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2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9:5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266977/Ob/1/sid/XNzIxMjA3ODky/v.swf[/flash]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视频讲稿如下: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黄汗病与历节病有个不同之点,主要是在两胫发热和自冷。黄汗病两胫自冷,因为他这个是水气病,水气就下,下边特别厉害,两胫要冷的。历节不是的,历节他发热,所以假令发热,此属历节,可见这历节也出黄汗。开始这一节就是历节、黄汗一个主要鉴别点。
       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
       劳气就是虚,虚劳之气,这个病是虚的。食已而出汗,吃完饭就出汗。又身常暮盗汗出,就是夜间睡觉,一躺下也老出汗,黄汗是这样子的。那么这种汗,不纯粹是热的关系,这是劳气,就是虚。
       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
       汗出已,反发热,这是个不好的现象,一般要是出完汗,他都不发热。一方面出汗,一方面发热,说明人的精气外泄,邪气在里头老留着。这个咱们在讲表证的时候讲过这些问题,这个就是正不胜邪,就是虚。我们出的汗都是精气,人的热反倒留于内,这久而久之一定伤及血脉的,那么开始就是瘀血证了,所以其身甲错。那么再久而久之,热不止还要生恶疮。
       这都是说明黄汗的。不过你要知道,除了黄汗是这个样子,但是从他这个虚弱的样子,可以知道一般的病也是这样子,也不例外。虽然像个范论似的,但是它主要的还是针对黄汗。
       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如果身子沉,身子沉说明什么呢?停湿、停水嘛。汗出已,出完汗之后,这个水能去一部分,人就感觉轻快,这说明他有水气。这个黄汗他老出汗嘛,出完汗较为好一些似的,其实说明他身上有水气。久久必身瞤,黄汗是虚,虚他常气上冲,气上冲有水气,身上一定要动的,肉一定要瞤的,就像我们前头讲的四肢聂聂动是一个道理,没有气冲他不会。
       瞤即胸中痛,一瞤就是有气上冲了。气一上冲,胸中一定要痛的,气上冲于上嘛。这个黄汗病有几个重点,一是出汗,一是发热,一个身肿痛,这是三大证候,所以他是一条条的分析,这非常的好。
       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由于气上冲,这个水气也随着气上冲,所以上边出汗,下边没有汗。腰髋弛痛,这个水气往下边厉害,冲到腰髋,髋就是胯,外边这个胯,这个地方就又没力气、又疼,弛疼,弛是松弛的弛。如有物在皮中状,老觉得从腰髋以下这个部位里头像是有虫子爬似的,为什么呢,这就是水气,就是因为虚而水气占据不去,就是这么一种病。
       要是更厉害的话,剧者不能食,由于气往上冲,里头又有寒水、湿气,那么他就不能吃东西。身疼重,身既疼也重,它有表证所以疼,疼是营卫不利,重就是有水。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在这来个总结,上边这种情况就是黄汗的正证。桂枝加黄耆汤主之,这是正治。
       桂枝汤治营卫不利,既解外也治身疼,但是他去不了黄汗,所以非加黄耆不可。这种病人我都遇到过两个,这个黄汗的病值得我们研究,到底是怎么个病,我查不少西医书,我也查不出来。我治头一个黄汗病人,就用桂枝加黄耆汤,相当好使,她这个爱人在哈尔滨的一个医院,也是一个挺有名的大夫,他在西医院给她诊断说她肝硬变,这个人面目属于黎黑那个色,就是有点褐黄色,但是她没有黄疸,她来这啊,我给他看,一开始我也没注意这个黄汗,因为她说是肝硬变,拿了不少检查的东西,她的爱人是个大夫嘛,我就按照一般的肝硬变方法治,可是越治她越疼,腰疼得厉害,她住在西郊,来一趟挺困难,一步路都不能走,得人驾着,来一趟坐汽车就花七块钱。那天我看她腰疼,我就奇怪了肝硬变哪有那么疼的,我看她这个领子,一翻就是黄,我说你出黄汗吧,她说对了,她说我得这个病就出黄汗,你看这东西真是还挺奇怪啊,后来不治肝了,我给她吃桂枝加黄耆,很快就好了,颜色都变了,黄汗都解决了,后来这人好了。那么黄汗究竟是什么玩艺?这个真值得研究。你说它这黄哪来的,中医看这个汗,说是为热蒸,色变了,可是这个阳明病那么大热,他汗也不黄呀,所以这个值得研究,这个病我是遇到了,遇到这么一个病人。
       同时前头讲的桂枝苦酒汤那个我也遇到过,这个人呢,他就是渴,我就给他桂枝芍药黄耆苦酒汤,他吃就好了。所以这两个病我都遇到了,但是这个黄是哪来的呢?这个人我还给他检验了,他也是黄疸指数都不高,你说这黄哪来的,这个值得研究,西医也搞不清。我也问过西医,西医说这个病少见,是少见,我的确是幸运,遇到这么两个病人,一般人恐怕都还没遇到。
       这个黄汗哪来的,不清楚,不过确实是这样子,跟这个书上说的都差不多,尤其腰、腿疼啊很突出了,也出汗,是有些发热。所以这个病是有的,这个黄汗是怎么个事,我遇到两个病人后就再没遇上,病历都没有了,但是我有些记录,文化大革命以后病历全没了,所以这个病值得研究。你说这个黄怎么来的呢?真奇怪,我治的头一个,就是桂枝加黄耆汤,确实是肝硬变,她的脾也大,但是她吃这个药,黄汗是基本解决的,而且腰也不疼了,后来她可以自己来了,不用人搀,所以的确是好了。底下我们讲气分,这一节很不好理解。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矢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他说诊察寸口脉,就是桡骨动脉了,迟而涩,迟是寒,涩是血不足。这诊寸口知道这个人啊有寒而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诊趺阳脉是看他的胃,微则为气,就是胃气虚,所以脉微,迟则为寒。
       寒气不足,就是概括上边寸口脉和趺阳脉说的。寒气不足,寒,有寒,气就是胃气不足,还有一个血不足,它就是概括寸口脉和趺阳脉而言是寒气不足。它是三个意思,寒、胃气不足、血不足。那么认为这样子,血不足是营卫不利。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他又有寒、胃虚、血又不足,当然要四肢厥冷,这个血达不到四末,所以手足逆冷。那么手足逆冷说明什么呢,就是营卫不利。营卫不利于外,那么这个津液整个在里头而为水,所以腹满胁鸣相逐。
       腹满胁鸣相逐,肚子胀满,胁鸣,它是往上冲了,相逐就是寒和水气相逐,要不这相逐是什么道理。手足逆冷,营卫不利于外,造成手足逆冷,而寒水之气相搏于里,造成腹满胁鸣相逐而气转膀胱。气转膀胱,就说明这个他不是下输膀胱,气转膀胱就是气在小腹与上腹,在这个地方时上时下的意思,主要的是营卫虚竭了。荣卫俱劳,营卫俱虚竭的意思,这个劳就是虚劳那个劳。
       阳气不通即身冷,阳气指着胃说的,胃气不行所以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血凝滞不通,所以骨疼,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身冷、骨疼是个表证,他说身之所以冷,骨之所以疼,这都是由于营卫之气不利,不利就是外边还是有外邪了。
       阳前通则恶寒,阳前通这句话很不好解释,阳通照理说不应该恶寒了,这个尤在泾解释比较好。他说阳前通,阴失去阳了,阴失去阳必然要恶寒的。他这个解释不是冲着阳下手,阳前通,阴没通啊,阴没通,阴失去阳了,他不是要恶寒吗,这是尤在泾的解释,旁人还没有那么解释,我认为他的解释还是有道理的。
       阴前通则痹不仁,阴前通了,可是阳呢?越而不行,阳就是指胃气,所以咱门讲的胸痹那章就是了,阳为寒闭,他要麻痹不仁,他没有阴,阳可是光在那呆着,滞而不行,他要麻痹不仁。必须得怎样呢?阴阳二气,它是相辅而行的,总得阴阳相得,其气乃行。这个说明什么,说明治疗,也就是说我们通阳就得治津液以通脉,就指着麻黄附子细辛这个药说的。
       那么这个桂枝汤,我们讲了很多了,是甘温养液的药,你要只是用桂枝去芍药汤,他能够通荣气,但不能通卫气。他这个阴前通、阳前通都是指着用药,你只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可以通其阳、治津液,但是更恶寒,因为阴不通,阴不通,阴失去阳,他不更恶寒吗?你要只是用桂枝去芍药汤调营卫,养营气,那营通而卫不通,他要麻痹不仁,所以这个都不行。
       他讲治疗的这两句话,就指的下边的方子,总的讲,既要通阳也要通阴,两个方子就得一起用。这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其气乃行是指什么说的,寒水之气乃散的意思。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就指寒水之气。如果这个病要是实,吃这个药,则失气,则出虚恭。如果这个病虚,要遗溺。
       名曰气分,这个病主要的问题,由于营卫不利造成内有寒水。营卫不利还是有外感的问题,所以这个诊寸口,我们知道他是外边营卫不利,血虚有寒在里面。诊趺阳又知道胃气也虚,也是有寒,是寒气不足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在内因为有寒水之气,所以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在外又有表证,因为营卫不利,身冷骨痛。那么这个里面造成的水气病主要源于营卫不利,所以它说气分,这一段冲着上面的血分说的。
       那么这个治疗,既要通阳解表,也要用桂枝调营卫、解肌那种办法了。他这个没用整个桂枝汤,因为是阳气不足了,把芍药去了。这个虚则遗溺,名曰气分,底下就应该是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就应该接这个。这个《医宗金鉴》说的是对的。下面这个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这是闲文,不要。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就接着上边的气分,这个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心下坚大如盘是另一段的,是枳朮汤,是底下那段,所以这个书错的地方也很多。
       不过这段文章倒好解释,这种治疗的办法,你把文章搁在一起看就很清楚,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呢,我们根据药物来分析,这个药是两个方子合起来的,一个是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是治气上冲,所以上实下虚,胸满、脉促嘛,这个腹满胁鸣说明有冲气啊,营卫不利用桂枝去芍药汤是很对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病发汗的药,麻黄附子细辛治水气,所以在少阴篇里头,它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这个少阴病一般不发热,反发热,而脉沉,脉沉就有水,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只要认为是少阴病,非得用配合附子不可,搁细辛就去水,那么这个就是发表去水。
       我们从这个方剂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方剂一方面去里头的寒水之气而解表,同时也调营卫治气冲。那么既有桂枝去芍药方证,又有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所以把两个方合起来治这个病。那么我们对这个病怎么理解呢?第一个就是胃虚,胃虚有水气;第二个有寒,虚寒在里,外边招受外邪。所以它陷在内里头,有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这种水气病,外表呢又有身冷骨痛这种表证,是陷于阴证,陷于少阴病。那么怎么治啊,那么这个方剂恰好适应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调营卫、养阴,养阴就是养血了,以桂枝汤为基础;一方面也得治水、解表,让他出汗啊,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用这个样子来解释,我认为还是充分的,这个才叫气分。总而言之,由于营卫不利于外,那么营卫之气不行,在里头也为水气,所以叫气分。这种气分可以根据上面这个病的情况,用这个方子来治。这个方子也是表证的方子,既是表不解没有汗,但是又有桂枝去芍药证,气冲胸满这种情况,可以用这两个方子把它合起来。你们看看底下这个解释也可以,说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虫行皮中,表示它这个营卫不利的厉害,这个发汗很不容易,非用大力的附子来帮助出汗不可。
       如虫行皮中,咱们在伤寒论讲了,是说他是久虚,老像虫子爬似的,他出不了汗,那么他这个也是这样子。他是虚,所以只是用麻黄是不行的,得用大力的附子,才能使他发汗。要是在辨证上说呢,四肢厥冷,身冷骨痛,这纯粹少阴病的情况,所以要加附子这种法子。这一节在文章里头不好理解,各家对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的解释都有问题,甚至就不解释,唯独尤在径的解释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朮汤主之。
       这个是心下坚大如盘,就是胃停水。边如旋盘,旋盘这个东西咱们不知道,所以上边说如旋杯,也有后来改的覆杯,这个杯是扣着这么一大块。这个旋盘,早先的粉磨坊他的那个叫旋盘,就是旋凉粉的那种东西,总而言之有边棱的,所以这一段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这个边明显,很像说肝硬变那种腹水,摸得话有这个有边,有边缘可以触摸到,一般水是不会结成这样,很像肝硬变的那种情况。所以枳朮汤他是去腹中水饮,而且这个水饮结的相当厉害,可以摸到边缘的。
       附方:
       《外台》防已黄耆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防已黄耆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我刚才说不是风水,这里也管这叫风水,由于脉浮是在表。其人或头汗出,我们头一段说是汗出,这个汗出不是像越婢汤那个汗。表无他病,不是真正表证,表无他病就是没有身疼等等这种情况,可见所谓这个风水,不是有很明确的表证的那种风水,这个这样解释挺好的。
       那么主要的病是但下重,水气就下麻,所以下边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上都蛮好的,像没病一样,为和就是如平。腰以下当肿及阴,腰以下尤其腿,它往上,肿及阴,就是前阴了,那么腿是难以屈伸,从这个说法,纯粹是皮水,他没有表证,可是古人是根据形像像表证,所以说是风水。
       我们对防已黄耆汤这一节可以做参考。假设我们遇到水肿,他从腰以下肿,以致不能屈伸,那么这个我们用防已黄耆汤,虽然看着像是风水,可他不是风水啊,他没有外感的一种证候,所以与越婢汤是绝对不一样的。这一段附的,可以给我们作个参考。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脉浮而缓,本来是中风脉了,太阳中风、脉浮缓嘛,那么浮是在表,就是浮则为风了。中风的缓是由于中风,汗出丧失津液,所以脉按之才缓弱。那么这个呢,他说不是,缓则为痹,这个虽然脉是浮缓,但是这个缓不是由于汗出而脉缓弱,这是由于湿痹的关系,痹指的湿痹说的。
       你们想想在《伤寒论》里头有「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在《伤寒论》阳明篇、太阴篇都有这一段。这里是指那个说的。他这个脉浮而缓不是太阳中风病、自汗出,脉浮而缓;它是伤寒,没有汗,那么这个缓是由于里头停湿,津液反不充于外了,所以脉也缓,这个在伤寒论反复说了。
       像大青龙汤「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
       发之」,和这一样的,就是湿造成这脉浮缓,就说明这个缓不是太阳中风、自汗出,表丧失体液的这种脉按之缓弱,这个缓是由于里头停湿,那么这个停湿在里,津液就不充于外,这个脉是这么个缓,所以它说缓则为痹。
       痹非中风,痹呢不是中风了,它特意绕个弯说这话。四肢苦烦,脾色必黄,这是简单说的话,它本来系在太阴,太阴就是里头有湿,那么再有热呢,湿热相瘀一定要有身发黄的,但是得小便不利,他身才发黄,要是小便自利,他就不能发黄,这都就略去了,这是在伤寒论讲过的东西。
       所以他就是四肢苦烦,就是手足自温的一个互词,在《伤寒论》里,说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他这搁四肢苦烦就是四肢苦烦热了,与手足自温者是一个意思。那么这说明里有热,既有湿又由热,如果小便不利一定发黄的。古人说这个发黄与脾有关系,所以说脾色必黄,认为脾属土,土色是黄的,古人是这么个看法,这也是个辨证的意思了。
       事实上这个黄不关脾的事,也不关脾色的事,这都是古人这么说。那么我们现在研究它呢,心里头要明白。他就是郁热在里,要发黄的。这一节就是说太阳伤寒,手足自温,脉浮缓,它是系在太阴,是里有湿,所以才说缓不是太阳中风那个浮缓,这个缓不是由于汗出,津液被夺而缓,是里头停湿,津液自然不充于体表了,所以缓。这一节看看《伤寒论》好懂,要不的话很不好懂。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趺阳脉是脾胃脉了,以候胃、脾。紧而数,脉紧而且还快。数则为热,数是胃有热,那么胃热他就能消谷了,但是紧则为寒,这个紧则为寒,那胃有热,怎么又有寒啊?这个紧是指脾说的,脾虚有寒,就是停湿不行。那么脾虚停湿就不能化谷,所以食即为满,这个它还没说完的。这一段主要是说谷疸,谷疸首先是胃有热能吃,但是脾虚,反而能食而不消,意思是在这,底下它又接着说了。
       如果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你看这个趺阳脉紧是指的上面这个说的。因为食而不消,里头停湿了,蕴热,有发生黄疸的可能,但要是小便自利,不会发生黄疸,所以他再诊尺脉。诊尺脉浮,这个书前头讲了,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我们诊脉。这个浮在寸位,在关以上,寸至关这个部位上就是在表。要如果这个浮在关以下,关以后,在尺中,那么这个是在里。
       所以说尺脉浮为伤肾,尺脉浮表示这个邪热伤及到肾脏,所以他它脉浮,而寸脉不浮。趺阳脉紧为伤脾,这个是根据上边,趺阳脉紧是寒,就是脾伤不运而寒停湿在里了,所以他说趺阳脉紧为伤脾。
       风寒相搏,就是脾肾俱伤之意,就是风伤肾、寒伤脾,这两个结合起来就叫风寒相搏,就是脾肾俱伤。这个脾伤,他就不能消谷气,所以说谷气不消,谷气不消他里头蕴湿,再一吃东西,再一有热,湿热往上蒸腾,他脑袋就晕。咱们讲水饮的病,头晕多是水饮呐。这个湿热更容易,所以食谷即眩,他由于什么呢?由于谷气不消,这是个倒装句,谷气不消应该在前。
       胃中苦浊,胃中苦浊这两句用得相当的妙,这个浊既有湿也有热,所以以湿热为苦,当然心中烦,都概括了。这种浊气,就是湿热、浊热之气,就是谷气不消,配合他有湿,往下走。下走如果小便通,那就是由小便把浊气泄出了,也不至于发黄。那么小便不通,他是热伤肾。小便不通,阴被其寒,这个阴指里,就是寒湿之气都在里头来,伏里了不得泄出,那么热也只到膀胱,也不得越,小便不利嘛,这跟我们前头讲的发黄是一样的。
       身体尽黄,这样子热与湿瘀在里,就一身全黄了。这种黄哪来的呢?就由于谷气不消,所以叫做谷疸。古人认为发黄疸,有一种叫做谷疸,这个谷疸就由于脾胃的关系,能食而不消,那么谷气不消就郁热,如果再有湿,湿热于里而发黄。这种黄由谷气所致,所以叫做谷疸。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这又一节了,上边的谷疸由趺阳脉紧以下一大段,头一个他讲趺阳脉,说这个胃热脾寒,主要全是说的谷疸。这一节说的是女劳疸。
       额上黑,古人认为水色黑,肾主水,肾伤者额上黑,这是肾气伤的一个证候。微汗出,表和啊,不是外来的。手足中热,薄暮即发,上面这个血证,这种热都是在夜间。咱们讲那个热入血室,他是白天非常的安静,但到夜间谵语,如见鬼状者。那么他这个也是,薄暮以后手足中热,这是咱们说的血虚热了。
       膀胱急,小便自利,这为有瘀血。膀胱急就是膀胱急结,膀胱那地方憋的荒,也叫急。那么小便不利就是蓄水,小便自利这是有血,这就是瘀血。名曰女劳疸,这一切都是由于不节制房事,女劳而致,所以叫做女劳疸。
       这是一切由于肾气伤了,所以首先他额上黑就是肾气伤的一个反映,肾气伤总是伤在肾的血脉,他是这个意思,其实这个后头还要详细解释的。古人说的黑疸就是一个血性的黄疸。咱们讲的《伤寒论》有那么一段「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跟这个参考的是一样的。
       那么这个没有到狂那个地步,所以后边治疗他也不用抵当汤。如果这个病再深,以致于其人如狂,那是瘀血很明显的纯瘀血证,这瘀血证也有发黄的,所以咱们讲《伤寒论》的那一条,就是抵当汤证,是发黄证,身黄,脉沉结。
       古人说的女劳疸就是血相黄疸,他不是由于胆道受阻碍而发生的,它是咱们说的溶血性的黄疸,中医都属于瘀血这一类。这种黄疸是有的,我就遇到过很多,这种黄疸的确要是腹如水状不治。腹如水状的,水状指的水气,前头讲的,石水那类的,就是有腹水了。那么他这种有腹水,他是女劳疸,是肾气衰,一点也不能够行水了,所以非死不可,古人是这么看法。
       那么根据临床,这个黄疸并发腹水,的确是预后多不良。这个我有经验,遇到很多,大概都没有好的,尤其这种黑疸,面目黧黑的黄疸,大概好的是没有。西医也知道这种黄疸。这是说的女劳疸,女劳疸实际就是血相黄疸。
       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这个嗜酒人啊,容易湿热内蕴,就是湿热在里头,因为他老喝酒嘛。里头湿热,所以心中懊憹,就是烦哪,而且发热。湿热在里,他不能吃。里有湿、有水,他老要吐,咱们讲的小半夏汤都是这个。名曰酒疸,那么这种黄疸大多由于嗜酒所致,所以叫做酒黄疸。
       根据上边说的,黄疸有那么三大类,一个是谷疸、一个是女劳疸、一个是酒疸。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脉迟,这个脉迟是个不及的脉,主寒、主虚呀,那么这个说的还是寒。阳明病,这就是指阳明病的外证了,发热不恶寒,多汗出,这是阳明病的外证了。但是脉迟,虽然阳明病热候是有了,但是里有寒,里有寒指的里有停水说的,这个水性寒,所以脉也应着迟啊。
       食难用饱,阳明病本来有热,热能吃,但吃饱不行,一吃饱,他就要发烦,因为他的胃里头有湿,有湿就不能化谷,所以湿停在那他就发烦,跟上边的谷疸一样。头眩,脑袋晕,为什么?停湿、停水。所以小便必难,他小便通利,就不停湿停水,头也不眩晕。所以小便必难,是冲着头眩说的,可见这个脉迟是指里头有寒湿这类的东西了。
       此欲作谷疸,现在这个人虽然不发黄,这是要做谷疸,这跟上边是一样的。那么遇到这种病人,虽然还没发黄,但你得多加小心他就要发黄,这是要作谷疸的一种情形,但是这种病只能利小便。虽下之,腹满如故,这个人当然腹满,这个腹满他是由于里头停湿、停水,咱们讲阳明篇脉迟那个讲得很清楚了,可以回头看一看,那时候不能用泻药。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就由于脉迟,还是有寒。那么这个时候呢,只能利尿,当于寒湿中求之,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在临床也常遇到这个事,那么这个人虽然还没发黄,但是一系列的证候就要发生谷疸,那么这个时候你发汗、泻下都是错的,如果脉迟,你利小便就好了。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这是酒黄疸的治疗原则的问题了。他说酒黄疸是湿热在里,如果小便自利,这个湿热有去路,随小便就去了,就不能够发黄。所以嗜酒发黄都由于小便不利,一定要小便不利的,这他才发黄。
       喝酒的人很多,怎么不是个个发黄啊?他这个小便要是畅利,他不会发黄的。要是小便不利,这种湿热在里,一定要郁热为黄。那么酒疸的证候是什么样子呢?主要的就是有热,其候心中热,足下热,尤其这个热在心中、下边,这就是酒疸之为候也,就是酒疸的一个要证。归纳起来,酒疸就是心中发烦热,足下也热,有小便不利。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这个酒黄疸一般说都是心中热、足下热,也有不那么热的,就是热不明显的。那么说话呢也了了,靖言他应该是了了,靖言就是了了的意思。这个靖,本来治理为之靖,这个治安搞好了、治理好了就是靖。他搁个靖言就是言语治,就是言语没病而了了,说话明白,不说糊话,就是说心中没有热的一种意思。
       腹满欲吐,鼻燥,腹满者,里实的证候;欲吐者,湿热往上逆,所以他欲吐;鼻燥者,里有热也。其脉浮者先吐之,其脉浮,病有上越之机,病有上越之机,所以寸脉特别浮,那么这个应该先吐。沉弦者先下之,沉为在里,沉弦就是里实,这个和弦紧是一样的,沉紧、沉弦就是偏于里实,那么这个要下。
       总而言之,酒黄疸是以里热为显著证候,所以心中热、足下热,那么这个热呢,当然得攻。可是你得看这个病机,他要有脉浮,病有上越之机,就要先吐;脉沉弦,就是偏于里实,那么要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4 02: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