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gxNTU0MDQ5Mg==/v.swf[/flash]
不治已病治未病论原文mp3原文朗读
【原文】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一;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爲医家之法二;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③。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病未病之意也。 【译文】与其说救治于患病之后,不如注重养生而不患病,等到生病后再用药治疗不过是徒劳的。因此不治已病是医生的行规;没有生病前防病是养生的法理所在。如果按照这样去做防病防患。还怕患病吗?这就是古代圣人“不治已病治病未病”的意义所在。 【原文】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捐捐之流四,则滔天之势不能遏伍;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⑥,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治欤?故宜夜卧早起于发陈之春七,早起夜卧于蕃秀之夏⑧,以之缓形无怒而遂其志⑨,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⑩,圣人春夏治未病者如此;与鸡俱兴于容平之秋(11),必待日光于闭藏之冬(12),以之敛神匿志而私其意(13),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 【译文】就象常说的储备土方用以防止水患一样,如果不堵住细水缓流的小水,则漫天大水就不能治;储备水用以放火也一样,如果不及时扑灭星星微火,则燎原大火就不能止。水火之灾不能遏制,何况病来如如山倒怎麽能对付的了呢?所以要注重养生,在万物发散、敷陈的春天要注重早起,在万物茂盛、华美的夏季要要注重晚些睡,保持一种形体舒缓、不发怒、顺遂自然的状态,适当的食入寒凉之品保养阳气,古代圣贤之人春夏养生者就是这样做的;在万物成熟的秋天鸡不叫不起,特别是到了万物潜藏的冬季更要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了再起床,保持一种收敛神气不使发散、内藏志意不使外泄的状态,适当的食入温补之品滋养阴气,古代圣贤之 人秋冬养生者就是这样做的。 【原文】或曰:“见肝之病,先实其脾脏之虚,则木邪不能传(14);见右颊之赤,先泻其肺经之热,则金邪不能盛(15)。此乃治未病之法。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爲治未病者,是何意邪?”盖保身长全者(16),所以爲圣人之道;治病十全者(17),所以爲上工之术。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著于《四气调神大论》,厥有旨哉!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18),未尝不以摄养爲先,始论乎《天真》(19),次论乎《调神》(20)。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21);既曰食饮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22)。谆谆然以养生爲急务者(23),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24)。 【译文】有人会问:“医生在给肝病患者治疗时,先给补脾,这样五行属木的肝就不会向属土的脾传下去,而加重病情;医生见到患者右颧发红时,先泻肺热,这样五行属金的肺热就不能加重,这才是治未病的方法。你说顺应四时调养神志意志就是治未病,是什麽意思?”这就是养生长寿的圣人所为,手到病除的好医生们所追求的医术。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最早著作于《四气调神大论》,论述的很清楚!很早的时候黄帝与歧伯天师以答疑的形式所著之书,无不是以养生为开篇论述,如《天真》,再后为《调神》。既强调顺应自然界规律之阴阳法则,又论述顺应四季主气的特点;既谈到饮食要有节制,又将明起居有规律。谆谆教导人们要以养生为首要大事,意思就是要人们在疾病没有发生之前做好预防,不要到疾病发生并难以救治的时候再四处求医。 【原文】厥后秦缓达乎此(25),见晋侯病在膏肓,语之曰:“不可爲也。”扁鹊明乎此,视齐侯病至骨髓,断之曰:“不可救也。”噫!惜齐晋之侯不知治未病之理。 【译文】秦国医生缓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给病入膏肓的晋侯看病时说:“不能治了。”扁鹊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给看到齐侯病至骨髓时说:“不能救了”唉!真可惜齐晋之侯不知道“治未病”的道理呀。 不治已病治未病论原文注释如下:(1)摄养:保养;摄卫。 (2)法:规章;法度。 (3)摄生:养生。 (4)捐捐:细水缓流貌。 (5)滔天:漫天。形容水势盛大。《尚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X垫。” (6)荧荧:微火闪烁貌。 “尝谓”六句,《六韬·守土》:“捐捐不塞,将爲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 (7)发陈之春:万物发散、敷陈的春天。《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髪缓形,以使志生。“王冰注:“春阳上升,气潜发散,生育庶物,陈其姿容,故曰发陈也。”清·孙诒让《札X》卷十一:“谓久故更生新者也。” (8)蕃秀之夏:万物茂盛、华美的夏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王冰注:“阳自春生,至夏洪盛,物生以长,故蕃秀也。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 (9)缓形:使形体舒缓。 遂其志:使自己的志意顺畅。 (10)养其阳:谓养育人体的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11)容平之秋:万物成熟的秋天。容平,容状平定,谓成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王冰注:“万物夏长,华实已成,容状至秋,平而定也。” (12)闭藏之冬:万物潜藏的冬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王冰注:“草木凋,蛰虫去,地户闭塞,阳气伏藏。” (13)敛神:谓收敛神气,不使发散。 匿志:谓盖藏志意,不使外泄。 私其意:谓使志意归于已身,也是不外泄之意。 (14)“见肝之病”三句:因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故肝病,应先补脾,以免肝亢侮脾。《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也有类似说法。 (15)“见右颊之赤”三句:因右颊属肺经,赤色属火,右颊呈赤色,爲火烁肺经之征,故应先泻肺经之热,其邪便会减弱。 (16)保身长全:《伤寒论·序》:“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17)治病十全:语出《周礼·天宫·塚宰》。见本书《医师章》。 (18)天师:对岐伯的尊称。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等。又,《庄子·徐无鬼》:“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庄子》之“天师”指襄阳童子。《十驾齐养新录》卷十九《天师》:“天师之称,始见于《庄子》。特一时尊敬之词,非以爲号也”。 书:指《素问》。 (19)天真:《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简称。 (20)调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简称。 (21)调于四气:本于“四气调神大论”这一篇名。 (22)常:常规;规律。以上四句多本于《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3)谆谆:教导不倦貌。《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说文·言部》:“谆,告晓之孰也。”(孰,同“熟”。)急务:急须办理的事务;首要的事务。 (24)难图:谓难以救治。 (25)秦缓:秦国医生缓。医缓爲晋景公治病事,见本书《秦医缓和》。下文扁鹊给齐桓侯诊病事,见本书《扁鹊仓公列传》。 不治已病治未病论原文简介: 1:本文选自《丹溪心法》卷前,据明·成化十七年(1481)刻本排印。文章就《秦问》“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加以发挥,说明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可以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第一段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本意在于“思患百预防之”,以求无患;第二段以备土防水、备水防火爲例,明防病的重要性,并概述《素问》四季治未病之法;第三段辨圣人之道与上工之术,说明“以养生爲急务”是圣人的不倦教诲;第四段举晋景公、齐桓侯病入膏肓,以致名医束手事,再次申说治未病之不可忽视。
|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