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37集《中医诊断学》第四章:闻诊,听声音、听语言(谵...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17:5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205762/Ob/0/sid/XMTU2MTQzNDkyNA==/v.swf[/flash]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如下:
        第四章 闻诊
       下午讲闻诊,第四章,闻诊。
       闻诊就是听声音。声音有两种,一种是正常人具备着的发音、说话、呼吸、心跳,都有一定的声音,甚至肠鸣。有一些是我们正常人不在病里面不会出现的,那就是病变的声音。人人都有的声音,就注意要分辨它的强弱、高低、清浊、缓急,除了这个以外,就要发现病变的声音,病变的声音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些来诊察病情,听声音。第二个,它是嗅气味。不仅是听声音,还要嗅病人体内发出什么气味,或者是病室里面有什么气味,或者他的分泌物、排泄物有什么气味,所以闻诊实际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部分。
       第一节 听声音
       第一节,听声音。听声音首先第一点就是有什么声音。常声的特点,正常声音,我们说话发出来的声音的特点:发声自然,声调和畅,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言与意符,你心里想什么才能说什么,不能够口是心非,那就不是正常的现象了,常声应该是这样一些特点。个体上因为每个人的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可以个体的发声有一些不相同,有的男同志一般声调比较低、浊,女的一般声调高而比较清,儿童尖利而清脆,老人浑厚而低沉,年龄、男女有一定的差别,个体差异。第三个方面,可以因为情志变化,声音会有一定的改变,愤怒的时候说话声高气粗,悲哀的时候可能就不连续,喜悦的时候可能非常和缓,快乐的时候很舒畅,可能这个声音因为情绪的变化适当会有一定的改变,在愤怒的时候说话和高兴的时候说话可能还是有一定的不同,这都是一些正常的变化。那么病变的声音,在发生疾病的时候要注意听取有没有声音,病人能不能够发出声音来,它发声的高低、强弱、清浊,以及除了这种正常声音以外,还有什么病理的声音,比如说鼻鼾——鼻子里面鼾声、呻吟、惊呼、喷嚏、哈欠、太息等等,这是常见到的一些病变的声音,当然哈欠也不一定就是生病了,就是正常也应该不会打哈欠,那就是阴阳气(之间)阳气不足,阴气要引阳入阴的一种表现,不太顺畅的时候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声音,要注意发现这些病变的声音。
       第一个,发音。要注意发音的高低、清浊,如果说话发的声音,我们同学们应该都掌握得了。高、宏亮。声音是连续有力的,说话很有力,声音很高。当然身体健壮也可以出现这样,那么在疾病里面声音还是说话很高、很宏亮,一般说明是实证、热证、阳证。声音很低,或者不想讲话,或者讲话的时候不能连续,说两个字、说几句就没劲再说了,不愿意说话,声低、懒言,那多半是虚证、阴证和寒证,这个很容易掌握。还有一种是重浊。发音发得很重浊,我们中医叫做声重,声重就是发出来这种闷闷的一种音调不清脆、不高,闷,声音并不是响,古代形容它是好像说话“如从瓮中出”,瓮是个坛子,装酒的坛子、装菜的那种坛子,对着坛子嗡嗡地讲话,嗡嗡的声音,实际上可能是这个声带震动的频度比较慢,这种嗡嗡的声音,那说明是什么问题呢?可能是外感风寒或者湿浊,特别有痰湿、痰饮的时候,它可能发出的声音来比较重浊一些、浑浊一些,不是那么尖、那么高,因此表示可能是肺气不宣,鼻窍不通。这是一个,发音,看它的高低,愿不愿意讲话,宏亮,还是不愿意讲话,断续还是有力来判断寒热虚实阴阳。
       第二个是喑哑和失音。声音是不是嘶哑,声音嘶哑。说话的时候声音嘶哑,我们叫做喑哑,完全讲不出来,他口里讲,但是没有声音发出来,那叫做失音。喑哑和失音,当然失音比喑哑更严重一些,喑哑它还是能够发出一点声音来,只是这个声音是沙哑的、失音重一些。失音这种病就叫做喑,古代就叫做喑,就是实际上是发不出音来,口里面不能够发出声音叫做失音。新病的喑哑或者是失音,喑哑或者是失音,我们历版教材都称“金实不鸣”。金是指的肺,肺里面因为风寒之邪、痰浊的阻塞等等,侵于肺,或者是侵袭于咽喉,咽喉也是由肺所主宰,所以它就金实不鸣,感冒以后经常有的讲不出话来,声音变了,那是风寒客于喉,或者是风寒客于肺,金实不鸣。久病的失音、喑哑,病的时间久,慢慢的声音讲不出来了,那是虚证,中医叫做“金破不鸣”,比如说喉头结核、肺结核的病人,它有可能声音发不出来,喉头结核最常见,我们过去有个叫做鸭公痨,这个痨病啊、结核啊,这个痨病发不出声音,像鸭公一样的在叫,叫不出来,所以叫做鸭公痨,这是属于“金破不鸣”。用喉过度可以,我们教员有的教课教得很多,歌唱演员天天要练嗓子、天天到那里唱,他也可能声音可以喑哑,甚至失音,那也属于气阴耗伤引起来的。我们教员讲得太多了,喉头结节、喉头水肿,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种一般来说属于气阴亏虚,讲话就耗气、耗阴,所以出现气阴耗虚。妊娠末期出现了喑哑或者失音,这一个病叫做子喑,妇科把它叫做子喑,就是妊娠失音,妊娠到了七八个月、九个月的时候,胎气上逆、压迫,压迫了以后也发不出声了,有这种情况,叫做子喑。失音和失语这两个概念要加以区别:失喑是讲的神志是清楚的,想说话而说不出来、发不出声音来,这一般是喉头、肺虚这些问题;失语是讲的神志昏迷而讲不出话来,不知道讲话,或者讲出来的话糊糊涂涂,不知道在讲什么,在胡言谵语。失语和失音概念不一样,失音是神志清楚,喉头的问题,发不出声音;失语是神志的问题,神志不太清楚,神志昏迷而不能够说话,因此中风、脑子受了外伤、高热昏迷等等,都有可能出现失语。
       第三个就叫做鼻鼾。鼻子里面打鼾声,有鼾声发出来。这个鼻鼾啊,为什么会出现鼻鼾?原因也有很多,按疾病来说,可能是鼻腔的问题,慢性的鼻子的问题,悬雍垂、喉头这个地方有问题,有的人睡觉以后悬雍垂就往后倒,影响呼吸,那也出现鼻鼾,睡姿不当可以出现,熟睡的时候,疲倦了、疲劳了,特别想睡觉了,睡得很熟、很深,呼吸很深沉,这个时候就鼻鼾。而如果作为病来说,最常见是痰湿,痰浊、湿多,这个鼻、喉腔这些地方可能有一些痰湿停聚,因此影响了呼吸的通畅就出现鼾声。打鼾一般来说胖子多一些,特别肥胖的人,它容易打鼾,也容易睡着,倒上床就睡着了,那个消瘦的、失眠的人,就怎么都睡不着,他(胖子)就一下就睡着了,睡着就鼾声如雷,这种肥胖的人很容易见这种痰湿,这是一般的可以出现这么一些情况。在疾病严重的时候、昏迷的时候,也是可以出现鼻鼾,那种鼻鼾出现的时候,说明有些不好,这种病人不好,当然是不好,神志昏迷,痰迷心窍,这种表现,神志昏迷、昏睡的状态之下鼾声不绝,可能是风痰蒙心神、中风、高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都是一些不正常的情况。
       第四个,呻吟。呻吟不止。无病呻吟,那是装病的也有啦,是不是啊,有病的出现呻吟,哼哼唧唧、哼哼叫、哎哟,我痛啊,我什么的,这是呻吟。呻吟,声高有力的属于实证,剧烈疼痛;久病呻吟,声低无力是虚证,这一个和发音是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结合望诊、结合它的动态来看,如果呻吟捂着肚子的时候当然是肚子痛;如果是捂着腮,哎哟、嗯啊,哼啊,痛啊、叫啊,那是牙齿痛;扪心是心痛;捂着腰是腰痛,这是结合望诊的姿态来看。呻吟反正是声音高、新起的一般的是实证;长期病久了呻吟,不舒服,一身都不舒服,那多半是虚证。
       第五个是惊呼。突然叫一声,声音很尖,很害怕,好像看到了什么,有的信迷信的就哎呀,有鬼啊,什么哪个哪个找到了,很害怕,这是一种惊恐的状态。惊呼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精神失常,惊恐,一种可能就是剧痛,可能是这种,也可能是高热神志不太清楚的时候,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高热神志不太清楚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小孩子如果出现惊呼的时候,很可能是受惊、受惊恐,我们上次讲的一个客忤那一个病,小儿客忤,客人来了的“客”,忤逆犯上的“忤”,竖心旁,一个中午下午的午字,客忤。客忤就是因为小孩子见了生人、异物引起来,精神受到了刺激,所以它有时候出现惊呼,突然叫一声,睡觉睡不好,这种情况就是惊呼,第五个。
       第六个是喷嚏。喷嚏一般来说是感受风寒之邪,经常和流清涕同时存在,打喷嚏,流清涕,或者是鼻子塞,有的病人也可能是鼻塞。多半是风寒表证。还有一种打喷嚏,是阳气回复的表现,病的时间比较久了,阳气慢慢恢复了,由于他本来是身体虚弱,现在阳气恢复,说明打喷嚏实际上是我们阳气、正气排除邪气的一种表现,如果没有阳气,不能够排邪气,没有反应,它也不会打喷嚏,打喷嚏它里面要有很大的压力,一个喷嚏打出来,那说明是阳气恢复的表现,也可能出现。这是喷嚏。
       第七个是哈欠。哈欠是困倦欲睡的一种表现,引阳入阴,阴气要引阳入内,阳气要张开就要引阳出于外,阴气要把阳气引到里面去,实际上就是人的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个状态,抑制,要处于一种抑制状态,想睡觉了,这是一种哈欠。如果是病里面经常出现哈欠,在疾病里面出现哈欠,一般是在困倦,精神疲倦的时候,我们正常人可以出现哈欠,那疾病过程里面经常出现哈欠,频频不止、哈欠不止,《伤寒论》里面叫做“数欠伸”,打哈欠、伸懒腰,这叫做“数欠伸”,手脚都要伸开,伸个懒腰,打个哈欠,那一般来说也还是什么问题?还是抑制,抑制很高,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因此还是阴盛,抑制属于阴,兴奋属于阳,阴盛阳虚的一种表现。
       第八个是叹息。唉声叹气,哎,唉声叹气。唉声叹气都知道是一种心情不愉快的表现,心情不愉快、情志不舒,中医一般认为是肝气郁结,肝郁气滞,肝气郁结的一种表现。
       这是第一个,讲发声,发出来的这些声音,是不是它的声高声低,或者是发出来一些不应当出现的声音,这就是指的发声。
       第二个是语言,第二个讲语言。讲语言,是讲的说话的这种表达是不是清楚、应答的能力,不是说它发不发声、会不会说话、声音的高低,不是讲这个了,声音的高低在前面第一个声音里面讲了。这个语言是讲的说话表达能力,口齿是不是清楚,言为心声,这个言、语言,是不是反应了心神正常,所以重点是如果出现了语言异常,是心神的一种病变,是心神的病变,一般来说是心神的问题。临床上常见到的语言异常有哪几种啊?一个叫做谵语。神昏谵语,谵语它的特点就是神志不太清楚了,完全不清或者是不太清,高热的时候神志你说它完全昏迷,它还没有昏迷,他还有一点点意识,说话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声音比较高,说话有力,说出来的话语无伦次,这是属于邪热、痰热扰神的表现,属于实证。高热的病人、痰蒙心神的病人,都是已经到了心神的问题了,一定是影响到心神了,由于它的声音高、说话有力,全身当然也有高热之类的实证表现,因此多半是见于实证,《伤寒论》里面讲,“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实则谵语。我们中医界我就看到一个,两个很有名的老中医,两个不团结,一个是开会的时候,两位老先生在一起了,第一次是张老先生受了李老先生的气,上次开会就受了气,这一次李老先生有意要报复他了,这张老先生来了,开会啊,大家开会,这张老先生开会讲了,我讲了,我先走了啊,这李老先生(说),“唉,你年龄还不太大,怎么这么就走了,还活几年吧”,就说“你还活几年吧”。这张老先生就(说),“干什么,正式的会议,不要乱说,不要回光返照,不要说谵语。”这是两个就在那里斗嘴。那么这个谵语说明了是声音高、神昏,是一种实证这样的表现,那个先生他热天把这个扇子一拍,正式会议,不要胡言乱语,不要说谵语,那是回光返照了,我们是年轻一些,当时年轻的听了就(想),这两位老先生怎么这样的不礼貌、互相吵架,这个谵语是实证,说明声音高亢,神志不太清楚。还有一种呓语。呓语是讲睡着了说胡话,这种人经常可能自己不知道说了(什么)。多半是什么问题呢?有很多原因,神不守舍,心火胆热,心胆的火热之邪,胃气不和,常见是这样一些,也有的不是这样,他有的是习惯性的,经常就出现说胡话,有这种情况。如果说在病中出现这种睡着了就说胡话的,那一般来说可能是有热、胃气不和、神不守舍这样的一些表现。
       第二种是郑声。谵语和郑声,这个郑声为什么叫郑声?实际上郑声这个名称,是在春秋三国的时候就有了,当时有一个郑国,说这个郑国,那是欺负这个郑国,欺负它,说这个郑国的人唱歌、说话声音不好听、难听,所以就是发郑声,郑是指这个郑字,为什么叫郑声,是因为很早以前出现的这么一个名称。郑声的神志也是不清楚的,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模糊,病情很重了,讲话嗯嗯啊啊讲一句,等一下又嗯嗯啊啊讲一下,不知道讲的什么,听也听不清楚,你说没讲,他在那里讲,没讲,就说毛主席最后死的时候,他都不(能说清楚),不一定是郑声了,他的神志,他那个老年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说话不清楚了,说别人都听不懂,只有江青听得懂、听得清、分得清,毛远新听得懂,到底说的什么说不清楚、听不清楚。所以郑声是讲的病重的情况之下,声音低,模糊不清,时时地说这么一句,说了又反复地说,不知道说什么,这是神志不清,脏器衰竭,心神散乱的一种表现,脏器衰竭,心神散乱,它的声音就表现为郑声,它的动作、动态上就表现为什么?可能就是循衣摸床、撮空理线那种表现,经常郑声可能是和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同时存在。这种说明什么问题呢?虚衰、虚弱,《伤寒论》里面就讲,“虚则郑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属虚证,声音又不高,当然属于虚证,虚则郑声。还有一种叫做夺气。郑声里面还有一种夺气,夺气是讲的什么问题呢?它并不是神志不清楚,是讲的声音很低,气短不续,欲言而不能复言,欲讲话,讲了两个字没有声音了,讲两个字出来有头无尾,那个头也是很轻的,讲话根本上后面一点都听不到了,这种表现也是虚弱到了极点的表现,宗气大虚,就是心肺、上焦没有气讲话,讲不出来,不是神志不清楚,但是它的表现和这个神志不清楚、它的病理是有相同的地方,就是也是脏器虚衰,这个也是气很虚,宗气大虚,是一种虚证,这个是相同的,表现不一样。
       第三个是独语。就是一个人喃喃自语、自言自语,一个人在那里哝,不知道讲什么,见到人来他就不讲了,首尾不相应,因为他自己没有一个正常顺序,哦,我这个地方讲到这里了,下一步应该讲什么,我今天讲到那个地方被打断了,我现在又要讲什么,没有这种正常,这不是正常,是一种神志错乱的表现。我们讲神乱就讲到这种表现,神乱的一种表现,往往是自言自语,喃喃不休、呢喃不休,癫病、郁病很可能出现这种表现,抑郁性精神病,情志抑郁,一个人烦躁,不知道讲什么,往往属于阴证,和那个狂叫、呼叫、打人、骂人相对来说,它属于阴证,也可以见于心气虚弱,神气不足,也可能是气郁痰蒙,气郁,神志不清,痰蒙蔽心神都可能,神志有影响,这种影响不是昏迷,不是神志不清,它的神志好像还是清楚的,虽然不太清楚,有一点糊涂,这是经常见于癫病,我们讲失神、神乱里面就有这一种表现,这是独语。
       第四个是错语。神志是清楚的,经常讲话讲错了,讲出来(后)他(明白),“哦,这句话讲错了。”和我们一般的口误不一样,我们有口误,我讲课的时候有时也讲错,痈讲成了疽的表现,疽又讲成了痈的表现,把这两个字一下口误讲倒了,这种情况都有的。那么这种人他是经常的,神志清楚,经常地就讲错话,自己讲的“哦,这话讲错了”,也知道,以后自知言错,那是什么问题?也是一种神气不足,心气虚弱,实际上这个心气也是讲的心神之气,神气不足的一种表现,或者有痰浊、瘀血、气滞阻碍了心窍,这个心窍仍然是讲的心神,并不是心脏里面,有精神因素,他思想上不知道想了些什么事情,讲出来的话自己都不知道讲了些什么,又错了,这就是错语。
       第五是狂言。狂言和那个独语、错语都不一样,它属于阳证。神志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罹,声高,要骂人,一个人跑去唱歌,这种情况有吧,精神病那种狂躁型的,经常表现为是这种情况。狂病,或者是伤寒蓄血,《伤寒论》里面就讲“其人如狂”,“如狂或发狂”,《伤寒论》里面“甚则发狂”,可以是蓄血的一种表现,不管哪一种,都是实证、阳证。《素问·脉要精微论》里面,“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是精神错乱。为什么会精神、神志错乱呢?很可能是痰火内结,气郁发火,扰乱心神,痰火、痰热扰乱心神,蒙蔽心神出现的。
       这几种,独语、错语、狂言,这三种都属于神志错乱的一种表现,病位都在心神,谵语和郑声是在疾病过程里面神志昏迷、神志不太清的情况之下,声音高就是谵语,声音低就是郑声,所以这五种情况都是反映心神的问题,反映心神的问题,有虚有实,所以言语、语言主要是反映心神,发声、发音多半是反映肺、肺气、喉这些地方的问题。
       还有第六个是言謇。讲话言謇,语言也是这种情况,有的是习惯性的不一样,生下来这小孩,这小孩喜欢向别人那个有口吃的人、口有点结的人学,他也跟着结,慢慢地就形成习惯了,一急、情绪一紧张他就结得厉害,看到个生人就更讲不出话来、紧张,唱歌的时候就是没看到过结,那是一种习惯的问题,那种言謇。但我们这一种言謇是讲的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口齿不太清楚,这就叫做言謇。这个言謇是在病中出现的,病中舌强语謇,在疾病里面出现舌子坚硬,讲话不清楚,那和一般的言謇不一样。这个病中出现的言謇,语言謇涩,讲不清,是风痰阻络的表现。我们讲舌强的时候就讲过,舌强语謇往往是连在一起的,舌子坚硬了,语言就讲不清。为什么会舌子坚硬,也可能是心神,痰蒙了心神,也可能是风痰阻塞了经络导致讲话不清楚。
       六种情况,语言有这么六种。休息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06: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