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黄帝内经 门户 西医内科学常见病 查看内容

黄帝内经分析帕金森的中医养生治疗与食疗

2025-6-12 15:32| 发布者: 宋利| 查看: 254| 评论: 0

摘要: 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黄帝内经分析帕金森的中医养生治疗与食疗。【帕金森是什么?】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 ...


【帕金森的食疗养生粥】

  1. 黑芝麻核桃粥
    • 材料:黑芝麻 30 克、核桃 40 克、粳米 100 克、冰糖适量(可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选择添加)。
    • 做法:将黑芝麻洗净晾干,放入锅中用小火炒熟,研成细末;核桃去壳取仁,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待粳米煮至八成熟时,加入核桃碎继续煮 10 - 15 分钟;最后撒入黑芝麻末,搅拌均匀,再煮 5 分钟,若加入冰糖,需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
    • 功效:黑芝麻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核桃能补肾固精、润肠通便、补脑益智,二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滋养脑部神经,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缓解肢体震颤;粳米健脾和胃,与黑芝麻、核桃搭配,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患者体质 

2.         山药薏米芡实粥

    • 材料:山药 100 克、薏米 50 克、芡实 30 克、粳米 100 克。
    • 做法:薏米、芡实提前用清水浸泡 3 - 4 小时;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粳米淘洗干净;将浸泡好的薏米、芡实、粳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再加入山药块,继续煮 20 - 30 分钟,直至食材熟烂成粥。
    • 功效: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薏米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三者搭配,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便秘症状;同时,能补益气血,改善患者因疾病导致的身体虚弱、肢体乏力等情况 

3.         黄芪党参粥

    • 材料:黄芪 30 克、党参 15 克、粳米 100 克、大枣 5 枚。
    • 做法:将黄芪、党参洗净,用纱布包好;大枣去核;粳米淘洗干净;把黄芪、党参药包、大枣和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40 - 50 分钟,至粳米熟烂;取出药包即可。
    • 功效: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二者合用可大补元气;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粳米健脾和胃。此粥可增强帕金森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因气虚导致的肢体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百合莲子粥

    • 材料:鲜百合 50 克(或干百合 20 克)、莲子 30 克、粳米 100 克、冰糖适量(可根据患者血糖情况选择添加)。
    • 做法:若使用干百合,需提前用清水泡发;莲子去心,用清水浸泡 1 - 2 小时;粳米淘洗干净;将粳米、莲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再加入百合,继续煮 15 - 20 分钟,直至食材熟烂;若加入冰糖,需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
    • 功效:百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莲子养心安神、益肾涩精,二者搭配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焦虑等非运动症状;粳米健脾益胃,使此粥在安神的同时,还能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 

 

【帕金森的养生预防】

  1. 调摄情志,宁静心神
    • 方法:培养兴趣爱好以舒缓情绪,如练习书法、绘画、下棋、插花,在创作与思考中平心静气;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每日进行 15 - 30 分钟,专注于呼吸和内心感受;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主动与亲友倾诉或参加社交活动,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 原理:中医认为 “七情内伤” 可致脏腑气机紊乱,影响气血运行。长期情志不畅,如抑郁、焦虑,易伤肝脾,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进而影响气血生成与运行,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保持情志舒畅,能使气机条达,气血调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         顺应四时,规律起居

    • 方法:春季阳气升发,早睡早起,多参与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同时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夏季暑热,适当晚睡早起,但忌贪凉饮冷,空调温度保持在 26左右为宜,保证充足睡眠;秋季气候干燥,早睡早起,及时增添衣物,室内可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冬季寒冷,宜早睡晚起,注意头部、背部、足部保暖,避免寒邪伤阳。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7 - 8 小时 
    • 原理:《黄帝内经》强调 “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调整生活起居,能使人体阴阳与自然阴阳协调统一,增强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维持脏腑功能正常,从而预防疾病发生 

3.         适度运动,强筋健骨

    • 方法: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中医运动,这些运动动作缓慢、柔和,配合呼吸,可调节气血运行,增强肢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也可进行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 3 - 5 次,每次 30 - 60 分钟,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稍感疲劳为宜;还可进行关节活动操,如活动手指、手腕、脚踝等关节,预防关节僵硬 
    • 原理动能生阳,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筋骨力量,提高机体免疫力。运动还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同时,运动可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减少跌倒风险 

4.         合理饮食,滋养脏腑

    • 方法:遵循 “均衡营养、清淡易消化” 的原则,多食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枸杞、桂圆、红枣、山药等;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如全谷物、蔬菜、水果,预防便秘;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奶制品,但要注意避免在服用可能影响的药物期间大量摄入蛋白质;减少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取,戒烟限酒 
    • 原理:合理饮食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脏腑,增强体质。滋补肝肾的食物可补充人体精血,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健康,避免因便秘导致腹压增加,影响气血运行;控制高糖、高脂肪等食物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5.         穴位按摩,疏通经络

    • 方法:经常按摩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池、百会等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按摩 3 - 5 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可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三阴交在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此穴能健脾养血、调补肝肾;太冲位于足背,第 1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可平肝息风;风池在颈后大筋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按摩可疏风清热、清利头目;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有醒脑开窍、升阳固脱之效 
    • 原理:穴位是经络气血汇聚之处,按摩穴位可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生 

6.         中药调理,未雨绸缪

    • 方法: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选用中药进行调理。对于肝肾阴虚体质者,可选用熟地、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等中药滋补肝肾;气血不足者,可选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等中药益气养血;痰湿较重者,可选用茯苓、陈皮、半夏、苍术等中药健脾祛湿化痰。也可服用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八珍颗粒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随意服用 
    • 原理:中药调理可纠正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的失衡状态,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针对不同体质辨证用药,能从根本上改善身体内环境,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我要投稿|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 鲁ICP备15004867号-1 )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宋老师: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全世界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健康活到天年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癌症...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GMT+8, 2025-7-25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