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6 14:22:52
原文: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说解:
这句话的意义在于,通过确定十二经脉的解剖位置,以证明十二经脉的客观存在。
前文曾不止一次说过,针刺医学必须建立在“经脉”基础之上,没有“经脉”,便没有针医这个行当。那么,作为针医创始人,《经脉》作者必须确认,十二经脉肯定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十二经脉”真的是客观存在,它到底在人体的哪个部位呢?实际上,不光是现代人会有这种疑问,古代人也会有同样的疑问。最起码,针医创始人的徒弟肯定会问他:你方才隆重介绍的那个十二经脉,到底在哪儿呢?
虽然十二经脉实际上是虚构出来的,但是既然必须要以经脉为立身之基,针医创始人就必须对十二经脉到底在哪儿有一个交代,否则的话,被奉为理论纲领的“十二经脉”就成了瞎忽悠,那就与江湖骗子没什么区别。因此,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似乎平平淡淡,然而却是当初一日决定经脉理论能不能站得住脚乃至决定针医成败的关键支撑。
所谓“分肉”,其实是针医创始人专门为解释经脉的存在而创造的一个解剖学术语,这个术语的本义是“分隔两种肉”,或者“两种肉的中分”。须知,在古代普通老百姓心目中,“肉”这个概念本来包括肥肉(皮下脂肪组织)和瘦肉(深层肌肉组织),但是作为医学家,当然应该更细致一点,所以,“肉”本来应该明确地分为两种:白色的肥肉和红色的瘦肉。由于这两种肉的物理性质(颜色、硬度、弹性等等)截然不同,而又界限分明,于是古人也就很容易推测,这两种肉之间肯定有一层分隔膜,这就是“分肉”这个术语的来历。
正是这一层“分肉”膜,就足以让针医创始人焕发灵感,为十二经脉的存在找到解剖学依据。
因为,在古代,“脉”这个字本来就读作“膜”,它的本义就是“分隔肥肉瘦肉之膜”。《说文》:“脉,肉间脉膜也”。这就是说,古人最初就是把分隔肥肉和瘦肉的薄膜当作“脉”并读作“膜”的。因此,“脉”这个概念并不是虚构的,它原本就建立在客观实在的解剖学基础之上,绝对禁得起反复验证。所以,当针医创始人提出“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这个立论的时候,就显得有根有据、信心满满。于是,“十二经脉”就凭借着这一句话,站稳了脚跟。于是,一个虚构的“十二经脉”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以“分肉膜”或“肉间脉膜”的形式支撑起来。
所谓“伏行分肉之间”,就是说十二经脉潜伏在肥肉与瘦肉之间那个分隔膜的位置。而且,亦正是由于经脉潜伏在皮下脂肪层(肥肉)的底下,所以也就必然会“深而不见”。于是也就很巧妙地解释清了,为什么从人体的外表,谁也看不到十二经脉。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8 11:25:12
原文:
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
说解:
上一句话是说十二经脉都潜伏在“分肉之间”,所以从皮肤表面肯定看不见,而这一句话的意思,则是说经脉还有显露在皮肤表面上的,所以也能够经常看到。这是非常明显的自相矛盾。因为,作者很清楚,“分肉膜”只有分隔两种肉的作用,并不能运行血气,而作者需要论证的是,经脉具有运行血气的功能,这就只能转移概念。
很显然,这个“其”出现在这里,按理说是要代指前面的“十二经脉”,但是,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其”,已经进行了概念转移,它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脉”,而是一个含含糊糊的笼统概念,是指包括络脉在内的整个“经脉系统”,也就是整个血气循环系统的意思。因此,作者这里所说的“其常见者”的具体所指,其实并不是“伏行分肉之间”的经脉,而是指附属于经脉的络脉。由下一句“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便足可证明这一点。
我们知道,真正能够“常见”的“经脉系统”,只是皮下浅静脉。因为在大多数人,其膝肘以下,尤其是手腕足踝部位,都有暴露明显的表浅静脉,而且这些浅静脉都确切无疑地参与血气循环过程并附属于整个血气循环系统,所以如果不是非常严格的话,也可以笼统地看作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以“其”来含糊替代。
《经脉》作者之所以要把络脉(皮下浅静脉)和“伏行分肉之间”的经脉掺和在一起来论证,是因为十二经脉原本是虚构的,而络脉(皮下浅静脉,都是比较粗大、显而易见的血管)则是实实在在有目可睹的,所以任何人只要看到络脉的客观存在,也就在无形之中承认了经脉的客观存在——这个概念转移的手法够高明的。
所谓“外踝”,实乃“腕踝”之音误。在某些肥胖之人,由于皮下脂肪层异常肥厚,不要说膝肘以下看不到暴露的静脉,就连手背足背这些脂肪层相对浅薄的部位,也仍然看不到静脉,而全身唯一能够隐约看到皮下浅静脉的地方,就是手腕和足踝,盖该处脂肪层乃全身最为浅薄的缘故。《经脉》作者既然要明确指示皮下浅静脉的观察位置,那就不能专拣瘦人说,而是要包括所有的人在内,所以只能说“腕踝之上”。他的意思是,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在腕踝这个部位,都能看到明显的“脉”。
为什么把“腕踝”标上一个“足太阴”的名号呢?
这是因为,在针医创始人看来,腕踝这个部位还有一项非常特殊的生理功能。实际上,腕踝就是《小针》作者所说的“四关”,而“四关”本是原气的起源点,故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之说。该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由消化吸收系统产生的原始血气,首先汇集于腕踝关节,再通过四关向全身的经脉系统扩散。因此,“腕踝”这个部位就相当于经脉运行血气的原点,而这也正是“足太阴”全部生理意义之所在。
所谓“足太阴”,在这里是消化吸收系统的总代表,而按照《小针》作者的理论,人身血气长期、固定的来源就是消化吸收系统,那么由于血气皆运行于经脉,故“足太阴”既是周身血气之源,又是十二经脉运行血气的动力源。这也正是作者在解释“经脉之始生”时特别强调“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的内涵所在。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谷入于胃”这个前提条件,脉道就不通,血气也无法运行。
另外,“足太阴过于腕踝之上”还有解释“腕踝”部位浅静脉何以最为明显的意思:既然由消化吸收系统发生的血气首先集聚于腕踝四关,然后再运行于肌肤表层的络脉、进而深入到“分肉之间”的经脉,那么由于踝腕部位的血气最为集中和盛大,于是这个部位的“脉”就格外的凸显,此所以“无所隐”也。
原文: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说解:
这是再翻回来讲,除了极少数特别肥胖的人,就大多数人而言,膝肘以下至手背足背之上都有明显暴露的表浅静脉,甚至在某些瘠瘦之人,全身上下都可看到明显暴露的浅静脉。在《经脉》作者,所有这些能够看到的浅静脉,其实都属于“络脉”。也就是说,经脉和络脉这两个概念,本来还是需要严格区分的。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9 01:07:00
原文:
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
说解:
“六经络”其实是“大经络”之误。盖“六”、“大”字形相似,易致混淆之故,大概后世传抄者不明白“大经络”是个什么意思,遂附会“六经”之意而误为“六经络”,再以后的人也就以讹传讹,以至于今。
既然明明知道经脉和络脉这两个概念本来是需要严格区分的,那么再故意地提出“经络”这个意义模糊的概念,虽然表面上似乎有经脉、络脉并列的意思,然而实际上却是《经脉》作者转移概念的巧妙手法,其真正的目的只是在于,用客观存在的“络”(静脉血管)来证实“经”(一个虚构概念)的客观存在。故其隐含的逻辑是,络脉本来都附属于经脉,只要承认络脉就必须承认经脉。因此,实际上,即便在《经脉》作者本人,“经络”也不是一个并列词组,而是“经之络”的意思,也就是说,他所谓的“经络”仅仅是指“附属于经脉的络脉”。所以,“大经络”其实就是“大络”——我们看到,这个意思已经在句中表示得很清楚了。
所谓“大经络”,当然是相对于“小经络”而言的,而所谓“大小”,肯定是根据外形来划分的。须知在《经脉》作者看来,并不是只有膝肘以下粗大明显的浅静脉才属于络脉,实际上人的整个躯体表面都被密密麻麻的细小络脉所包裹,这就是遍布周身的三百六十五个孙络脉。因此,人体本有两种络脉,而常见于膝肘以下的表浅静脉只是其中一种,因为它外形粗大明显,故谓之“大经络”,其实就是“大络脉”或者“大络”;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肉眼无法看到,只有在病理情况下能够观察到的那些非常细小的“血络”,只能称之为“小经络”或者“小络”、“孙络”。
因此,作者提出“大经络”这一概念并作为概念转移的巧妙手法,其意义和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强调和证实经脉的客观存在。盖“经”与“络”的原始内涵,本来就有粗大主干和细小分支的意思。故所谓“经脉”,即犹如大树的主干,而所谓“络脉”,即犹如主干顶端的枝枝杈杈,则所谓“大络”、“小络”,无非是根据枝杈的形状大小再行划分:凡是比较粗大明显的皮下浅静脉,即归类为“大经络”,而外形非常细小的血络,则归类为“小经络”。很显然,按照这个逻辑,所有的大小络脉肯定都是经脉的附属结构,于是经脉的客观存在也就不证自明、铁定无疑了——这正是转移概念的意义和目的。
总之,从此以后,在《内经》这部著作,络脉这个概念就有了“大经络”和“小经络”的严格区分,不过随后又立刻简化为“大络”和“小络”。
下面则是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具体说明“大经络”的浮现部位及其生理意义(由此亦可见古人的每句话乃至每个词其实都有多重含意,所谓言简意赅是也)。
实际上,最容易看见同时也是最常见的“大经络”(表浅静脉),就在手背上面。在正常人(不是特别肥胖的人),手腕背侧都可以看到两根粗大明显的静脉,一根靠近橈侧,西医称之为桡静脉,一根靠近尺侧,西医称之为尺静脉。橈静脉起始于拇指和食指静脉,由于食指属阳,古人就称之为“手阳明之大络”。尺静脉起始于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静脉,古人以居中的无名指命名,就称之为“手少阳之大络”。由于整个手背都属于阳气覆盖的领域,所以手背“大络”只能以阳经的名字命名,而其深层含意,就是这些大络都属于阳经脉的分支,都要汇入到阳经脉,将来都有可能引发阳经脉的疾病。
又由于这两根静脉都是从手指末端向上逐渐由细增粗并汇拢,所以就说“起于五指间”。“间”是缝隙的意思,在这里则是指手指的左右两侧。另外,这两根静脉在手腕之上又迂曲转折到手臂的内侧,最后注入肘窝的深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不胖也不瘦的人)来说,肘窝以上就看不到浮现的静脉了,所以就说它“上合于肘中”。这个“合”是“所入为合”的意思,亦即由此潜入到深层的经脉之中了。
足背的情况其实与手背类似,古文言简意赅,只以手背举例,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经脉》篇所谓的“大经络”是包括了手和足的,那其实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浮现于四肢膝肘以下的皮下浅静脉。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1 08:31:41
原文: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说解:
酒精能够扩张血管,兴奋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所以人在饮酒以后,会感觉肌肤温暖,而面色红润,其原本不很明显的皮下浅静脉就会充分显露出来,而原本显露的浅静脉则将愈加凸显,同时还往往伴随着心搏亢奋。然而以上这些说辞,都是现代西医的陈词滥调,针医创始人关于酒精的作用机理,肯定会新颖特色,别具一格——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内容。
在针医创始人看来,酒精与普通饮食的作用其实差不多,无非都是给人体补充血气,但是,普通饮食必须经过消化(即所谓“腐熟”)过程,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酒精已经属于“五谷之精、熟谷之液”,故酒精进入消化系统以后,根本用不着消化,即能直接吸收利用,所以酒精补充血气的过程自然显得异常迅速——这正是《经脉》作者专门对“饮酒者”重点分析的原因,因为饮食补充血气这个最基本的生命原理,就已经涵盖了古代针医关于病理性和治疗学的一切原理。
从逻辑上说,由饮食转化为血气以吸收利用的过程,其实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先转化为气,第二步再由气转化为血。那么,由于酒精的作用迅速,于是饮酒者很快就会出现气的充实旺盛,又由于气只能运行于络脉之中,所以就导致络脉乍然间变得异常充盛,于是皮下浅静脉就比平时更加显露出来。这个步骤就叫“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
下一步,气终将转化为血,而充盛的络脉之气则渐渐趋于平复,于是,随着气的减少,血就突然间充盛起来。由于血只能运行于经脉之中,所以就导致了经脉的充盛,又由于经脉的盛虚可以通过脉搏来体现,于是出现脉搏亢进,与平时相比,动脉搏动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显得很有力量。这个步骤就叫“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
针医创始人之所以用“卫气”来表述“气”,用“营气”来表述“血”,是因为古代的经脉循环理论的特点是“血气循环”,而非单纯的血液循环,所以一定要在循环系统之中加入“气”的成分,这样才能把呼吸、脉搏、神经传导等等生理现象全部归之于经脉现象。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2 02:49:24
本帖最后由 暴风雪 于 2015-9-13 14:06 编辑
原文: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何脉之动也。 说解:“本末”在这里是指经脉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人的手指和脚趾,无疑是整个躯体以及四肢的末梢,因此从经脉终而复始的角度来看,既可以看作是本,也可以看作是末,这就看你如何理解经脉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了。然而在古人看来,一个真正的循环体系,其起始点就是终止点,必如此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圈,故“本末”与“终始”同义。因此,在这句话里,“本末”的具体所指,就是十个手指和十个脚趾。 人的每一根手指或脚趾上都有动脉,不过在平常的时候,手指和脚趾都没有明显的脉搏跳动,所以也就感觉不出动脉的存在。但是,在某个手指或脚趾局部感染因而又红又肿并由此造成局部的动脉血管扩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搏动性疼痛。相信发生过手指或脚趾感染的人都有切身体会,这种情况通常被患者描述为“一蹦一蹦地疼”,这个“蹦”其实就是动脉在搏动,而古人即描述为“脉之猝然动者……留于本末”。 另外,在古人看来,这个“脉之猝然动者”,肯定是“邪气居之”的缘故。须知古人所谓的“邪气居之”,也是指外界致病因素造成的感染,即外邪已经侵入了人体的意思。只不过,此时侵入的外邪尚且没有扩散,也没有深入,而仅仅滞留在某个手指或脚趾的局部,故谓之“留于本末”。 接下来,按照针医的病理学,邪气的侵入和滞留必然导致这个手指或脚趾中的气量急剧增多,而脉搏的跳动本来就是因于气的鼓动,故局部气量异常增多的结果就导致了该局部“一蹦一蹦地疼”,这种异常现象即被作者描述为“脉之猝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 当然,如果指/趾所受感染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则也不一定必然伴有一蹦一蹦地搏动性疼痛,但是既然已经被邪气感染,而邪气侵入又必然导致局部气量陡然增多,故被感染的手指或脚趾起码会有异样的热感,这种现象就被描述为“不动则热”。 但是无论是异样的跳动感还是异样的热感,受到感染的手指或脚趾肯定因为又红又肿而明显地有异于其它的手指或脚趾,这就叫“不与众同”。 很显然,这种“热”感和“动”感,与酒精对人体血气经络的作用原理完全相同,只不过表现形式上有全身和局部的区别。 因此,下一步,医生便可根据酒精的作用原理以及该指/趾的脉络归属,明确这种症状的发病机理,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法则。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这个与众不同的手指或脚趾的症状,先推断哪一根“大经络”遭受了感染,或者,先判断出这个病属于哪一条络脉遭受了邪气的侵袭,这就叫“是以知何脉之动也”。 《经脉》作者在前文曾经明确指出,“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那么很显然,该作者的意思就是,手大指和食指的感染就属于手阳明之大络(即橈静脉)遭受了邪气的侵袭,手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感染就属于手少阳之大络(即尺静脉)遭受了邪气的侵袭。 另外,足阳明之大络和足少阳之大络其实也是“起于五趾间”的,故脚趾的感染与手指感染完全类似:内侧两个脚趾感染属于足阳明之大络遭受了邪气的侵袭,其浮现部位在内踝一侧(即内踝交通静脉);外侧三个脚趾的感染属于足少阳之大络遭受了邪气的侵袭,其浮现部位在外踝一侧(即外踝交通静脉)。 因此,针医相应的治疗法则也就随之确立:既然“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那么感染外邪的手指或脚趾的气量增多必然导致该大络的气量增多,因此,一旦确定了起始于哪一根手指或脚趾的大络中邪气亢盛,就可以针对那个相应的大络施加针刺。具体地说,就是可以决定到底刺泻踝腕关节的哪一侧静脉放血。 很显然,根据《经脉》作者的意见,治疗“邪气留于本末”这种病,需要采取刺泻踝腕关节处静脉放血的方法,而具体刺泻踝腕哪一侧的静脉,则要看哪根静脉起源于患病的手指或足趾,而且还要看是否比其它的静脉更加暴露而格外凸显。因为,只有明显暴露的静脉,才能表明这根大络脉中的气量确实是异常亢盛,所以才需要刺泻。然而这也正是前文提出“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当外邪刚刚通过某个局部侵入人体的时候,也是按照“先充络脉,络脉先盛”的规律,所以这个时候的治疗就可以采取针刺相应络脉的方法,通过静脉放血的方式以泻其邪气。 但是,临床实践中还会有另外一种情况,虽然某个指/趾确实发生了感染,然而与之对应的大经络却并没有表现得格外凸显,甚至反而比正常的大经络更加空瘪,这种情况就叫做“不坚则陷且空”。“坚”在这里是静脉充盈饱满的意思,古人亦谓之“盛坚”。“陷”是虚陷,“空”是空瘪。故所谓“不坚则陷且空”,就是络脉不盛反虚。这种指/趾感染以后而大络不盛反虚的现象,表明其人的阳气严重不足(实际上是体质虚弱),因为阳气充实络脉的主要作用本来是抵御外邪。于是,由于阳气虚弱,外邪就会沿循络脉长驱直入,直接侵入到肌体深层的经脉之中,从而造成经脉中的邪气亢盛。然而这也正是前文提出“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如果手指|足趾感染以后,同时患者的抗病能力不足,而病情有所迁延,则病邪必然会由阳络潜入阴经,从而造成全身弥漫性感染——这在古代,就是致命的症状(白求恩即死于此)。如果侥幸不死,那绝对是偶然,此所以要把“脉之猝然动者……不动则陷且空”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脉现象来讲。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3 14:07:19
原文: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
说解:
前面一大段,包括“饮酒者”云云,都是关于“络脉”(腕踝上下表浅静脉)的论述,并且,《经脉》作者(文中的黄帝)显然是把所有的粗大浅静脉都当作了“络脉”。于是雷公就有点不明白了:如果这么粗大的血管也可以称为“络脉”的话,那经脉和络脉还有什么区别呢?
通过这个提问,不难看出,其实雷公心目中的经脉、络脉形象,显然也是纵向的主干和横向的分支这样一种树形结构,实与我辈的理解大致相同。也就是说,他已经先承认了经脉的客观存在,而且已经把经脉当成了血气循环系统纵向的主干,因此认为只有经脉才是粗大的,而络脉只是附属于经脉的横向的分叉,因此本来都应该是比较细小的。
实际上,凡是像雷公这样的后世学者,都无法理解粗大显露的表浅静脉(尤其在饮酒以后或者在热水沐浴以后特别明显)在“经络”理论中到底应该处于怎样一个位置。因为,按照“络脉是经脉的分支”这样的思路,如果把皮肤表面微细的小血络归属于“络脉”,他们完全可以心安理得,但是如果把粗大如箸状的血脉(大静脉)也归属于“络脉”,就会觉得有点不伦不类,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逻辑上,都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必然会提出这种疑问。
原文:
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
说解:
经脉都隐藏在肌体组织的深层,通常情况下,从肌肤表面是看不见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某些瘠瘦之人,在挠动脉处,就能看到轻微的起伏跳动,对针医而言,那就是经脉。因此,通过扪按挠动脉,就能够查验经脉的虚实,这就叫“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很显然,这个意义上的经脉,其实就是现代医学中血液循环系统的主干,而且还是主干中的动脉系统。
因为这是对雷公关于经脉和络脉到底如何区分这个问题的答复,故此所谓“脉之见者,皆络脉也”,显然是包括可以看到的大络和小络而言。而前文的“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则仅仅是指“大络”而言。实际上,既然小络的病态是血络,那也是可以肉眼得见的,所以血络本身也可以看作是络脉。只不过,血络不属于常态,所以也不可称之为“常见”。
黄帝(此人冒充《经脉》作者)这个答复的完整意思是:经脉和络脉的划分标准,不在外形的大小,而在部位的深浅。因为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不可见,最多可以从气口部位触摸感知,故凡是浅显在外、肉眼可见的血脉,不论大小粗细,都属于络脉。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4 09:33:55
原文:
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
说解:
很显然,上述答复并没有把经脉与络脉的本质区别解释清楚,所谓“脉之见者,皆络脉也”,仅仅明确了络脉这个概念的外延,即确认络脉包括大络和小络两大类,但是并没有说明络脉这个概念的内涵,即大络和小络的共同本质是什么,所以仍然不能解消雷公的疑问。因为,雷公肯定见到过青筋暴露的样子,那种非常粗大的静脉血管竟然与非常微细的小血络被划归为同类,另外周身还有无法计数、无从得见的365络脉,形态如此悬殊,而皆属于络脉,这让一个认死理儿的人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
原文:
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
说解:
毫无疑问,要解答这个疑问,必须从概念的内涵入手,因为,雷公继续追问的核心问题其实就等于:络脉的本质是什么?
虽然络脉这个概念最初来源于网络,后来又引申出经脉的横向分支的意义(《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而正是基于这个意义才可以“经络”并称,但是,络脉的本质并不是网络,而是血气发生之源。《经脉》前文中把浮现于“腕踝之上”的“络脉”(这是全身络脉的代表)冠以“足太阴”的名号,就已经表明了这个意思,盖“足太阴”即血气的后天之本也。而这一句关于络脉本质的答复,则是从先天之本的角度,论证血气的发生。
实际上,关于络脉的本质就是血气发生之源,在《内经》中多有阐述。比如《小针》所谓“十二原出于四关”;《邪客》所谓“地有泉脉,人有卫气”;《气府论》所谓“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那其实都是人身血气皆发源于络脉的意思。
我们知道,血气本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先天之精,一个是后天之精。具体地说,先天之精就是精液和骨髓,后天之精就是饮食中的营养成分。虽然这两个来源缺一不可,但是,毫无疑问,相对而言,先天之精肯定更具有本原性,那么原始血气肯定就发生于骨髓之中,故骨髓就是络脉之本。或者,从骨髓当中发生出来的原气(神气-阳气-原始血气),那就是络脉的本质。
所谓“大节”,本来泛指比较大的连接长骨的关节,在这里则具体是指人体的膝肘关节。我们知道,在大多数普通人(不胖不瘦的人),四肢下端的表浅静脉(即所谓大络)到了膝肘关节处便消失了,此便谓之“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
所谓“绝道”,乃谓管状长骨的骨骺端。盖古人所谓“绝道”,本来是指无法通行的道路,而长骨两端的骨骺乃为非常坚硬致密的骨质,且呈完全封闭状态,故对于其中的骨髓而言,长骨骨骺即为“绝道”。另外膝肘关节的作用无非就是把相邻的两个长骨骨骺连接起来,以利屈伸运动,所以每个膝肘关节也就是两个“绝道”之间的缝隙。
然而在古代针医看来,虽然骨髓本身不能穿越绝道,但是由骨髓发生的原气却具有一种神奇的穿透力(故又曰神气),它能够穿越骨骺坚硬致密的骨质,再从膝肘关节的缝隙中涌冒出来,此便谓之“必行绝道而出入”。由此,再对照《九针十二原》的“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则不难看出,这两句话其实是同一个意思,描述的是同一个生理过程,那就是神气(原气、原始血气)从骨关节缝隙发生的过程。
所谓“复合于皮中”,则是说由骨髓通过膝肘关节发生出来的神气,首先布散于该关节周围,而后再迤逦扩散到全身,然而始终都在肌肤的浅层(皮肤层)出没,此所以又谓之“其会皆见于外”,这就是膝肘关节以下的络脉(无论大络还是小络)都比较明显也比较常见的原因。
由此可见,大络和小络的根本共同点,与形态粗细无关,而是在于它们都源于骨腔之中的骨髓,都出于骨关节的缝隙,都敷布在肌肤的表层,都属于人体的阳气,此所以统称为“络脉”。大络之所以外形粗大,只是因为它源出于大关节之间,孙络之所以外形细小,只是因为它源出于小关节之间。故人有三百六十五节,亦必有三百六十五络,而骨节有大小,则络脉亦必有大小。当然,这些都是针医创始人的观点。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5 03:11:49
原文:
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
说解:
正因为大、小络脉都敷布于肌肤浅层,而络脉的病态(皮下血管的异常充盈状态)也必然表现在肌肤的表层,所以,对大、小络脉疾病的治疗也就非常简单明了,那就是直接针刺这些充盛的络脉。
所谓“必刺其结上”,是针对小络(血络)而言,意思是最好把具体的针刺点选择在枝杈状血络的结合点。因为血络都非常细小,只有枝杈的结合点稍微粗大一些,故“刺其结上”容易出血而且不易刺偏。
所谓“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写其邪而出其血”,是针对大络(浅静脉)而言,意思是对于特别充盈而明显暴露的浅静脉,即便是孤直的一条(没有交汇结合点),也要照直里针刺放血,不可有丝毫的犹疑。
所谓“留之发为痹也”,是说针刺放血的意义本来是泻其在表亢盛之阳邪,那么如果错失了这个治疗的大好时机,则表浅的阳邪极有可能向肌体内部发展,那就将由阳络之病转化为阴经之病。“痹”,是闭塞不通,指邪气深入到肌体内部造成经脉堵塞,从而导致各种慢性迁延性疾病的发生。
原文: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
说解:
这句话讲的是关于血络颜色的诊察。
由于血络是小络(孙络)的病态,而小络又可以看作是大络的分支,属于络脉系统的次级或三级机构,因此,血络的出现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也就是说,一旦发现血络,就表明邪气侵入体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因此,诊察血络的意义,还不仅仅是未雨绸缪、未病先防,它还有预示一个人当前的身体素质状况的意义,这就是血络的诊断意义。
实际上,血络本身就属于阳气不足因而抗病能力低下的表现,因此,如果看到某人皮肤表面有很多细小的血络,那就基本上可以断定,此人阳气虚弱,平时特别怕冷。
青色就是暗紫色,这是皮肤血络中最常见的颜色,所以也是表示阳气虚弱的标准颜色,而阳气虚弱在病理上的表现通常就是“寒且痛”。
赤色对于血络而言,是新鲜的颜色,说明该血络刚产生不久,正处于神客交争阶段,也就是外邪刚刚侵入肌肤而人体的阳气还相对充实,此时最容易出现发热的症候,故云“赤则有热”。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6 08:57:32
原文:
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说解:
在诊察血络方面,鱼际这个部位具有代表性。因为血络现象无非是毛细血管的极度扩张,而鱼际部位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那么如果一个人存在着发生血络的内在机制,就必然会在鱼际(手鱼)这个部位首先表现出来。所以,诊察鱼际的血络就相当于诊察全身的血络。
实际上,通过观察鱼际血络来诊断疾病,对于医生和患者,都非常方便。因为在古代,不但男女之间授受不亲,而且男人之间、女人之间也忌讳肌肤之亲,所以,如果医生要求每一个就诊者先脱下衣服,裸露肌肤,接受周身皮肤的摩挲检查,一般来说,总是不大方便。那么,由于鱼际就在脉口附近,而诊按脉口的脉搏在当时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诊断方式,于是就可以在诊脉的同时顺便诊察鱼际的血络——这才是针医创始人发明鱼际诊断法的原因所在。
当然,在古人的观念当中,没有毛细血管这个概念,所以也不存在鱼际毛细血管丰富不丰富的问题。但是在古人看来,鱼际部位就是手大指的本节,实乃手太阴经脉的真正起源,而手太阴经脉又是全身经脉的起源,所以鱼际这个部位就相当于全身脉气的起源。《素问·气府论》:“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这就是说,在古人看来,全身三百六十五孙络和腧穴的脉气统统是由鱼际这个部位发生出来的,而脉气的发生本来是络脉的实质所在,那么,鱼际这个部位当然可以作为全身络脉的代表。
所谓“胃中寒”、“胃中热”,其实是阳气虚、阳气实的意思。作为一门诊断技术的示范性应用,作者的本意是要显示诊断结果的具体化和多样化,而尽量避免“阴阳虚实”这种含糊笼统的概括和重复,所以就用了“胃中寒”、“胃中热”来表示阳气的虚实,盖后天阳气本出于胃也。
所谓“暴黑”,是颜色特别深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紫黑色”。一般来说,血络的颜色会随着血气淤积滞留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故粉红色表示时间短暂,青紫色表示时间较长,而紫黑色就表明滞留的时间太长了,此所以谓之“留久痹也”,意思就是邪气肯定早已深入到肌体内部了。
原文: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说解:
“寒热”的字面意义,本来是指既有恶寒又有发热的症状,但是在针医创始人,“寒热”乃专指经常性或持续性地恶寒发热,因此这个词已经演变为一个形容体质虚弱的术语,专门用来表示阳气不足,因而抗病能力明显减弱这样一种体质状况,因此,古代针医所说的“寒热”,大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免疫力低下”这个概念。
我们要知道,在《内经》,对于非持续性的恶寒发热,即病程短暂,以发高烧为主症同时亦伴有寒战的外感性疾病,一概称之为“热病”,而不能称之为“寒热病”。《灵枢》中既有《寒热病》篇,又有《热病》篇,把这两种病分开讲述,就是这个缘故。总之,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寒热病”和“热病”在古代针医学不是同一种疾病,二者有非常严格地区分。而自《甲乙经》以降,后世医家往往把这两种病混淆为一,那是受了皇甫谧的误导。
所谓“少气”,本来是阳气不足的意思,但是由于阳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抵御外邪(即“卫外而为固”),则阳气不足者必然导致抗病能力明显减弱,故古代的“少气”亦演变为体质虚弱易受邪侵(即免疫力低下)的专用术语,其与“寒热”乃为本质和表象的关系,其实是指同一事物。这一层意思,在《终始》篇,已经讲过了。
如果鱼际的血络有赤有黑有青,那就说明这个人不光有“留久痹”,而且新的病邪还在源源不断地侵入,新的血络还在陆续产生,那么这个人的抗病能力之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此所以诊断为“寒热”。那么与之相应,正是由于邪气源源不断络绎不绝地侵入,这个人必然会有经常性的、轻度的恶寒发热症状,从症状学角度而言,即谓之“寒热气”。
血络中最多见的其实还是青紫色的血络,它标志着外邪侵入人体以后不能被肌肤表层的阳气屏障所驱逐,因而长期存在,这就表明其人的阳气严重不足,此所以谓之“少气”,其实仍然是体质虚弱、抗病力低下的意思。又由于血络本来都是毛细血管扩张而成,其外形自然非常微细短小,故统称为“青短者”。
宋利
发表于 2015-9-16 13:28:43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16 08:57
原文:
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谢谢..期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