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第18、何谓“疾病”、何谓“医”、中...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8:1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Ob//sid/XMTcyMDU1NzMzMg==/v.swf[/flash]

第01: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全集相关文字
   在前面的节目中,围绕着阴、阳、天、地、人、和,曲黎敏讲述了中国医学,中国汉字中国文化,其实是同根同道,也就是《从字到人》所要传达的要义。第一个中国汉字中,都蕴含着做人的道理,与中医的医理。我们每天所说的话,做的事,困惑的问题,都要从中找到文化根源上的解释,和先辈思考的痕迹。因此,在接下来的节目,曲黎敏将结合古今,重新诠释什么是疾病,什么是中医中药,什么是中国文化,什么是中国汉字。

   何为“疾病”?为什么要先说疾病呢?因为以往大家对中医的认识,都是与病相关,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会想到中医,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先来看看什么是疾病?

   古代的“疾”字,它就像一支箭一样,就是矢后来新的简化字写成,把这个“矢”写在里面,外面它写一个病字旁,这个疾病两个字都从病字旁。其实病字旁在古代不叫病字旁,实际上是“疒”(音:床)部。我们现在看不出它像一张床,如果把它倒转90度的话,大家看,就是一张床的样子。生病了最关键的一条,中国就把造字之初,实际上它就告诉你,生病以后的第一要务,不是吃药,而是要先上床休息,先躺下放平自己。因为我原先在《从头到脚》里面曾经说过,我们人为什么活不到天寿,一个很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人的直立,会造成人的很多的疾患。所以能够及时地把自己放下,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个词汇特别好,就是老是让你放下。一方面是放下自我。其实放下自我的前提还有一个,把身体也要放下。你要放松下来而不能那么紧张,你站着的时候你就是很紧张的。比如说我们出门,我们出门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形象,我们一定要把头发梳理得非常好,一定要让自己的精神状态好,一定要后背挺直。这些都是要使自己的整个的身心,投入到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去。所以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话,就是放下。有了病以后要及时地躺下,先修复自己,先让自己的身体得以修复,这个是很关键的。这个就是疾病的“疒”部的意思。

   现在在医学里有一个词,叫临床。它与疾病两个字的“疒”部有什么联系呢?

   我们现在经常说叫临床,比如说医生去给病人看病叫临床,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的。古代是医生一定要到病人的身边去,这才叫临床,你要到他家里去。所以古代的医生一般的来讲,像我们学校校庆的时候,就非常有意思,就给每个人发一把伞,其实发伞很不好的。因为伞是“散也”,很多人很忌讳发伞。可是为什么给医生,给所有的中医的大夫要发伞?实际上在古代是有缘由的。就是说医生要是不管是刮风了下雨了,你都要备好了伞,随时随地准备出发,这个是对的。就是到病人的身边去,这个才是他的核心的东西。到病人身边去有几大好处呢?第一你能真正知道它的根源在于什么。

   古代曾经有一个经典的医生“临床”的案例。清朝的名医崔默庵,外号“崔一贴”、“崔半仙”,医术高明,名声远播。一天,他被一位病人请到家里看病,这个病人全身都肿,包括头面全都肿了,这个病人到他身边以后,就把他的脉。觉得他的脉非常平和,不是病脉,根本就没有病。

   崔默庵一时找不出这个病人的病因,正逢吃饭的时间,崔默庵就在病人床前用饭。这是一个很负责的医生,他就觉得我吃饭的时候也守在病人的身边,他就一边吃一边琢磨这个病人,然后这个病人由于他全身肿了,先前请的所有医生都给他一个劝告,让他不许吃饭,所以这个病人已经饿得不行了。所以他看到医生在旁边吃饭,给他馋得呀,因为他的眼睛也都肿了,所以他就用手使劲地把眼睛掰开了,看着这个医生吃饭。同时使劲地咽他的唾液,就是他特别想吃。医生就发现这个动作很奇怪,就问他你饿吗?他说我饿,饿极了,饿疯了。说那你干嘛不吃啊?他说以前的医生都不让我吃,然后我就没法吃。医生说这有什么不能吃的,你就吃呗。然后给他吃,吃起来特别香。这个大家也清楚了,如果一个病人生了病以后,如果他整个象,他吃饭的时候还很香,这个病就不算什么了不起的病。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保命要先保胃,保住了脾胃,其实就保住了身体的根本。既然这个病人的脾胃没问题,脉象上也没异常,究竟病从何而来呢?崔默庵观察了病人屋子的床榻,有了发现。

   这个病人是刚刚结婚的一个人,他屋子里的家具全部都是拿新的油漆刷过的,这个漆的味道特别重,病人住在这个屋子里,实际上他是中了漆毒,所以造成他皮肤的全身肿胀。这个医生由于到了他的家里,如果这个病人到了医院根本就找不出原因,这个医生马上就找到对应的方法,于是就把螃蟹好几斤,捣碎了把他全身辅好了以后,很快肿就消了,痘就都长出来了,然后慢慢就出现“疾顺之症”,就是把它发出来了,发出来以后就没事了。

   因此,到病人生活居住的环境,才是真正的临床。第一、临床不光能看到病人的症状,也能观察到病人生活起居的各种信息,能有利于发现病因。第二、能让医生把到真实的脉象。因为中医大家都知道,中医是很讲究把脉的。在《黄帝内经》里曾经说过,把脉有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把“平旦脉”。现在人一理解,把“平旦脉”就是说把早晨起来,刚起床时候的那个脉。其实就是说,你在起床的时候,你还没有去上厕所,刚刚睡醒的那一瞬间,把你的脉。这个是古代说的,把平旦脉的一个要求。其实真正的平旦脉的根源是什么呢?就是说平旦脉的时候,人的脉象基本上偏于稳定,就是它非常非常的稳定,特别特别地稳定,就是最容易显现它的病状在哪里,所以这是把平旦脉的真正的根源,就是这个时候很稳定,不一定非得把早上的脉。

   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不容易把到平旦脉。所以现在把情绪稳定,方方面面都稳定时的脉象,就叫平旦脉。我们现在看病,就会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会发现,比如说北京这么大,现在都有六环了,假如你从六环跑到我们学校去看病的话,你这一路,首先要挤车,本来是一个很虚的人又挤了车,等好不容易到医院呢?然后会有一个问题,然后大夫中午就该休息了,或者是你挂不上号,然后一急一气,然后再加上很多的原因,一生气一着急一上火,那么你这个脉象整个就变了,实际上是把不到你真实的脉象的。所以这也是古代人强调一定要临床的原因,我一定要到你床边去,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古代的这种说法,所以这个叫临床的概念。

   再来看“疾”字,究竟是讲什么样的病症呢?“疾”字在《说文解字》当中,它说的是病也。这个病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的一种病症,其实是个小病。大家记得这个原则,凡是发得很急的病,过去叫实症,其实都是正气还尚足,所以好得也很快。反而慢性病是不死不活慢慢来,就这样的。发病急,正气足也好的快。记住这个原则,其实“疾”是小病。

   而“疾”字中的“矢”字,也暗含了“疾”只是外伤的意思。可能是受了皮毛伤,外伤被箭射中了,这些病不是很重的病。

   那什么是“病”呢?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病,疾加也”,就是病加重的意思。所以大家记住,“疾”和“病”的两个概念不同的是什么?就是一个是小病,一个是疾病加重。所以这个“病”字中间是一个“丙”字,这个“丙”对应的是南方丙丁火,火又对应心,所以心病难医,病要最重的就是心病。

   丙丁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天干地支,五行属火,火对应的五脏为心,心为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因为“病”比“疾”重,“疾”为外伤,“病”为心病。

   所以这个是说,“病”比“疾”重,而中医治病靠的是人体的正气,所以说不怕外伤外乱,就怕内伤内乱。中医是很怕内伤内乱,所以七情如果伤了的话,这种病是最难办的。关于这个“疾”和“病”的描述方法,在古文里是很多的。

   在《左传》中,就用“结草衔环”的故事,来说明疾与病的不同。

   “结草衔环”是说什么呢?它说《左传》里记述,曾经有一个叫魏武子的人,魏武子有疾,疾是小病。有了小病以后,在他病轻的时候,因为他有一个美姜,他有一个小太太对他非常好,于是在他有疾的时候,刚刚得了病很轻的时候,他就跟自己的儿子叫魏颗,他说这样,将来我死了你一定要让她去改嫁,一定要让她嫁人,她青春美貌,说不要耽误了她一生,一定要让她改嫁。等他病重了以后,魏武子有点老而昏馈了,就把他儿子叫到床边,说的,如果我死了,你就让这个女的给我陪葬,让她跟我一起死。就这样等魏武子死了以后,魏颗就从他病轻的时候说的话,就让这个妇女改嫁了。他就说因为他父亲老了,他病重了以后,他脑子就有问题了,所以他已经非常情绪化了,所以这个时候说的就不准确了,所以我用他理智的时候说的话。

   若干年后,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斗中大败秦师,这个老人是谁呢?

   后来晚上有人托梦给他,说我是谁呢?今天救了你的人,就是被你原先嫁出去的那个女孩子的父亲,因为我很感谢你,你用了你父亲清醒时候的话语,所以我非常感谢你。所以这个时候大家记住,只要古书再现疾的时候,就是小病。疾病两个字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重病的意思。

   什么原因会使人生病呢?从医理的角度来看汉字,你就能避免很多生活的误区了。

   比如说积劳成疾,在中医里关于“劳”,它专门有一个定义,就是“避免五劳”。病是怎么得来的呢?其实都是一种积累的过程,都是时间啊,在长时间你的生活习性不改变的情况下所造成的疾病,所以首先要避免五劳。这五劳分别是什么呢?第一、久视伤血。如果你长期的看东西,就像我们每天都盯着电脑看,这样就会伤血。心主血脉,所以就损神,这个是损神明的。所以现在精神病院里,多了一些病人是什么?就是由于长期在电脑上玩电子游戏,然后出现了精神崩溃。为什么大家会想不明白?就一个玩嘛,怎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一个疾患?其实这是内伤心血,耗了神,久视伤血,老看就伤了肝血和心血,所以血在中医里它是跟肝和心有关的。心又主神明,所以这样久视就会伤血。第二、久卧伤气。就是如果你老躺着不运动,现在如果你没病的话,谁也不会老躺着不动,对不对?喜欢躺的人,实际上就是脾湿重,或者是经常不运动的人,这样就会使得气机不流畅,就是久卧伤气。第三、久坐伤肉。如果你老坐着的话就会伤肉,伤肉就是指的伤脾,脾主肌肉。就是你如果老坐在那儿不动,其实这还是指的不运动的问题,就是如果你不注意适当的运动,也会是脾湿特别重,出现一些脾病。

   久坐,暗耗的是元气,伤的是脾。脾主运化,运化不好,就带不走“水谷精微”,这样就造成了脾虚和脾湿气太重,然后会逐渐感觉吃饭也不香了。第四、久立伤骨。伤骨就是伤肾伤腰膝腿胫这些,你老站着把腰就会伤掉,把股骨头这些地方,还有膝盖,还有胫骨,就是脚腕这些地方,都会有所损伤,所以是久立伤骨。第五、久行伤筋。你老走老累,这个久实际上指的是劳累的意思,如果你老过度的劳累,就伤了筋,因为肝是主筋的,肝又主“罢极之本”。

   什么是“罢极”呢?是指耐受疲劳之意。人的运动能力属于筋,称之为筋力。因肝藏血主筋,所以肝为人体运动能力的发源地,如果过分劳累就会容易伤肝。

   在《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里,就称之为“五劳”。所以人得病实际上是积劳成疾,所谓积劳成疾就是说的,其实全在这“久”字上,就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以过分,不可以长久地这么去弄。还是我们先前所讲的,一定要守其法度,不是说一件事做下去,就没完没了了。

   使人生病的原因,还与另一个成语密切相关,比如说“病从口入”这也是一个成语。“病从口入”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因为先前我们已经讲过饮食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管住嘴的问题。就是如果营养过剩而又不运动,是现在所有疾患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像这些问题,如果能够管住嘴,不乱饮,不暴饮暴食的话,我们身体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疾患。人要想身体好,其实就靠的是什么?也是有一句成语叫“积精累气”。就是要想身体好,也是靠一天一天的精,是一点点攒起来的,所以要积精累气,慢慢慢慢的该睡就睡,该吃就吃,慢慢慢慢地让自己的气血变充足,这才是身体好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

   前面说过,“疾”是外伤,是小病,“病”才难医。而最难医的病莫过于“膏盲之症”。

   “病入膏盲”,“膏”是指肥也,是指油脂,一般来讲就是指心下的脂肪。“盲”是指横膈膜,是心下的横膈膜。如果是“病入膏盲”的话,在中医里指的就是重病。这个病在《左传》里曾经说过,就是有一个国王得了病入膏盲症,最后死在厕所里就是心脏病。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就是肺气与大肠是相互关系的。如果病人大便干燥,肺心之气很虚,下面使劲排泄,在大便排出的一瞬间,底下一空,上面立刻就会空掉,这样就会促使心脏病发作。

   心脏病的人最怕便秘,因为一旦便秘的话,下面一使劲上面心肺有可能马上就会散掉,所以这个是病入膏盲的一个表现。

   了解了疾,了解了病,再来看看,什么是“医”?

   这个“醫”它的左边是一个“匚”(音:芳),方正的意思。就是说凡医学必先有方正的理念才是对的。里面是一个“矢”,矢在古代是指箭。有人就说这是医学里面,首先第一要有医理,然后这个“矢”,有人指的是针刺。右边是一个“殳”(音:书)字,这个“殳”字在古代也是一种兵器,有人说这也是一种武器,病就像魔,需要用兵器去打击它。另外一种说法,这个“殳”字的上面是一个回纹,这个所谓的回纹就是水流的样子,底下是一只手,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人手在水下摸东西的意思。所以这个“殳”有人认为是按摩的意思。这是“醫”的上半部分。

   因此,“医”字的古代字体中,上半部分是指第一要有医理。第二要有工具。再来看下部分,有两种写法,不同的写法代表不同的意思。一种是写成“酉”,我们原先已经讲过“酉”字其实就是“酒”。这个酒,中医里讲是“酒为百药之长”,最初的药就是酒,这是一个医字的写法。还有一个“毉”字的写法底下是从“巫”,在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就是关于医学的起源的问题。从这个“医”字的整体的造型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医”字的理解就已经,就是从它的文化内涵上,已经把它方方面面都涵盖进去了。比如说首先要有医理,还有针刺,有按摩,同时还要有药,也就是酒,或者是有巫,这就涉及到医学的起源。关于医学的起源,现在全世界都没有很标准的定论。

   因此在了解什么是“医”,就不得不了解中医的起源,究竟中国医学是如何发源的呢?

   一种说法是,认为医学源于本能,甚至连野兽,它在受伤以后都知道会去咀嚼某种草药,来给自己治愈伤口,这个是起源说。还有一种,医学源于劳动。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慢慢发现某些草药,对人的身体是有治愈作用的。还有现在的说法,有大脑结构进化说。另外有几个说法是非常著名的,就是“医源于巫说”和“医源于圣人说”。这两种说法目前可以说是现在关于中医学的一个起源的一个基本认识。

   先来了解什么是“医源于巫说”?这里的巫是指巫术吗?

   所谓的“医源于巫”,这个“巫”字古代有一种说法。在最古的时候,它有一种表现形式是这样的,就是两个工。这两个工都是什么呢?古代最早的巫的写法,是两个“工”横竖交叉,演变成后来这个“巫”的写法。

   以前的“巫”字是写成两个“工”,这两个“工”是指两种工具,也指掌握这两种工具的人。

   这两种工具到底是指什么呢?记住一个指的是规,一个指的是矩。规是成圆的,矩是成方的。所以传统文化有一句话叫,没有规矩不足以成方圆。就是规是用来画圆的,矩是用来画方的。古代人认为,大的巫师是掌握了这两个工具的人。那么掌握了这两个工具的人,他就是掌握了宇宙间的大秘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圆地方。这就是说,如果你掌握了规矩,实际上你就懂得了天地之道,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理,明天地之道。所以这个“矩”,甚至在中国古代汉代的画像石里,曾经多次出现过一个很著名的画像,就是“伏羲女娲交尾图”。“伏羲女娲交尾图”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一般的来讲,伏羲手上拿的是规,女娲拿来是矩,或者是两个人颠倒这么拿。这是伏羲和女娲分别代表中国远古时期最大的两个巫,他们是掌握了天地之秘密的人。就是说的,有了这两个东西,他们才可以对整个世界作出一个完整的解释。这个就是“规矩”的意思,就是那个巫实际上是从二工,是规矩。这个远古的大巫可以这样讲,古代的巫跟我们现在所说的跳大神的那些巫,是不一样的。他是什么呢?是远古时代最重要,同时又是最全能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是世界万物的解释者,所以这是最早的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01: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