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QzMjQ4Mzg0/v.swf[/flash] 妇科总括 男妇两科同一治, 所异调经崩带症, 嗣育胎前并产后, 前阴乳疾不相同. 【注】妇人诸病, 本与男子无异, 故同其治也. 其异于男子者, 惟调经, 经闭, 带浊, 崩漏, 症瘕, 生育子嗣, 胎前, 产后诸病, 及乳疾 , 前阴诸证不相同耳. 故立妇人一科, 以分门而详治焉. 业是科者, 必先读方脉, 心法诸书. 然后读此, 自有豁然贯通之妙. 天癸月经之原 先天天癸始父母, 后天精血水榖生, 女子二七天癸至, 任通冲盛月事行. 【注】先天天癸, 谓肾间之动气, 乃禀自父母, 资其始也; 后天精血 , 谓水谷之所化, 得之形成之后, 资其生也. 经曰: 女子一七而肾气盛, 谓肾间动气盛也. 二七而天癸至, 谓先天癸水中之动气, 至于女子胞中也. 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冲任皆起于胞中, 所以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能有子也. 妇人不孕之故 不子之故伤任冲, 不调带下经漏崩, 或因积血胞寒热, 痰饮脂膜病子宫. 【注】女子不孕之故, 由伤其任, 冲也. 经曰: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能有子. 若为三因之邪伤其冲任之脉, 则有月经不调, 赤白带下, 经漏, 经崩等病生焉. 或因宿血积于胞中, 新血不能成孕, 或因胞寒胞热, 不能摄精成孕, 或因体盛痰多, 脂膜壅塞胞中而不孕, 皆当细审其因, 按证调治. 自能有子也. 月经之常 月经三旬时一下, 两月并月三居经, 一年一至为避年, 一生不至孕暗经. 【注】女子阴类也, 以血为主. 其血上应太阴, 下应海潮, 月有盈亏 , 潮有朝夕, 月经三旬一下与之相符, 故又谓之月水, 月信也. 女子月经一月一行者, 其常也. 或先, 或后, 乃其病也. 然亦有两月一行谓之并月者; 有三月一行, 谓之居经者; 有一年一行, 谓之避年者; 有一生不行而依然能孕育, 谓之暗经者. 此所禀之不同, 而亦非病, 不须治也. 月经异常 经期吐血或衄血, 上溢妄行曰逆经, 受孕行经曰垢胎, 受孕下血漏胎名. 【注】妇女月经一月一下, 此其常也. 若经行而吐血, 衄血, 下溢妄行者, 是谓逆经. 有受孕之后, 月月行经而产子者, 是谓垢胎. 有受孕数月, 其血忽下而胎不陨者, 是谓漏胎. 此皆月经之异乎常者也. 外因经病 天地温和经水安, 寒凝热沸风荡然, 邪入胞中任冲损, 妇人经病本同参. 【注】经曰: 天地温和, 则经水安静. 天寒地冻, 则经水凝泣. 天暑地热, 则经水沸溢. 卒风暴起, 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六淫之邪入于胞中, 则损伤冲任, 故妇人经病本此同参也. 如寒则血凝, 热则血沸, 风则血荡然波涌而大下, 亦犹经水之被寒, 热, 风而不得安澜也. 内因经病 妇人从人不专主, 病多忧忿郁伤情, 血之行止与顺逆, 皆由一气率而行. 【注】妇人从人, 凡事不得专主, 忧思, 忿怒, 郁气所伤, 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 盖以血之行, 止, 顺, 逆, 皆由一气率之而行也. 不内外因经病 血者水谷之精气, 若伤脾胃何以生, 不调液竭血枯病, 合之非道损伤成. 【注】血者, 水谷之精气也. 在男子则化为精, 在妇人则化为血, 上为乳汁, 下为月水. 若内伤脾胃, 健运失职, 饮食减少, 血无以生, 则经必不调. 亦有女子天癸既至, 逾期不得与男子合, 未期思与男子合, 与夫经正行时而合, 此皆合之非道, 亦致不调. 或过淫, 合多则液竭; 产多, 乳众则血枯, 亦皆能损伤阴血致成经病也. 血色不正病因 血从阳化色正红, 色变紫黑热之征, 黄泔淡红湿虚化, 更审瘀块黯与明. 【注】血属阴, 从阳化, 故其色以正红为正, 虽有经病, 亦易为治也 . 若色变深红, 紫黑, 乃热之征也. 或黄如米泔, 乃湿化也. 浅淡红白, 乃虚象也. 更当审其有瘀, 有块, 色黯, 色明以治之. 若黯而紫黑, 兼见冷证, 多属寒凝; 若明而紫黑, 兼见热证, 多属热结也. 气秽清浊病因 热化稠黏臭必秽, 寒化清彻臭则腥, 内溃五色有脏气, 时下而多命必倾. 【注】凡血为热所化, 则必稠黏臭秽. 为寒所化, 则必清彻臭腥. 若是内溃, 则所下之物杂见五色, 似乎脓血. 若更有脏腐败气, 且时下不止而多者, 是危证也, 其命必倾矣! 愆期前后多少 经来前后为愆期, 前热后滞有虚实, 淡少为虚不胀痛, 紫多胀痛属有余. 【注】经来或前, 或后, 谓之愆期, 皆属经病. 经来往前赶, 日不足三旬者, 属血热. 若下血多, 色深红而浊, 则为有余之热. 若下血少 , 色浅淡而清, 则为不足之热也. 经来往后退, 日过三旬后者, 属血滞. 若色浅淡, 血少, 不胀痛者, 则属血虚, 血少涩滞, 不足之病. 若色紫, 血多, 腹胀痛者, 则属气实, 血多瘀滞, 有余之病也. 经行发热时热 经行发热时潮热, 经前血热经后虚, 发热无时察客热, 潮热午后审阴虚. 【注】经行发热, 时热潮热之病. 若在经前则为血热之热. 经后则为血虚之热. 发热时热, 多是外感, 须察客邪之热. 午后潮热, 多属里热, 当审阴虚之热也. 经行寒热身痛 经来寒热身体痛, 当分荣卫与虚实, 有汗不胀卫不足, 无汗而胀荣有余. 【注】经来之时, 恶寒, 发热, 身体疼痛者, 当分荣卫虚实. 若发热 , 恶寒, 身痛不胀而有汗者, 属卫虚荣不足; 若发热, 恶寒 , 身胀痛而无汗者, 属荣实卫有余也. 经行腹痛 腹痛经后气血弱, 痛在经前气血凝, 气滞腹胀血滞痛, 更审虚实寒热情. 【注】凡经来腹痛, 在经后痛, 则为气血虚弱; 经前痛, 则为气血凝滞. 若因气滞血者, 则多胀满. 因血滞气者, 则多疼痛. 更当审其凝滞作胀痛之故, 或因虚, 因实, 因寒, 因热而分治之也. 经行泻吐 经行泄泻是脾虚, 鸭溏清痛乃寒湿, 胃弱饮伤多呕饮, 食伤必痛吐其食. 【注】经行泄泻, 乃脾虚也. 若鸭溏冷痛, 是寒湿也. 经行呕吐, 是胃弱也. 若呕出涎饮, 则是伤饮. 若吐出食物, 则是伤食. 然伤食者多痛而吐食, 伤饮者, 不痛而呕饮也. 错经妄行成吐衄崩 逆行吐血错行崩, 热伤阴阳络妄行, 血多热去当用补, 血少虽虚须主清. 【注】妇女经血逆行上, 为吐血衄血, 及错行下为崩血者, 皆因热盛也. 伤阴络则下行为崩, 伤阳络则上行为吐衄也. 若去血过多, 则热随血去, 当以补为主. 如血少热尚未减, 虽虚仍当以清为主也. 经水过多兼时下白带 多清浅淡虚不摄, 稠黏深红热有余, 兼带时下湿热秽, 形清腥秽冷湿虚. 【注】经水过多, 清稀浅红, 乃气虚不能摄血也. 若稠黏深红, 则为热盛有余. 或经之前后兼赤白带, 而时下臭秽, 乃湿热腐化也. 若形清腥秽, 乃湿瘀寒虚所化也. 调经证治 四君子汤 异功散 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七味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归脾汤 逍遥散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双和饮 养荣汤 理中汤 补养元气四君子, 参苓术草枣生姜, 异功加陈兼理气, 虚痰橘半六君汤. 呕吐香砂六君子, 渴泻七味藿葛香. 脾泻参苓白术散, 薏桔山莲砂扁方. 思虑伤脾损心血, 归脾归耆枣远香, 减参加柴归芍薄, 逍遥调肝理脾方. 合物八珍兼补血, 耆桂十全大补汤, 去参苓术双和饮, 去芎加陈养荣汤. 脾胃虚寒吐且泻, 理中减苓加干姜. 【注】四君子汤,补养元气虚弱通用之方,即人参,茯苓,白术,炙草,引用枣姜也. 异功散是于补气中兼理其气,即四君子汤加陈皮也 . 六君子汤治脾虚痰饮,即四君子汤加橘红,半夏也. 香砂六君子汤治胃虚呕吐,即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也. 七味白术散治脾虚渴泻,即四君子汤加藿香,葛根,木香也. 参苓白术散治脾胃虚泻,即四君子汤加意苡,桔梗,山药,莲肉,砂仁,扁豆也. 归脾汤治思虑损伤心脾气血, 即四君子加当归,黄耆,枣仁,远志,木香也. 逍遥散调肝理脾, 即四君子汤减人参, 加柴胡, 当归, 白芍,薄荷也. 八珍汤于补气中兼补其血, 即四君子汤合四物汤也. 十全大补汤大补气血, 即八珍汤加黄耆, 肉桂也. 双和饮平补气血,即十全大补汤减人参, 茯苓, 白术也. 人参养荣汤于补气中专养荣血,即十全大补汤减川芎加陈皮也. 理中汤治脾胃虚寒吐泻, 即四君子汤去茯苓加干姜也. 四物汤 桂枝四物汤 麻黄四物汤 柴胡四物汤 玉烛散 妇人血病主四物, 归芎白芍熟地黄, 血瘀改以赤芍药, 血热易用生地黄, 表热有汗合桂草, 表热无汗合麻黄, 少阳寒热小柴并, 阳明热合调胃汤. 【注】四物汤,乃妇人经产, 一切血病通用之方, 故主之也. 其方即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凡血瘀俱减白芍药, 改用赤芍药破之 ; 血热俱去熟地黄, 易用生地黄凉之. 风感太阳卫分, 发热有汗, 本方合桂枝汤, 以桂枝甘草解之, 名桂枝四物汤. 寒伤太阳荣分, 发热 , 无汗, 本方合麻黄汤, 以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发之, 名麻黄四物汤. 邪传少阳半表半里, 往来寒热, 本方合小柴胡汤, 以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和之, 名柴胡四物汤. 邪传阳明, 里热便结, 本方合调胃承气汤, 以大黄, 朴硝, 甘草下之, 名玉烛散. 先期证治 芩连四物汤 地骨皮饮 胶艾四物汤 芩术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圣愈汤 姜芩四物汤 佛手散 芎归汤 先期实热物芩连, 虚热地骨皮饮丹, 血多胶艾热芩术, 逐瘀桃红紫块黏, 血少浅淡虚不摄, 当归补血归耆先. 虚甚参耆圣愈补, 血滞姜芩丹附延, 逐瘀芎归佛手散, 又名芎归效若仙. 【注】经水先期而至, 属热而实者, 用四物汤加黄芩, 黄连清之, 名芩连四物汤. 属热而虚者, 用四物汤加地骨皮, 丹皮凉之, 名地骨皮饮. 血多无热者, 用四物汤加阿胶,艾叶止之, 名胶艾四物汤. 血多因热者, 用四物汤加黄芩, 白术和之,名芩术四物汤. 若血多有块, 色紫稠黏, 乃内有瘀血, 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破之, 名桃红四物汤 . 先期血少浅淡, 乃气虚不能摄血也,用当归补血汤补之, 其方即当归, 黄耆也. 若虚甚者, 则当用四物汤加人参, 黄耆补之,名圣愈汤 . 若血涩少, 其色赤者, 乃热盛滞血, 用四物汤加姜黄,黄芩,丹皮,香附,延胡通之, 名姜芩四物汤. 逐瘀须用佛手散,即四物汤去生地, 白芍, 又名芎归汤, 逐瘀血其效如神也. 过期证治 过期饮 过期血滞物桃红, 附莪桂草木香通, 血虚期过无胀热, 双和圣愈及养荣. 【注】经水过期不至, 因血气凝滞胀痛者, 用过期饮, 其方即四物汤加桃仁, 红花, 香附, 莪术, 肉桂, 甘草, 木香, 木通也. 若过期不至, 并不胀痛者, 乃无血可行, 是血虚也, 宜用双和饮, 圣愈汤, 人参养荣汤. 经行发热时热证治 加味地骨皮饮 六神汤 经来身热有表发, 内热地骨加胡连, 经后六神加耆骨, 逍遥理脾而清肝. 【注】经来发热有表邪证者, 用前桂枝四物等汤发之. 若内热者, 用地骨皮饮加胡连清之, 名加味地骨皮饮. 经后发热,乃血虚内热, 用四物汤加黄耆, 地骨皮补而凉之, 名六神汤. 若脾虚肝热,用逍遥散理脾而清肝.逍遥散方见前. 经行腹痛证治 羌桂四物汤 黄耆建中汤 经来身痛有表发, 无表四物羌桂枝, 经后血多黄耆建, 耆桂芍草枣姜饴. 【注】经来时身体痛疼, 若有表证者, 酌用前麻黄四物, 桂枝四物等汤以发之. 若无表证者, 乃血脉壅阻也, 宜用四物汤加羌活, 桂枝以疏通经络, 名羌桂四物汤. 若经行后或血去过多者, 乃血虚不荣也, 宜用黄耆建中汤以补之, 其方即小建中汤──桂枝, 白芍, 甘草, 姜, 枣, 饴糖加黄耆也. 经行身痛证治 当归建中汤 加味乌药散 琥珀散 经后腹痛当归建, 经前胀痛气为殃, 加味乌药汤乌缩, 延草木香香附榔. 血凝碍气疼过胀, 本事琥珀散最良, 棱莪丹桂延乌药, 寄奴当归芍地黄. 【注】经后腹痛或去血过多,乃血虚也,宜用当归建中汤补之, 其方即小建中汤加当归也. 经前腹胀痛, 乃血气凝滞. 若胀过于痛, 是气滞其血也,宜用加味乌药汤开之, 其方即乌药, 缩砂, 延胡索, 甘草, 木香, 香附, 槟榔也. 若痛过于胀, 是血凝碍气也,宜用琥珀散破之,其方即三棱,莪术,丹皮,官桂,延胡索,乌药, 刘寄奴, 当归, 赤芍, 生地黄也. 大温经汤 吴茱萸汤 胞虚寒病大温经, 来多期过小腹疼,归芎芍草人参桂, 吴丹胶半麦门冬. 不虚胞受风寒病, 吴茱萸汤更加风,?? 细干姜茯苓木,减去阿胶参芍芎. 【注】凡胞中虚寒, 一切经病, 皆因经水来多, 胞虚受寒所致. 或因受寒过期不行, 小腹冷痛者, 宜用大温经汤, 即当归, 川芎, 白芍, 炙草, 人参, 肉桂, 吴茱萸, 丹皮, 阿胶, 半夏,麦门冬也. 若胞中不虚, 惟受风寒为病, 宜吴茱萸汤, 依大温病经汤方更加防风,?? 本 , 细本, 干姜, 茯苓, 木香, 减去阿胶, 人参, 白芍药, 川芎,即是吴茱萸汤也. 经行吐泻证治 经泻参苓白术散, 鸭溏清痛理中汤, 肌热渴泻七味散,呕饮香砂六君汤. 【注】经来泄泻, 乃脾虚也, 宜用参苓白术散. 鸭溏清彻冷痛, 乃虚寒也, 宜用理中汤. 肌热渴泻, 乃虚热也, 宜用七味白术散. 呕饮痰水, 乃虚湿也, 宜用香砂六君子汤. 经行吐衄证治 三黄四物汤 犀角地黄汤 经前吐衄为热壅, 三黄四物大芩连, 经后吐衄仍有热,犀角地黄芍牡丹. 【注】经前吐血, 衄血, 乃内热壅迫其血, 宜用三黄四物汤泻之, 其方即四物汤加大黄, 黄芩, 黄连. 经后吐血, 衄血, 虽仍有热, 亦不宜泻, 但当用犀角地黄汤清之, 其方即犀角, 生地黄, 赤芍药, 牡丹皮也.
|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20 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