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Ob//sid/XMTcyMDUzNjQ2OA==/v.swf[/flash]
第01: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全集相关文字
在上一集中谈到,中医的始祖是掌握了天地秘密的人,是万物的解释者,这些人究竟是如何与天地沟通,与万物相处的呢?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巫:祝也。这个“祝”字,上面是一个“口”,底下一个人跪在下面。我们现在“祝”就是什么呢?就是祈祷。其实就是一个人跪在祭坛前,嘟嘟嚷嚷的意思。那么古代是这样,古代是女巫称巫,就是凡是从事这种与神灵沟通职业的人,女子称“巫”,男子称“祝”。
这么说,古人是通过灵石与天地沟通的,真是这样的吗?
就说其实这个“巫”像什么呢?就像两个女人围着火堆在跳舞,这是现代“巫”的一种写法。
在现代的写法中,依然能找出古人活动的蛛丝马迹。为什么女巫要跳舞呢?在《说文解字》中继续解释道,“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所以巫首先指的是女人,这种女人能干嘛呢?能跟天上的神明相沟通,所谓“无形”就指的是天上的神明。然后它就说“以舞降神者也”,是通过舞蹈来跟天地沟通,所以女巫跟天地沟通的方式是通过跳舞。这个是我们中国文化里面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它在描述女性的时候,它基本上注重女性的体态的问题。对男性的规范,男性就不用去跳舞了,他沟通的方式,他只要通过语言,他只要通过他自己的那种语言的能力,声音的能力,就能够达到跟天神的沟通,所以这个是中国古代关于跟天地沟通的两类人,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那么在中医里,“医源于巫说”,就是说先前的这个巫指的是那种大巫,因为天地关于生命的解释,甚至都是帝王类的人,大巫这类人来解释的,到后来是由巫祝来解释。
后来发展成了“祝由之法”,“祝由”一说,从现存典籍来看,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从这两本书的描述和“祝由”一词的本义,“祝”是指“祝祷”,多半是由“巫”来承担的。因为“巫”和“祝”在古代基本上具有同样的内涵。“由”则指病因、病由。因此“祝由”就是根据病因之所在,用祝祷去治病的方法。
甚至这种方法在清代它还是有流传的,叫“祝由科”。就是有些医生专门要去学这种方法,就能够把病邪去掉。这篇东西基本上写在《黄帝内经》的《移精变气篇》。
《黄帝内经.移精变气篇》中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黄帝说,我听说古代人治病,都是求的是“移精变气”,“祝由”而已。说只要通过祝由的方法就能治好病。今天治病就不一样了,说现在治病可麻烦了,叫“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就是里面要吃药,外面要扎针。还有两种结果是,有的人就能够全愈,有的人就不愈,叫或愈或不愈。为什么呢?这是黄帝提的一个问题。我们也会有疑问,说古代人怎么找一个巫师就能把病治好?甚至包括现在的农村,有一些很偏远很偏远,医药卫生达不到的一些地方,一些乡村,它也可能采取的是祝由的方法,也会对人有一些影响力。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的问题,古人其实在千百年前就提出了疑问。《黄帝内经》里面,就是黄帝的老师叫歧伯。歧伯就说了,说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区别,大家听一听,非常有意思。就是古代人和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呢?
《黄帝内经》记载,古人与今人的第一个区别,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他说古人啊,居于禽兽之间,就是跟禽兽都生活在一起,所以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时刻要保持着警惕性。比如说古代人都善跑,就像鹿一样,他就哪怕吃下一口草,它就要抬起头来四周望一望,就保持它身体的那种矫健,警惕性非常高,这样就叫做“动作以避寒”,就是他经常会奔跑。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奔跑的能力,这种应急的能力都已差了很多了。
这其实就是《从字到人》中,一直在说的顺应身体的本能。《黄帝内经》记载,古人与今人的第二个区别是“阴居以避暑”。夏天的时候他会非常地顺其自然,他会找一个阴凉的地方去生活。这其实就是《从字到人》中一直在说的顺应天地自然的规律。《黄帝内经》记载,古人与今人的第三个区别是“内无眷慕之累”。在家里他不像现在的婚姻方式,现在很多人的疾患是跟家庭有关系的。比如说在家里不高兴他也会,或者是家里给他制造的压力太大,他也会身心不愉快,而古人没这个问题。古人是这顿饱了,我决不去想下一顿。人类的进步也在有一方面是什么呢?就是你们现在人的那个贪心,恨不得把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情都计划好。古人是没有,他的资源很匮乏。所以他今天就为了今天,今天吃饱了,他就觉得可以不动了,就要去跳舞啊,谈恋爱啊这就是他的主要任务了,不像现在人似的。现在人就说,这个时间我要工作,我要把二十年以后的钱给挣出来,那样就会很累。就是说古代的人在家里,没有这些眷属给他制造出的麻烦。
《黄帝内经》记载,古人与今人的第四个区别,“外无伸宦之形”。就是在外面也不用去想着升官发财。这其实就是《从字到人》一开始就讲到的第五种人,阴阳和平之人,不争不抢,顺其自然。所以古代叫做“恬淡之世”。就是那个时候人都是非常恬淡的,内心深处没有那么多忧患。所以记住,病邪,如果你内心非常恬淡的话,病邪就无法深入。因为我们原先在讲医理的时候曾经说过,用药是当病邪到了脏腑的时候才要用药。像这种人的病,根本到不了脏腑,所以根本就不要用药,然后针石也不用治,唯“祝由”而已。就是说只要你跟他嘟嚷几句,然后把他的思维观念,或者方方面面给他改变,或者怎么样,就可以解决问题。
那么今天的人为什么不能只用“祝由”的方法解决身心的问题呢?在《黄帝内经》中就给出了答案。现在的人就很不一样,他说“今世之人则不然也,忧患缘其内,苦形伤于外”。在外面又很劳作,又“失四时之从”,这是很重要的,就是四季。我们开篇的时候曾经讲过,四季养生的问题。现在的人都是失掉了,四季这种顺应四时的,该生发的时候你不去生发。比如说我们现在人,该结婚的时候不去结婚,不该要孩子的时候想要孩子,怎么可能怀得上呢?所以这是有很大的问题。这就叫做“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就是完全不懂寒暑。比如夏天了,夏天就应该出点汗,可是偏偏大家现在猛吹空调。然后到冬天呢?应该多穿衣服保暖,可是现在人为了漂亮,甚至冬天也穿个裙子,露着大腿,这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这叫“贼风数至”。像现在的生活方式,其实《黄帝内经》它一直在谈一个生活方式的问题,它就说现在的生活方式,就会使得病邪“内伤骨髓”,会进入得很深,“外伤肌肤孔窍”,就包括穴位什么的都伤掉了,所以它结论的一句话叫“小病必甚”,就是小病一定会重,“大病必死”,得了大病的话一定会死。所以光用“祝由”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了。
所以了解了“医源于巫”的起源,就理解了中医治病的原理。首先他要懂得天地自然的变化,才能判断人的身心所出的问题,是违背了哪些规律。其次,他是掌握有工具的人,所以在医治人的身心的时候,他知道要用什么样的手段。
比如说医理、针刺、按摩、洒类的,它源于巫,其实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比如说酒为什么是跟巫术是有关的。洒,记住,它第一个首要的,在古人眼里,第一个首要的原则,是通神明,是用来通神的。古代是这样,就说的,我们现在喝得晕晕呼呼的时候,也有一种陶醉感,其实也是跟神灵相通的那种陶醉感。所以古代就说“药不玄暝,其疾不瘳”,就是说如果这个药吃下去,不让你晕晕呼呼你这病就好不了,因为你没有达到一种水火即济的这么一种状态,那么你这个病就很难好。你还老想着我要去病邪什么的,太明确的时候是治不了病的,古代的这种说法。那么针刺和按摩在古代,古代最早的按摩的方法,当然一个是用手,最早的时候是用砭石,现在市面上外面有卖这个砭石的,砭石听起来声音非常脆,长于东海之滨。
《黄帝内经》中记载,“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其治宜砭石”。“砭石”就是最早的针炙器具。这个东西可以说治病是非常好的,如果用它来刮莎的话,它是非常地润,可以不加油的,用它刮莎效果特别好,而且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疗器具。人类最早用砭石来给人治病的时候,为什么呀?其实它也源于古代的这种巫术的观念,就认为当你身体里有病邪的时候,他就用个棍子,用点砭石什么在你身上按来按去,就是想把这个鬼打出去,他认为你得病就是身体里有鬼了,然后把这个鬼打出去,所以在你身上按按按,这也是一个针刺和按摩的最初的一个缘由在里面,就说是从这儿来的。还有像我们现在经常,在民间经常用的还有“气功”和“导引术”,其实也是源于最早的巫舞,就是巫跳的那个舞蹈,其实它对身体也是会非常有好处的。你像导引术,像我们一般做导引术的时候,所谓“导引”就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形体的方式,以形领气。比如说,我们原先说过这个胆经的问题,其实就像我们过去的广播体操,你就这样做其实也是在撑拉胆经。甚至有一点可以这样讲,我原先在讲经脉的时候,说到导引的时候,就是通过身体的撑拉,然后来达到重新调整气机。
在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些动作,其实都有深刻的养生之道。大家看,手臂的内侧全是阴,外侧全部为阳,其实从大的原则这就是内为里,这就是为阴,主阴经的这一面,外侧是主阳经。比如说我们做一个动作,大家可以回家试一下,当你两个手臂撑开的时候,你只要手臂两个手往上这么一撑,你就会有感觉是你这个阴经是整个撑拉开了,而且这一撑,手腕处就相当于一把锁,就把这个阳经给锁死了,这就是古代“导引术”的原理。然后你把它慢慢上举以后,同时当你手腕往下只要一垂,大家就可以感受到,你这个撑是撑拉阴经,手腕这么一垂,阳经就开了,其实全靠这些关节处来引导,来使得你气机有所转换,这是古代导引术里非常绝妙的。其实这些东西,最初都来源于巫术的舞蹈。人们慢慢发现,这些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所以就采取一种新的,比如气功术,导引术,这个实际上都是跟医学并行往前发展的,这就是“医源于巫”的这么一个说法。
另外一种关于医学的起源就是“医源于圣人说”。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圣人是什么概念呢?这个“聖”字上半部左边是一个耳,右边是一个口,最初的时候底下是一个人,后来就改成王。其实耳和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听从的意思。就是听从自己本性的人,又能够掌控自己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圣”。一方面你听从自我,掌控自我以后,你又能让别人听从自我,掌控自我,就可以为“王”,这个是中国古代里非常重要的一点。什么叫“王”呢?关于这个“王”字,我们现在生活中姓王的人很多,那么王字到底是什么概念呢?董仲舒曾经专门解释过这个“王”字。他说三画分别代表天、地、人,就是“王”是通天地之道的人。你要想通天地人,不仅仅是通天地人之道,你还一定要对自己的本性有所了解,还要对天的性有所了解,对地理,也就是对地的性有所了解,所以这个是了不起的人物,这才称之为圣人。
什么样的人才称之为“圣人”呢?医是源于哪些圣人呢?
首先第一个大圣人叫“伏羲”,伏羲代表东方。我们都知道伏羲女娲的故事,其实伏羲在帝王里面,他作为东方大帝,他的德行是木德,他对医学最伟大的贡献是火。伏羲是遂人氏,遂人就是钻木取火。火有什么意义呢?记住啊,火在医药文明当中意义重大,因为在火发明之间,人们吃的是生食。生食就会造成很多很多的疾患,而遂人氏造火之后,可以化腥臊,就是把生食里面的腥臊之气全部化掉了,所以化腥臊而为熟食,所以就“无腹疾”,就不会再得腹部的疾病,这是他的第一个贡献,就是遂人钻木取火,然后使民不再生食,同时去掉了腹部的疾患,这是他对医学的第一大贡献。第二大贡献就是,伏羲在历史上还有一件事,这个是我们将来要讲的,就是伏羲创八卦。大家不要小瞧这件事,伏羲创八卦,实际上就是他指出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取象比类。由于他画八卦,把天地分成阴阳四向八卦,那么这样使得水火升降之气,开始有理论的依据。
所谓象思维,就是中国文化当中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在这种思维方式指导之下,伏羲创造出八卦。那么,怎么用取象比类看事物呢?
象思维就是中国人他在说,他认为世间万物那么多东西,你要想学,是学不过来的,以有限的生命去伴随无限的知识,你要去学习的话,你是学不完的。现在知识都爆炸了,中国人他采取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你要想认识万事万物,有一个很巧妙的方法,就是采取象思维。就是统统采取打比方的说法,统统是靠打比方来说的。比如说《易经》,它打比方的方式是什么呢?它就是八卦。就是把事物给挂出来让你看,它是画卦的方式。比如说上下各画一条虚线,中间画一条实线,就是水;上下各画一条实线,中间画一条虚线,就是火。像《易经》就是按照画卦的方法来比方世间万物,在八卦里有天卦,地卦。比如三条实线排下来为乾卦,代表天,三条虚线排下来是坤卦,代表地,然后它告诉你它们之间,就是天地之间会有一处相互关系,它们这种相互关系怎么形成呢?比如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卦,即把三条实线和三条虚线依照顺序排列下来就形成了一个卦,就是天在上,地在下,形成否卦。如果地在上,天在下,形成泰卦。而天在上,地在下本来是天地自然之象,但是它这个卦象好不好呢?在《易经》里它就说,这个卦不是一个很好的卦,这个卦叫“否卦”。为什么叫“否”呢?“否”就是否塞不通,就是不通畅。为什么不通畅?因为这里面,凡是属于天的就为阳,阳性它的特性都是向上走的,而阴性的地都有是向下行的,所以这是天地分离的卦象,天和地是分离的象,所以这就是天地不交通之象,所以称之为“否卦”。所以卦象其实就是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同样的道理用在中医中,就好理解了。你肚子里长一个东西,可以叫“否”,只不过它写成了这个“痞”。就是由于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不交通,所形成的这种凝聚、聚集,就称之为“痞”,就是痞塞不通的意思。而前面那个卦象,地在上,天在下,这个卦象,它就认为是很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地气是下降的,阴气是下降的,阳气是上升的,所以这个卦就叫阴阳交通卦。阴阳交通用哪个字来表示呢?就叫泰卦。这就是通泰、畅通之象。这就是说你通过看这个卦象,你就能看出很多的问题。
你可能会觉得什么卦象、象思维离你十分遥远,其实一点也不远。中国人在说话中,都是有文化渊源的。甚至包括我们中国人连骂人都是可能从卦象里出来的一些词汇。比如说我们中国人骂人,你这个人怎么不三不四的。不三不四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不三不四就是这样,一个卦里面有六个爻,比如泰卦。任何一个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一爻、二爻代表地;三爻、四爻代表人;五爻、六爻代表天,所谓的不三不四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明你是不是人的意思。大家很多人认为《易经》很难学,其实《易经》是非常好学的一个东西,因为它采取的是一种儿童的心理。就是通过画画、画卦,我只要把这八个卦,天地火风雷,什么坎泽艮这些,我只要把这八个卦认识了,它们之间匹配的相互关系,中国文化不是死看一个象,而是一定要看它气的运行,这就是中国文化,小孩子都可以学懂。就是你如果把这些学明白了,小孩子学这些可能比大人学的还快,它就是一个认知的方法。
比如用八卦来看中国人经常说的一个词“三阳开泰”,就明白在讲什么了。
这三阳开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三阳开泰实际上不是说,拉来三只羊。很多人就以为是拉来三只羊,哇!一来又富足了,又有吃又有喝的了,就开泰了,不是这个意思。其实三阳开泰就是,三根阳爻开一个泰卦。这个就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有趣的,就说你如果把这些统统学会了,包括很多的成语,你就会有很深刻的体会。
由此,你可以重新认识一下你自己,人的身体是一个什么卦呢?就是一个最好的卦象,泰卦。阴阳和合,经脉通畅。因为人脸上也是一个卦象,以人中为界,上面三个孔窍都是双的,两个鼻孔,两个眼睛,两个耳朵,都是双的。下面以人中为界,是一个嘴巴,一个前阴,一个后阴,都是单的。所以人为什么能存活呢?是因为人保持着一种通泰,经脉通畅的象。所以这个地方才叫做人中,而是不肚脐叫人中。所以它看象很重要,看的是什么呢?它看的是一个本质的东西,鼻子下面的地方才可以叫人中,你换到别处就不叫人中,换到哪儿都不叫人中,只有这个地方。以人中为界,上面是督脉,下面是任脉。
督脉主阳气,任脉主阴血,在人中处交汇,所以人才能阴阳交通,气血融合。所以这是阴阳交通的一个象。那么这个就是从一个象里面,就是你只要掌握了这种象思维,就能够掌握里面很多的核心的东西。像这个“象”里面,我们中国传统里,画这个象,非常有意思,其实就是一头大象。你把它倒转过来一看,那个“捺”就像一个大长鼻子。象就是把一个事物给描下来,那就是“象”。
《易经》是采取画卦的方式,比如说什么叫心火,什么叫肾水,所以这些东西在伏羲画卦里面,都有所体现。所以说伏羲其实对中国医学的贡献真的是大大的,特别大。有这两条,一个是火,一个是画卦,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贡献就很大,这是第一个人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