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28【第十八·5-8条--第十九·1-6条--第二十...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9:5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266977/Ob/1/sid/XNzIxNjE0Mzky/v.swf[/flash]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视频讲稿如下:
        那么是亡血的缘故了。那么前面说的亡血指的是一般的情况,就是吐血、下血等等的,或者是汗出的多,这些都可以有脉浮微而涩。假设没有上面说的这些情形,也不出汗,这时候这人有这个脉是什么道理呢?他说呀,要是没有上面这些个情况,如果身上有刀伤或者斧伤,就是被金刃所伤了,那么这也是亡血的一个原因,所以脉也现这个样子。
       如果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病金疮,就是被刀斧所伤了,那么一般用王不留行散最好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刀伤药、红伤药了,这是个通用的方子。主药是王不留行,王不留行这个药能够化瘀定痛,咱们在肝炎上也常用王不留行啊,也就是利用它能够去瘀血,也能够止痛。所以肝区疼痛,我们常加王不留行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外伤也是以它为主药了。蒴藋细叶就是蒴藋叶,细叶就是小叶了。桑东南根皮,就是桑根白皮,用东南方这面的根皮,那么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了,认为东南为巽位,能去风,其实也不尽然,凡是桑白皮都能够行气去风,它都有这个作用。
       那么它主要用王不留是为了行瘀定痛,蒴藋叶和桑白皮也全有行气去瘀的作用,与王不留行搁到一起呢,就是行气去瘀,但都是用它们的灰,这灰反倒能止血了。凡是去瘀药,要是变成灰,不但有化瘀的作用,同时也有止血的作用,所以这三个药都是用的灰,后世的十灰散也是这个意思。用来去瘀止血的药,一般都把它煅灰存性,原来的药性还存在,但是止血特别有效。那么其它的药呢,都是佐理之品了,干姜、甘草、川椒温中,用黄芩、芍药去热,凡是外伤当时都会有些虚热的,厚朴也是行气药了,在一般的刀伤药中做为调理之用。
       这个药就是一般所说的刀伤药,小点的伤口从外面上就行,大的伤口就非内服不可。桑白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不但能够行气化淤,而且能够止血。勿令灰过,不能把性都烧没有了。各别杵筛,合之为散,服方寸匕,主要的作用就在这三味药上,其它的都是调理之品了。小疮即粉之,这个疮不是生疮的疮,指的就是金疮,小的刀斧之伤,外面上就行了。大疮但服之,外面也可以粉,内里也可以服,产后也可服,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要看有王不留行血,它变成灰了,止血作用反到加强了。
       如果有风寒的时候,这说的是时令,桑东根皮勿取之,要在和风暖润的时候取,这是说做药的时候要依时令来做。前三物皆阴干百日,三个药不要炒、不要晒,阴干它。唯有伤科的药要这么讲究,内科药就不用这样了,其实不这样也行的,不是不行。
       下面还有两个方子,都是有方无证,可见都是通用方。排脓散方,枳实、芍药、桔梗,枳实芍药散前面讲过了,加上桔梗就叫排脓散,桔梗也能排脓、排痰。枳实芍药散行气,芍药也是血分药了,枳实芍药散本来就能行气排脓,加上桔梗更有力量,不过这个药是以行气为主。假设这个人有腹痛,那么枳实芍药散可以治疗肚子痛,所以妇人腹中痛,法当用枳实芍药散,那么吃了这个腹痛还不好,肯定有瘀血,就要用下瘀血汤。
       排脓散这个方剂以枳实芍药散为主而加上桔梗,所以需要排脓而用这个方子的时候,要是他还有些气滞腹痛的情况,用它当然就更好了,书上是没有证候的,这大概都是通用方。一般的排脓啊,这个方最平稳不过了,里头没有什么大热药、大凉药,所以不论寒热都可以用。
       还有一个排脓汤,是由桔梗汤来的,桔梗汤治嗓子疼,咱们在《伤寒论》少阴篇上讲过。这个是桔梗、甘草,加上生姜、大枣稍稍调解营卫,桔梗这个药本身就能排脓,这也是个通用的方子。那么假设说这个在上边咽喉有些肿痛等等的,当然这个就更合适了,那么一般的排脓也都可以用,所以这两个方剂没有证,也就是一般通用的方子。不像那个薏苡附子败酱散,因为那里面有附子啊,假设有热那个方子还是要慎重用的。那么这两个方子不是的,一般地排脓都可以通用。
       我们要是根据症状辨证呢,要根据方剂原来的主方参考来用,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上面是枳实芍药散、下面是桔梗汤来进行加味。排脓汤、排脓散不只是为这个疮痈说的,凡是痈疮,如果有脓的时候都要排脓,所以这两个方子应用范围很广,凡是有脓需要用排脓的方法,这两个方子最常用,药最平和不过了,所以附到这个地方。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这一章主要讨论的是一般的疮痈、金疮,或者肠痈,最后是浸淫病。这一段就是略说浸淫病,浸淫病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这个病很不好治,近些年少见,乡间这个病很多,主要是因为不洁净的关系,卫生上有问题的,尤其是小孩子得了,多少年都不好,他这个满脸,甚至于身上都有。我们家乡叫黄水疮,流黄水,流到哪,那块就有,这个就是浸淫疮。
       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什么病都是如此,从里往外的病大概都好治,要是从四肢往里头来,这就不好治,这个病也是如此,原来很小,越来越扩散。假设先从嘴的两侧,小孩子一般都是从嘴角两边,越来越往外散,这类的比较好治,可治。如果从旁边起的,往嘴这里面来,这是不可治,不是说不能治,它能治但是不会快好的。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我们家乡也用这个方子,把黄连做成粉、做成细末,用香油调,也有用棉花籽油调的,什么油都行,主要是把干的黄连粉调成膏状。黄连这个药苦燥,苦能够消炎解毒,燥能够去湿,就是去这个黄水。
       这一章主要讲的还是肠痈,金疮和浸淫疮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病,金疮是伤科的问题了,只是用一般用刀伤药,他提出来,治疗没有其它的法子了。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这一章很简单,有些病也不常见,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病的种类挺多,但是书上说的非常的简单。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趺蹶在《医宗金鉴》上给改了,改做跌蹶,这个蹶就是个跌扑了,据我看趺蹶还是对的,他指的是四肢的病,你看题目这趺蹶、手指臂肿就可以知道。
       病趺蹶,那就是脚病而不能够行路,这个趺指的就是脚背,就是脚的意思。其人但能前,不能却,这个人哪,只能向前走,但不能后退。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腨指的是脚后跟,你看字典上说脚后跟谓之腨,但是注家有的说是小腿肚子,这个在《医宗金鉴》上没注,它认为症候不清楚,穴位也没有,小腿肚子随便扎也不象话,这里恐怕有错简。
       那么这个病呢也很少见,这个病人能往前走,后走走不了,太阳经是在后头了,所以说太阳经伤,所以刺腨,是刺脚后跟,还是刺小腿肚子,大家说法不一。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说这个病人哪,手指臂肿而且还动,手指和膀子肿动,就是瞤动了。那么身体呢?也是瞤瞤而动,这个可以用藜芦甘草汤主之。
       这个也是简略的很,病的形像是说了,说这个人啊,手指头肿、或臂肿,不但肿而且也动,这就与水气篇的四肢聂聂动差不多,那个是皮水,那么也是身动瞤瞤。治疗上他随便举个方子,说是藜芦甘草汤,可是这个方子没有内容,所以大家也作为疑案,有些书不理他,也不注他,因为没法注,不知道藜芦甘草汤是什么方子。
       但是通过我们学过的呢,像那个水气篇,我认为防己黄耆汤还能治这个病,如果手指臂肿而身上也瞤瞤动,这肯定是水气病,表虚有冲气、有水气,他就动,茯苓、黄耆这个药我认为治疗这个病还是很好的。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这个病倒是经常遇到。转筋就是抽筋了,抽得厉害其人臂脚直,臂脚直是指的两个方面,但是临床上上肢抽的少,全是底下,所以这里的臂应该指的是脚背的背,但是写的是臂,有可能这个字有错误。
       凡是抽筋,脉都是弦的,直上下行。转筋入腹者,转筋是一阵发作,厉害的时候,时间也很长,甚至挺疼的,但是过去就好了。它这个说的不是过去就好的样子,转筋入腹者指的时间长,从足入小腹,这是厉害的情况了,这样的剧烈是不会自己好的,可以用鸡屎白散主之。
       这一段是这个意思,但是这种转筋我没遇见过,没遇到过这么厉害的,鸡屎白散到底有没有这个作用也不敢说,因为没遇见过这个病,也没人试验这个药,这个大家做个参考。如果腿抽筋,上入少腹不去,有用鸡屎白散的机会,咱们可以这么体会,这个我也没经验,我看很多病案也没有,因为这个病很少见了。
       转筋这个病一般不用治疗的,如果是转筋趋入少腹,那么这个厉害了,这个需要治疗的,用鸡屎白散。
       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这个病是常见的。阴狐疝气,指的是外肾有时候来,有时候没有,小孩子得这个病的很多,有时候你用手按就上去了。偏有大小,时时上下,有时候上去,有时候下来,所以起名叫阴狐疝。
       这个病很常见,但是这个方子也是不常用的,蜘蛛这个药是有毒的,我当时也参考不少书,也问过人,大概古人吃的蜘蛛,都是屋里的这种蜘蛛,屋里的小蜘蛛,有些乡下人出疹子也吃这个东西,有点去毒的作用,是不是能治疗阴狐疝不敢说。外边的蜘蛛有毒,吃时总是要注意。那么这书上到没说,他说蜘蛛十四枚,熬焦了,桂枝半两,这两个药做成面子,取八分匕,不到一匕,一匕合现在一钱,八分匕不到一钱,饮和服,日再服,拿蜜做丸子也行。
       咱们用蜘蛛要注意,蜘蛛有毒,有些医书上说这东西不能吃,我问了一些人告诉我说是屋里的蜘蛛,说不光只这个病,小孩出疹子,乡下人常五个、七个这么吃,这个我也没试验,但有这么说的,不是外面的大蜘蛛,那个是有毒的。
       以上这几段也就是各举一条,有些是常见的病,但方子也挺奇的,像治转筋的鸡屎白给人吃,也挺讨厌的,是不是这东西就能治那个病,咱们作个参考。还有这个蜘蛛散,有人说可以吃,但是治这个病呢,也没人试验,现在治疗阴狐疝都用外科了。这章主要是对蛔虫的治疗。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学生问说,这个肚子痛是有虫子引起的,这个脉有什么不同?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一般而言腹中痛,脉当沉或者弦,咱们讲的小建中汤,就是其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这里的「若弦」就是或者沉、或者弦。脉反洪大,这个肚子痛大概是蛔虫闹的,就是说有蛔虫造成的腹痛,这个脉与一般的腹痛的脉不一样,一般的腹痛大概都是有寒的多,所以脉沉或者弦,如果洪大就有蛔虫。
       有蛔虫的病,令人吐涎,这是因为有蛔虫闹腾啊,人老吐唾液,他里面不舒服,这也是有蛔虫的一个表现。心痛,指的是心下,就是胃口。发作有时,蛔虫闹就疼,不闹疼就止,所以他发作有时,不是老那么疼。毒药不止,用一般的毒药治不好这个蛔虫这种痛,可以用甘草粉蜜汤。
       那么这段的意思呢,他就是说一般毒药不能治的虫子,这种疼不止,可以用甘草粉蜜汤,甘草粉蜜汤治痛的力量相当的好,甘草、蜜这种甜药都能缓痛,同时这里面也有杀虫药,他这个粉就是铅粉了,铅粉就是杀虫的,所以古人药虫子的法也挺妙的,虫子喜欢甜药,他用甜药里头混有杀虫药,所以这是诱而杀之嘛,这甜药下去,虫子它尽量吃,它把铅粉也都吃了,所以容易下来,同时甘药也缓疼。
       这个药方不止能驱虫子,也能治胃疼,你看他治心疼啊,就是心下疼,所以我们遇到胃疼,不论溃疡,或者是胃炎疼痛的厉害,我们用这个药很好使,但这个铅粉就不要搁了,药虫子搁粉,我对普通的胃炎都搁白芨,白芨这个药和王不留行差不多,也是去淤定痛,同时止血,假设胃溃疡的这种病,有潜血的情形就更好了,就用甘草蜜加上白芨,很好使,怎样疼厉害的溃疡,怎样治也不好,这个药下去就好,这很奇怪。
       不过我不是用这个分量,我用的重一点,甘草一般我都用24克,最高30 克,一般24克就行,蜜我都用45克,白芨用4钱,就是 12 克,制法和这个相同,把甘草和白芨先用水煮,剩下一茶杯,去掉药渣滓,把蜜搁里头再煮,把水分烤一烤就可以用了,我常让疼的厉害的一次全吃了,不利害就分2次吃,对这个特别顽固的胃疼,吃上都好,这个你们可以试验。
       可有一样你得注意,吃这个药因为大量用甘草,有的时候不疼就停药,吃多了,病人肿腿,因为这个甘草会影响小便,所以利尿药里头大量用甘草的很少,五苓散、猪苓汤里都没有甘草,所以我们用这个药的过程中,这个人要是有水肿的话,甘草这个药量不要太多了。总之,这个药不只治疗蛔虫疼,一般的胃疼用这个药很好,我是通过实践才说的。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隔,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这一条本来在《伤寒论》厥阴篇里头。这个人四肢逆冷,在伤寒上说这有两种厥,一个是蛔厥,一个是藏厥。蛔厥是对藏厥说的,藏厥是躁无暂安时,那是死症,蛔厥则否。蛔厥和藏厥的鉴别,主要是蛔厥当吐蛔虫,他吐蛔虫。这个蛔厥啊是安静的,这个藏厥是人躁无暂安时,就是人正不胜邪了,人一点安静的时候也没有了,躁扰的厉害,所以身上也冷,非死不可了。
       这个蛔厥呢?静而复时烦,他安静,但有时候也烦,这是什么道理呢?他底下就解释了,此为藏寒,这个藏指的是胃说的,藏寒就是胃里有寒。蛔上入隔,胃里有寒,迫蛔往上跑,蛔被寒所迫而上入膈,它这一折腾人就烦啦,就受不了,所以故烦,这个与藏厥的烦是不同的。须臾复止,那么蛔到膈上暖和了,膈上是阳气所在之地嘛,它就不闹了,不闹了,人就不烦了,所以须臾复止,一会就止,这都与藏厥不一样的。
       这时不要吃东西,你要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就在上面呢,你一吃东西呀它就闹腾,蛔闻到食臭它往外跑,它往外跑还不吐吗?一吐连蛔带饭都吐出来了,所以其人当自吐蛔,他是解释这一段的。
       那么蛔厥呢,是个比较阴寒的证候了,所以他用乌梅丸。这个乌梅丸驱蛔虫也很有意思,那么我们不光是用乌梅丸,凡是苦药、辣药搁到一块并用的时候常常能驱蛔的,尤其是辣药,像吴茱萸这个药就是的,给人用吴茱萸汤,常常蛔虫跑出来了。那么这个方子呢,主要用的是乌梅,乌梅作用有几样,第一样是酸敛,因为这里全是大温性药,像细辛、干姜、川椒、附子辛温太厉害,所以得用酸药来制辛散。另外乌梅能够治痢疾,这个方子不光能治蛔厥,也能治久痢,咱们现在治疗痢疾也常用乌梅啊,就是用它的酸。
       这里乌梅量用的量相当的重,又拿苦酒渍一宿,这个酸收的相当有力量,所以配合黄连、黄柏也足以治痢疾、治泻肚。那么这个辛、苦、酸并用这也是杀虫的好办法,虫子这东西啊,怕这些辣药、苦药、酸药,在气味上它受不了,也能够驱虫驱蛔,在《伤寒论》上有这个方子。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这个药治里有蛔虫而四肢厥冷,四肢厥冷还是内里有寒啊,它这也说了就是藏寒,胃中有寒,故而四肢厥冷,并不是蛔虫能使他四肢厥冷,并不是的。不过这个胃寒确实是要吐蛔的,主要是胃有寒,蛔在这里待不了。
       就这个方名的解释,这也有时代的关系,现在就是得这个病也未必吐蛔,因为肚子没有蛔,他就不能吐,所以对这个解释注家就不一样了,说这个属于厥阴,厥阴是肝了,肝属木,木生虫子,这都是瞎说,并不是这个事,虫子不是现生的,总是原来里头就有的,如果有,胃再有寒,可以反应出这种情况,就是胃有寒,没有虫子也不会有这个情形的,所以这个方子治疗蛔厥,有这种情况当然有效。就是没有蛔,而四肢厥冷,有些阴寒证的状态,尤其有下痢,当然可以用这个方子,不一定得有蛔,所以这个放到治蛔上,这个药是能够驱蛔的,但是引这段经文不怎么太贴切。
       这一章主要是蛔虫这一段,尤其是甘草粉蜜汤,这个方剂还是值得利用,其它的前面这几段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在临床上只能做个参考,这个在《医宗金鉴》上干脆就不注,就说这里有错简,没法注。所以这两章问题都不多,那么前一章以肠痈为主了,对一般疮痈的治疗,虽然没有具体的治疗,但一般情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古人对外科和内科是要分的,他这个当然是不够全面,但对疮痈的治疗,就是有脓排脓,没脓应该解毒消炎,他是这么个法子,但书上并没有这么提,他注重还是在肠痈这一段,肠痈的治疗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这一章是妇科,妇科和一般的内科所不同之点就是妇人的生殖问题,所以在产前、产后,以致于平时的经血不调,这是与男人不同的地方,其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这些特殊问题,他这个书啊用这三章来讨论。头一章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妇人怀孕为之妊;娠,怀孕身动者为之娠,就是胎动,搁到一起妊娠就是怀孕。在这个阶段上发生的病,与男人是截然不同了,这一章主要讲这些问题。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内里无病,所以她脉平,平脉就是正常的脉,不过你要细按这个脉啊,是阳浮而阴弱,这个阴就是按着这个脉里头稍细而弱,细则说明血虚,弱则津液虚,就是稍有津液不足之象。其人渴,津血虚了,这个人多少渴一些。不能食,妇人妊娠首先反应的就是恶阻,就是恶心、作吐,这个不能食没到恶阻那个高度的时候,只是有点不能吃东西,也就说明恶阻之渐了。
       无寒热,那么他没有外感,不但里面没病,外感也没有,所以没有寒热。那么这类的情况是妊娠始然,这是有孕。有孕但是从这一段来看是有点病,阴脉小弱,其人渴,总是血液津液不足,那么这个需要吃药,只能吃桂枝汤。从这里看就可以知道桂枝汤是极平和的药,它是能够调和营卫,养津液的这种药,所以桂枝汤要是不喝热稀粥是不发汗的,有些医家对这个桂枝汤不清楚,所以对这段的注解说桂枝汤是错误的,我认为是对的。
       她这个不能食,桂枝汤也治干呕,「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嘛,她有些虚,多少带些气上冲。妊娠本来是没有病的,不用吃药,那么这个呢,阴脉小弱,她是津液虚,怀孕之后,养胎也需要血液,当时这人更显出血液、津液不足,所以她渴,那么这个多少有些病,就只能吃桂枝汤,调其营卫,滋其津液。
       桂枝汤这个药并不像现在有人说的大热大散,全不是,所以讲《伤寒论》就知道了,桂枝汤加上芍药、饴糖就可以变成建中嘛,所以这个药是最平和不过了,不像后世对桂枝的认识,说是大热,这都是不对的。所以这一节的注解,各家给注得乱七八糟。
       后面是指的恶阻说的,妊娠之后,发生不能吃东西、呕吐,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就是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大概都要发生这个病。设有医治逆者,假设医不知其是妊娠,却给逆治。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此后一月,就是九十天,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这是妇人流产最常有的时候,三个月的时候胎还不固,所以妇女在这个时候经常流产。假设这个时候加以妄施吐下的治疗,他没认出是妊娠,则绝之,绝之就是绝其胎,那就给治坏了,给治流产了,意思是这个意思。
       所以桂枝汤这个药最平和,应用的面最多,我们加上朮、附治疗关节疼,它也不发汗;加上芍药就治腹胀痛、腹满痛;更加饴糖呢,又起建中,治腹痛的作用,治虚寒了。所以这个药不是一个大热药,就单拿桂枝来说也是的。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到这是一段。这个妇人平时有症病,症者就是痞块,就是瘀血痞块,症瘕嘛,就是有瘀血痞块这么一个老病,平时就有。经断未及三月,后来经断,可是不到三个月,而得漏血不止。胎动在脐上者,病人感觉胎动在脐上,这绝不是胎啊,为症痼害,这是症痼这个病之为害。什么道理呢?妊娠六月动者,一般的怀孕的妇人胎动都在六个月,而且动也不在脐上,不会跑到脐上头动去,所以这是个倒装句。
       这是说胎动在脐上,而且经断未及三月,这是症痼造成的。一般的胎动都在六个月,而且动也不在脐上,所以肯定这是症痼害,就是这样一句话,因此他搁个妊娠六月动者,这是前面的话,不是后面的。
       这一段就是妇人平时有症病,有症痼的症块,就是瘀血块,这个一般妇女很多了。后来经断了,不到三个月,而得漏下不止,这时自己感觉胎动在脐上,而一般的胎动都在六个月,所以肯定不是有孕胎动,而是症痼之为害。那么至于是否怀孕,还要观察,这是底下说的。
       他说如果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就是经未断之前三个月,这个时候经水利,这个利就是通调啊、正常、通畅,每个月经血来的准时、正常,那么在经断三个月时,肯定这是胎了。后来断了三个月。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那么要是以前三个月就下血,就是三个月前,月经就不调,经常下血,那么经断三个月,这个不是胎,是衃,就是瘀血痞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06:1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