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医宗金鉴原文mp3朗读第05幼科杂病心法要诀3目烂

2013-12-5 16:38| 发布者: 小宋| 查看: 4743| 评论: 0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QzMjQxNzUy/v.swf[/flash]
NO28. 目烂
儿生两目痛难睁,胞边赤烂胎热攻,内用地黄汤清热,外点真金目即明。
【注】目烂者,胞边赤烂,痛痒难睁。因胎中蕴热,生后,毒热上攻于目,故有是证。 内服地黄汤以清热,外用真金散以点目,其证自愈。 生地黄汤(方见目不开) 真金散 黄连(生) 黄柏(生) 当归 赤芍药(各一钱) 杏仁(炒,去皮尖,五分) 上锉散,乳汁浸一宿,晒干,为极细末,用生地黄汁调一字,频频点眼即愈。

NO29. 悬痈
上肿起号悬痈,皆因胎毒热上冲,法当刺破盐汤拭,如圣一字掺之灵。
【注】凡喉里上 肿起,如芦箨盛水状者,名曰悬痈(芦箨者,芦笋也)。此胎毒上攻,须以棉缠长针留锋刺之,泻去青黄赤汁。未消者来日再刺。刺后以盐汤拭口,用如圣散或一字散掺之。 如圣散 铅霜(一钱) 真牛黄(一钱) 太阴元精石 朱砂(水飞,各二钱五分) 龙脑(五分) 上为极细末,每用一字掺患处。 一字散 朱砂(水飞) 硼砂(各五分) 龙脑 朴硝(各一分) 上为极细末,用蜜调少许,鹅翎蘸搽口内。

NO30. 重龈
重龈胎热胃中蓄,牙根肿胀痛难禁,刺破一字散敷上,继进清胃效如神。
【注】重龈者,因小儿在胎有热蓄于胃中,故牙根肿如水泡,名曰重龈,治法用针刺破,以盐汤拭净,外敷一字散,内服清胃散,其肿自消。 一字散(方见悬痈) 清胃散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石膏( )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清胃散洽胃热熏,生地黄连当归身,丹皮升麻石膏 ,临煎须要入灯心。

NO31. 鹅口
鹅口白屑满舌口,心脾蕴热本胎原,清热泻脾搽保命,少迟糜烂治难痊。
【注】鹅口者,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也。由在胎中受母饮食热毒之气,蕴于心、脾二经,故生后遂发于口舌之间。治法以清热泻脾散主之,外用发蘸井水拭口,搽以保命散,日敷二三次,白退自安。倘治之稍迟,必口舌糜烂,吮乳不得,则难痊矣。 清热泻脾散 山栀(炒) 石膏( ) 黄连(姜炒) 生地 黄芩 赤苓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清热泻脾治鹅口,石膏生地赤苓煎,芩连栀子合成剂,加入灯心病即安。 保命散 白矾(烧灰) 朱砂(水飞,各二钱五分) 马牙硝(五钱) 上研末,以清水搅取汁,涂舌与口角上。

NO32. 吐舌
吐长收缓名吐舌,皆是心经有热成,面红烦渴溺赤涩,泻心导赤服即宁。
【注】吐舌者,伸长而收缓也,因心经有热所致,故面红、烦躁、口渴、尿赤,宜泻心导赤汤主之。 泻心导赤汤 木通 生地 黄连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泻心导赤汤最良,心热吐舌即堪尝,木通生地黄连草,灯心加入服自强。

NO33. 弄舌
弄舌时时口内摇,心脾热发口唇焦,烦热舌干大便秽,泻黄导赤并能疗。
【注】儿舌口中摇动者,因心脾有热,以致唇焦舌干,烦热便秽。先用泻黄散,次服泻心导赤汤。 泻黄散 藿香叶 山栀子(炒) 石膏( ) 防风 甘草(生) 引加灯心水煎服
【方歌】弄舌泻黄散最神,藿香叶配山栀仁,甘草防风石膏 ,临时煎服入灯心。 泻心导赤汤(方见吐舌)

NO34. 重舌
舌下肿突似舌形,心脾积热上攻冲,内服宜以清热饮,外敷凉心功最灵。
【注】重舌者,因舌下近舌根处其肿形似舌,故名重舌。此心、脾之热,宜服清热饮,外吹凉心散。 清热饮 黄连(生) 生地 木通 甘草(生) 连翘(去心) 莲子 引用淡竹叶水煎,时时灌入口中
【方歌】清热饮内用黄连,生地莲子木通甘,连翘更加淡竹叶,一同煎服自然安。 凉心散 青黛 硼砂 黄柏 黄连(人乳拌晒) 人中白( 过,各二钱) 风化硝(一钱) 冰片(二分) 上为极细末,吹之甚效。

NO35. 木舌
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外用川硝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灵。
【注】木舌一证,皆因心脾积热而成,盖脾之脉络在舌下,又舌为心苗,遇火上冲,令儿舌肿满木硬,不能转动,故名木舌。外用川硝散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汤。若不急治,必至难救。 川硝散 朴硝(五分) 真紫雪(二分) 盐(一分) 上为细末,以竹沥调敷舌上。 泻心导赤汤(方见吐舌)

NO36. 乳
乳之候非一端,伤乳停痰胃热寒,热宜和中清热饮,寒用温中止吐煎,伤乳平胃散最妙,停痰二陈汤可痊,若是满而自溢者,常须节乳自能安。
【注】小儿 乳,证非一端,有宿乳、停痰、胃寒、胃热之分,不可一例而治。如面色多赤,二便微秘,手足指热,此为热 也,宜和中清热饮主之;面色青白,粪青多沫,手足指冷,此因寒而 也,宜温中止吐汤主之;口热唇干,夜卧不宁、手足心热,此为伤乳而也,宜平胃散主之;胸膈膨满,呕吐痰涎,此因停痰而 也,宜枳桔二陈汤主之。若吃乳过多,满而自溢者,不须服药,惟节乳则 见自止矣。 和中清热饮 黄连(姜炒) 半夏(姜制) 陈皮 茯苓 藿香 砂仁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和中清热饮黄连,半夏陈皮茯苓攒,藿香砂仁合成剂,水煎徐服可安全。 温中止吐汤 白豆蔻(研) 茯苓 半夏(姜制) 生姜 水煎,冲磨沉香汁服。
【方歌】温中止吐白豆蔻,茯苓半夏共生姜,临服沉香汁加入,专治 乳自寒伤。 平胃散 苍术(炒) 陈皮 浓朴(姜炒) 甘草(炙) 麦芽(炒) 砂仁(研)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小儿伤乳多吐 ,平胃调中功可见,苍陈浓朴甘草偕,加入麦砂姜一片。 枳桔二陈汤 枳壳(麸炒) 桔梗 陈皮 半夏(姜制) 茯苓 甘草(炙) 引用姜水煎服。
【方歌】停痰 乳不能安,枳桔二陈汤最先,枳桔陈半苓甘草,生姜加入实时痊。

NO37. 夜啼
夜啼寒热因胎受,须将形色辨分明,寒属脾经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面赤溺闭属心热。热用导赤寒钩藤,若无寒热表里证,古法蝉花散最精
【注】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热。皆受自胎中,观其形色便知病情矣。如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脾寒也,钩藤饮主之;面赤唇红,身腹俱热,小便不利,烦躁多啼者,心热也,导赤散主之,若无以上形证,但多啼者,用蝉花散最当。 导赤散(方见小便不通) 钩藤饮 川芎 白当归 茯神 白芍(炒) 茯苓 甘草(炙) 木香(煨) 钓藤钩 引用红枣水煎服。
【方歌】夜啼之证因脾寒,须服钩藤饮可痊,芎归神芍苓甘草,木香钩藤红枣煎。 蝉花散 蝉蜕(下半截,不拘多少) 上研细末,每服少许,薄荷煎汤调下。

NO38. 胎黄
儿生遍体黄如金,湿热熏蒸胎受深,法当渗湿兼清热,地黄犀角二方神。
【注】胎黄者,遍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乃孕妇湿热太盛,小儿在胎受母热毒,故生则有是证也。法当渗湿清热,须分轻重治之,色微黄者生地黄汤,深黄者犀角散。 生地黄汤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当归 天花粉 赤茯苓 泽泻 猪苓 生甘草 茵陈蒿 引用灯心,水煎,食前服。
【方歌】胎黄须用地黄汤,四物花粉赤苓良,泽泻猪苓甘草等,茵陈加入水煎尝。 犀角散 犀角(镑) 茵陈蒿 栝蒌根 升麻 甘草(生) 龙胆草 生地黄 寒水石( ) 水煎,不拘时服。
【方歌】胎黄又有犀角散,甘草犀角与茵陈,升麻胆草生地共,寒水石同栝蒌根。

NO39. 胎赤
胎赤胎中受毒热,生后遍体若丹涂,清热解毒汤极妙,蒋氏化毒功效殊
【注】胎赤者,因孕妇过食辛热之物,以致毒热凝结,蕴于胞中,遂令小儿生下头面、肢体赤若丹涂,故名曰胎赤。当以清热解毒汤主之。热盛便秘者,蒋氏化毒丹主之。 清热解毒汤 生地黄 黄连 金银花 薄荷叶 连翘(去心) 赤芍 木通 甘草(生)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清热解毒汤堪夸,生地黄连金银花,薄荷连翘赤芍药,木通甘草灯心加。 蒋氏化毒丹 犀角 黄连 桔梗 元参 薄荷叶 甘草(生) 大黄(生,各一两) 青黛(五钱) 上为细末,炼白蜜为丸,重六分,每服一丸,灯心汤化服。

NO40. 赤游风
赤游胎中毒热成,皮肤赤肿遍身行,头面四肢犹可治,若归心腹命难生。内服犀角蓝叶散,外用砭法敷神功,百日之内忌砭血,贴涂二法可安宁。
【注】小儿赤游风证,多由胎中毒热而成。或生后过于温暖,毒热蒸发于外,以致皮肤赤热而肿,色若丹涂,游走不定,行于遍身,故名曰赤游风。多发于头面、四肢之间,若内归心腹则死。治法当服犀角解毒饮。如不愈,继以蓝叶散,外用砭法刺出毒血。毒甚者,敷以神功散;毒轻者,不用敷药。在百日内者,小儿忌砭血,以其肌肉难任也。须用猪肉贴法,或以赤小豆末,鸡子清调涂之,甚效。 犀角解毒饮 牛蒡子(炒) 犀角 荆芥穗 防风 连翘(去心) 金银花 赤芍药 生甘草 川黄连 生地黄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犀角解毒药最良,牛蒡犀角合荆防,连翘银花赤芍药,甘草川连生地黄。 蓝叶散 蓝叶(五钱) 黄芩 犀角屑 川大黄(锉,微炒) 柴胡 栀子(生,各二钱) 川升麻(一钱) 石膏(一钱) 生甘草(一钱)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五分,去渣,兑竹沥一酒杯,煎三两沸,放温,量儿大小用之,气怯弱者,可去大黄。 砭血法 口吮毒血各聚一处,用细瓷器击碎,取锋芒者,将箸头(即筷子)劈开夹住,用线缚定,两指轻撮箸梢,令瓷芒对聚血处,再用箸一根频击,刺出毒血。砭后毒甚者,以神功散敷之;毒轻者,砭后不可用,恐皮肤既破,草乌能作痛也。如患在头者,不用砭法,只宜卧针倒挑患处,出毒血则愈。 神功散 黄柏(炒) 草乌(生) 上各为末,等分,用漱口水调敷(按:以不用为佳),频以漱口水润之。 猪肉贴法 用生猪肉切片,贴于赤肿处,数数更换。 涂法 生赤小豆不拘多少,研为细末,用鸡子清调涂患处,干则再涂。

NO41. 初生无皮
儿生无皮有二端,父母梅毒遗染传,或因未足月生早,无皮赤烂痛难堪。梅毒换肌消毒散,胎怯当归饮能痊,外敷清凉鹅黄粉,毒解形完肤自坚。
【注】婴儿生下无皮,其证有二∶或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故生下或上半身赤烂,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又有因月分未足,生育太早,遍体浸渍红嫩而光。二证俱属恶候。遗毒者,内服换肌消毒散,外用清凉膏或鹅黄散敷之;胎元不足者,内服当归饮,外用稻米粉扑之。毒解形完者,谓解去毒瓦斯,其皮自渐渐生完而坚实矣。 换肌消毒散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 川芎 皂刺 土茯苓 金银花 连翘(去心) 甘草(生) 白芷 苦参白藓皮 防风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无皮换肌消毒治,四物皂刺土茯苓,银花连翘草白芷,苦参白藓共防风。 当归饮 何首乌(制) 白藓皮 白蒺藜 甘草 当归 生地黄 白芍药 人参 黄 川芎 水煎服
【方歌】当归饮治儿无皮,面白肢冷服最宜,首乌藓皮白蒺藜,甘草四物共参 。 清凉膏 锻石(未经水湿成块者,四两。) 用水泡之,没指半许,露一宿,面上有浮起如云片者,轻轻取之,微带清水,视其多寡,对小磨香油亦如之,以顺搅成膏为度,用鸡翎搽之自愈。 鹅黄散 黄柏(生) 石膏( ,各等分。) 共研为细末扑之,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苦胆调搽。 扑粉法 早稻白米作粉,时时扑之,其皮渐生。

NO42. 变蒸
万物春生夏热长,儿生同此变形神,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曰一蒸。变长百骸生脏腑,蒸增智慧发聪明,十八五百七十六,变蒸既毕形神成,变蒸之状身微热,耳尻骨冷无病情。
【注】天地生化万物,必以春温、夏热。儿之初生,变生形神亦同此理。自生之日至三十二日,曰一变;至六十四日,曰一蒸。变则长其百骸,生其脏腑;蒸则增其智能,发其聪明也。曰十八五百七十六者,谓十变五蒸之外,又有三大蒸,合计五百七十六日也。 变蒸既毕,形神俱足,此后则不复变蒸矣。然每变蒸之时,其状惟身微热、耳冷、尻骨冷,而无他病情状。盖以阴阳和变,生化形神,故无他病情状也。身微热者,以阴阳氤氲变蒸之气而然也;耳尻冷者,耳尻属阴,以阳不伤阴,而与阴和之象,故不热也。
【按】变蒸既曰生五脏六腑次序,又曰包络、三焦二经俱无形状,故不变不蒸。夫包络乃周身脂膜联系百骸脏腑者,三焦乃躯壳内气充满百骸脏腑者,变蒸时岂独不及之耶? 其说不经,细阅《灵》《素》自知,附辨以俟识者。

NO43. 惊风总括
心主惊兮肝主风,心热肝风作急惊,素虚药峻因成慢,吐泻后起慢脾风。急惊阳证有实象,慢脾阴证有虚形,慢惊半阴半阳证,虚实寒热要详明。
【注】心藏神,心病故主惊也;肝属木,肝病故主风也。凡小儿心热肝盛,一触惊受风,则风火相搏,必作急惊之证也,若素禀不足,或因急惊用药过峻,暴伤元气,每致变成慢惊之证。更有因吐泻既久,中气大虚,脾土衰弱,肝木乘虚而内生惊风者,名曰慢脾风也。三者致病之因既不同,故所现之证亦各异。急惊属阳,必有阳热有余等实象也;慢脾属阴,必有阴冷不足等虚象也。至于慢惊初得之时,阴阳尚未过损,或因急惊传变而成,其中常有夹痰、夹热等证,故属半阴半阳,不比慢脾纯阴之病也。治者须详分虚、实、寒、热以治之,庶不致误矣!

NO44. 惊风八候
惊风八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之名,肘臂伸缩名为搐,十指开合搦状成,势若相扑谓之掣,颤则头肢动摇铃,反张身仰头向后,引状两手若开弓,窜则目直常似怒,视则睹物不转睛,内外左右分顺逆,须识急慢证皆同
【注】八候,谓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搐谓肘臂伸缩,搦谓十指开合,掣谓肩头相扑,颤谓手足动摇,反者身仰向后,引者手若开弓,窜则目直而似怒,视则睛露而不活。其搐以男左手女右手,男大指在外、女大指在内为顺,反是为逆,此候急惊、慢惊同皆见之,虚实无所异焉,治者宜切记之。

NO45. 通关急救法
惊风搐搦神昏愦,痰壅气塞在心胸,急用通关吹入鼻,无嚏则死有嚏生。
【注】惊风搐搦,必神气昏愦,皆由痰壅气塞,壅结胸中而致。急用通关散吹入鼻内,无嚏者不治;有嚏者,审其表里、虚实随证治之。 通关散 半夏(生) 皂角 细辛 薄荷(各等分) 共为细末,用笔管吹入鼻内少许。

NO46. 急惊风
急惊触异心惊热,或由风郁火生风,暴发痰盛或热极,壮热烦急面唇红,痰壅气促牙关噤,二便秘涩脉数洪,惊用镇惊风至宝,牛黄攻痰凉膈清,平治羌活泻青等,化痰导赤共凉惊。
【注】急惊风一证,有因目触异物,耳闻异声,神散气乱而生者;有因心肝火盛,外为风寒郁闭,不得宣通而生者;有因痰盛热极而内动风者。然证多暴发壮热,烦急,面红,唇赤,痰壅气促,牙关噤急,二便秘涩。噤急者,齿紧急不能开也。二便秘涩者,大便秘结而小便涩难也。脉洪数者,主阳热也。触异致惊者,清热镇惊汤。安神镇惊丸主之;火郁生风者,至宝丹主之;痰盛生惊者,牛黄丸攻下之;热极生风者,凉膈散清解之;病不甚者,则用平治之法。风热者,羌活散主之;肝热者,泻青丸主之;痰兼热者,清热化痰汤主之;心经热者,导赤散、凉惊丸主之。惟在临证者审而用之。 清热镇惊汤 柴胡 薄荷 麦冬(去心) 栀子 龙胆草 川黄连 茯神 钓藤钩 甘草(生) 木通 引用灯心、竹叶,调朱砂末服。
【方歌】清热镇惊治外惊,柴胡薄荷麦门冬,栀子黄连龙胆草,茯神钩藤草木通。 安神镇惊丸 天竺黄 茯神(各五钱) 胆星 枣仁(炒) 麦冬(去心) 赤芍 当归(各三钱) 薄荷叶 黄连辰砂 牛黄 栀子 木通 龙骨( ,各三钱) 青黛(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赤金铂为衣,量儿大小与之,淡姜汤化下。 至宝丹 麻黄 防风 荆芥 薄荷 当归 赤芍 大黄 芒硝 川芎 黄芩 桔梗 连翘(去心) 白术(土炒) 栀子 石膏( ) 甘草(生) 滑石 全蝎(去毒) 细辛 天麻 白附子 羌活 僵蚕(炒) 川连 独活 黄柏(各等分) 上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五分,量儿大小与之,姜汤化下。 牛黄丸 黑牵牛 白牵牛(各七钱半) 胆星 枳实(麸炒) 半夏(姜制,各五钱) 牙皂(去皮弦,二钱)大黄(一两半) 研极细末,炼白蜜为丸,重五分,量儿大小与之,姜汤化下。 凉膈散 黄芩 大黄 连翘(去心) 芒硝 甘草(生) 栀子 薄荷 引用竹叶、生蜜,煎服,无汗者加防风、羌活。
【方歌】凉膈散治膈热盛,栀翘芩薄芒硝黄,便秘硝黄加倍用,无汗更加羌活防。 羌活散 羌活 防风 川芎 薄荷 天麻 僵蚕(炒) 甘草(生) 川黄连 柴胡 前胡 枳壳(麸炒) 桔梗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羌活散风兼清热,羌防川芎薄荷叶,天麻僵蚕草黄连,柴胡前胡枳壳桔。 泻青丸 龙胆草(焙) 栀子 大黄(煨) 羌活 防风(各一钱) 川芎(钱半) 上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竹叶薄荷汤调下。 清热化痰汤 橘红 麦冬(去心) 半夏(姜制) 赤苓 黄芩 竹茹 甘草(生) 川连 枳壳(麸炒) 桔梗胆星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方歌】清热化痰有橘红,麦冬半夏赤茯苓,黄芩竹茹生甘草,川连枳桔胆南星。 泻心导赤汤(方见木舌) 凉惊丸 龙胆草 防风 青黛(各三钱) 钓藤钩(二钱) 黄连(五钱) 牛黄(一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量儿大小与之,金器煎汤化下。

NO47. 急惊后调理法
急惊之后尚未清,痰热琥珀抱龙灵,神虚气弱痰兼热,清心涤痰大有功。
【注】急惊多用寒凉之药,亦急则治标之法。但是痰火稍退,即当调补气血。若过用寒凉,必致转成慢惊等证。故惊邪一退,余热尚在者,当用琥珀抱龙丸主之;若脾虚多痰者,宜清心涤痰汤主之。 琥珀抱龙丸 人参 琥珀 茯神(各五钱) 山药(炒,一两) 甘草(炙,四钱) 檀香(三钱) 天竺黄 枳壳(麸炒) 枳实(麸炒,各五钱) 辰砂(三钱) 胆星(五钱) 赤金铂(二十片)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大儿一丸,小儿半丸,淡姜汤化下。 清心涤痰汤 竹茹 橘红 半夏(姜制) 茯苓 枳实(麸炒) 甘草(生) 麦冬(去心) 枣仁(炒) 人参 菖蒲 南星 川黄连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清心涤痰汤效灵,补正除邪两收功,参苓橘半连茹草,枳实菖枣星麦冬。

NO48. 慢惊风
慢惊多缘禀赋弱,或因药峻损而成,缓缓搐搦时止作,面白青黄身则温,昏睡眼合睛或露,脉迟神惨大便青,气虚夹痰醒脾效,脾虚肝旺缓肝灵。
【注】慢惊一证,或缘禀赋虚弱,土虚木盛者有之;或由急惊过用峻利之药,以致转成此证者有之。发时缓缓搐搦,时作时止,面色淡黄,或青白相兼,身必温和,昏睡眼合,或睡卧露睛,脉来迟缓,神气惨惨,大便青色。此乃脾胃虚弱,治宜培补元气为主。虚而夹痰者,醒脾汤主之;脾虚肝旺者,缓肝理脾汤主之。 醒脾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天麻 橘红 半夏(姜制) 全蝎(去毒) 僵蚕(炒) 甘草(炙) 木香 仓米 胆南星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气虚夹痰醒脾治,参术天麻白茯苓,橘半全蝎僵蚕草,木香仓米胆南星。 缓肝理脾汤 广桂枝 人参 白茯苓 白芍药(炒) 白术(土炒) 陈皮 山药(炒) 扁豆(炒研) 甘草(炙) 引用煨姜、大枣,水煎服。
【方歌】肝旺脾虚缓肝汤,桂枝参苓芍术良,陈皮山药扁豆草,煎服之时入煨姜。

NO49. 夹热夹痰慢惊
慢惊夹热或夹痰,身热心烦口溢涎,宜以清心涤痰治,白丸柴芍六君煎
【注】慢惊之证,本无热可言,但脾虚虚热内生,故痰涎上泛,咽喉气粗、身热心烦,所谓虚夹痰热是也。痰热相兼者,清心涤痰汤主之;脾虚肝旺痰盛者,青州白丸子、柴芍六君汤主之。 清心涤痰汤(方见急惊后调理法) 青州白丸子 生川乌(去皮脐,五钱) 生半夏(七两) 南星(生,三两) 白附子(生,二两) 上为末,盛生绢袋内,用井华水摆出粉,未尽再摆,以粉尽为度,置瓷盆内,日晒夜露,每早撇去旧水,别用新水搅,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研为细末,用糯米粉煎粥清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薄荷汤送下。 柴芍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茯苓 陈皮 半夏(姜制) 甘草(炙) 柴胡 白芍(炒) 钓藤钩 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脾虚木旺风痰盛,四君人参术草苓,痰盛陈半因加入,肝风更用柴芍藤。

NO50. 慢脾风
肝盛脾衰金气弱,金失承制木生风,每因吐泻伤脾胃,闭目摇头面唇青,额汗昏睡身肢冷,舌短声哑呕澄清,温中补脾为主剂,固真理中随证从
【注】慢脾风一证,多缘吐泻既久,脾气大伤,以致土虚不能生金,金弱不能制木,肝木强盛,惟脾是克,故曰脾风。闭目摇头,面唇青黯,额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声哑,频呕清水,此乃纯阴无阳之证。逐风则无风可逐,治惊则无惊可治,惟宜大补脾士,生胃回阳为主。吐泻亡阳者,温中补脾汤主之;大病后成者,固真汤主之;四肢厥冷者,理中汤加附子主之。 温中补脾汤 人参 黄 (蜜炙) 白术(土炒) 干姜 陈皮 半夏(姜制) 附子(制) 茯苓 砂仁 肉桂(去粗皮研) 白芍(炒焦) 甘草(炙) 丁香 引用煨姜,水煎服。
【方歌】慢脾温中补脾汤,参 白术共干姜,陈半附苓缩砂桂,白芍甘草共丁香。 固真汤 人参 白术(土炒) 肉桂(去粗皮) 白茯苓 山药(炒) 黄 (蜜炙) 甘草(湿纸裹煨透) 附子(去皮脐汤泡浸) 引用姜、枣,水煎服。
【方歌】固真汤治慢脾风,人参白术桂茯苓,山药黄 煨甘草,附子浸泡最宜精。 理中汤(方见不乳)

NO51. 痫证总括
小儿痫证类痉惊,发时昏倒搐涎声,食顷即苏如无病,阴阳惊热痰食风。
【注】痫证类乎惊风、痉风者,谓发时昏倒抽搐,痰涎壅盛,气促作声,与惊、痉二证相似也。但四体柔软,一食之顷即醒,依然如无病之人,非若痉风一身强硬,终日不醒也。阴者,阴痫也,见脏阴证。阳者,阳痫也,见腑阳证。惊痫因惊热,痰痫因痰,食痫因食,风痫因风。其证不一,治亦不同,临证宜详辨之。

NO52. 阴痫
阴痫属脏肢厥冷,偃卧拘急面白青,吐沫声微脉沉细,醒脾固真定痫灵。
【注】阴痫属阴,脏寒之病也。多因慢惊之后,痰入心包而得。发时手足厥冷,僵卧拘急,面色青白,口吐涎沫,声音微小,脉来沉细。轻者醒脾汤,甚者固真汤。病退调理,用定痫丹主之。 醒脾汤(方见慢惊风) 固真汤(方见慢脾风) 定痫丹 人参(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炒,三钱) 茯神 枣仁(炒,各五钱) 远志(去心,三钱)琥珀(三钱) 天竺黄(四钱) 白术(土炒,五钱) 橘红 半夏(姜制) 天麻(各三钱) 钓藤钩(四钱) 甘草(炙,二钱) 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榛子大,每服一丸,淡姜汤化服。

NO53. 阳痫
阳痫属腑身热汗,仰卧面赤脉数洪,噤急啼叫吐涎沫,龙胆泻青与抱龙。
【注】阳痫属阳,腑热之病也。多因急惊去风下痰不净,久而致成此证。发时身热自汗,仰卧面赤,脉象洪数,牙关噤急,或啼叫不已,口吐涎沫。如风兼热者,用龙胆汤;肝经热者,用泻青丸;痰涎壅盛者,用四制抱龙丸主之。 龙胆汤(方见噤口) 泻青丸(方见急惊风) 四制抱龙丸 天竺黄(五钱) 辰砂(二钱) 胆星(一两) 雄黄(二钱) 麝香(一分半) 上为极细末,另用麻黄、款冬花、甘草各五钱,煎汤去滓,慢火熬成膏,合药末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NO54. 惊痫
惊痫触异惊神气,吐舌急叫面白红,发作如人将捕状,安神大青镇惊灵。
【注】小儿心、肝热盛,偶被惊邪所触,因而神气溃乱,遂成痫证。发时吐舌急叫,面色乍红乍白,悚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先服大青膏,次服镇惊丸,则痫自定矣。 大青膏 天麻(三钱) 白附子(二钱) 青黛(一钱研) 蝎尾(去毒,一钱) 朱砂(研,一钱) 天竺黄(二钱) 麝香(三分) 乌梢蛇肉(酒浸焙干,一钱) 同研细末,炼蜜和膏,每服大儿五分、小儿三分,薄荷汤化服。 镇惊丸 茯神 麦冬(去心,各五钱) 辰砂 远志(去心) 石菖蒲 枣仁(炒,各三钱) 牛黄(一钱半)川黄连(生,三钱) 珍珠(二钱) 胆星(五钱) 钓藤钩(五钱) 天竺黄(五钱) 犀角(三钱) 甘草(生,二钱)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五分,量儿与之,用淡姜汤下。

NO55. 痰痫
痰痫平素自多痰,发时痰壅在喉间,气促昏倒吐痰沫,一捻金与滚痰丸
【注】痰痫者,因小儿平素痰盛,或偶因惊热,遂致成痫。发时痰涎壅塞喉音,气促昏倒,口吐痰沫。宜先服一捻金,以急下其痰;次服朱衣滚痰丸,则气顺、痰清而痫自止矣。 一捻金(方见不乳) 朱衣滚痰丸 礞石( ,一两) 沉香(五钱) 黄芩(七钱) 大黄(一两)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多寡量儿大小,白滚水化服。

NO56. 食痫
食痫食过积中脘,一时痰热使之然,面黄腹满吐利臭,妙圣滚痰和胃安。
【注】食痫者,其病在脾。因小儿乳食过度,停结中脘,乘一时痰热壅盛,遂致成痫。 其初面黄腹满,吐利酸臭,后变时时发搐。宜用妙圣丹主之,痰盛者朱衣滚痰丸主之,后用清热和胃丸理,则积滞清而惊痫定矣。 妙圣丹 雄黄 蝎梢 朱砂 代赭石( ,醋淬,各二钱) 巴豆(去油,三个) 杏仁(炒去皮尖,二钱) 共为细末,蒸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丸,木香煎汤化服。 朱衣滚痰丸(方见痰痫) 清热和胃丸 川连(生,五钱) 栀子(生,五钱) 竹茹(四钱) 麦冬(去心,五钱) 连翘(去心,四钱) 山楂(一两) 神曲(炒,一两) 麦芽(炒,一两) 陈皮(四钱) 枳实(麸炒,五钱) 大黄(五钱) 甘草(生,三钱)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量儿与之,用滚白水化下。

NO57. 风痫
风痫汗出风袭经,二目青黯面淡红,十指屈伸如数物,化风羌活牛黄宁。
【注】风痫因汗出脱衣,腠理开张,风邪乘隙而入。发时目青面红,手如数物,治法先宜疏风解表,轻则化风丹主之;重则羌活桂枝汤主之。风兼痰者,牛黄丸主之。 化风丹 胆星(二钱) 羌活 独活 天麻 防风 甘草(生) 荆芥穗 人参 川芎(各一钱) 共为细末,炼蜜丸皂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开服。 羌活桂枝汤 羌活 防风 麻黄 桂枝 天麻 大黄 甘草(生)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羌活桂枝治风痫,疏风泻热妙难言,羌防麻桂天麻草,大黄煎服自然安。 牛黄丸 胆星 全蝎(去毒) 蝉蜕(各二钱半) 防风 牛黄 白附子(生) 僵蚕(炒) 天麻(各一钱五分) 麝香(五分) 上为细末,煮枣去核皮,取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生姜汤化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网站站长:宋利
黄帝内经网帮助中医爱好者学习中医
徐文兵视频全集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17: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