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28集《中医基础理论》形体官窍:五体(筋、骨)、官窍...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8:1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53280/Ob/0/sid/XMTU0OTk0ODUzMg==/v.swf[/flash]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如下: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上一节我们讲了形体的脉、皮毛、肉,分别讲述了它们的定义、主要生理功能和脏腑的关系。再次强调形体和脏腑的关系,第一、首先要明确认识到,按照五行属性的分类,按照脏腑系统,分别牢牢地记住心与脉、皮与肺、肉与脾,同时必须记住,它和五脏都相关,把整体和局部统一起来,这也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讲,讲第四个,讲筋。首先讲筋的定义,在中医学中,筋是形体中一类刚劲有力的条束状组织,为大筋、小筋、筋膜的统称。习惯上,中医学把筋又称之为筋膜。中医所说的这个筋,在五体当中的筋,包括了现代解剖学所称谓的肌腱、韧带和筋膜。
       接下来我们讲筋的主要生理功能。筋的第一个生理功能,能够连接关节。为什么说筋能够连接关节呢?因为筋在解剖上,中医认为它附于骨而联于关节。筋连接着骨与肉,加强了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发挥保护和辅助肌肉收缩的运动。就这个意义说,它能够通过连接关节而辅助运动。筋连接关节的生理作用从《内经》开始,就已知道它们在解剖上有密切的联系。二、具有协助运动的作用。机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屈伸、转侧、运动自如才能保证人体能够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因为筋附着于关节,保证了关节能够正常进行运动,就这个意义说,筋它能够协助关节和肌肉行使运动的功能。所以《内经》有句话,叫宗筋。将来在后面我们再讲什么叫宗筋?筋,宗筋,在此可以理解为筋之泛称,“主束骨而利关节也”,它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运动。从筋这个角度来看运动不利的症状,这个疾病和症状,中医学常常认为这些运动的异常和筋有关,无论是痿或者是痉挛,都责之于筋的运动异常。
       第二个问题讲筋与五脏的关系。筋在五行的分类上属于肝系统,因此,中医强调筋和五脏的关系,首先强调叫肝主筋。肝主筋的理论依据,一、就五行系统而言,它们属于同一系统。二、讲肝主筋,从肝的生理功能,肝主藏血,为筋的正常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肝血能够濡养筋,使筋发生正常的作用,就这个意义说,肝主筋。因此,在筋的功能异常,中医学首先强调与肝有关。比如,小孩感冒以后发高烧,突然印堂发青,抽搐,任何一个医生都会立即判断肝风内动。抽搐、痉挛属于筋的运动异常,那么这个判断就是根据肝主筋这样一个原理来(判断的)。
       下面讲骨。首先讲骨的定义,什么叫做骨?在中医学五体当中,骨泛指人体的骨骼。
       接下来我们讲骨的生理功能。一、具有支撑人体的作用。传统文献把骨支撑人体的作用概括为“骨为干”,也就是说,骨是支撑躯体,维持形体的支架。凡是人的躯体、形体、骨骼发生异常,比如,行、立、骨骼的畸形,这些病理改变,中医都认为是骨的功能发生异常。二、骨具有保护内脏的作用。人体的所有重要器官,比如心、肺、大脑等等,它的外面,中医从《内经》开始就记载,从形态学来说,外面都有相应的骨骼连接,构成一个壳。因此,由骨来保护,避免外力的损伤对这些重要脏器的侵袭。比如头部,解剖学的顶骨,中医学叫天灵盖。脑,脑为髓海,脑髓外面有头骨在包围。所以说骨具有保护内脏的作用。第三、它还有协同运动的作用。它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协同运动呢?是通过前面讲的肉、筋,把三者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运动的机制,而使机体能够行使各种运动,出现各种运动状态。
       第二个问题我们讲骨与脏腑的关系。一、中医学叫肾主骨。肾主骨的机制:一、骨在五行分类上,它属于肾系统,就这个意义说,肾主骨;二、从生理上来解释肾主骨,因为骨腔内含有丰富的髓,称之为骨髓,骨髓化生于肾精,就这个意义说,肾主骨。一是从五行属性上分类它属于同一系统,二从生理上来论述肾主骨的机制。因此,骨骼的生长发育,它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或者异常的病理变化,中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与肾有关。正如前面我们在讲肾的生理功能的时候曾经讲过,比如骨折,中医首先想到治疗骨折除了手法之外,内服药物,还是外敷药,都从肾入手的道理。其次,骨不仅仅和肾有关,同理,我们前面讲形体每个部分的时候都强调,除了它分别属于五脏系统哪个系统之外,一定要强调它和五脏都相关。因为肾精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五脏六腑之精,肾精转化为髓,髓与先后天都有关,那么髓能养骨,因此骨与先天、后天都有关。只是强调作为一个分类的系统而言,肾主骨,将整体和局部统一起来。二、在中医文献里面,我们将来学习奇经八脉的时候,那个督脉和脊椎有关,脊椎是中医骨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这里讲骨还与督脉有关。这里并不意味着骨的生理病理与其他经脉无关。我们中国的中医学的文献,在讲奇经八脉这里面,它的生理病理的时候,重点提了督脉和骨的关系。大家看这个示意图,髓聚于脑为脑髓,藏于脊椎称为脊髓,藏于骨腔称为骨髓,我们这讲肾主骨,髓能够养骨,使骨发挥正常的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协同运动的作用。
       中医还有个原理,牙齿,叫齿为骨之余。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肾与牙齿有关。这样一个理论,用它来判断人生长、发育、衰老的生命历程,从牙齿作为判断,这是我们人类学,我们中医学,人类学是如此,中医学也是如此,从牙齿的生长发育情况来判断人生长壮老这样一个生命历程。大家都知道,人衰老的时候首先是牙活动了,用一个术语说叫齿摇,齿摇以后可以牙齿脱落。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肾精衰竭,至少是衰少,衰老的征象之一。为什么牙齿脱落责之于肾呢?就是用肾主骨来解释。小孩出牙晚,五迟之一,中医讲了,说先天肾气不足,就这个结论,这样一个原理,有它的实践意义。
       再看髓与血。我们前面讲过肾精的功能,精髓可以化而为血。在这一点上,骨髓是造血器官,《内经》已经建立起来。《内经》只是讲精髓可以化而为血,没有讲骨髓造血。那么髓化为血,还有一句话,也是一个原理,叫发为血之余。人们的头发称为血之余。什么意思呢?就是发的生理病理(与)由骨髓所化生这个血关系密切。发通过血和骨髓联系起来,骨髓通过精和肾联系起来,所以肾与发又发生了密切关系。头发的生长状况与它的颜色、功能都反映了人的生长发育状态,反映了人生历程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因此,小孩先天肾气不足,也可以表现为头发稀疏;人到衰老的时候,除了齿摇之外还有一个词叫发脱,就是头发脱落,用它来判断衰老。那么为什么呢?它和肾精发生了关系,是通过血,中医从理论上是通过血这个机制来阐述的。由于发和肾发生关系,后面我们讲五华,说肾其华在发,就是发反映了肾的生理病理。通过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肾,一和脑髓有关,二和骨有关,三和血有关。将肾和脑髓、血、骨、齿把它们联系起来,就是从肾藏精这个功能,可以比较完整地系统地解释了肾与骨、肾与齿、肾与血、肾与发的关系,那么齿、发、骨都属于外在形体的范畴,反映了形体与内在脏腑的同一性,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仅就这一个示意图,反映出:一、肾藏精,第一个原理;二、精化为髓,第二个原理;第三、肾精与脑髓,髓聚为海,脑为髓海。脑为髓海这个原理意味着肾和脑髓的关系。脊髓,髓能养骨,它意味着肾与骨髓的关系。肾与脊髓的关系,髓藏于骨腔中,那么脊髓也好,骨髓也好,与肾发生了密切关系。说齿为骨之余,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原理,意味着齿与骨,齿与肾发生了密切关系。发为血之余,发是通过肾精,通过血这个环节,通过髓、血这个环节与肾发生关系。仅就这一个示意图,包含了这么多的中医学的最基本的原理。每一个原理,它不仅有理论意义,解释了它们的发生机制,回答了为什么,而且更重要的,这些有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中医临床医生认识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官窍
       五体我们到此已经讲完了,下面讲官窍。首先讲几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官窍。什么叫做官窍?官窍是五官九窍的统称。一、五官。五官是指目、舌、口、鼻、耳的统称,或者说是目、舌、口、鼻、耳的合称。官是机体有特定功能,而又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窍分七窍和九窍。七窍是指目、耳、鼻孔和口,目两个(孔),耳朵两个孔,鼻孔两个孔,口算一个孔,就一窍,合称七窍。在七窍的基础上,加上前阴、后阴二窍,称之为九窍。什么叫做窍?窍有孔穴、苗窍的意思,是人体与外界直接相连通的门户和窗口。中医学里面的舌,舌本并非窍,但是在中医五脏开窍理论中,舌也作为一个窍。中医学有个原理,叫舌为心之苗窍,或者舌为心之苗。这是第一、讲官与窍的定义,概念。二、讲一讲官窍的共同生理功能。(一)官窍是人体内外信息交换的窗口,也就是说,这些官窍直接和外界相通,人体内的生理状态,可以通过这些官窍反映出来。(二)是体内外物资交换的门户。比如鼻孔的呼吸,肺通过鼻孔来吸清呼浊,实现体内外气的交换。比如二便,通过二便的排泄来完成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三)官窍还是致病邪气入侵和外出的通道。(1)它是邪气入侵的通道。各种邪气,外界的邪气可以通过官窍,由窍进入人体。(2)人体内的邪气,通过治疗以后祛邪外出。(3)官窍也是邪气排出的通道。比如,前阴而言,在病理上出现尿道灼热,尿液混浊,中医说这有湿热,其中清热利湿,利尿,通过小便排出湿热之邪,是中医治疗膀胱湿热一个重要的手段。那么这样一个治疗手段,它源于中医学对官窍的认识。这个窍它是邪气排出的通道。这是官窍总体来说,它们有这三个生理功能。下面我们分别讲每一个官窍。
       一、讲舌。在中医文献里面,舌又称之为灵根。中医学这个舌,官窍这个舌,是一个灵活的肌性器官,和现代解剖学那个舌是同一个器官,使用同一个词、术语、定义、语言符号。但对它的认识,理论的解释和解剖学不同。将来同学们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时候,学习望舌的时候,会进一步学习舌的分布,就是部位的划分,就是前、中、后、旁。舌与脏腑之间的关系,详细的内容将来在诊断学里面讲,我们这里面仅仅讲舌它的主要生理功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舌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从《黄帝内经》开始,中医已经明确地认识到舌的生理功能,它有味觉的功能,它有参与咀嚼的功能,它有吞咽的功能,它有发音的功能。从《内经》开始,已经认识到,经过历代学术的发展,将《内经》所建立起来的这个概念进一步完善,用于指导临床。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临床课的耳鼻喉科的时候,五官科的时候,会进一步地来学习舌的生理病理,在这里仅要求同学们掌握舌的基本生理功能有味觉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发音功能就可以了。
       讲舌与五脏的关系。一、舌为心之苗,舌在五行上与心是为同一系统,它属于官窍范畴之内,属于苗窍,通过舌反映了心的生理病理。中医学考察舌的生理功能,考察心的生理功能首先是看舌它的生理病理状态,来考察心,内在的心它的生理病理状态。从思维上是如此,在五行分类上它是同一系统,要解释舌为心之苗的机制,第一、它在五行上属于心系统,所以称舌为心之苗窍。苗窍在外,也就是舌在外,心在内,同一系统。第二、从理论上解释,说心主血脉,为舌的正常生理功能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这仅仅是阐述它的理论依据之一。二、舌与五脏都密切相关。在这一点请同学们要特别地注意,在强调舌为心之苗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舌与五脏密切相关。将来在学习诊断学的望舌的时候,就从舌的形态、舌质、色、苔(来观察)。什么叫做舌质?什么叫舌苔?将来在诊断学继续学习。就是观察人的舌就可以判断五脏的生理病理状态。望舌是中医四诊当中一个特色,有别于西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看舌这个局部的官窍,判断了五脏系统的生理病理状况,可以决定五脏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的寒热虚实。因此,学到舌为心之苗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舌仅仅反映了心的生理和病理,重要的是反映了五脏系统的功能状态,反映了五脏系统正常生命过程和异常生命过程。这也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个特色决定于中医的理论,它在实践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舌为心之苗在实践意义上还有个意义,人在神明发生病理变化的时候,除了意识的改变之外,常常在舌也会发生改变。那么神志发生改变的时候,常常可以出现舌强制,语言不清,那舌具有发音的作用,参与语言的(功能),那么在心神发生异常的时候,也可以出现舌的改变,人们常常从舌来判定心的异常状态。前面提到这个小孩发烧以后,出现了肝风内动,抽搐,小孩会发生一个症状,舌缩,全身肌肉抽搐,僵直,舌也僵直,中医取个名叫舌本僵直,就是舌伸缩不灵活。人到死了,临死之前舌头就缩回去了,把看舌头作为判断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这里介绍一下,将来我们在讲发病的时候进一步讲,死亡,我们国家正在立法脑死亡的标准,等到后面讲发病学的时候再给同学们讲死亡的定义。
       接下来讲鼻。第二、讲鼻。首先讲它的定义。鼻在中医文献里面又称之为明堂。在中医学里面,对鼻的解剖部位,各个部分的名称,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临床课耳鼻喉科的时候进一步学习。我们在教材里面把这些资料给同学们提供了,仅供同学们参考。其次,讲一讲鼻的生理功能。鼻的主要生理功能:(一)为气体出入的门户。为什么说鼻是气体出入的门户呢?因为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内联于喉,通过气管与肺相通,这在中医学中从《内经》开始,在解剖学上,在历代文献上,都说得非常清楚。它作为一个呼吸系统一个起始部,就这个意义说,肺开窍于鼻。(二)它具有嗅觉的功能。它能够辨别气味,所以中医文献里面称鼻为司嗅之窍。(三)它具有协助发音的作用。因为鼻在解剖上与喉相通,能够帮助喉来发音。正因为鼻具有呼吸、嗅觉、发音的功能,所以在临床上出现呼吸、嗅觉、发音功能异常的时候,首先想到与鼻密切相关。鼻与脏腑的关系:(一)鼻为肺之窍。这是一个重要的原理,解释这样一个原理的理论,(1)这个鼻在五行分类上属于肺系统。(2)从解剖上,它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从结构上属于呼吸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始部,它与内在的肺在结构上相连,因此通过鼻孔的运动状态,鼻翼的状态,生理病理状态来判断内在的肺的生理病理状态。外邪侵袭机体以后,出现咳嗽、发烧,影响了肺的宣肃功能,所以会出现鼻孔(煽动),鼻翼的运动,称为鼻翼,鼻翼的运动状态异常。其三、鼻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一)鼻作为机体的一个局部,和五脏系统都密切相关,其中,与之相关联比较密切的,一是脾,二是胆。将来同学们在学五官科的时候会进一步来学习,我们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了解,鼻除为肺之窍之外,还与脾有关,还与胆有关。比如,咱们现在比较多的是过敏性鼻炎,就是鼻孔呼吸不畅,鼻子不通气,流鼻涕多半是黄鼻涕,甚至有嗅味,在中医学称之为鼻渊,中医认为与肺有关。那个黄色的鼻孔分泌物,中医把它称之为痰,有湿有热。那么这个痰,说脾为生痰之源,从理论上首先想到是脾。在这里从它的功能、病理来说的,将来大家学习五官科的时候进一步讲,就是这一个鼻,从鼻翼、鼻尖到鼻根这几个部分,分别与五脏密切相关,这个鼻的鼻尖,叫准头或鼻准和脾密切相关。(二)和胆有关。胆有关除了用经脉来解释之外,主要是从鼻孔分泌那个分泌物,从痰,从热来解释,其中最重要的是从经络来解释。要求同学们了解的,那个鼻除了为肺之窍之外,重要的是掌握那个脾和它之间的关系,至于胆这个解释就是通过间接的推理得出来的。一个是经脉,将来学习经络的时候,和经脉有关系。从生理上解释,从胆汁,胆汁叫精气,在《内经》里已经提到了,这个精气通于脑,脑通过頞和鼻相连,用这样一句话,这个判断来解释。这两者都解释了鼻和胆的关系。我认为同学们将来学习的时候,重在从经络这个角度来解释就可以了。前面讲有肺热,脾有湿热,那个鼻渊,流黄鼻涕,很有学问。从另一个角度讲,称之为胆有热。从这两种学说来解释胆与鼻的关系,给同学们介绍这两种解释,这两种学说的解释胆与鼻的关系,这两个学说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讲口。中医学所说的口与解剖学所说的口腔是一致的。所以中医的口就是口腔,包括了口腔内所有的结构,比如唇、齿、龈、舌、颚、牙、咽等等,我们在讲六腑的时候,曾经提到口唇为飞门,它是消化道的最上端。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口腔科学的时候,再进一步学习中医从形态学怎么来认识口腔的结构,从生理学、病理学怎样来认识口腔的生理病理。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一、记住口的概念,二、记住口唇又叫做四白,也就是唇四白,四白,记住两个词可以了。第三、知道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
       接下来讲口腔的生理功能。我们在前面讲五脏生理功能的时候已经反复提到多次,讲脾主运化,讲了脾接受由口腔摄入的水谷,在胃进行初步腐熟受纳的基础上进行运化。讲这句话的时候那就表达了口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它参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这样一个过程。把这个概括为,用现代语言讲,就是消化的功能。用咱们中医的术语讲,就是运化的功能。它是运化之始,摄取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为胃受纳腐熟奠定基础。就这个意义讲,口具有消化作用,注意它为消化之始,为水谷消化第一关。(二)口腔参与呼吸,口唇为声音之扇。口参与呼吸功能的调节。从《内经》开始认识到口呼吸,用口呼吸。讲到呼吸的时候,我们前面讲皮肤、皮毛可以呼吸,这讲了口可以呼吸。二、口与五脏的关系。(一)口为脾之窍,首先想到它为脾之窍。解释它,(1)五脏,它在五脏系统当中,口唇在五脏系统中属于口系统。(2)刚才讲了四白,上唇、下唇就是肉啊,属于肉的范畴。那么脾主肌肉,前面我们讲了脾主肉的机制,就是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够为肉的生理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从生理功能上来解释脾和口唇的关系。大家注意,不是整个口腔,这里讲口唇为脾之窍,重点强调这个部位。(二)口腔不仅和脾相关,还和五脏密切相关,这也体现了中医整体和局部相统一这样一个整体观点。它提示我们什么呢?治口腔疾患不是仅仅治脾,前面讲过齿和肾有关,就是口腔的生理病理,与五脏相关,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下面讲喉,附一个喉。喉就是咽喉。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五官科的时候,咽喉讲得非常细致的,将来在那里再进一步学习。在这里,从藏象学说来说,给同学们提供的,要求同学们主要从生理功能方面来学习。那么咽喉有什么作用呢?一是管呼吸的,二是发声的。因此称咽喉为气上下的通道。其三、它能够通水谷,人在摄取食物的时候,那么喉参与通利水谷,进入食道,从口腔进入食道,进入胃。所以中医学关于喉行呼吸、发声音、通水谷的功能有两个原理。喉为肺气之通道,咽为胃气之通道,这是一句话。第二句话,喉为肺之系,咽为胃之系。也就是说呼吸的功能,通利水谷的功能,语言的功能,都和咽喉发生密切关系。咽喉和五脏的关系,前面提到喉为肺系,它们属于肺系统,咽为胃系,它们属于脾胃系统,那么与五脏密切相关,这是一。在脏腑当中除了肺胃之外,五脏的肺和六腑的胃之外,其中关系最密切的,与肝肾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15:5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