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1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西李建军] 山西中医师李建军--微末思考中医

[复制链接]
a
0 1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15:16: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医东进,传入我国。自此,中医与西医矛盾了上百年,争斗了上百年,甚至历史上有好几次不少的所谓能人志士组织想要废除中医,认为中医不够科学,属于落后的、迷信的、落伍的、过时的东西。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余云岫、方舟子等人都曾一度组织想要毁灭中医,我们暂且不讨论他们的初衷,因为初衷发自内心,内心世界的隐秘真的无人知晓,我们不做任何的判断。


    需要指明的是,初衷是为了救国也好,是为了抵制迷信也罢,或者是为了进步也好,为了文明也罢。眼下看来,他们都是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因为中医可以治疗疾病,而且在太多目前发达的现代医学所解决不了的疾病方面,中医往往有着比较成熟的、可靠的、甚至是确切的疗效,只要有疗效,就是医学的真理,就应该是符合科学的。科学就是真理,而不只是所谓的现代数学、物理、化学才是科学,这些属于自然科学,而不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我们常常看到实验室里边的真理,用在生命上时总是不那么一致。人不是机器、当然也不是小白鼠或者小白兔,岂能一一对应。历朝历代经过无数次的人体试验,人类在苦难当中经验出来也好,在传统哲学思维应运而生的理论也好,都是经得住考验的,既然有效,又怎么会是迷信,又怎么能说是落后的医学。

    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需要知晓的。当然2003年以来,国家一度开始高度重视中医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化没错,只是传统也应该合理的继承,当然有些东西可以剔除,用不着全部继承,或者说我们需要合理的剔除,不可以盲目的主管喜好性的剔除。


    笔者——微末行医也近十年,连上学院和自学中医已经将近十五年,也仍不住想要纰漏一点儿中医与西医的百姓常见误区:​

    一、中医慢,西医快。

    这个我不是很认同,过去的岁月,传染病、急诊、产科全部都是中医再做,现在只有袖手旁观了,所以逐步的也就不会做这些事情了,也就被世人指认为中医不会急诊、不会治疗传染病、不会接生。事实上,中医没有权利急诊,当然除了农村偏远山区之外,闹市里边,中医急诊如果成功还好,如果失败是要负全部法律责任的,等同于刑事案件。西医急救,如果失败也是医学的无奈,根本不会考虑刑事案件之类的责任,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才是高科技,中医只是经验医学。其实,药证相投,就是一碗汤的事情;药证不投,才会轮船装。吃对药了,效果很快的,感冒发烧都可以的,甚至比西药还要迅速,这个好多受益的老百姓,应该有体会。西药的话,看上去快,其实太多的时候就是“控制,根本就不是【治疗】,基本上是快速掩盖不适症状,其实疾病还在那里,而且更加严重而不自知。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不治之症,最后都是终生服药,而且不能停药。

    二、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虽然本人是个传统的地地道道的中医,但是并不认为中医可以治本,起码在某些疾病方面是做不到的,比如本人曾经治疗过一个高血压患者,当然我不是使用中药为病人降低血压,而是使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来为病人调理血压,事实上病人被我治疗了将近半年,血压还是纹丝不动。后来嘱咐患者去看西医,西医简单的B超发现,这个患者患有腹主动脉瘤,她的高血压完全是因为这个腹主动脉瘤压迫大动脉所致。关于这个问题,我再三思考,认为:中医在某些疾病方面,根本就治不了本,连标都解决不了。人家西医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术,一刀下去,病人的血压就从此恢复正常了,人家才是治本的。这个患者对我的教育意义,实在是很深。否则,在这之前,我始终固执的、错误的认为,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是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三、中药没有毒副作用,西药才有。

    关于这一点儿,就更是荒唐了。古人早就说过,“是药三分毒,当然这个三分,不是所谓的十分之三的意思,而是告诫我们,所有的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如果使用的得当就是药性,如果使用的不得当就是毒性。而不是说,每一种药物都是对人有伤害性的,也不能按照现代的实验室提取某种药物的有毒成分来作为取缔这种药物生产,并合法的、自以为“合理的要求其相关药品做相关下架处理。其实,如果砒霜用的得当,那就可以是补药;如果人参用的不得当,那就可以是泻药。中医的毒副作用不能说完全是来源于使用不当,但大部分完全是因为使用不当。大家也不要过多的怪罪中医当中的庸医,毕竟中医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智慧聪明程度的不一致,有的就先天禀赋高一些,得天独厚自然应该更加清明一些,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多做一些贡献。脑袋儿不好使的,自然就应该多多的学习,态度更加恳切一些,尽管这样做也不能保证您就会万无一失,所以庸医这个词,实际上不同程度的,每个医生都是。连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医大师,也不例外,而且他们自己也是承认自己的不足的,只是他们的徒弟或者学生大多不愿意承认他们师傅的有限,非要说他们的师傅就是神,想来又是多么的可笑。

    四、好多自认为明智的人,都会西医诊断,中医治疗

    个人认为,这个是更加荒唐的事情。西医的检查手段,比如化验各种体液的成分来推断机体功能的项目,以及通过物理手段来观察或者窥探人体结构性变化的检查。这些检查报告是不是很科学尚且是个问题,而且最关键的,这些检查手段都应该是辅助的检查项目,完全不应该完全彻底的代替医生的主管分析能力。况且检查的报告也是人在读片或者使用显微镜看镜下世界。看似标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完全是客观的。更要命的是,西医的检查报告,对一个传统的、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研究气、血、阴阳、无形的中医来作为开出药方的参考,这个岂不是笑话吗。就好比一个博学的西医,喜欢开点中药,殊不知,中药的使用是需要中医的理论来指导的,四气五味你懂吗。既然不懂,岂不是无证驾驶吗,事故岂不是就在不远处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一个患者朋友,采用中医的检查报告,望闻问切得来的病历资料,递交给他非常信任的、也是关系比较密切的西医去看病,想要通过这些来为他开些西药,你们觉得这个西医会不会使用这些数据开处合理的西药处方,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这个患者和这个医生都是个疯子,如果可以以此开处西药的话。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极力反对,西医检查的数据提供给中医做开处中药处方的参考资料了。

    五、最后一条,我们还是探讨一下有关六味地黄丸的事儿。

    现在好多老百姓,都说六味地黄丸人人都可以吃,当保健品吃就可以了。可以补肾,还可以保健养生之类的。其实,这根本就是个天大的笑话。我们说六味地黄丸是宋代中医钱乙,为了治疗发育迟缓、发育不良的儿童特别打造的儿科用药,这个大家可以百度查一下,用不着我过多的解释。钱乙医生再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两味热药——炮附子和桂枝(汉朝的肉桂和桂枝经常通用)而形成的六味地黄丸。大家不要奇怪,过去我们不是那么较真的,比如中医说心,可以是指胃;说胃的时候,可以是指肠。我们起码要知道这些常识,省的被一些利益熏心的商家所蒙蔽,乱吃一顿根本就不适合我们的补药。六味地黄丸,不是人人都可以吃,更不是补肾的法宝。肾虚也不是单纯的只有肾阳虚和肾阴虚,还有肾气虚、肾精亏损等。不是简单的六味地黄丸就可以解决的,如果肾阴虚,建议左归丸更好;如果是肾阳虚,建议右归丸更好。金匮肾气丸的使用也有误区,以为是壮阳的,实际上是温补肾气的。

    最后,笔者微末提醒大家:没有一种药物是可以治疗百病的良药。具体的药物必须再医生通过中医理论合理的安排,就类似与兵家布阵一样,安排成具体的方子才可以。中医开的是【方】,不是【药】。药,如果不成【方】,就不会治疗疾病的。否则,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咳嗽,你把中药书上的所有可以止咳的中药全部罗列出来,然后抓取煎汤喝,你看看你的咳嗽能不能好,如果能好,那是巧合或者偶然,不能痊愈才是必然。我们必须在正确辩证之后,才可以使用药物,不但要有止咳的,如果有痰还需要有化痰的,如果有气虚还需要添加补气的,如果有邪热还需要有寒凉的清热药物,如果有寒邪还需要有温宣的化寒药等等。其他病症的治疗,也都是这个道理。

照片 004.jpg (215.47 KB, 下载次数: 2789)

正在工作中

正在工作中

照片 014.jpg (88.05 KB, 下载次数: 2786)

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教育讲座

照片 049.jpg (1.2 MB, 下载次数: 3101)

办公室一角

办公室一角

照片 050.jpg (853.06 KB, 下载次数: 2996)

办公室一角

办公室一角

照片 051.jpg (824.14 KB, 下载次数: 2985)

办公室一角

办公室一角

照片 118.jpg (82.43 KB, 下载次数: 2793)

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教育讲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2 0
  @ME:     
沙发
发表于 2015-4-8 20:40: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看到了您的用心 好文章..上头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15:4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