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饮食滋味第十四章(2):治疗脾病有什么名方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8: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徐文兵老师讲解饮食滋味第十四章(2):治疗脾病有什么名方.

第一:“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如果要用针灸来治脾病,调足三里穴就可以了。
如果要用针灸来治脾病,调足三里穴就可以了。

第二:“以甘补之”,就是要用甜味儿的东西来补脾,以适合脾慢慢悠悠的状态。
用饮食如何调治呢?《辅行诀》里记载:“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德在耎。……以咸补之,苦泻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
其中“脾德在缓”的意思就是说脾最好处于一种从容不迫、慢慢吸收的状态(我们之前也说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就是要用甜味儿的东西来补脾,以适合脾慢慢悠悠的状态。
另外,“辛泻之”,用什么来把脾推动起来呢?这时候就需要用辛味儿的药去泻它了。所以很多人说自己一吃辣的东西就拉肚子,甚至有的人吃韭菜还会拉肚子,这都是在泻脾。
那“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脾特别容易吸收一些水湿、痰饮的东西,而且会使身体里面变得很潮湿。这时候就要吃点儿苦的东西来燥湿—苦的东西就像活性炭、干抹布、纸巾一样,可以吸收脾里的湿。

第三:小泻脾汤(四逆汤):专泻脾内阴寒、污浊的水湿、痰饮:治病的时候,不仅要分清患者得的是什么病,而且还要把握好药的用量。
四逆汤其实就是小泻脾汤。当我们的脾积聚了太多阴寒、污浊的水湿、痰饮的东西时,就需要泻脾了。
对于小泻脾汤适用的症状,《辅行诀》里是这样说的:“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腹冷,脉微者方。”
如果患者在服用过药之后,出现睡不着觉、上火、起口疮或者腹泻的症状,那说明辨证是对的,但用量却不对(量大了)。比如,如果患者一开始是一天服用两次而出现了这样的症状,那你就可以给他减到一天一次。
所以,治病的时候,不仅要分清患者得的是什么病,而且还要把握好药的用量。

第四:炮附子的毒性稍微小一点儿,但是炮附子特别辛辣。
这一类患者,他们的肚子一般都比较大,而且肚子特别阴寒,膝盖也特别凉,吃什么东西都会长肉,就像我们常说的“喝口水都会长肉”。
小泻脾汤里面一共用到了三味药,君药、臣药都是辛热的,佐药是甜味儿的。
关于小泻脾汤的方子,《辅行诀》里是这么说的:“附子一枚(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意思就是说,取炮制后的附子(炮附子和生附子的区别在哪?炮附子的毒性稍微小一点儿,但是炮附子特别辛辣。我之前用一百克附子、十克细辛、二十克干姜,治疗过腿太过阴寒的症状)一枚,干姜、炙甘草(炙甘草是用来反佐)三两,用三升水,来煮这三味药。直到煮得最后只剩下一升的时候,把药盛出来,等稍凉了之后,一次性喝下去可以了。

第五:大泻脾汤:专治肚子胀、排便困难、反呕:如果一个人的肚子特别胀,根本运化不开,而且下面无法排便,上面往外反呕的话,就要用大泻脾汤了。
对于大泻脾汤的适用症状,《辅行诀》里说:“治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肚子特别胀,根本运化不开,而且下面无法排便,上面往外反呕的话,就要用到大泻脾汤了。
大泻脾汤是在小泻脾汤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通便的药—大黄、黄芩、枳实,来帮助患者通便。

第六:小补脾汤:专治吃了东西不消、不化、腿肚子转筋等:炮制的方法不同,会导致药物的归经走向发生变化,所以说古人用药是很精细的。
什么时候我们会把甘草当成君、臣之药来用呢?这就要说说小补脾汤了。
关于小补脾汤治疗的病症,《辅行诀》里是这样说的:“治饮食不化,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或心下痞满,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脉微者方。”
就是说小补脾汤是用于治疗肌肉萎缩,身体无力,身子发沉,吃了东西不消、不化,吃了就吐了,或者是吃后也排便了,但仍感觉到饿,还有经常腿肚子转筋(现代医学对此的解释是—电解质紊乱,而我们中医认为是脾气不足造成的)的症状。
小补脾汤的君药是党参(为君者,一定是有他的特殊作用的,不能取代。比如大枣就像个小混混,跟谁都能搭,就是不能当君)。
臣药是炙甘草。生甘草或者是生黄芪,是入肾的,是利尿的;但是炙甘草或者炙黄芪,是入脾胃的。
由此可见,炮制的方法不同,会导致药物的归经走向发生变化,所以说古人用药是很精细的。

第七:总吃甜的东西就会伤肾—总吃甜的东西利尿,所以就要赶紧未雨绸缪,用点儿苦药,补补肾,免得脾胃还没补好,先把肾漏空了。
佐药是干姜。我们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加点儿姜或者是桂,可以防止因食物太甜而令人感到腻的情况出现。
最后的使药是一味苦药—白术。
古代的术是不分苍术和白术的,而现在我们把它分开用了。苍术偏辛,性温;白术偏苦,性温。另外,如果遇到一些胎漏(妊娠之后,阴道下血不止,可导致胎动不安、胎死母腹、小产等,亦可引起胎儿的畸形)的情况,都可以用白术。
为什么用苦药?因为如果你总吃甜的东西就会伤肾—总吃甜的东西利尿,所以就要赶紧未雨绸缪,用点儿苦药,补补肾,免得脾胃还没补好,先把肾漏空了。

第八:理中丸:专门补脾:《辅行诀》认为,如果有人肚子很凉,而且还绞痛,那么他就是有寒气。这个时候就要加一枚附子,但是加了附子就要把白术去掉。
如果我们把小补脾汤里面用到的那些药材磨成散,再搓成丸,就变成了理中丸。
现在的药店有一种药叫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跟理中丸的区别在于,附子理中丸是用来泻脾的,理中丸是用来补脾的。
《辅行诀》认为,如果有人肚子很凉,而且还绞痛,那么他就是有寒气。这个时候就要加一枚附子,但是加了附子就要把白术去掉。因为这就相当于把一个补脾汤变成了泻脾汤。当我们在泻脾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去顾及肾的事儿了。
附子理中丸的君药是附子,臣药是干姜,佐药有两个—党参、甘草,就是为了避免“后坐力”太大。所以理中丸是一个缓补的药,理中汤是一个峻补(通过使用强力药可以马上补起来)的药,而附子理中丸是一个泻药,用来泻脾胃所受的寒。

第九:大补脾汤:专治身体虚到了一定程度的症状:金生水,人的津液,比如唾液,都是在肺气的推动下产生的。
大补脾汤是在小补脾汤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补肺气的药—麦冬、五味子、旋覆花。
关于大补脾汤适用的症状,《辅行诀》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治脾气大疲,饮食不化,呕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时结者方。”
就是说大补脾汤能治疗那些枯瘦如柴,站在那儿不能灵活自如地转动,口中感到苦而且渴,虚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患者。我们中医里有句话叫气阴两伤,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什么叫气阴两伤?金生水,人的津液,比如唾液,都是在肺气的推动下产生的。肺气推动不了的时候,人就会干;脾气推动不了的时候,人就会气虚。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两个太阴都虚了,所以要用大补脾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1 20: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