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经里的形藏(脏)四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a
0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21:4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神藏五好理解,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那么形藏四呢?是指皮肉筋骨还是胃、小肠、大肠、膀胱?
关键在于对藏这个字怎么理解,是看做储藏的藏还是脏腑的脏。

请大家各抒己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发表于 2014-2-10 21:48: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仲景之光 于 2014-2-10 22:11 编辑

《素问·六节脏象论》:“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

《周礼·天官冢宰·疾医》:“参之以九脏之动。”郑玄注:“正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贾公彦疏:“云‘正脏五’者,谓五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脏之称。……云‘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脏为九脏也。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腑。亦有脏称,故入九脏之数。然六腑取此四者,按《黄帝八十一难经》说:胃为水谷之腑,小肠为受盛之腑,大肠为行道之腑,膀胱为津滴(液)之腑……此则正腑也,故入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腑,三焦为孤腑,故不入九脏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板凳
发表于 2014-2-10 22:17: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仲景之光 于 2014-2-10 22:21 编辑

楼主引用的“藏象”=“脏象”、“形藏”=“形脏”、“神藏”=“神脏”、“九藏”=“九脏”,藏和脏,都应读zang,都是脏腑或脏器的意思。

而“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藏,应读cang,是收藏或储藏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地板
发表于 2014-2-10 22:37:0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通行本《黄帝内经》,都已经统一把“藏象”、“五藏”、“形藏”、“神藏”、“九藏”等脏腑或脏器意义的“藏”(zang)改为“脏”,以别于藏(cang),就是避免混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5#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08:11: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贵在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6#
发表于 2014-4-2 15:54:41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的九脏说

《素问•六节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此句当出自《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的九脏说。

“形脏四”,指藏有形之物者为形脏,有四即胃、大肠、小肠和膀胱,因“皆受不净”(《难经•三十五难》);“神藏五”,指藏无形之气者为神脏,有五即肝、心、脾、肺、肾。高士宗《素问直解》:“形脏四,谓膀胱、小肠、胃、大肠,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脏五,谓肝心脾肺肾,所以藏无形之气,故曰神。”五脏所藏之神的具体名称,如《宣明五气篇》所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关于九脏之说,又有“五正藏、四正府”之称。

如《周礼•天官冢宰•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郑玄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贾公彦疏:“云‘正藏五’者,谓五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称。……云‘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脏为九脏也。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府。亦有脏称,故入九脏之数。然六腑取此四者,按《黄帝八十一难经》说:胃为水谷之腑,小肠为受盛之腑,大肠为行道之腑,膀胱为津滴(液)之腑……此则正府也,故入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故不入九脏也。”

腑有六者,为何只有四腑入围正府?

因胃、大肠、小肠、膀胱,此四腑“皆受不净”而入正腑,与正脏五合为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故不入九脏也。

形脏四、神脏五,其数有九,以应天之制数,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黄钟制数,以九为数之极。此盖系九脏之来源耳。

《素问•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素问•三部九候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经文中之数字,如“三三、六六、九九”,虽美其名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实乃牵强附会、勉强凑数之义,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胡天雄《素问补识》:“九九,各家皆无明确解说,或以黄钟之数,起于秬黍,以九重之;或以为九州九野(九天之野);或以为神农大九州(出《淮南》)。原文本为勉强凑数……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实在牵强之至。”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这在中医经典《内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无“天人相应”学说,中医学则不好讲理。在《素问》有不少篇单看题目就是讲“天人相应”的,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等。但是多数“天人相应”的说法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故牵强附会的倾向很明显(语出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7#
发表于 2014-4-2 16:05:10 | 只看该作者
又,“何谓形藏四,注家见解不一,王(冰)据上下文义,注云:‘所谓形藏者,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居,含藏于物,故云形藏也。所谓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然《素问》上文云:‘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则九藏之说,自当如王注云:‘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志,是谓神藏五;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是谓形藏四。’以经解经,非王氏创说也。”(胡天雄《素问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 18:20:26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4-2 16:05
又,“何谓形藏四,注家见解不一,王(冰)据上下文义,注云:‘所谓形藏者,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居,含藏于 ...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神龙大侠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14-4-9 10:12: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5-1-18 18: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