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43集 素问.至真要大论(一) (六气病机...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6:2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jg0NzY0OA==/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教材155页。第五节《素问。至真要大论》

论六气病机(病机十九条)
我先介绍一下篇名。我们教材选的是《至真要大论》关于病机的这么一段,实际意义上《至真要大论》是讲五运六气。也就是讲运气的七篇大论之一。我们没有选“运气“部分,主要是选其中的病机部分。病机这一部分,其实也是和六气密切联系的,也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密切相关的。这一篇为什么叫《至真要大论》?吴琨在《素问吴注》解释《至真要大论》篇名的时候,是这么讲的。

理无上谓之至,道无妄谓之真,提其纲谓之要。

也就是理论是最高尚的,那样的话叫“至”,至高无上的理论。道无妄,讲的道理是没有虚假的。完全是真实的东西,所以“道无妄谓之真”,“提其纲谓之要”,也就是说这一篇内容非常重要。所谓的“至真、至要、至为纲要”,所以叫“至真要”。就如同《素问。灵兰秘典》,《金匮真言》,都是取的是这个意思。就是无非说这篇的内容是非常宝贵的。非常重要的理论。是强调重要性的意思。《至真要大论》。

刚刚我提到的这一篇主要是讲运气的。其中有一段关于运气联系的病机问题。也就是讲不能将问题,是联系到运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所以我们现在留下这一段,如果给命题的话,应该是两个称呼都可以。一个叫“病机十九条”,这是俗称。在医学史上,乃至于许多的中医学界,一说“病机十九条”就是讲的这一段。讲了十九条。

或者说,从其内容上说,叫“论六气病机”,我说的这一篇是讲的五运六气的,所以说这一段是讲的六气病机。因为关于病机的问题,不止于六气病机,我们前面讲的《调经论》的气血病机,“血并与阴,气并与阳;气并与上,血并与下”等等,那都是讲的气血病机,阴阳的病机、气血的病机,五脏的病机都有。但是这一段,主要是讲的六气病机。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引起各种疾病,它们的主要病机。但是对于这一篇的理解上,后世医学家进行了引申,其引申之意,那就不限制在六气上。也就是说不限制在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癌的病机上。引申为脏腑病机、引申为上下病机,所以也有的医学著作上或者论文上,对“病机十九条”分类的话,说六气病机,脏腑病机,再分的时候是上下病机,有这样几个分法。其实这些脏腑病机、上下病机,是一种引申之义,就本篇的实际内容而言,就其本质而言,还是讲的“六气病机”。当然讲“六气病机”的理论,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关于脏腑病机的认识,以及有关其他病机方面的认识。因此,引申指义,也不能说是错了。因为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允许有几个不同方面的理解。这是关于这一片主要的题目。我们把这一篇命个题目的话,可以有两种,一个叫“病机十九条”,是现在中医界大家所共知的,或者说叫“论六气病机”,吗因为这一段主要是讲六气病机。

这一段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中国医学史上,以这一段为研究对象,有的出了不少的论文,写了不少的论文。古今都有这方面的论文。还有的写成了专着,就以“病机十九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写成专门著作。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写了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就是以“病机十九条”为主要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还有现代医学家,任应秋写的《病机临证分析》,像古今这样的著作,那都是以“十九条”为主要研究对象。至于学术论文,关于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识,临床应用,就近几十年内,有几十篇之多的论文。有的专家还写连续发表,在杂志上连续发表若干篇。《病机十九条分析之一》,《病机十九条分析二》,一直分析了七八篇的论文发表。。所以这一段的内容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说在中医学界一说,病机十九条,人人都应该知道。这是这一段的重要性问题。

现在我就把这一段来读一下,之后我们串讲。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
歧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歧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幩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噪狂越,皆属于火。 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那看来是指外感类的疾病。“百病”泛指很多种疾病。很多外感的疾病,产生都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作为病因就成为六yin。风寒暑湿燥火正常范围内是六气,超过了这个限度致人为病,成为资邪气了,就称为“六yin”。

“以之化之变也”,那是由于六气,有的正常的化,也有的动态的变,化是指的顺从的、正常的,谓之化。“变”就说是动变、变动,是说异常、失常。那么六气支持,称之为“化”,它总得有风寒暑湿燥火,不断的正常的变化。六气的异常,超过一定限度,作为病因致人为病了,那么它就称之为变。“以之化之变”。关于“变”与“化”的问题,还有的解释,化是所谓量变的那种化,变就是说是质变。另外一种解释。关于“化”与“变”。我们现在口语都叫做变化变化。作为一个词了。其实在原来的用字上,“化”与“变”还有一定的区别的。当然我现在教材选用的,化是说正常,是说顺,变是说异常、是说动。六气有化有变,有正常有失常。因而可以引起疾病。可以引起很多种的疾病。所以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经言”,也就是古代的医学经典,

“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对实证,邪气盛的应该用泻法,对正气虚的应该用补法。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余锡以方士”,这个“锡”字就是“赐”予。上赐下。上给下变叫做赐。我给方士,这是泛指医生而言,所谓“方技之士”,是指的医生。在这里是指的医生。我把“盛者泻之,虚者补之”这些医学经典理论交给了医生们,

“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他们也应用这些医学理论,但是在临床实践当中,他们没有收到十全的效果,说效果还不令人满意。所以下面说,

“余欲令要道必行”,要道就是指的重要的一些理论,要是切要,重要。道就是指的医学理论、医学技术,我想我希望能够重要的影响理论,得到认真的执行,

“桴鼓相应”,取得桴鼓相应的效果,“桴”是说的鼓槌,桴鼓相应是说鼓槌敲到鼓上,咚,它就得响,就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说桴鼓相应,就是效果非常显著。

“犹拔刺雪污”,好像刺扎到肉里边去了。把它拔出来就好了。好像什么东西污染了,把这污染对象洗掉了,就干净了。还是说治病的效果显著。

“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工巧神圣,按照《难经》的解释,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神圣工巧”是指的这样的诊断的技术。也就是说,我希望把这样重要的医学理论,交给医生,医生在应用的时候,在临床上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用“桴鼓相应,拔刺雪污,工巧神圣”来形容医生在临床上诊治疾病,所取得的显著的效果。

“歧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歧伯回答说,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这样的话,就需要谨慎地审查病机的理论,这就提出病机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中医理论当中,病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内容,病机这个词就出在这,上边“审察病机”以及下边的“愿闻病机何如”。所谓病机,就出自《至真要大论》这一篇。后来发展形成我们《凝聚》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是什么意思?我们看教材注释,“机”是机要,是关键的意思,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疾病为什么产生这个症状?又为什么从这个症状,又转化为另外个症状,或者有产生其他新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就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研究病机。

张介宾在《类经》上解释说,“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这这疾病的变化从哪出来的?怎么出来的?研究这个问题,这就叫病机。这个变化的关键,就是病机。其实分析病机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临床所谓辨证的过程。临床辨证是办什么呢?辨证就是在哪里分析病机。分析病机的结果出来了,辨出个什么证来。是寒热虚实等等。所以分析病机的过程,其实就是辨证的过程。我们临床上所谓辨证论治,那个“辨证”就是要分析病机,才能辨出证来。因此,临床诊治疾病,要注意审察,也就是认真的分析,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气是指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气宜”就是指的审察六气主时之宜。风寒暑湿燥火,按正常情况下各有其主时,风是春季的主时,火热是夏季的主时,燥是秋季的主时,长夏,湿,的主时,冬,寒的主时。所以,六气各有所宜,但是我们在临床诊治疾病的时候,你要审察病机,特别不要失去六气主时之所宜。你才知道,什么时候是正常的?什么时候是不正常的?要研究五运六气,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气是正常的。出现什么样的气是不正常的?所以六气主时之宜,也是涉及到五运六气的主时之宜。所宜问题。这样的话,你就能够很好的分析病情。因为我刚才说来,本段是属于《至真要大论》的,《至真要大论》全篇是讲五运六气的。所以它讲“气宜”是“六气之所宜”。是讲五运六气的理论问题。

既然病机的问题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下边就问,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下面具体回答这个问题。当然病机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气血阴阳脏腑都有病机,这一段,只是相对集中的讲病机。因为其他的病机理论,在《内经》里头分散很多篇都有,我这么说的意思在于请各位知道,《内经》讲病机,不止是十九条问题。但是十九条是相对集中地讲的。所以尤其被人重视。一研究病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病机十九条。下边就一条一条的,我们来讲解。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讲十九条的时候,它的语法,它的句式,语句的组成形式:“诸...皆属...”,每句话都有“诸、皆、属”这三个字作为句式。你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不有诸、有皆、有属吗?所以在讲这一段的时候,讲这十九条的时候,还首先要把这三个字说一下。不然也容易误解。当然,这个理解问题,我们教材后边,【理论阐释】当中也提了,但是现在为了讲的方便,我们还是要先讲一下。这十九条当中的句式,第一个字,“诸”,诸风掉眩这个“诸”,是指的不定多数,就如同我们在老师上课,大会开会时候说“诸位”,诸位,就是不定多数,没说是三十位是诸位,还是一百位是诸位。都是诸位。泛指而言,不是定数,所以说不定多数。不是指的一切。非一切之义。也就是换句话说,诸风掉眩,是不定多数,多数的风,并不是所有的风,一切的风,不是所有一切的意思。这是关于“诸”字,应该是作这样的理解。

皆,是作“同”的意思。皆属于肝,就是很多的那种风证,同和肝有关系的“同”字。也不能作完全讲,全部讲。说所有的风全部是肝,这也不一定对。还有“属”字,皆属于肝的“属”字,属实联系的意思,是有关的意思。有关联,有联系。因此这三个字,是作为不定多数,“属”是作为有联系,这样一个意思。讲这个本意在于说,不要理解为全部,所有的,一切的。这样理解又太机械了。因为客观上并非如此。比如说,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我们先从多数,不定多数的风来讲,很多的风,风证,出现的什么症状呢?出现“掉眩”,而这个掉眩,属于风证的病证,是多和肝有联系。掉,是指振摇、振掉、摇动、摇摆不定;眩,是指的眩晕,头晕目眩,眩,就是眼前玄,目前玄,就是眼前发黑,眼发黑,头发晕,谓之眩。“掉”就是振摇不定、摇摆不定;风性动摇,眩晕的眩也是动摇,是自我感觉的动摇。比如病证当中有些字体的动摇,头动摇、肢体的动摇,在外观上看得见的,属于动。“动”是风的特点,风性动。眩呢,是病人自我感觉在那里动,在那晕。也是在运转不停。所以这都属于“动”。这是很多的风引起的症状。因为“风气通于肝”,所以风的病证常常是和肝有联系的。换句话说,“掉眩”这类的病证,常常是和肝有联系的。我可没说,都属于肝,都是肝的病。是呀,常和肝有联系。为什么呢?因为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巅顶,肝主筋,肝有这三个特点,目眩,是眼睛玄,眼睛发黑,肝开窍于目。头晕,肝的经脉上巅顶。掉,振摇,肝主筋嘛,抽搐动摇这一类的疾病,是筋的失常。筋的功能失常了。比如抽风了,抽搐了。口头语就叫抽风了。动,就叫风。那是肝不能养筋了,肝主筋脉。所以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巅顶,肝主筋,因此肝的病,常常出现振摇,眩晕这些症状。所以说风气又通于肝,“肝应春,其气风”,因此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我说它不是所以的掉眩都属于肝,那是吧,比如一个病人气虚,气虚也头晕,不非得是肝病才头晕。就是气虚,坐着坐着,一站起来就晕起来。躺着,一坐起来,也晕起来了。那当然还有些其他的症状,比如说脉象比较虚。舌质也比较淡,一看,气虚,这个气虚可并不是肝气虚,一般的是脾肺气虚。还有那个水饮病,痰饮或者痰饮病,他也头晕哪!要不怎么有句话叫做“无痰不作眩”。那就强调痰引起眩晕的情况,也是不少的。“无痰不作眩”这句话,无非是强调“眩”那个症状,经常是由痰引起的。可不要这又理解为机械的也不行,说凡是“眩”都是痰,那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不对了。就是说由于痰引起的眩晕的并不少。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所以头目眩晕。那这个时候就应该化痰祛痰的方法,有有热就加上祛痰清热,清热。所以我说气虚也可以眩,痰盛也可以眩,阳虚也可以眩,真武汤所治的适应证,那不也有“头眩、脉沉紧、振振欲擗地”?他眩晕得都要倒了。那是真武汤证。有肾阳虚不能化水,水饮所造成的眩晕。因此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对,相当多的掉,振摇,眩晕的病证,是属于和风有关系的。和风有关系的,常常是和肝有联系。当然,本段是讲六yin为主。比如说外感,经常有眩晕,其实那个桑菊饮,大家熟悉,常用的桑菊饮的适应证上,就应该有眩晕。这菊花、桑叶都是入肝经的。本身就治肝,清肝热。内伤的,刚才我讲的那些眩晕,内伤的反而说得多了一些,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肾应冬,其气寒。寒性收引,寒性凝冽,所以由于寒邪引起的拘急收引之类的疾病,“收引”,弯曲了,屈而不伸,叫收引,皆属于肾。这是指的多半是由于肾阳不足,而感受外寒。所谓风寒专打下虚人,下虚是说的肾阳虚。肾阳虚的病人特别容易受到风寒。寒为阴邪,侵犯人体,容易侵犯下。而且只有阳虚的人才容易受外寒。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样的道理,所以肾的阳气不足,不能温化,特别容易受风寒之邪的侵袭。寒性凝冽,寒主收引,因此出现了肢体收引拘急这类的症状。屈而不伸这样一些症状。《生气通天论》讲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寒气从之,乃生大偻,还有印象吗?偻,就是伛偻,大偻就是伛偻得很厉害。弯屈得很厉害,屈而不伸。它首先是有阳气伤了,而肾为阳气之根,所以“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又与肾相通,寒气通于肾。寒主于水,主于北方水之气。与肾相通。所以说诸寒收引,常常是和肾有关系。

“诸气幩郁,皆属于肺”

幩郁,就是指的胸满、喘急,这类的症状。教材注释有,幩,是气逆喘急。郁,是痞闷。也就是胸满、喘急、胸闷。肺主气,司呼吸,所以肺气不利,常常出现胸满、喘息这种情况。因此,咳嗽、喘息、胸满,常常是和肺有关系。这是因为肺主气,司呼吸。所以病在于肺。常常出现这类的症状。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很多种的湿邪引起的肿满之病,肿是浮肿,满是腹满,腹部胀满。腹部胀满和浮肿这一类病,多数是由湿邪引起的。常常是由湿邪引起的。而由湿邪引起的肿满之病,又多和脾脏有关系。也就是说,当脾脏运化功能失常的时候,特别容易感受湿邪,在同一环境下,有的人就感受湿邪,有人就没感受湿邪。这个前提是人的脾气先虚,运化失常。反过来讲,如果没有外界环境的过分的潮湿,外邪,湿邪不那么厉害,这个人尽管脾虚一些,未见得出现浮肿,或者说是胀满。这是相互联系的。正虚与邪实是相互关联的。但是毕竟湿邪容易伤脾,所以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常常是由于脾脏受了湿邪,而运化功能失调,出现了腹部胀满,水液不能运化,而出现的浮肿。所以肿满之病应该考虑到脾。就其病机而言,是多和脾有联系。因此作治疗而言,常常又考虑到用健脾化湿的方法。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瞀,就是昏冒,头晕眼黑,头脑不清醒,这是昏冒。瘛,或者瘈,是瘛瘲,或者瘈瘲,是指抽搐,肢体的抽搐。昏冒和抽搐,多和火有关系。和什么火有关系?从这点看,常常是和心肝之火有关系。因为心藏神,所以火热之邪扰心的话,常常出现昏冒,火热之邪影响到肝的话,肝不养筋,常常出现瘛瘲,或者说瘈瘲,抽搐。所以是“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常常是很火有联系。高士宗在《素问直解》上,说这个“火”之应当是“心”。我们不管了。反正现在原文是火。火可以叫得通。而且临床上见到昏冒、瘛瘲的病人,我们用清泻泻心肝之火的时候,也很常用这个治法。临床疗效还算不错。说“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热,扰乱心神,所以昏冒,热伤肝血,伤肝阴,肝不养筋,所以出现瘛瘲。小儿高热惊风,那不很常见吗?治疗的话,就是应该清肝热,泻肝火。昏迷的话,也可以,清心热。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痒,是阳性的症状。痒者,阳也。痛,是不通,血脉不通。疮,由于血脉不通,就可以常常引起疮疡,《阴阳应相大论》所说的“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疮,痈肿就属于疮之类。那是由于营气不从,营气不从就是气血运行不畅。心主血脉,心经有热,血中有热,常常出现痈肿,出现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而痛。或者作痒。我刚才说,痒也是阳性的症状,热和风常常引起痒的症状,所以,多种的疼痛,痒疮这一类的病证,常和心联系。因为心主血脉,血脉不通,常常出现了红肿,出现热痛,出现疮,或者痒、瘙痒。因此治疗疼痛、疮,或者瘙痒,就应当考虑到心,考虑到血脉。或者是凉血行血,或者是清热解毒。反正要考虑到热,因为心主火,心主血脉。所以要考虑到是心火,心血的问题。考虑到通血脉的问题。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厥,我们讲过,手足冷,手足热,在《内经》里头都叫厥,手足冷的就叫寒厥,手足热的就叫热厥。和《伤寒论》所讲的寒厥、热厥,概念不一样。《伤寒论》所讲的寒厥、热厥,都是手足冷,只不过病机不同,由于热郁郁内,而寒格于外的,这种手足冷,它叫热厥。真的由于阳虚的那种冷,那是寒厥。可《内经》的寒厥,是说肾阳虚的就叫寒厥,肾阴虚而手足热的那叫热厥。还有昏厥,我们在讲《调经论》的时候,已经谈到了,“下虚则厥”,肾虚而引起的厥,昏厥,肾阴不足,肾精亏,肝火旺,肝阳上亢,出现昏厥,可以的。即使是肝也在下焦,肾当然在下焦,所以厥,这个病证,属于下。确实常和下焦有关系。下焦是什么?下焦是肝肾。所以我刚才讲,有的专家说这一段分成上下病机,那这个就说的是下。下,其实是下焦。下焦具体而言,还是讲的是肝肾,特别是以肾为主。这是厥。

固,固是指的大小便不通,泄,是指的二便失禁。不通或者失禁,常和下焦有关系。特别是常和肾有关系,肾司二便。所以说“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你说都属于下就对吗?那腹泻都属于肾,都属于肝,那不见得。不见得嘛。饮食不当那也泻。那就属于肠胃的问题了,所以说多属于,可以,特别是慢性的腹泻,很长时间,即使很长时间,也不见得都是肾的问题。也还有个脾虚的问题。因此,治疗这种厥、固、泄,属于下的那种泄,当从肝肾入手。一般的是补肝肾。因为虚嘛,下焦肝肾虚了才出现的固或者泄,一般的当然要从补肝肾入手。大家所常说的五更泻,鸡鸣泻,那不认为是特别是属于肾虚吗?当然也有肝在里边参与。这是说“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上,是说的上焦。喘,就是说的气喘。气喘多属于肺,从肺出。呕,是呕吐。呕吐也从上出。本来呕吐时从胃内出来的,才叫呕吐。为什么也叫属于上了呢?一般的专家的解释,或者前人的注解,说“呕”从胃上口出来的,胃上口就属于上焦了。“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我们前面讲过的《营卫生会》篇,不是划分了吗?上焦是怎么?从哪划分的,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呕,从胃上口出。所以说“皆属于上”。

痿,痿证也多和肺有关系。五脏,“肺热叶焦,发为痿躄”,五脏都能使人痿,但是首先是有肺热,所谓的“五痿皆由肺热生”,筋、骨、脉、肌、皮五痿。分属于五脏,但是其开始先有肺热。肺有热,不能布散津液,津液不能布达于筋骨脉肌皮形体各处,才使各处发生萎软无力,当然也和胃有关系,我们在讲《太阴阳明论》的时候,四肢无用,其实也是“痿”。那不又和阳明有关系吗?阳明是化生气血之源,肺是主治节,是布散气血津液,肺不能布散气血津液,当然可以致痿。所以说“五痿皆由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所以痿、喘、呕常常是和上焦有联系。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这是火热的问题。火邪引起的疾病,出现什么症状呢?禁。禁是口噤不开的“噤”。鼓,是鼓颔,嘟嘟嘟嘟这是鼓颔。栗是战栗,常说所谓的哆嗦,冷的哆嗦。口噤不开,鼓颔战栗,这是寒冷的表现,这是病人的症状表现是一派寒冷。冷的哆嗦,嘟嘟嘟嘟磕打牙,噤,甚至于张不开口了。“如丧神守”,这如丧神守是形容鼓颔战栗的症状,所谓神能驭形,自己的神志,能够控制自己的形体,但是这个病人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形体。在那鼓颔战栗吗、在那口噤不开。所以好像神不能再指挥自己的形体了。不能驭形。本来是神能驭形的,控制自己的形体,但是这个症状出现之后,就如同神不能控制形体了,所以叫“如丧神守”,神不能守形了。皆属于火,这是火热的表现,常常是由火热引起的。那所谓的真热假寒,热郁于内,而寒象表现于外。你要看他冷,那就当寒治,那肯定就错了。当然,我们说他是热,除了鼓颔战栗之外,他肯定还有其他的现象,对不对?比如说脉象如何?是最常见的,你摸摸他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凉?即使是摸起来凉,深按一按,是不是还凉?属于火的,大概深按下去,起码它是热的。脉像,一般的说,它是数的,或者是有力的。所以,这说常和火有联系。也就是更要提醒我们,不要见到冷,见到这人冷,你就给他热药。见他热就给凉药。那医生太好当了。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反而是热引起的最常见。因为这个不会是慢性病,多半是急证出现的,没有个慢性病,成年的口噤不开,鼓颔战栗的。那就不可能持续多久,就不可能持续很长的病程。说不定这人就会死亡了。因此,这类的病,往往是急证,急证下来,哪有突然就寒冷的这样子的。多半是火热。所以说,常和火有联系。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痉,就是“角弓反张,谓之痉”,“项强”,那就是脖子强硬。角弓反张,脖子僵硬是筋的问题。筋不柔和了。筋不柔和,这里说常和湿有联系,是由于湿阻滞筋脉,气血不能运行,筋脉失其所养,因此出现筋脉失柔,出现角弓反张,出现脖子强硬,常和湿有联系。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逆,上逆,冲上,也是上逆,就是很多的病证,是从下边,有从下上冲的症状,比如我们教材上按注释上讲的,是气机急促上逆而致的病证。比如急性的呕吐、呃逆,甚至头晕、头痛,那都可以是气上冲。也有的病人自己有感觉,就是感觉气往上冲,冲到头上。这种现象也有的。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这常和火有联系。因为火性炎上,火的特点就是向上炎,所以容易出现上冲的那些症状。因此说“诸逆冲上”,常常和火由于联系。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腹部胀大,常常是由热邪引起的。胀满、膨胀,肚子砰砰作响,那是由于热邪导致的气机不能运行了。气机不畅。所以出现腹部砰砰的胀满。

[完/49: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13:5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