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7 10:34:05

原文:
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而止,乃调其虚实。

说解:
在《经脉》作者(针医创始人),鱼际的血络只可用于诊断,而不能用于治疗。也就是说,鱼际血络的多少及其颜色,虽然代表着全身血络的多少和颜色,但是真正地治疗,仍然还是要针刺全身皮肤表面上的血络。我们知道,《小针》作者对于皮肤血络的称谓是“留血”,而其对“留血”的一贯主张是,必须逐个地针刺,一个也不放过,此便谓之“血尽而止”(又叫作“必无留血,急取诛之”)。也就是说,只有逐个地针刺所有的血络,才能彻底祛除掉已经侵入的邪气,这种时候,就不能拘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数而姑息迁就了。

根据前述,血络和寒热,其实是因果关系。正是由于抗病能力低下,产生了众多的血络,所以才会长期地惡寒发热。所以,在针医创始人,治疗“寒热”的首要步骤,就是刺泻血络,而治疗的要求又是“血尽而止”,也就是一直刺泻到没有血络,以达到“必无留血”之目的。但是由于每一次治疗都非常痛苦(盖皮肤表层神经丰富,针刺皮肤的痛苦不是平常人能够轻易接受的,需要极大的忍耐力),作者恐怕患者承受不了,所以才主张“间日而一取之”。等到全身血络都彻底清除干净了,如果患者还有其它症状,才可以根据本篇前半部分正文所制定的原则,予以调治(乃调其虚实)。

另,《寿夭刚柔》所谓“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刺营者出血”,与这句话正好遥相呼应,反映的是同一种诊治思路。

原文:
其小而短者,少气甚者,写之则闷,闷甚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

说解:
这是讲对大络(粗大的表浅静脉)刺泻放血时的注意事项。

在《经脉》作者,大络和小络的性质是一致的,其病理机制是一致的,其症候表现是一致的,所以其治疗原则也是一致的。那就是:泻邪!换言之就是:放血!

但是,很显然,由于粗大的浅静脉属于正式参与血循环的血管,它和毛细血管扩张所形成的血络在外形方面有显著的不同,在储血量方面有极大的差别,因此,针刺大络所造成的出血量必将远远大于血络。

然而某些人对血液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心理,他们一看见血液就心惊肉跳,尤其是看到自己身上流出很多血液,登时就会晕了过去,这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的“血晕症”。毫无疑问,擅长放血治疗的针医创始人肯定遇到过不少血晕症患者,而且,在他看来,导致血晕的原因,无非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而心理承受能力又是抗病能力的直接表现。

所谓“其小而短者”,是指四肢膝肘以下的表浅静脉不是特别明显的人,故只在腕踝部位凸显很短的一小段。前文已经说过,这其实就是指那些特别肥胖的人。

所谓“少气甚者”,本来可以泛指身体素质特别虚弱因而抗病能力特别差的人,然而在这里亦用来特指心理素质特别脆弱因而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的人。

凡是特别肥胖的人,或者心理素质特别脆弱的人,大多贪婪、狭隘,所以对于放血(放自己的血)特别敏感。《灵枢·逆顺肥瘦》:“肥人……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正是由于这种人酷好敛取,嫉憎付出,或者心胸狭隘、胆虚气怯,所以,放他的血就如同要他的命一样,故“写之则闷”。《说文》:“闷,懑也。”《内经》中的“懑”、“闷”、“悗”,俱为异体字,都是神志昏迷的意思,此所以才会有“闷甚则仆”。“仆”即跌倒于地;“不得言”,就是不能说话了,盖意识丧失也。

所谓“闷则急坐之”,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盖古代下肢放血操作常取立姿(因为古代没有床),当患者因针刺放血而出现意识障碍(血晕症),以致站立不稳、语言不能,就要赶紧扶住他,然后放倒在地板上(古代也没有椅子、凳子,故坐卧都在地板上面),以防止因跌扑而受伤。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9 03:08:10

本帖最后由 暴风雪 于 2015-9-20 17:20 编辑

以上讲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络脉,下面讲述的则是虚拟的络脉。

原文: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呿,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龉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颠,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说解:《经脉》篇的主旨肯定是要宣扬十二经脉,但是,为什么《经脉》篇后半部分讲述的全是关于络脉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十二经脉本来是虚构的,根本无从验证,对针医创始人而言,他本来想通过实实在在肉眼可见的络脉,来证明“经脉”的存在,此所以必须把络脉作为论证重点而大讲特讲。 然而前文讲述的络脉,无论是粗大的浅静脉,还是微细的小血络,虽然都是实实在在肉眼可见,但是实际上却与虚构的“经脉”无关,因为任何一条实实在在的“络脉”与任何一条所谓的“经脉”都无法对应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还需要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络脉进行一番理论修缮。正是由于十二经脉本来是虚构的,排列得非常整齐、平直,为了与之相互对应,一一匹配,作者只好又虚构了一套同样排列得非常整齐、平直的十五络脉,而其目的,仍然是证明“经脉”的存在。 “络”的原始本义其实是丝麻的原生态,即未经加工的丝麻。《说文》:“络,絮也,一曰麻未沤也”。由于“经”的本义是指加工好了可以用于纺织的丝麻(《说文》:“经,织也”),故络脉最初用于经脉理论亦是指经脉的原生态或者原始起点。按照《十一脉灸经》的构想,经脉都起源于手足末端,所以针医创始人最初也就很自然地把手足指/趾之端点称之为络脉——这就是络脉的第一层涵义。《素问·缪刺论》概以手足爪甲之端为某经之络脉,其理论依据即出于此。 然而十二经脉须分阴阳,而且阴阳经脉又必须首尾贯通才能构成一个循环圈,因此手足爪甲之端除了发生阴阳经脉之外,同时还是阴阳经脉的交汇点或联络点——这就是络脉的第二层涵义。《灵枢·动腧》:“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很显然,此所谓“四末”,即指手足爪甲之端;所谓“阴阳之会”,即指阴阳经脉的交汇点;所谓“气之大络”,即指经脉中的脉气通过这个交汇点而折返,因此也可以认为是阴阳经脉的联络点。 但是我们要知道,古代人的生存条件其实非常艰难,比如在寒冷的严冬季节,如果衣不蔽体,常有手足冻僵而堕落者,即古书中所说的“裂肤堕指”现象。事实上,即使手指脚趾被冻掉一两个,甚至整个手足被斩断,人也能够长期生存(古有刖刑,即断足之刑,刖本作跀,《说文》:“跀,断足也”)。这就足以说明,血气本来不必经过手足指/趾之端中转,也仍能在十二经脉之间循环周流,并维持正常的脏腑功能。那么,在这种社会和人文背景之下,如果仍然坚持以手足指/趾之端作为阴阳经脉的唯一交汇点、联络点、中转点,就明显地讲不通了。正因为冻掉手指脚趾或者斩断臂胫的现象在当时比较常见(战国时期就有了假肢行业),所以针医创始人必须得另外编排一套“别络”理论,以维护血气循环理论之完整。 这套“别络”理论最初的目的是:指出人体除了手足指/趾末梢这些最原始的络脉以外,在四肢的踝腕关节以上、膝肘关节以下这一很大的范围内,尚有阴阳二经相互联络的另外一些径路。于是,血气的循环周流既可以在天气温暖的季节通过四肢的指/趾末梢作为中转点,也可以在严冬季节手足冰冷僵硬或者在手足缺失的状态下以径路作为中转点。这样就圆满解决了由于堕掉指/趾而影响经脉循环的理论难题——这就是络脉的第三层涵义,也是这一大段“十五大络”的由来。 《动输》:“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很显然,这里所说的“手足懈惰”,就是手足指趾因严寒而堕掉;“四街者,气之径路也”,就是阴阳经脉在四肢臂胫新开辟的联络点、中转点。“合”,本来是以五腧穴中的合穴来代指膝肘关节这个部位,“四末懈则气从合”,则是说膝肘关节也可以作为新开辟的联络点和中转点。这一段话,正是“十五别络”理论的依据所在。 因此,“别络”与“四末之络”的生理意义,其实都是为了使阴阳经脉联络起来,以保证血气循环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进行。二者的区别只是“别络”的联络位置从手足指趾末端上移到了臂胫部位。 正是由于“别”与“络”的作用相同,其生理意义亦完全相同,所以《经脉》关于十五络的通例就是:对每一条络脉都是先名之为“别”,比如“手太阴之别”、“手阳明之别”等等,最后又统称为“凡此十五络”。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5-9-20 03:06:29

在甲骨文字典中“络”是指:入侵他邑,绑架壮丁妇孺。左侧的丝是指绳索,右侧的各字就是指的入侵他邑。络用在穴位中指的是有感传离开本经而到其他经脉中(近代称之为串经)。在十五络穴中就是指有感传到相表里的经脉中去。在临床上十五络可以同时治疗表里两经的疾病。十五络描述的主要经脉循行路线其实就是十二经脉的走行。只不过被测试的人是经络较敏感人,感传比之用古琴诱发的十二经脉短许多罢了。十五络的病症和治疗是典型的标准的经络虚补实泻格式。其实在361个经穴中还有更多的具有表里经串经的穴位。十五络穴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罢了。十五络穴的研究印证了穴位经络感传发展的一个阶段。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20 17:21:31

回fayuan-guo网友:
如果你想反驳我的观点,或者想发布新的观点,必须得有一个论证过程,也就是必须提供新观点得以成立的根据。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讲道理”、“以理服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我喜欢和人讨论问题,但是看你的反驳,全是观点,没有论证过程,这就已经不是讨论问题,而纯属于抬杠。我精力有限,实难奉陪,非常抱歉。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5-9-21 03:38:50

你的题目就是探讨,如果不让人说话还是探讨吗?我不是处处与你做对而是就个别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我所说的大都提供了依据,只不过你视而不见罢了。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5-9-21 04:07:45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5-9-21 04:35 编辑

你口口声声说十二经脉是古人虚构的,这才是没有依据的说法。你探讨的题目是黄帝内经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你并没有研究十二经脉的来历。你只不过是就书面的内容浅述一下,然后再杜撰一些虚构的故事罢了。你弄不懂十二经脉的来历就认为是虚构的。你连最起码的经络文献都没有看就敢写这样的巨著真是年轻有为,敢做敢当。如果说十二经脉是虚构的,那么内经和中医也都是虚构的了。如此你还写什么?反中医?十五络中描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刺激这十五个穴位所诱发的十二经脉感传线路。很明显这种刺激穴位诱发经络感传的方法是不完全的,不能够与用古琴诱发的经络感传相比美。《内经》中的基础内容大都来自古人的医学实验。你不把精力放在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方面就敢先行否定古人的实验结果,这不是正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21 09:08:29

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经脉》作者描述的十五络脉,其实并不是一个一个的交汇点和联络点,而是一条一条纵向(沿身体纵轴)而行的脉络线,其走向和形式与经脉一模一样,只不过,十五络脉循行在肌肤浅层(所以又称之为“皮部”),与“伏行分肉之间”的十二经脉呈上下并行状态(所以又称之为“经别”)——这实际上就是络脉的第四层涵义。

由此可见,把阴阳经脉的发生点、交汇点、联络点、中转点称之为络脉,那仅仅是络脉的初始涵义,到了针医创始人对《经脉》理论改造加工的时候,络脉的内涵又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点:一,由骨髓和消化吸收系统发生出来的原始血气首先以无形之气的形式充实到络脉之中,然后再由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血,才能充实到经脉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络脉就是经脉的物质之本。二,经脉中的血液之所以能够周流不息,全靠络脉中的气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络脉就是经脉的动力之本。于是,具有以上两种意义的络脉和经脉,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就是经脉与络脉的关系),就构成了前文所说的“单经循环体系”。

无论是某一络脉之气转化为某一经脉之血,还是某一络脉之气推动某一经脉之血的流动,一条外在的络脉必须与一条内在的经脉像投影一样正直地对应且首尾贯通,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体系,才能实现,此便谓之“单经循环体系”。我们看《经脉》原文中,有“手太阴之别……并太阴之经……”、“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手心主之别……循经以上,系于心……”等等描述,那其实就是一条络脉与一条经脉表里并行且首尾相贯以构成单经循环体系的意思。

因此,如果把飞扬穴仅仅看作是足太阳与足少阴二经的联络点,那就比较肤浅了,虽然它最初确实被赋予了这种意义。实际上,提出“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的真正意义在于:飞扬穴首先是足太阳络脉和足太阳经脉在下部的贯通点。也就是说,足太阳的络脉起始于飞扬,然后就与足太阳经脉保持平行状态,在肌肤的表层迤逦向上,一直行进到足太阳经脉的终点(天柱),再次与深层的足太阳经脉贯通,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单经循环系统。余皆类推。

现在让我们回忆《根结》中的一段论述:
“足太阳……入于天柱、飞扬;足少阳……入于天容、光明;足阳明……入于人迎、丰隆;手太阳……入于天窗、支正;手少阳……入于天牖、外关;手阳明……入于扶突、偏历。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在这里,天柱与飞扬、天容与光明、人迎与丰隆等等腧穴组合,一个在颈项之上,一个在四肢臂胫之间,而皆谓之“入”,正在于表明,每一条经脉与其对应的络脉在一首一尾处相互贯通。因为这种腧穴具有通里达表的门户开关作用,所以属于非常重要的腧穴。《本输》所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概谓此也。

虽然别络理论的整体架构是虚拟的,但是在针医创始人,“别络”仍然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导意义,因为他总是把虚拟的“别络”与实实在在的大络和小络联系起来,当作同一件事物来看待——这个实践意义就体现在他反复强调的“取之所别也”。

我们已经知道,“大络”就是浅静脉,在膝肘以下比较明显。“小络”就是病态的孙络(毛细血管扩张征),也就是血络,亦经常发生于四肢,而以膝、踝关节上下最为常见。由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生理病理现象,所以大络和小络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但是仅凭这些客观现象并不能解决气血转化和血气循环的理论机制问题,所以需要在大络和孙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提炼,做出一个系统化的络脉模型,这就是“十五别络”理论。

因此,“十五别络”本身并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它的深浅位置、上下走向、起点和终点的部位,都是理想化的,虚构出来的,这与经脉理论完全如出一辙。但是,“别络”仍然有物质基础,那就是大络和小络,当古人针刺浅静脉和血络放血的时候,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取之所别也”。

《经脉》作者把每一条络脉的病都划分为虚症和实症两大类,其根据就是四肢部位大络和小络的表现。具体地说,如果看到一条盛满充实的浅静脉,根据其所在位置,就可以确定为哪一条络脉的实症。如果没有看到盛满充实的浅静脉,而只有细小的血络,那么根据血络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为哪一条络脉的虚症。对于络脉疾病的治疗,无论虚实,当然都是放血,此便笼统谓之“取之所别也”。然而实际操作中,实症是取大络(浅静脉)放血,虚症是取小络(血络)放血,亦不啻天壤之别。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23 09:29:23

关于督脉、任脉及其络脉:

督脉与任脉之名,俱不见于《阴阳十一脉灸经》,显然是针医创始人的新发明(在《本输》篇就有),于是人体经脉数量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十四条,而并非仅仅是“十二经脉”。然而针医创始人发明督脉和任脉的目的,只是为了解释十二经脉的发生过程,从而证明十二经脉的合理性、合法性。毫无疑问,如果十二经脉的来路不明,或者来路不正,则其合理性、合法性必将面临强烈的质疑,而针医的底气也将荡然无存。

因为,按道家的自然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这就是最根本的天地之道,而针医创始人作为道家学者,即以此作为经脉发生和演化的总规则。故手足十二经脉分属三阴经脉和三阳经脉,而三阴三阳的“三”都必须生于“二”,这个“二”即指一个总阴脉和一个总阳脉,这就是分别位于躯体前后正中线的督脉和任脉。当然,按此规则,督脉和任脉又必须生于“一”,这个“一”就是大脑中央,那才是生命体的“太一”所在。总之,正因为有了“一生二”这个天地万物之始,尔后的“二生三,三生万物”才顺理成章,于是三阴经脉和三阳经脉以及手足十二经脉也就显得堂堂正正、有根有据、名副其实、无可置疑。

因此,在针医创始人,督脉与任脉不但属于正式的经脉,正式参与全身的血气循环,而且还分别是三阳经脉和三阴经脉的根本所在(按《甲乙经》的说法,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因此,从逻辑上说,督脉和任脉也应该有自己的络脉,否则将没有动力源。

所谓“督脉之别”和“任脉之别”,其实是督任二脉相互衔接于躯体上下的两个交汇点。因为这两个交汇点不存在冻僵、堕落的可能,所以它们的意义只是联络,而没有新开辟径路的意思。因此,实际上,在针医创始人,尾翳和长强就是督脉与任脉的络脉发生出来的那个点,而且,按“单经循环体系”的构想,督脉与任脉的络脉,也是循行在躯体前后正中线的肌肤浅层。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25 12:04:37

关于脾之大络脉,《经脉》原文是:“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这个意思就是:十五络脉的最后一条络脉,从渊腋下三寸处发生出来,然后敷布在胸胁部的肌肤浅层,既名曰大包,也叫脾之大络脉。

后人往往把“渊腋”当成一个穴位,那是受了《甲乙经》的误导。实际上,古人所谓“渊腋”是指腋窝。《说文》:“渊,回水也”,即水的漩涡。水流形成的漩涡皆呈凹陷状,且皆在深渊之处,而人的腋窝亦是深深凹陷,有似深渊,故称“渊腋”,则“渊腋下三寸”者,其实就是腋下三寸,即天池穴也。此穴非常重要,《本输》云:“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按根结学说,天池穴就是手心主的络脉与手心主的经脉在颈腋部的交汇点,实际上也就是手心主的“本输”(最根本的腧穴)所在,而按络脉学说,天池穴又是脾之大络脉的发生点。

说到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手心主”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确一点,《经脉》篇中的“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唯一的一条经过针医创始人加工改造而多出来的经脉,此所以终于凑成了“十二经脉”。因为,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臂少阴脉”,没有“臂厥阴”这一脉,而在《本输》篇的五腧穴部分,针医创始人仍然把手厥阴脉当成手少阴脉,说明那个时候还没有完成加工改造,所以仍然沿袭了《阴阳十一脉灸经》的说法。

根据十二经脉理论,我们知道,每条经脉都对应着(或附属于)一个腔内的实质脏器,那么如果仔细对照一下《经脉》关于六阴经“所生病”之中其一一对应的脏器名称,就会非常清楚,“脉”其实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所对应的实质脏器,就犹如“心”是手少阴经脉所对应的实质脏器一样。但是,很显然,把“脉”作为脏器其实是用来凑数的,它只是为了满足由“五脏”衍生为“六脏”的需要。因为“脉”这个脏器不象其它的脏器那样致密、凝聚,而是弥散状态,呈现为网络形式,故《经脉》作者又称“脉”为“包络”。所谓“包络”,实际上是形容人体的全部经脉与全部络脉象密密麻麻的渔网一样,包绕、网络着整个躯体。

因此,所谓“心主”,其实是针医创始人为了避免与“心主脉”的“心”发生概念混淆而另立的一个脏器名称。盖“包络”的本意就是器质性的“脉”,亦即网络状态的血管,故以“包络”来标明“脉”的脏器身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全身的经脉和络脉(网络状态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看作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实质性器官,那么它的正式名称就是“心主”。与此对应的是,如果我们把消化吸收系统中为人体输送三种营养物质(气、血、精)的管路看作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实质性器官,那么它的正式名称就是“三焦(交)”。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经脉、络脉以及三焦都只不过是输送活性物质的管道而已,而管道系统根本不能算作正式的实质性内脏,那么也就可以认为心主与三焦“俱有名而无形”。然而这样一来,人就只有五脏五腑,跟十二经脉匹配不上了。

在“手心主”所辖属的这个网络状态的经络体系中,经脉行血而居于肌肤的深层,络脉行气而居于肌肤的浅层,故络脉又在外围包绕、网络着经脉,是则所谓“大包”,其实就是指全身肌肤浅层的络脉。因为络脉既然包绕、网络在躯体的最外层,当然是名副其实的“最大的包络”。故所谓“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即是说全身的络脉从隶属关系上都属于“手心主”,尤其是胸胁部的络脉,更是直接发生于手心主的本输。

所谓“脾之大络”,则是从活性物质的来源角度而言,因为无论经脉、络脉,理论上都只是管道,其自身并不包含任何活性物质。在古人,脾为仓廪之官,实即饮食与消化吸收机制的总代表,由于一切活性物质皆原本于饮食和消化系统,而首先充斥于皮肤表层,是以称皮肤表层之络脉皆为“脾之大络”。此与“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左乳下”(鼓动全身的脉搏跳动)有阴阳反正之意。“脾之大络”是指人体最基础的物质之气,“胃之大络”是指人体最基础的功能之气,两者相辅相成,都具有血气发生本原的重要意义。

十二经之别络的起始点都分布在四肢膝肘以下,这就是在提示我们:凡四肢出现血脉和血络,即属十二经脉的络脉之病变,可以根据其具体位置确定其经脉归属。余三络的分布位置皆在躯干部位,如“任脉之别……散于腹”、“督脉之别……挟膂上项”、“脾之大络……布胸胁”。此乃提示我们:凡腹部出现血脉和血络属任脉的络脉之病;凡背部出现血脉和血络属督脉的络脉之病;凡胸胁部出现血脉和血络则属于“脉”的大本营(心主)出了毛病。

从临床角度看:四肢部位的血脉和血络非常司空见惯,表示疾病尚属轻浅;腹部和背部的血脉和血络比较少见,预示较为严重的五脏疾病;而一旦血脉和血络出现在胸胁部位,则表明以“心主”为代表的循环系统以及以“脾胃”为代表的血气发生系统已经双双衰竭,所以那绝对是病入膏肓的征兆。所谓“实则身尽痛”,是说包括内脏的整个躯体内外都有剧烈疼痛;所谓“虚则百节尽皆纵”,是说全身的所有关节都已经不能活动,也就是彻底卧床不起;无论哪种情况,在当时都属于最为严重的病症。由此可见,针医创始人之所以为十二(或十四)经脉凑出个“十五络脉”,其实是有充分客观依据的,而且完全是为了指导临床实践。

宋利 发表于 2015-9-25 12:29:04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25 12:04
关于脾之大络脉,《经脉》原文是:“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这个意思就是:十五络脉 ...

谢谢,祝您中秋节快乐....
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讨《黄帝内经》的创作过程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