑,而是认为“人神”按照节令周期在身体四处游荡,即谓之“人神日游”,或“太一日游”。因此,当“人神”游荡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时,如果恰逢外邪也侵入同一部位,就会导致“人神失守”,于是就会发生神志昏迷的厥病,而这种厥病就以当时人神所在的某个部位命名,即谓之“某厥”,所以也就可以在这个部位施加艾灸来治疗这种厥病。到了《内经》时代,针医创始人早已舍弃了这种“人神日游”观念,但是在他看来,这种厥病也可以通过刺泻手臂上的血脉(比如尺泽处静脉放血)来治疗,所以就沿袭了“臂厥”这种说法。以下的几个“某厥”也都是这个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