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枢。经脉》中介绍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各经脉的主病及治则。其中在介绍各经主病的开头部分分别是“是动则病”和“是主某某所生病者”。这个是动和是主的意思,自从《内经》成书以来,一直不能被后人正确理解,因而成为《黄帝内经》中的又一千古之谜。那么后人都有哪些解说呢? 一、是动是主的不同解说 1. 气血之说 《难经》第二十二难说:“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 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 之,血主濡之, 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後病也,故先为是动,後所生也。” 2. 变动与治疗说 《经络学》教材认同张景岳的说法“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认为是动是指经络有变动就会有如下症状; 是主为该经腧穴可以治疗如下一些病症。 3. 阴阳之说 4. 经络脏腑之说 5. 本经他经之说 6. 外邪与本病之说 7. 证侯之说 8. 表里虚实之说 二、从《灵枢. 经脉》的体例来看是动和是主应当是指虚实不同的证侯 现在分析一下《灵枢. 经脉》各章节所讲述的核心内容。 1. 《灵枢. 经脉》的第一段讲述了经络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通过经络可以调虚实。 2. 在肺经、大肠经、胃经和肾经中补充介绍了经络气盛和气不足时的症状。 3. 在各经脉的治则后面介绍了各经虚实的脉象。 4. 在各经脉的主症后面反复强调了虚补实泻的原则。 5. 在络脉部分介绍了各个络穴主治的虚实症状。 总结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灵枢. 经脉》所讲的核心就是定性定位的诊断和治疗经络的疾病。定位部分以经络循行为主线,定性诊断部分以虚症和实证为重点,定性治疗以补泻为基本原则。如果是动和是主所介绍的不是虚和实两类征候,那么在肺经、大肠经、胃经和肾经以外的经络病变就无法从症状上来分清虚实,也就很难使用补泻手法(人迎寸口脉诊的精度不够)。因此,我认为是动和是主应当是指虚实不同的两类证侯而言。 三、从《灵枢. 经脉》成文的过程来看是动和是主的含义 王力微在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一书中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末年至王莽时代,是古代来自于民间或贵族、侍医、或其他人(如:枚乘的《七发》就有养生的内容,是以赋体写出,如概括些,就可以是一个篇目)的零散篇目,经宫廷侍医李柱国加工的汇编而成。各篇独立成篇,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对散乱的、篇幅长短不一、良莠不齐的医书,李柱国有所筛选、加工,体例上有所统一,即全部改成对话体。成编开始于公元前26年,结束时间大致是公元16年。书中具体各篇,大多数早于这个时间。从一些篇目内容的杂错不一,可以折射出,当时的很多医病观念,并不统一。”从《灵枢. 经脉》成文的过程来看更进一步证实了他的观点。首先我们认定《灵枢. 经脉》的作者应当参考了马王堆汉墓帛书《灸经》和《江陵张家山汉简。脉书》的内容,因为后两书的内容比《灵枢. 经脉》少许多内容。那么《灵枢. 经脉》比之又增加了哪些内容呢?1。补充了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经脉的循行线。(原来只有十一条经脉)2。补充了循行线的不足。3。补充了十五络脉的感传线和虚实病症。4。补充了肺经、大肠经、胃经和肾经的虚实病症。5。补充了针刺补泻方法。(古文献只用灸法)6。补充了人迎寸口脉的诊法。《灵枢. 经脉》继承了古文献中“是动则病”的说法,修改了古文献中“其所产病”为“是主某某所生病”。因为在古文献中是动则病是可以治疗的(是某某脉主治)(灸补);而其所产病则不可以(灸补)治疗。针具的发明和使用使“其所产病”已经可以治疗(针泻)。为了区别古文献所记录的内容故改为“是主某某所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