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第17、何为名字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8: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Ob//sid/XMTcyMDU1NTMxNg==/v.swf[/flash]

第01: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全集相关文字
   有姓必有名,什么是名呢?曲黎敏中国生命文化系列:《从字到人.何为名字》。

   在上一节《从字到人》中,曲黎敏讲述了姓氏的由来,中国人有姓有名,今天就讲一讲什么是名字。

   名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名”上面是一个夕阳的“夕”,下面是一个“口”,所以名字在古代叫做自命也,自己叫自己叫做“名”。那么为什么从“夕”从“口”呢?“夕”者是昏暗,看不见的意思。我们现在是夜里都有灯光,大家都能认出对方是谁。古代也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所以古代就昏天黑地的时候,谁也认不出来,当前面有个人,然后这边就会有人问,你是谁呀?然后他一定要说自己的名字,说我老二,或我老三。

   一个人什么时候取名呢?《礼记》中记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男角女羁,妻以子见父,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就是说在孩子百日那天,父亲要给孩子取名。

   小孩子当存活了一百天,才是代表了他的真正活下来的意思。因为古代养育一个小孩子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所以一百天以后要给他剪头发,把头发稍微的修剪修剪,然后这个时候妻子抱着孩子,来见这个孩子的父亲,这个孩子的父亲就要“执子之手”,就是攥着自己孩子的手,这就是延续的意思,子孙相传的意思,叫“咳而名之”。就是笑着然后给孩子取一个名字。

   在《礼记》中记载,在孩子“百天”的这一天,名取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遍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所以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现在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天”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这个名字究竟该怎么取呢?

   关于取名字的问题非常有趣,最早的母系时代取名字,都是按母亲的感觉去取的。比如说这个是轩辕,那个是什么子之类的,比如燕卵,它都按自己的神话感觉去起。等到父亲给孩子来命名的时候,基本上是按孩子的特点来取。比如说这孩子,如果他当时难产,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寤生”。

   《左传》记载,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公元前757年,姜氏在生郑庄公时难产,在床上翻滚呼喊了两三天,郑庄公才伸出了一只脚。从那时起,她就开始讨厌这个儿子,并给他起名“寤生”,就是难产逆生的意思。

   就是假如难产的话,就给他起名叫“寤生”,就是这样难产的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孩子,屁股有一块大青记,古代都是按特征取名字,就叫“黑臀”,就是黑屁股的意思。“黑臀”指的是晋成公。还有一些比如说孔子的哥哥,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因为他是老大,可能有点皮肤病,要么他可能有点跛脚。这个“跛”字,可能右边腿有点不好,所以孔子的哥哥就叫做“孟皮”。有的就是寄予了某种希望,比如说我不想让这孩子多得病,就叫辛弃疾,“弃”就是不要得病的意思。还有汉代有一位大将军叫霍去病,“去”就是离开,就是不要得病。将来我们会讲“疾”和“病”的这个概念,霍去病,就是不要得病的意思,所以这些名都是寄予了家人的一种希望。而我们现在人给人在命名的时候,比如说我们现在当家里有了一个新生儿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给孩子取名字,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的名字,中国人的名字,重名的特别多,一般都叫卫东,卫红什么这些名字特别多。66年的就叫立新、革新,因为66年是破旧立新年,但你叫破旧就不太好,所以都叫立新。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孩子寄予更多的希望,有的人叫博文,希望他将来文化特别好。还有的叫刘洋,索性你就出去,他都是寄予了不同的希望。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中国社会现在越来越开放,就是大家也不留洋了,因为中国开始强大了,现在一般都喜欢取很个性化的名字,比如说有人就叫渔翁,他的父母心情很闲散,所以就叫渔翁。或者比较喜欢荷叶,雨打荷叶的声音,那就叫雨打荷叶都可以,或者叫巴焦什么之类的,现在起的名字非常的个性化。任何东西取名字,它都是有一定的规范性的。

   由此来看,中药的名字就十分有意思了。比如说山药,山药原先并不叫山药,原先山药叫“薯蓣”。我们现在一般用的都是淮山药,原先叫“薯蓣”。那为什么后来叫山药呢?实际上这个“薯”和“蓣”,唐代和宋代的皇帝,有一个人专门叫“曙”,有一个人专门叫“豫”,所以这两个字就没法用了。

   据《本草纲目》记载,山药原名“薯蓣”。唐朝时,因代宗皇帝名“豫”,为避讳改名“薯药”。宋朝时又因英宗皇帝名“曙”,为避讳再次改名为“山药”。中药里还有一个名字叫“玄参”,清代有一个皇帝叫“玄烨”,玄烨因为占了这个“玄”字,所以这“玄”字又不能用了,现在这个“玄参”就改成“元参”。我们在使药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它原先的名字到底是什么,然后知道它是因何而改的名字,这是“名”。那么我们都知道古代人是有名,有字的,“字”又是什么意思。“名”是你自己叫自己的,是三个月的时候,一百天的时候要取的名。而“字”上面也是从“宀”字头,底下是一个儿子的“子”,整个的节目都是在讲“字”而已,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姓必有名,什么是字?这次的节目叫《从字到人》,在开篇中就提到所谓的“字”,就是女人在家乳养孩子的意思,这也是最本始的含义。

   所以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说法,就说女人要想优生的话,女人“字”多则不繁。如果女人生的孩子很多的话,这个孩子就不好往下养育。女子“字”少则繁,就是女子如果生的孩子少就好养育。所以这个“字”的第一个意思就是生育的意思,在家里养孩子,这是它的本意。

   另外,在这次节目中,经常提到一本书叫《说文解字》,为什么“文”要说,“字”要解呢?

   中国字它有几个特点,中国字叫什么呢?叫文字。为什么叫文字呢?“文”一般都指的是中国字里的象形字,就是按照原像去画下来就叫做“文”,我把脚印画下来就叫做“文”。所以“文”它有一个特性,它没法拆解,就是一个画像而已。所以在中国古代讲文字的书里面,“文”只可以说,不可以解,独体为“文”。而“字”可以拆解,所以叫做合体为字。“字”是可以拆的,上面是一个“宀”字头,里面是个儿子的“子”,代表妇女在房间里养育孩子。我不断地用字来组合新的字,代表第二个含义,也就是孳乳的意思,不断地生出新的含义。第三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名字的意思。中国古代男子到了三个月的时候,然后取一个名,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要取一个字。

   《礼记.檀弓》说,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男子到了二十岁,要开始懂礼了,不能直接叫名了,就要取字。

   男子到二十岁这一年,有一件事就是一定要行冠礼,一定要把头发梳上去,同时一定要在名之外取一个字。就是你要承担起生育的这个责任,是说从你的生理转化到你的社会职能,所以别小瞧男人取一个字。所以中国古代凡是是尊重一个男人,都要称这个男人的字,而不可以称这个男人的名,这是尊称。

   “字”在古代社会被称作“名”的解释和补充,“字”的产生是代表尊重,是对男子长大成熟,有社会责任,可以承但传宗接代的职责表示尊重。

   有一些古人还可以给自己取一个号。比如说中医里面有的人就叫什么呢?像李杲,就号东垣老人。老医生嘛,就得老一点,所以就叫东垣老人。古代像苏轼,他就号东坡,字子瞻。所以“名”和“字”大家记住,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

   苏轼的名与字,有什么联系呢?“轼”字是车辕的意思,人只有站在车辕上才可以高瞻远瞩,所以苏轼的字叫“子瞻”。“字”一定是名字的生发的含义,所以这个是很核心的东西。男子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要取一个字。

   男子二十行冠礼,然后取一个字,意味着男子将要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习俗,我倒建议中国社会,现在应该重新把这个习俗建立起来,就是男子到这一年的时候要给他行冠礼,要让他懂得约束自己,同时要让他知道如何尊重自我,这是很重要的。这代表他成熟的标志,然后取一个字,平时朋友来称呼你的时候,都是对你表示尊敬,都要称你的字,不能叫你的名,就会树立起男人的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它还告诉你,这个时候叫弱冠,因为你身体很弱,所以你不能结婚,而且你现在主要是养身体,养精力。但是从生理,你要在心理上有一个心理转换,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这就叫做字。

   关于字,还有一个词,叫“待字闺中”,这也是说的女子的生命之道。

   “待字闺中”就是在闺房里等待生孩子,所以这个“字”可是说是最接近它的本意的一个字。“待字闺中”,在家里等待生孩子,这叫“字”。

   围绕着“和”,曲黎敏讲述了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究竟人的这一生,应该怎么界定呢?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用了五句话,就概括了人的一生。

   《黄帝内经》的开篇,其实就以一种方式界定了人的一生。他认为人的一生,一个守时、守位的问题。你在什么时间段,你该怎么去做。比如《黄帝内经》写的非常有意思,它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先是一个“生”,出生。每一个小孩子出生都是“生而神灵”,是非常神灵的。每一个小孩子他的根性都是按理说都是很不错的,全看后天怎么去开掘他,培养他,养育他,这是很重要的。

   到了幼年的时候,《黄帝内经》就说,“弱而能言,幼而徇齐”。“徇齐”也叫“徇齐(ji)”,就说在幼年的时候,他会处在一个快速的生长期。“徇齐”就是指的快速的生长期,不断地快速地生长。

   长大了叫“长而敦敏”。“敦”是敦厚的意思。比如说16岁之间,或者说16岁到20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属于快速生长期,等到长大了以后就敦厚了。“敏”是什么呢?右边是一个人给左边的一个人梳头,“敏”就是懂得规矩了。虽然变得敦厚了,但是也开始懂规矩了,法则了,在社会上如何去生存的问题了。然后“成而登天”,这是《黄帝内经》的第一句话,等你人生全明白了以后,也就该登天了。“登天”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你全明白了,也该死了。所以在《黄帝内经》开篇的时候,用“生、弱、幼、长、成”,用这几个字来规定人的一生。这是《黄帝内经》按人的生理,它的“生、长、盛、衰”来规定人的一生。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如何看待人的一生呢?作为社会上,它有另外一种规定方法。是靠什么呢?比如说你求学,成家,立业,为官,告退,是按这种方式。那么在这里,大家就可能知道,我们人的一生年龄的称谓,最著名的一段话大家都学过,就是孔子的那句话,叫做“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

   《论语》中说,子曰:“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古代大学就是性理之学,小学是文字之学。十五岁就要立志,就要开始学人生大道理了。

   十五岁的时候,叫做“有志”,要立志,有志之年。我们在教育小孩子也是一样,在15岁的时候,要让他有一个很高远的志向,你将来要做什么要很明确。然后下面那句话是“三十而立”,就是“三十而娶”。你娶了妻以后,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就是丈夫,所以三十而立,要让自己在家里要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后四十叫做“不惑之年”。就是四十岁,就不应该有太多的疑惑了,方方面面都要成熟了。五十是“知天命”。这个时候就知道很多的事情,自己做不到的也要去做,这是不可以了,到五十岁的时候,是基本上属于知天命之年。六十叫做“耳顺”。“耳顺”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随顺众生,就是不是老是争强好用的那种忤逆的状态,然后就是随顺众生。对身体也是这样,身体也是众生,这是我一向强调的,所以叫做,人老了以后,气血已衰,所以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戒之在得,就不该自己得的东西,就不要去求了。这就叫“知天命”和“耳顺”之年。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就是七十岁的时候从心所欲。那么从心之年,实际上就达到一种非常自由的境界,这是很高的一个境界,是一种自由的状态。虽然达到这种自由的境界,但是它最后有一句话叫做“不愈矩”,不超越法度,一定要尊崇社会规则,社会原则及法度。“不愈矩”,懂得规则了,懂得如何去规范自己的一生。这是孔子关于人的一生,他是用这种时间段,守时,守位,你的位置,这个时候你要做什么,然后这个时间段你要干什么。这是非常著名的一段,就是孔子关于一生的界定。

   中国古代有一本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书,在节目中也经常提到,就是《礼记》。它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它是从礼制、礼仪的角度去解释生活和文化。在《礼记》中,将人的一生分作幼、弱、壮、强、艾、耆、老、耄、期这几个时期。

   十岁的时候,叫做“十年曰幼”,是很幼小的。这个时候干什么呢?你的主要任务,学习。“二十曰弱”。是指身体这时候还“弱”,这时人的身体开始处在一个转折期,但是这个时候要学规矩。冠礼,就是把头发约束起来,然后受礼而受人尊敬。就是你如果二十岁的时候,你一旦行了冠礼,其实不仅是表示你对别人尊敬,别人也要对你尊敬。所以二十岁的时候,不仅要受冠礼,同时要给自己取一个字。“三十曰壮”。三十就是身体就开始壮了,这个时候人就要“有室”,就是要成家。记住啊,三十岁的时候,一定要开始成家了。“四十曰强”。四十岁的时候,人变得强大,这个强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智力强,还有一个气力强,这个时候叫做“仕”,要出去承但一些工作,叫“学而优则仕”,你学习要特别好,你就可以去做官。“五十曰艾”。这个“艾”在传统意义上来讲,它是说有三个方面。一个方面就说五十岁,人就开始变老了,气力已经衰了,所以白色如艾,就像艾草一样,有枯萎之象。

   古时候把齐国和鲁国这些地方的老人也称作“艾”,还有一本书,是专门用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是东流末年刘熙所著的《释名》。

   《释名》里解释什么叫“艾”呢?指的是治理条理。所以五十岁的时候,人应该变得很果断,所以这个时候叫“服官政”,就是做高官。作为人生来讲,五十岁的时候,因为你做事很果断,成熟度也很高,意志力很坚定,所以叫“服官政”。“六十曰耆”。这个时候特别有意思,我们六十岁又称之为花甲之年。六十一个甲子,所以六十又称为花甲之年。人到六十岁的时候从官位上就要退下来了,叫做“指使”。就是六十岁你有资格了,你有老本了,你都这么大岁数,你可以到处指使人了,说孩子干这个吧,孩子去干那个吧,就是他可以指使下面的人。七十岁的时候叫“老”。七十的时候人就老了,不可以指使别人了,这个时候叫做“传”。就是你要把你人生的经验,你家里的事情全部委付给子孙去做了。“不复指使”,你在家里都不要指使来指使去了,你要开始传承你所有的人生经验了。“八十九十曰耄”。这个时候已经是非常非常老了,这个时候是怎么样呢?中国古代要求,这个时候“虽有罪,不加刑”。就是这个时候他如果犯了法,就不要评判他了,他都这么大岁数了,都老糊涂了,不给他加刑。然后是“百年曰期”。一百年以后叫做“期”,这个时候你要颐养他。就是百岁的老人,我们要颐养他。《礼记》是按照每十年对于你自己来说,应该是有一个跨度的,你要知道你该去做什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东西。

   如果过了百年,古人如何形容呢?在更老的时候,古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会有那么老的吗?反正是更老的时候,更高寿的时候叫做“黄发”。就是老头发掉了,长出新的黄毛毛来。还有一个词叫“冻梨”,就是人特别特别老的时候,皮肤上有黑斑,就好象冻梨一样。像这些时候,都是需要人去颐养的。或者是老人牙掉了以后,新长出牙来。这个就是古代它是非常强调,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一定要记住,守住你的时间,守住你的位置。什么阶段,该干什么样的事情,这是很重要的。小的时候就要好好学习,中年的时候就要好好做事,到老的时候,就要去建功立业,甚至最老的时候,要把自己一生的所有的经验很好地传承下去,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关于人的一生的一种界定。

   《礼记》对于人生的界定:十年曰幼,二十曰冠,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2-18 1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