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36集 生气通天论(四) (续)、理论阐释、临证指要;5....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2 17: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jc0MjM2OA==/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歧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yin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阳热之邪过盛,阴邪不能与它相配合,火热之邪扰乱神明,因此出现狂躁不安的症状,有这样一个病例。

这是不算太久的病例,最近几年的事,有一位21岁的姑娘,是幼儿园的幼教,老师,这个姑娘住在精神病院里,请我去会诊的。症状就是狂了。狂躁不安,连喊带叫,不睡觉,西药的镇静药,常用来抗精神分裂的这些镇静药都使上,不效。不效怎么办呢?西医大夫的办法,就是给她注射胰岛素。胰岛素一推下去之后,很快血糖低,血糖低就晕倒,她就不闹了。可是再过两三天一恢复恢复,一吃饭,一回来,她又开始闹。不停得唱,不停得叫。到医院去会诊的时候,当然她这样的病人都得住单间,妈妈护理,跟妈妈也是乱打乱闹的。舌头看得见,为什么呢?她老拿着那么一小盒果冻,不断舔那果冻。她一舔那过冻,那就看见舌头了。舌红瘦起刺,说明内热很盛,给她一般的抗精神分裂的药她不睡觉,所以就控制不住,舌红瘦,她也不是总在闹,有时候也多少的可以安静。也可以切切脉,那脉细数得很,跳得非常快,你想,她就不停的动,她也跳得数,再加上病人本身就是内热扰乱心神了。这姑娘怎么得的呢?这个病因也很清楚,是为了参加电视台录制的知识大奖赛,哪个电视台我也不记得了,为了参加大奖赛不是要背很多东西吗?知识竞赛,背这个材料,背那个材料,妈妈说她就一个礼拜之内就没有睡觉,昼夜在那找材料背,增加知识,积累知识,那太急了。“烦劳则张”,阳气者烦劳则张呀!几天不好好睡觉,那阳气得多亢张呀,亢张就伤阴,阴不胜其阳,阴不胜其阳首先伤的心,病乃狂,阳邪并阳位,伤了心神了。所以出现了狂证。

这个治疗的时候就大量的药。要养阴,要潜阳,这一套的方法治疗。基本方还是用的三甲复脉的底子,养阴滋阴潜阳。再用一些羚羊粉质类的。本来如果说是以往的话,应该用犀角清这个心火。但是我们现在参加了动物保护组织了。不能用犀角了。除非是个别人家,有的人还有一些自己家里存的那些过旧东西,那已经有的也不能用,自己家存的还可以用。就是清心火,重要的在于滋阴潜阳。治疗一段之后,一个礼拜,这个病人就比较平静下来了。这是一个“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的病例。

还有一个病例,也是我治疗的。是一个28岁的妇女。生小孩,初产,难产,侧切,侧切之后感染,生小孩之后十天突然的发烧,发烧之后,胡言乱语。那个精神就错乱了,产后精神障碍。说自己有两个大脑,说有特务在跟踪她,等等的这些感觉,知觉的紊乱都出来了。本来应该住院治疗,但是当时精神病院的病床不够,没收她,就在门诊治,当我看的时候,我在门诊治的时候,这个病人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自己在家里治,吃的西药,效果不行,来看病的时候,两个大男人,一边一个,架着她,她还在大喊大叫挣扎,说有人窥视她,说有人跟踪她,有人迫害她,她自己有两个大脑,等等这些个胡言乱语,狂躁不安。

这个病例也很清楚,原因就是生小孩又侧切,侧切感染,既有伤血,又有热邪,伤血就是阴不足了,再加上热邪,热邪杂染,热邪来了,也还是阴不胜其阳,这个病例用西药的镇静药,效果也不是太明显,有时候效果很明显,就不再找中医会诊。这个看了。看了之后,给她用的是黄连阿胶汤作为基础,加上是按清心火的药。比如说连翘心,莲子心,加上些清心火的药。黄连阿胶汤又补阴,又健脾,那鸡子黄是补脾的药,又养阴,又补脾,又清心火等等。这个以黄连阿胶汤作为基础方。

两个礼拜,就又通知这个病人家属,说是现在有病床了,可以住院,这个病人家属说,我们好了,不用住院了。然后,我又派学生去随访过,随访时确实没事了。所以吃了那么几付中药下来,养阴、清心火,她这个狂就止住了,就治愈了。这个病例就治愈了。所以“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这个临床上现象还不少呢。

至于承气汤那个神昏谵语也是一种狂的现象,那还不算一般的精神病。高烧引起的神志昏乱。这是“阴不胜其阳”。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阳气过盛。如果“阳不胜其阴”,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可以出现“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阴气过盛了,阳不能通畅,所以五脏可不就不和了,五脏气争就是五脏不和嘛。五脏失调了。九窍不通,我们在前面讲了,“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而且“外壅肌肉,内闭九窍”,那都是讲的内脏的功能失调,而出现了九窍的障碍。所以九窍不通是反映五脏功能失调。九窍是五脏精气所灌注之处,阳气不足了,阴气过盛而出现五脏失调。九窍不通,九窍功能失调了。

“是以圣人陈阴阳”,陈,就是陈列,就是调,调畅。陈阴阳就是把阴阳调畅起来。好像摆列开,摆列整齐一样。陈不是陈列吗?圣人陈阴阳,圣人就是深通养生之道的人。那要把阴阳调得很协调,陈阴阳。由于圣人能够陈阴阳,所以就

“筋脉和同”,和同也就是协调而无病,筋脉很正常,

“骨髓坚固”,骨髓也坚固,

“气血皆从”,气血也不紊乱,从就是不乱,那就是让他非常健康。

“如是则内外调和”,如是,如果是这样,则内外调和,人体内调和了,人体就和外界就也能调和。人体和自然界相互和调。

“邪不能害”,外邪就不能侵犯身体,

“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立作行讲,运行的行,气立如故就是气行如故。气行正常而不紊乱,而不变。如故就是不变。气的运行正常。那当然就寿命长了,身体健康。所谓健康长寿。耳目聪明,耳目也是九窍之一。也是反映内脏的。五脏的功能健康,所以耳目聪明。

这是讲阴阳协调,阴阳相互之间关系。如果阴阳不调了,阴盛了会出现什么什么种病状,阳盛而应不能与之配合,又出现什么,举例说,主要举个狂。

下面又讲了由于阳气受伤,可以引起一些疾病,比如,

“风客yin气,精乃亡,邪伤肝也”,阳气本身不足,所以风邪侵犯,yin气,就是yin乱之气,过盛之气,也就是风邪过盛,阳气不足,风邪过盛,可以耗伤人体的阴精,风为阳邪,伤人阴精,所以叫精乃亡,受伤,亡是受伤,邪伤肝也,风为阳邪,气通于肝,肝气通于风,阳气本身就不足,再

“因而饱食”,吃的太多,吃得过饱,使得

“筋脉横解”,横就是放松,解就是松弛,横解其实就是松弛。可以导致出现什么症状呢?

“肠澼”,是痢疾之类的疾病,“为痔”,或者成为痔疮,这是由于饱食太过,伤了肠胃的经脉,使得筋脉松弛而出现痢疾或者痔疮。

“因而大饮,则气逆”,大饮是指饮酒,饮酒过多,酒气本身就是热性的,(但是酒也可以作药用)所以使气上逆,阳气受伤了,再大饮,气更容易上逆了,本来酒气就向上,由于阳气不足为前提,

“因而强力”,再勉强用力,勉强用力包括两方面,一个勉强入房,男女两性强力,一个是勉强用体力,本来阳气就不足的时候,用力太过,特别是搬重东西。一搬,

“肾气乃伤,高骨乃坏”,高骨乃坏,肾气乃伤,伤了肾气,而高骨,腰间的高骨受到损坏。所以现在有些个病,比如说,椎间盘突出,也属于高骨乃坏。腰间高骨嘛。在他本身的正气不足的时候,稍微一搬东西对他来说就超重了。就常出这种事。所以椎间盘突出的这种病人即使治好了,也一般的时候不要再猛搬重东西。那要经过适当时间的锻炼,肾气乃伤,高骨乃坏。当然说了,这个勉强用力还是个相对的,有这样一个病人,他不算搬重物,他提了个水壶,挺大的人,成年人,那水壶能装几斤重,不会超过五公斤吧。这一提,好,对他来说太重了,高骨乃坏,马上腰就要痛了。就出现毛病了。所以,还是有正气虚作为前提。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下面这个小自然段,两行多字,这就是更要大家熟记的话。甚至于你应该要背下来。这两行多字,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阳两者相互关系要点,关键,要是关键,阳密乃固,阳气密闭,阴精才能固守,也就是阳气的固摄作用强大,才能使得阴精固密。这时阴阳之要的关键。在于阳气的密闭而阴精固守。

“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阴阳两者要不相协调,那就不和,就好像有春天没有秋天,有冬天没有夏天那样,那就不成其自然了。万物也就不能够生长了,有春无秋。有冬无夏,万物还怎么生长?所以说自然界非常的紊乱。人、万物就很难得生长了。如果阴阳不和的话,就好像是那个样子。

“因而和之”,所以要使阴阳调和。
“是为圣度”,这是最好的法度。也就是使阴阳调和是最好的法度。是养生、治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阴阳调和。是为圣度,圣人的法度。如果说不这样,

“固阳强不能密”,阳气过亢了,阴精就不能密闭,阴精就不能守于内,阳强不能够保护阴精的话,就

“阴气乃绝”,阳气过强,不能发挥它固密阴精的作用。就使得阴气乃绝,阴精就要断绝。那时说阳气过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嘛,如果阳气不能发挥固密的作用,是阴精枯竭,上面我们讲了,“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等等的,它也是这个问题。也是阳强不能密。“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那也是阳强不能密。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这不也是吗?只不过,这是更是大的原则。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它并没有讲具体的煎绝。很多病都是这样的。不单煎厥而已。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平阳密就是阴阳之气和平,阴气和平,阳气固密,精神乃治,这个精神可以用来泛指一切机能活动,不单是人的精神问题。当然精神是正常的。但是它这里就不单是精神问题。泛指一切的机能活动。治,正常,调理而不紊乱。就是生命是正常的,人体是健康的。阴平阳密,人体就健康。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两个相离绝了,阴和阳相互脱离了,相互分裂了,绝裂了。相互脱离,相互绝裂,精气乃绝。人的阴阳之气全要耗伤。全要绝,枯竭,断绝了。也就是说,阴阳离绝了,生命也就终止了。不会再有人的生命了。

这一段,几句话,应该是背下来的。整个这一段,应该熟记的,这两行字应该是背下来的。下面,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露风,暴露于风邪,感受风邪,衣服穿的不好而受了风邪,因于露风,当然也有人解释露风是感受雾露和风邪,把那个露,不是暴露的露,而是作为雨露之露,我们教材上好像是用的暴露的露,感受风邪,露风,泛指一切外感病的致病因素。露作触冒讲,暴露的露。由于受到风邪的侵袭,而发生寒热,恶寒发热的病证,也就是外感病,换句话说,这个露风可以理解为是泛指外邪而言。风寒暑湿燥火,都可以称为这里所说的露风,概指那些个外yin、邪气而言。外邪侵入人体,最主要的症状是出现发热恶寒,表证。一开始主要的症状是发热恶寒的症状。所以说“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那不是后世的话,叫“有一分寒热便有一分表证”吗?它这个从《内经》理论来的嘛。就是这么发展下来的。至于感受外邪,为什么要发热恶寒,这从外面理论上来讲,或者分析病机来说,这是有的,因为外邪伤人的时候,首先伤人卫气,使得卫气不能发挥温煦作用,所以就恶寒。卫气是位于表的,外邪侵入人体首先伤人卫气。使得卫气“温分肉,肺腠理”的作用,失常了。不能温煦皮肤分肉所以就恶寒。为什么发热呢?外邪侵袭之后,一般的都要使腠理密闭,腠理密闭的时候,卫气就不能够正常的向外宣散,就郁于内。卫气不能正常运行、宣散了,卫气不宣了,所以就郁于内,郁于内就会为热。不能正常散出去了。我们在讲卫气运行的时候,不是有一个“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薰于肓膜,散于胸腹”吗?各处都有卫气的温煦,那么当外邪的侵袭,腠理密闭,卫气不能散出去了,不能散出去就为热。卫阳之气是阳热之气,闭郁就化热,所以又恶寒又发热,不是说你热了吗,怎么还冷呢?热归热,但是它又不能正常发挥温养作用,所以还恶寒。体温很高了,这人还特怕冷。所以说因于露风,感受外邪,首先出现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寒发热。

下边这几句话,我们在《阴阳应相大论》也见过,类似的话,不完全一样,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正是由于阳气失常了,所以春天感受风邪,风为春季的主气嘛,暑热为夏季的主气,寒冷为冬季的主气,所以春伤于风邪,伤于风之后呢,邪气留连,没有很快的治愈,没有及时的把风邪祛除掉,没有把风邪散出去而留连于体内。留连于体内怎样?乃为洞泄,夏为洞泄。到夏季容易产生洞泄之病。洞泄就是水榖并下,飧泻,完榖不化,不能止那种泻叫洞泄,为什么邪气留连,到夏天成为洞泄之病呢?那是由于阴阳相互滋生,阴阳相互滋长的关系,有了阳生才有阳长,生长化收藏是相互关联的。春天阳气当升,感受了风邪而不能升,夏天阳气当长,它不能长,所以到夏天阳气当长不长,就成为阴寒之病,阳虚之病。阳虚洞泄。这个不是夏天得的病,是春天就开始受风了。导致了阳气当升不升,以至于到夏天,阳气当旺而不旺。所以出现洞泄,寒中。洞泄就是寒中,里头特寒了,寒中之病。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暑热为夏之主气,夏伤于暑热之邪,到秋天的时候,风凉外束,暑热之邪侵犯人体,秋天是风凉,凉燥之气,风凉外束,使肌表闭塞了,里头有暑热,外头有风邪闭塞,因此出现疟,秋为痎疟。痎疟,疟疾的总称。当然有的注家说痎疟是夜里发的疟疾。好像也不的解释不是这么解。就是泛指疟疾而言。夏伤于暑,秋为痎疟,那是由于暑热藏于内,外受风邪所以出现寒热交作这个病,就如同我们在126页那句话讲的,“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腧以闭,发为风疟”。那个穴腧闭了以后,也是外受风热,风寒之邪,使得穴腧闭了,里面有暑热,这个里头呢,这段讲的,有暑热之邪的侵犯,外面又受风寒之邪的外束,束缚于外,于是出现寒热交作的疟疾。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秋天感受湿邪,可以引起咳嗽,那么一般的说不是说秋燥吗?可《内经》这地方就是说的秋天伤于湿邪,所以注家们多半解释,那是初秋,湿气尚盛,燥气还没有当令,燥气还没有当令的时候秋伤于湿,所以上逆而咳。使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嗽。发为痿厥,可以理解为所冬为痿厥。到冬天出现痿厥之病。痿,就是肢体痿弱,厥解释四肢厥冷。冬为痿厥。这个教材注释上讲了,20注,痿厥是个偏义复词,作偏义复词解的。偏在于痿,也就是四肢枯痿不用。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到冬天就可以肢体枯痿不用。秋伤于湿,导致了秋天阳气应当收而不能收,秋天阳气应当收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嘛,秋天阳气当收而不能收,为什么不能收?伤于湿邪。阳气本来就不足,再感受湿邪。使阳气当收而不能收。因此到冬天当藏而不藏,不能够温阳骨骼、筋脉,所以就枯痿了。所以冬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天感受寒邪,冬主藏,冬主藏而不藏,冬主藏是指的藏精,阴精不藏,那么到春天之后,阳气上升,自然界也阳气上升,人体阳气也应该上升,由于阴精不足而阳气上升,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生温热之病。所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本身由于冬不藏精了,伤于寒邪阴精不足了,到春天炎热之气上升的时候阴精不足,所以就出现温热之病。所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这是四时气候失调了。四时的不正之气,那个交替的、更迭的伤害五脏。还不单纯是一气伤本脏,比如说春天伤于风,风伤于肝。像上边所说的“风客yin气,精乃亡,邪伤肝”。它不单是这样,它可以春天伤于风,夏天成为洞泄,夏天伤于暑,秋天为痎疟,秋伤于湿,冬生痿厥,冬伤于寒,春天成为温病。所以四时之气更迭伤害五脏,总之是四时不正之气可以伤害五脏。

这里的问题实在好理解,就从阴阳相互滋生这个角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互根的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一段。也就是说只有春生才能夏长,只有夏长才能秋收,秋收好了才能冬藏,冬藏正常了春天才能生。其中某一个环节紊乱,就可以导致下一个环节的疾病状态。这个倒容易理解。容易出现问题的,就“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就是作为后世温病学家的一个理论,什么理论呢?是伏邪的理论。新感和伏邪。后世温病学派伏邪的理论根据,主要的从《内经》,主要根据就是这样的话。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个问题应该有分析的来看,要是从这一段的本义来看,应该说不含伏邪的意思。并不含有伏邪的意思。但是你说后世温病学家根据这个,他发展了一个,创造了一个新的理论。可以不可以?应该说也可以。因为这个理论在临床当中也适用啊。伏邪温病说到现在也不能废除掉啊。所以他从这个来引申,来创造一个新的理论出来,应该说也是允许的,也是正常的。可是话说回来,这句话的本意,不是,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只有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伏邪,那春伤于风,夏为洞泄之洞泄,也是伏邪洞泄?好像它并不具备这样的,从逻辑上,从文义上推测推下来这一句话,不应该具备伏邪的意思。我是说后世医学家引申发挥,这是允许的。

这一段,作为一个中医的理论来说,大家应该是熟记的。特别是“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是中医应该熟记的东西。背下来的东西。好,这一段,串讲就到这里。

【理论阐释】
1.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132页。讲阴精阳气的关系问题。阴精与阳气的关系的问题,提出三点:

互用互存的问题。互用互存,只有有阴的时候才能有阳。只有阴精充足的时候,阳气才能充沛。只有阳气充沛的时候,阴精才能化生。是互用互存的。换句话说,此虚彼也虚。没有说是阳虚了,阴气就特别正常。不可能。严格的说,阳虚之后的病人,阴他也是虚的。但是只不过它是相对而言。阳虚显得阴盛了。从互根互存的角度来说,阴虚阳也虚,阳虚阴也虚。阴精虚了,不能化生阳气,阳气怎么充足的?那不叫充足,那是虚阳、虚亢,或者叫做虚热。不是真正的阳气足。所以严格的说,阴虚阳它也虚。阳虚,阴它也虚。此虚彼亦虚,互存互用的问题。
互相制约。就是此消彼长的问题。阴阳是相互制约的,所以有此消彼长,此长彼消这样的问题。和我们上面说的此虚彼亦虚不矛盾。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是从相互制约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这样考虑。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是和为贵的问题,是讲阴阳调和。
所以这三点,第一点是此虚彼亦虚,第二点是此消彼长,第三点是讲的阴阳之和,和为贵。必须调和事物才能正常的发展。人体阴阳必须调和才能健康的生活。虽然对立的双方,说斗争是永存的,其实斗争前提下它必须是协调。不协调,谁跟谁斗去?从人体生命的角度考虑,必须使阴阳协调。谁说阴阳不是相互对立的,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必须保持它们的相互协调才能健康。让它尽快的动,让它尽快的决裂,那尽快的死亡。所以从医生的角度考虑,应该想办法促进人体内的阴阳协调。和为贵,是讲的这个问题。在我们医学里头是说的这样的关系。

2. 阴阳失和的病理
这里头有几点:

脉流薄疾,并乃狂。
阴不胜其阳,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临证指要】
1. 阴阳互根理论的临床应用
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一段,主要是用了张介宾的一些个观点,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而能生化无穷;善不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源泉不竭。”可是说你阳虚的时候,单纯补阳,不补阴是不可以的。阴虚了就一味的补阴,不给他阳气盛不能化生出阴精来的。所以这个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当归补血汤还是重用黄耆,尽管是补血,还是重用黄耆呢!血脱了没,血脱了,要不要补血?要补血,但是还得重用黄耆。没有黄耆来补这个气,血不能生的。所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那是阴阳互根嘛。

刚才我也举了两个例子,阴不胜其阳,脉流薄疾,并乃狂。那是确实治疗狂证,中医所说的狂证。一个产后的精神障碍。一个就是精神分裂。都是由于阳热过盛,阴气大伤了。

这一段我们就讲完了。

五味偏嗜所伤(阴之所伤)
133页。也就是本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是五味偏嗜。酸苦甘辛咸,五味偏嗜所伤。或者说阴之所伤。偏嗜就是太过了。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人体都是必须的,饮食五味嘛,但是如果太过了,那就“所伤”。五味对阳气而言,它就是属于阴,因此可以说是阴之所伤。我读一遍。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作全篇来讲,大部分是讲阳气的重要性,阳气的生理和病理,中间一部分,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上面那段,是就阴阳协调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一点阴精的作用。特别是阴阳协调的重要性。最后一段,是讲阴精所伤,你看,虽然是强调阳气的,生气通天的,但是在它的论述过程当中,讲了阳气的重要性是主要的论述,其中又谈到了阴阳相合协调,同时也强调了阴精的作用。还有阴精失常的时候,就是五味偏嗜的时候导致的一些病证,这样看的话,从结构,从内容上,这论文就是完整的了。下面看,串讲一下。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这阴就是说的阴精,人体内阴精的化生,根本来源,本就是本源,本源于什么?饮食五味。所以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五官就是说的五脏,五脏藏于内,五脏藏神,所以叫五官,五脏就是属阴的,所以阴之五官,这里上的就是五脏。

“伤在五味”,也是五脏,这五脏又能够受五味所伤,虽然五脏藏精的,阴精必须有五味化生,但是饮食五味又能伤害人的五脏。事物的两方面。没有饮食五味,五脏的阴精不能产生,但是五味偏嗜了,太过了,又能反过来伤害五脏。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酸味太过,酸味入肝,本来酸味可以补肝,但是过于酸,先使得肝气以津,津就是过盛。

“脾气乃绝”,肝气以津,就导致了脾气乃绝。木克土,酸味太过了,滋长肝气,肝气太盛,木克于土。所以使得脾气乃绝。受伤,脾气受伤。或者说使得脾土之气衰竭。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咸,属于水之味,入于肾,肾主骨,所以咸味本来是入肾的,但是咸味太过,就伤肾而伤人骨髓。味过于咸,所以大骨气劳,肾主骨嘛,大骨气劳,使骨气劳伤,味咸,咸味太过了,使得骨气劳伤,短肌,水盛反侮于土,脾主肌肉,所以短肌,心气抑,心火被抑制,水盛而侮心火。这是上面这两句话下来,还是按五味入五脏,但是下边五味入五脏,就不是完全按这个字义下来的。就有改变了。说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span>”,甘的话,是属于脾土之味,味过于甘,应该是伤脾土,可是下面说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所以这句话有个校勘问题,你看教材的注释5,“甘,太素作苦”,如果说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就对了。苦是火之味,入于心。苦味太过的话,那就使得心气喘满,心气就不调顺了,不和平了而喘满。色黑,那就是火与水的关系,黑色水之色,色黑,心火太盛伤肾水,所以出现色黑,水之色出现了。肾气不平衡,火反侮水了。本来是水克火的,但是由于心气太过反侮于水。所以使得肾气不衡。下面,同样的,

“味过于苦”,也存在这个问题,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所以《太素》“味过于苦”是“味过于甘”。

今天就讲到这。

[完/4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11:4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