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神农经》曰:食谷者智慧聪明,食石者肥泽不老(谓炼五石也),食芝者延年不死,食元气者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是故食药者,与天地相弊,日月并列。 【译文】《神农本草经》说:吃谷物的人,智慧聪明;吃药石的人,身体丰润不老;食灵芝人,年寿延长而不死;服食元气的人,地不能埋,天不能杀。所以服食仙丹妙药人,能与天同生死,与日月一样长久。 【原文】《老君道经》曰:谷神不死(河上公曰:谷,养也,能养神不死。神为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是谓玄牝(言不死之道,在于玄牝。玄,天也,天于人为鼻;牝、地也,地于人为口。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出入于口,与地通,故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门,乃是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也)。绵绵若存(鼻口呼吸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也),用之不勤(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 【译文】老子《道德经》说:谷神不死,就叫玄牝。玄牝之门就是天地的根本。元气绵延不断,若存若亡。呼吸不应过分用力。 注2:河上公注释说:谷,保养的意思。人能养神,就能长生不死。此神为驻守五脏之神,脾储藏意志情感。如五脏全受伤,驻守五脏之神就会去,人生命就危险了。 注3:是说不死之道,在于玄牝。什么叫做玄牝?玄就是天,就人体来说,就是鼻;牝,就是地,在人体来说就是口。天供给人五行之气,从鼻进入,储藏于心。此五气清新细微,造就人的精神,使人智慧聪明;铸造人的声音形成喜、怒、欲、惧、忧等六种情感。主宰这方面的精气叫做魄。魂为雄性,在人鼻中进出,与天相通,故称鼻为玄。地给人食五味,从口进入,储藏于胃。五味重浊停滞,造就人的形体骨肉,和周身血脉,形成人的喜、怒、哀、乐、爱、恶等六种情感。主宰这方面的精气就叫魄,魄为雌性,在人口中进出,与地相通,故称口为牝。 注4:根,就是原根本,言鼻口之门,是天地元气出入往来之处。 注5:鼻口呼吸,应当绵延细微,似有似无。 注6:用气应当宽松迟缓,不应急促和用力。 【原文】《老君德经》曰:出生(谓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故生也)入死(谓情欲入于胸臆,精散神惑故死也),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言生死之类各十有三,谓九窍四关也。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人欲求生,动作反之,十三之死地也)。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所以动之死地者,以其求生活之太厚也。远道反天,妄行失纪)。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焉(以其不犯上十三之死地也)。 【译文】老子《道德经》说:离开了情欲便能生存,否则必然走向死亡。能长生的途径,有十三类;可早死的途径,也有十三类。人为了长生,在行动中进到死亡的途径也有十三类。是什么缘故呢?因他追求的生活享受过于丰厚了。听人说过,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到大兕、猛虎的危害,在战争中不须穿着铠钾和拿着兵器。在此清况下,大兕找不到地方使用他的角以触杀他,猛虎找不到地方使用他的脚爪来伤害他,兵器也找到地方承受它的锋刃。这是什么缘故?善于养生者身体上没有致死的弱点。 注7:谓的人情欲离开五脏,魂魄就安定清静,人就自然生存。 注8:谓情欲进入心胸,人的精神就被分散惑乱,也就必然走向死亡。 注9:指长生、早死各有十三类,就是世人所谓九窍和四关。人要长生,就该目不乱看,耳不乱听,鼻不乱嗅,口不乱言,手不乱拿,足不乱走等。如果与上相反,人就会早死。 注10:人想求生,却反其道而行之,也有十三条途径走到死地。 注11:人在行动中所以至于死亡境地,是因他追求的生活享受过于丰厚,违反了道的原则和自然的规律,是他恣意妄行,不守法度的必然结果。 注12:因为他没有触及上述十三种死亡的绝境。 【原文】《庄子·养生篇》曰:吾生也有涯(向秀曰:生之所禀,各有涯也),而智也无涯嵇(康曰:夫不虑而欲,性之动也;识而发感,智之用也。性动者,遇物而当足,则无余智;从感而求,倦而不已。故世之所患,常在于智用,不在性动也)。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郭象曰:以有根之性,寻无穷之智,安得而不困哉。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向秀曰:已困于矣,又为以攻之者,又殆矣)。 【译文】《庄子、养生篇》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智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智识,必然疲劳困倦。已经困倦了,还要继续追求智识,那就很危险了。 注13:向秀注说:天赋给人寿命,各有极限。 注14:嵇康说:人不经思考就产生欲望,是本性的自然萌动,有意识后产生的情感要求,是智识在起作用。本性的自然萌动,遇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只要适合就满足了,不再有多余的要求;而智识的作用则要依从情感去不断追求,无有止境,即使疲倦了也不停止。所以给世人带来祸患的,常常是智之运用,不在性之萌动。 注15:郭象说: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穷尽的智识,那有不困倦的道理。 注16:向秀说:已经为求智而弄得很困倦,还要继用智识去救治,就更危险了。 【原文】《庄子》曰: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向秀曰:生之所无以为者,性表之事也。张湛曰:生理自全,为分外所为,此是以有涯随无涯也);达命之情者,不务智之所无奈何(向秀曰:命尽而死者是。张湛曰:秉生顺之理,穷所禀之分,岂智所奈何)。 【译文】庄子说: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努力去做对生命没有用的事。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努力去追求智力办不到的事。 注17:向秀说:对生命没有用事,就是和性命无关紧要事。张湛说:生养之理自然完备,无须人为,而你偏要去做分外的事,这就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智识了。 注18:向秀说;命尽自然死亡,就是这样。张湛说:人秉承生命发展顺序的道理,最终要用尽上天赋给的那份寿命,难道是智力能够奈何得了的。 【原文】《列子》曰:少不勤行,庄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 【译文】列子说:年轻时,不过分劳苦修德;壮年时,不争分夺妙的工作;年龄大了,要安于贫贱;年老时,要减少各种欲望。心神要安静,身体要作适当劳动,这是养生的方去。 【原文】《列子》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张湛曰:人与陰陽通气)。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灭想,生之道也(始终和则神志不散)。 【译文】列子说:人的生存和死亡、身体的强弱盛衰,是与天地息息相通,与万物互相感应的。与天地万物自始至终保持和谐协调状态,并保持心地平和,把心神静下来,消灭一切思虑,就是养生的方法。 注19:张湛说:人与天地陰陽之气相通。 注20:自始至终与外界和谐、心神平和,人的精神志气就不会有乱。 【原文】《老《老君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原文】《黄老经玄示》曰:天道施化,与万物无穷;人道施化,形神消亡。转神施精,精竭故衰。形本生精,精生于神。不以精施,故能与天合德;不与神化,故能与道同式。《玄示》曰:以形化者,尸解之类。神与形离,二者不俱,遂象飞鸟入海为蛤,而随季秋陰陽之气。以气化者,生可异也;以形化者,甚可畏也。 【原文】严君平《老君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归指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原文】《大有经》曰:或疑者云:始同起于无外,终受气于陰陽,载形魄于天地,资生长于食息,而有愚有智,有强有弱,有寿有夭,天耶?人耶?解者曰: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馀,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馀,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长全足,加之导养,年未可量。 【原文】《道机》曰:人生而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婬泆无度,忤逆陰陽,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原文】《河图帝视萌》曰:侮天时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 【译文】《河图帝视萌》说:轻慢自然界变化时序的人,会遭灾殃;顺应自然界变化时序的人,会得吉祥。春、夏两季乐爱崇山,居住在高处;秋、冬两季居住在低下之地,把身体掩藏起来;这样做必然吉利多福,高寿无限。 【原文】《洛《洛书宝予命》曰:“古人治病之方,和以体泉,润以元气,药不辛不苦,甘甜多味,常能服之,津流五脏,系之在肺,终身无患。 【译文】《洛书宝予命》说:古人治病的药方,是吞咽口中津液以畅和五脏六腑,用行气术服食元气以滋润四肢百节。这两种不辣不苦,甜美多味。经常服用它们,津液自然流通于五脏,与心肺相联缀,终身都不患疾病。 【原文】《孔子家语》曰:食肉者,勇敢而悍(虎狼之类);食气者,神明而寿(仙人、灵龟是);食谷者,智慧而夭(人也);不食者,不死而神(直任喘息而无思虑)。 【译文】《孔子家语》说:以肉食为生的,勇敢而凶暴(如虎狼之类),从事行气食气者,明智如神,又很长寿 (如仙人和灵龟即是) 。以谷物为食者,智慧聪明,但寿命不长(如人也)。 【原文】《传》曰:杂食者,百病妖邪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译文】《仙传》说:唯有饮食这件事,是最易引来百病妖邪的。所以食愈少,心思愈开放灵活,年寿愈增加;所食愈多,心思愈堵塞迟钝,寿命愈减少。 【原文】太史太史公司马谈曰:夫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神形早衰,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故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乃圣人重之。夫养生之道,有都领大归,未能具其会者,但思每与俗反,则暗践胜辙,获过半之功矣。有心之徒,可不察欤? 【译文】养生之道,有它的总纲大旨,对这总纲大旨尚未完全领悟之前,只要常常思量着与流俗的习染相反,就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成功的道路,获得超过一半的事功了。有心养生的人,能不认真体察吗! 【原文】《小有经》曰: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无多者,几乎真人大计。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夫寿,膏梁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游子多患,事务繁简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 【译文】《小有经》说:少思考、少想念、少欲望、少做事、少说话、少欢笑、少忧愁、少快乐、少喜欢、少愤怒、少爱好、少憎恨行此十二少,是养生的关键。多思考会使精神懈怠,多想念会使神志散涣,多欲望会损伤才智,多做事会使身体疲劳,多说话会使呼吸急迫,多欢笑会伤害五脏,多忧愁会造成心情恐惧,多快乐会造成意愿满溢,多喜悦会引起神智迷失昏乱,多愤怒会使身体周身经脉不得安定,多爱好会造成执迷不悟无法医治,多憎恨会使心情焦急痛苦。此十二多不去掉,就丧失了生命生存的根本;无此十二多的人,就接近修道成仙的真人了。大概说来,十分懒惰的人寿命长,过分劳苦的人寿命短,这是优游闲散和过分辛劳不同的缘故。种田的农民寿命长,富贵人家的子弟寿命短,这是嗜欲多少不同的验证。隐士疾病少,远游的人疾病多,这是事务繁简造成的区别。所以俗人竞相争逐财利,有道之士却很少去谋求经营。 【原文】胡昭曰: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鼻不欲向膻腥之气,口不欲尝毒辣之味,心不欲谋欺诈之事,此辱神损寿。又居常而叹息,晨夜而吟啸不止,来邪也。夫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此则啬神之一术也。 【译文】胡昭说:眼睛不要看不正常的颜色,耳朵不要听丑恶污秽的语言,鼻子不要闻腥恶臭气,口不要吃刺激性强的辣味,心不要图谋欺诈之事,这些都是污辱精神,减少寿命的事,一定要避免。还有,平时常常唉声叹气,早上、夜晚大声吼叫,这是冒犯正气引来邪气的作法,也应避免。一般人不会没有世俗欲望,又不可能不做事,但是应当使心气平和,减少杂念;使身体安静,除去谋虑;道先去掉扰乱精神冒犯本性的事,这就是养神的一种方法。 【原文】《黄庭经》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名曰饮食自然。自然者,则是华池。华池者,口中唾也。呼吸如法,咽之则不饥也。 【译文】《黄庭经》说:「口中津液灌溉全身,确实能加以修习,可求长生不死。」这就叫做饮食「自然」。所谓自然,就是「华池」;所谓华池,就是口中唾液;如能在修习呼吸吐纳时,依法吞咽它,就不会饥饿。 【原文】《老君尹氏内解》曰:唾者,漱为体泉,聚为玉浆,流为华池,散为精汋,降为甘露。故口为华池,中有体泉,漱而咽之,溉藏润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肢节毛发宗之而生也。 【译文】《老君尹氏内解》说:口中的唾液,经过潄口成为甘美的泉水,聚合起来成为仙人饮的玉浆,流到一处成为华美的池塘,分散开来成为精纯的美酒,降落下来成为甘甛的露水。故口 为华莫池塘,中有甘泉般的唾液,潄洗咽下,能灌溉内脏,滋润全身,通畅周身血脉经脉,造化养育万种精神,周身各个肢节和毛发,都以它为根本而生长发育起来。 【原文】《中经》曰: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然静易御,躁难持,尽顺养之宜者,则静亦可养,躁亦可养。 【译文】《黄帝中经》说:性格安静的人长寿,性格暴躁的人早死。关键在实不实行保养。性格安静的人不加保养,会减寿;性格暴躁的人注意保养,会延年。然而性格安静的人易于驾驭自己,性格暴躁的人难于把握已身,如果能完全依照各自的性情加以适当的保养,那么性格安静的人可以得到保养,性格暴躁的人同样可以得到保养。 【原文】韩融元长曰:酒者,五谷之华,味之至也,亦能损人。然美物难将而易过,养性所宜慎之。 【译文】韩融说:酒是五谷的精华,是味道中最美的,但也能伤人,味美之物难于驾驭而容易过量,是养性者应当小心避免的。 【原文】邵仲堪曰:五谷充肌体而不能益寿,百药疗疾延年而不能甘口。充肌甘口者,俗人之所珍。苦口延年者,道士之所宝。 【译文】殷仲堪说:五谷能充实强壮身体,但不能增加人的寿命;药物能治疗疾病延长年命,却不好吃。味 道好吃,又能使身体充实强壮的东西,是世俗人所珍视的;口味很苦而能延长寿命的东西,却是道土所宝贵的。 【原文】《素问》曰:黄帝问歧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百岁而动作不衰(谓血气犹盛也);今时之人,年所始半百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之失耶?歧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陰陽,和于术数(房中交接之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妄动作,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夭命,寿过百岁;今时之人则不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心)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陰陽,治生起居无节无度,故半百而衰也。 【译文】《素问》说:黄帝问歧伯道:「我听说上古时侯的人,年龄都能活到百岁,而动作还不显得衰弱。而现代的人,年龄刚到五十岁,动作全显得衰弱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呢?还是人们自己的过失呢?」歧伯回答道:「上古时代的人,有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效法天地陰陽变化的规律,调和养生的方法,饮食有节制,起居作息有规律,不随意作过度的劳动,故形体与精神能和谐地在一起,能活到天赋的年龄,超过百岁后才离开人世。现代的人就不是这样,把酒当水喝,经常胡乱行事,为了满足其嗜好而耗散其真气,不知道保持精神的充足饱满,时常役使精神,力求心中快活,如此违背陰陽调和的法则,生活起居无节制无规律,故至五十岁就衰老了。」 【原文】《老子》曰: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君臣之义,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 【译文】老君说:人的寿数,大致以一百年为极限;能够对生命活动特别是对精神的使用有节制、对身体保护得好,则可以活到一千岁。这正像一盏油灯,看你是用小的灯心或是大的灯心去燃点,时间长是不同的。众人大声说话而我却小声语言,众人有很多烦恼而我却少费心思,众人每每烦躁暴怒而我却很少生气,不以人间俗事影响心思,不去修习作官的业务,恬淡无为,顺其自然,精神元气自然充满。我认为照这样做等于服食长生不死之药,可惜天下人还不知道我的用心啊! 【原文】无谓幽冥,天和人情,无谓暗昧,神见人形。心言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千,地收人形。人为陽善,正人报之;人为陰善,鬼神报之。人为陽恶,正人治之;人为陰恶,鬼神治之。故天不欺人依以影,地不欺人依以响。 【原文】老君曰:人修善积德而遇其凶祸者,受先人之馀殃也;犯禁为恶而遇其福者,蒙先人之馀福也。 【原文】《名医叙病论》曰: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体,外乏筋肉,血气将无,经脉便壅,内里空疏,惟招众疾,正气日衰,邪气日盛矣。不异举沧波以注爝火,颓华岳而断涓流,语其易也,甚于兹矣。 【译文】张仲景《伤寒卒(杂)病论》说:世人多数不到高寿就早死,完全是由于自己不知道爱惜身体,一辈子尽情地与人相竞争,争取名誉,追求私利,这等于聚集毒物攻击自己的精神,对内损伤了骨髓,对外损耗了筋肉,精力消耗殆尽,经脉便被堵塞,体内空虚不实,只能招致各种疾病,正气一天天衰竭,邪气一天天兴盛了。这时疾病摧残起人的生命来,就像用沧海之水去灌灭小把火,推倒西岳华山去堵塞细流;要说容易,实际上还胜过这种情形。 【原文】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不思荣,不思辱,心不劳,形不极,常导引、内气、胎息尔,可得千岁,欲长生无限者,当服上药。 【译文】彭祖说:养生的方法不在繁多,但能不思念衣服、不思念饮食、不思念音乐、不思念女色、不思念胜利、不思念失败、不思念丧失、不思念获得、不思念光荣、不思念耻辱。这样,心神就不会疲劳,身体就不会困倦。加上时常进行导引、行气、胎息等养生工夫,你就可以得到千岁高寿。要想长生不死,加服仙药。 【原文】仲长统曰:荡六情五性,有心而不以之思,有口而不以之言,有体而不以之安。安之而能迁,乐之而不爱。以之图之,不知日之益也,不知物之易也,彭祖、老聃庶几,不然彼何为与人者同类,而与人者异寿? 【译文】仲长统说:将六情五性扫除干净,有心而不用它思考事情,有口而不用它说话,有身体而不使它苟且安逸。使身体安逸却能加以变更,喜爱一重事物却不贪恋。用这样的方式谋画生活,不觉得时日的增加,不觉得世界事物的变化,只有彭祖和老子差不多可以办到。不然的,他们为什么与一般人同类,但在寿数上与常人差异那样大? 【原文】陈纪陈纪元方曰: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 【译文】陈纪说:人之所以百病丛生甚至意外地早死,大多是由于饮食不合卫生之道引起的。饮食给人祸害,超过声色,因为断绝声色可以超过一年以上,而饮食却一天也废止不得,它带给身体的益处很多,对身体的危害也很深切。 【原文】张湛云:凡贵权势者,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心死亡(非妖邪外侵,直由冰炭内煎,则自崩伤中呕血);始富后贫,虽不中邪,皮焦筋出,委痹为挛(贫富之于人,利害犹于权势,故疴疹损于形骸)。动胜寒,静胜热,能动能静,所以长生。精报清净,乃与道合。 【原文】《庄子》曰:真人其寝不梦。 【原文】《慎子》云:昼无事者夜不梦。 【原文】张道人年百数十,甚翘壮也,云: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听,莫强食饮,莫大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译文】张道人年龄已经百数十岁,身体尚特别强壮。他说:摄养性命之道是:不要长久行走、长久坐着不动、长久睡卧、长久看东西、长久听声音。也不勉强多吃食物和饮水,不要饮酒大醉,不要过分忧虑,不要过分悲哀和思念。这是所谓中正平和的原则。能按此原则养生的,必然高寿。 【原文】《仙经》曰: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譬如枯朽之木,遇风即折;将崩之岸,值水先颓。今若不能服药,但知爱精节情,亦得一二百年寿也。 【原文】张湛《养生集叙》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义可略焉。 【译文】张湛《养生集叙》说:养生大要:一为惜精养神,二为爱气行气,三为保养形体,四为实行导引,五为谨慎言语,六为注意饮食,七为反对世俗欲求,八为注意医药,九为慎守禁忌。除此之外,其余内容都可省略不谈。 【原文】青牛道士言:人不欲使乐,乐人不寿,但当莫强为力所不任,举重引强,掘地苦作,倦而不息,以致筋骨疲竭耳。然劳苦胜于逸乐也。能从朝至墓常有所为,使之不息乃快,但觉极当息,息复为之。此与导引无异也。夫流水不腐,户枢不朽者,以其劳动数故也。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不尔,使人得积聚不消之疾,及手足痹蹙,面目黧皱,必损年寿也。 【译文】青牛道士封君达说:人不要悠闲安乐,悠闲安乐的人不会长寿。但是也不应当勉强去作力不胜任的事,如举重物,拉强弓,挖地劳作,疲倦了也不休息,以致全身精疲力竭。然而劳苦比逸乐好,如能从早晨至晚上,时常作些劳动,从不间断,才会觉得畅快。但是感到疲劳时就歇息,休息好后再劳动,这和用导引术以健身没有区别。流动的水不会腐臭,门户的转轴不会朽烂,就因为它们不停地流动或转动缘故。故吃饱饭后不要立即坐或卧,须要散散步或稍作劳作,以便肠胃消化食物。不然,会使人患积聚不消的疾病,甚至使人手足麻木、行动不便,以及脸色黝黑,必定会损麙人的寿命。 【原文】皇甫隆问青牛道士青牛(道士姓封,字君达,其养性法则可施用),大略云: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武帝行之有效。 【译文】皇甫隆问于青牛道土,青牛道士回答的大意说:身体须要时常劳动,饮食须要时常少吃,劳动不至过疲劳,饮食不能少到空着肚子。不吃肥腻食物,节制咸酸等味道,减少思念谋虑,舍弃喜怒情绪,不乘车马驰逐,谨慎夫妻生活。魏武帝曹操照着这些原则实行后,很有效果。 【原文】彭祖曰:人受气虽不知方术,但养之得理,常寿一百二十岁。不得此者,皆伤之也。少复晓道,可得二百四十岁。复微加药物,可得四百八十岁(嵇康亦云:道养得理,上可寿千岁,下可寿百岁)。 【译文】彭祖说:养生的方法,仅仅是不要让精神肉体受到伤害而已。冬天要注意保温,夏天要求凉爽,不违背四季气侯中正平和,为的是使身体和顺舒适。 【原文】彭祖曰:养寿之法,但莫伤之而已。夫冬温夏凉,不失四时之和,所以适身也。重衣厚褥,体不堪苦,以致风寒之疾;厚味脯腊,醉饱厌饫,以致聚结之疾;美色妖丽,嫔妾盈房,以致虚损之祸;婬声哀音,怡心悦耳,以致荒耽之惑;驰骋游观,弋猎原野,以致荒狂之失;谋得战胜,兼弱取乱,以致骄逸之败。盖圣贤或失其理也。然养生之具,譬犹水火,不可失适,反为害耳。 【译文】彭祖说:穿很多衣服,盖很厚的被褥,身体未受劳苦的锻炼,很容易遭到风寒的侵袭而得病;每天吃美味干肉,时常酒足饭饱,难免使食物聚结于肠内而患消化止良的病症;美丽妖艳的妻妾成群满屋,因而招致精气亏损之祸;成天用婬邪哀怨音乐使心耳怡悦,因而招致沈迷的困惑;时常纵马游玩,或到原野去射猎,因而招致迷乱狂放的过失;为谋求财物土地而战胜他国,趁别国弱小或内乱而去兼并夺取,因而招致骄奢婬逸的失败;圣贤也许有鉴于此,故告诉人们不要丢失养生的道理。如此说来,人们用以摄养身心的器物,就像不可缺少的水与火一样,不可失当,否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原文】彭祖曰:人不知道,经服药损伤,血气不足,内理空疏,髓脑不实,内已先病,故为外物所犯,风寒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有病乎? 【译文】彭祖说: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经脉已经受了损伤,精力不足,内里已经很空虚,骨髓头脑都不充实,即是说,身体内部己经先病,故一旦为外物所侵犯,凭着风寒酒色就把病引发了出来。若身体本来充实,哪会生病呢! 【原文】仙人曰:罪莫大于婬,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此三者祸之车,小则危身,大则危家。若欲延年少病者,诫勿施精,施精命夭残。勿大温消骨髓,勿大寒伤肌肉,勿咳唾失肌汁,勿卒呼惊魂魄,勿久泣神悲蹙,勿恚怒,神不乐,勿念内志恍惚,能行此道,可以长生。 【译文】仙人说:贪恋财物是最大的灾祸,背后说人坏话是最大的过错。如果要想延年少病,必须警诫自己:身体不要过分温暖,过分温暖会消耗骨髓;身体不要过分寒冷,过分寒冷会损伤肌肉;不要吐唾沫,吐唾沫会失去肥美的津液;不要突然大声呼叫,突然大声呼叫会惊人魂魄;不要长久哭泣,长久哭泣会使精神悲伤;不要愤怒怨恨,愤怒怨恨会使精神不快乐;不要思念女色,思念女色会使人神志不定。能施行这套方法,可以长生不老。
小礼物:黄帝内经网整理了陶弘景养生集注和导引养生术pdf文档,奉献中医爱好者!免费下载陶弘景养生集注和导引养生术pdf文档:https://pan.baidu.com/s/1dE8iIBn 亲,如果您感觉有帮助,请点赞后,分享给更多的中医爱好者喔!
|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1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