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71集 素问.五常政大论(二) 标本从逆、先后缓急的治则(...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6:5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ODg4MzQ2OA==/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以浅而知深,察近而知远,言标与本,易而勿及。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不利治其标,大小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上节课我们讲到“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接下来讲

“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其他的病先有,而后产生腹泻,这个时候治其本,也就是治先病,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要先治泄。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同时说,这时候要把泄泻调好了。泄泻调好了,再治其他病。即使是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治那个先发的病,后再治泄泻,如果还有其他病的话,不单是泄泻,还有别的病的话,除了治本之后,也要先治其他病,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的病。所以说,前面我们讲了,“诸病皆治本”,已经讲到了腹满治其标,这又提到了其他病和腹泻的关系。虽然说还是治本,但是腹泻在这里头又相对来说是重要的。相对来说是要先治的。尽管说有病,病在先,而腹泻在后,应该先治那个原发之病,后治腹泻。但是如果除了腹泻之外,还有其他的病,这个时候就要先治腹泻,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这在先治,后治顺序当中,这个腹泻又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上。下面又看到,

“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这又出现个中满,原来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为什么?因为中满涉及到脾胃气机转输,这时没说,不单是发热,先病,不管你什么病,后来出现中满,中满即使是标,提出来要先治。治其标嘛,就是先治中满。

“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中医学考研网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先有腹部胀满,而后再出现烦心,甚至于出现其他的症状,那都要先治其本,先治其中满。所以说“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先治中满。到这儿我们看到,前面所说的治其本治其本,或者说,中满治其标,中满治其标,提到了两个治标的问题。这一段的标本,也就是从举例开始,“治反为逆,治得为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从“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一直到我们看到的“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这段的治本治标,标本的概念都是先病和后病。先病叫本,后病为标。所以我在讲这篇开头的时候,谈到了标本问题,概念很广。但是这一段的中心意思,这段是处在中心的位置上。也是个最主要的意思,先病为本,后病为标。原发病为本,既发病为标。接下来讲,

“人有客气,有同气”,这个同气,我们看到,教材注释上提过了,在《新校正》上,这个《同气》看来应当是固气。固有的固。也是一个先病、后病的问题。原有、固气,客气就是邪气侵入,原有之气那是指人体的固有之气,看看教材注释15,人有客气有同气,《新校正》:“按全元起本,同作固,为是”,认为还是固字为是。客气为新感之邪气,固气为原本体内的邪气。先受病为本,后受病为标。则客气为致病之标,固气为致病之本。人有客气,有同气。那还是有个先发后发的问题,下面又说,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好,这有提出来一组症状,小大利,小便大便利,如果是小大不利,那必须要治其标,治什么?治小大不利,不管你是客气还是固气,凡是如果有小大不利,就要治其标,也就是说,上面谈到了中满治其标,提到两次中满治其标,其他都是治本。这又提出来一个新的内容,就是小大不利要治其标。也就是说,不论你是客气还是固气,什么什么病,但是如果是有小大不利,这个时候就要先治小大不利,当然这里看来小大不利,并不是病之本,而是病之标。所以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大小便还通的话,那你别的病可以从本治。这又提出一个新的内容,上面那一段讲了很多很多种情况,只有两种是特殊的,看到吗?一个是中满,一个是小大不利,这两组症状,无论是标还是本,都应该先治。这两个病如果是标,先治,如果是本的话,当然更应该先治。所以先有中满后生烦心者,要治其本,这是对比来说的。对比别的情况下出现中满的好,那要治标。但是中满如果是本的话,那当然还是要先治本。也就是说,见到中满,或者是见到小大不利,不论其是标是本,都应该先治。《内经》时候没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但是看来把中满和小大不利,都看为急,必须先治的。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病发而有余,就是这个疾病,先发那个病,疾病之本,是有余治证,有余治证就要“本而标之”,先治其本,也就是先治其有余。为什么有余之病先治其有余呢?如果你要不先治其有余,而先治标的话,那效果不好。先治标的话,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还会产生新的疾病。本病邪气实,邪气实,它可以克其所胜,也可以侮其所不胜,既可以乘其所胜,又可以侮其所不胜,因为邪气有余,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赶紧治其有余。免得它进一步的传变,影响到它所胜,和所不胜的,以脏腑辨证的话,那些脏腑,所以病发而有余,应该本而标之。

“先治其本,后治其标”,先治其实,先治其本,把本的邪气给它制约住,它就不会再传播。不会再传变给其他的脏腑了。如果这个时候,你看到有其他脏腑受病了,不敢,而去治其他脏腑,不治其本,这个是治不好的。所以说,病发而有余,要本而标之,那就是说,先治其本,后治其标,叫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同样的道理,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如果是病发而不足的话,那是本虚了,先发之病是虚,以脏腑辨证的话,最容易说明问题,所在之病,这个脏腑是虚。所在脏腑是虚,那么就可以出现反侮的问题。发病本脏虚,本脏虚的话,其所胜者,乘而侮之。比如说脾,脾本来是不胜木,如果脾有病的话,木就可以乘之。或者说,其所不胜乘而侮之也可以,总之是说,它所不胜之脏本来就是制约它的,这回更进一步制约它。而其所胜之脏,本来原来土是克水的,结果因为土虚了,水气也反侮。一般是这样出现反侮的,是吧?原来其所胜的,反过来克制它。那叫侮。在这种情况下,“病发而不足”,相关的脏要反来侮它,反来乘它。在这个时候,怎么样呢?可以“标而本之”,可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那是按有余、不足来分析,就是有余之病,可以先治其本。不足之病,可以先治其标。按有余不足来划分。所以“病发不足”要“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是疾病比较轻浅,疾病轻,甚就是疾病严重,“间”本来是间断,有时轻有时重的意思。但是总体来说是说的病比较轻,而甚就是病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谨察间甚,以意调之,要仔细地了解,仔细地分析,这个病情的轻重,重在哪里,轻在哪里?是本还是标?要“谨察间甚,以意调之”。“以意调之”也是用心审察的意思。用心审察、分析轻重缓急,分析病位所在,分析是本是标?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如果是病情比较轻浅的,间者,可以并行,“并行”是说可以标本同治,或者叫标本兼治。这个病比较轻,既有标的症状,又有本的症状,但是都不重,你可以标本同时考虑到,标本同治都可以,或者叫标本兼治。“甚者独行”,这个病比较严重了。就不再适宜标本同治。应该“甚者独行”。或者先治其标,或者先知治其本。来更快的取得疗效。“独行”就是单治标或者单治本。可以效果来得快。但是这是对于重病的病人。不允许你标本同治,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才能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所以“甚者独行”。最后再补充一下,不管是间者也好,甚者也好,病比较重也好,病比较轻也好,但是相对而言,

“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还是要治其本。总之是说小大不利,又强调了一遍。所以在这一段里头,诸病治本,但是小大不利,和腹满要治标。各强调过两次。这两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中满者,我们上次课提到了,是涉及到中焦脾胃的转输问题。而小大不利,涉及到先后天的问题。既涉及到脾胃,不能正常运化,而出现小大不利。又涉及到肾,先天之本肾,司二便。所以肾病,或者脾病,都可以出现小大不利。

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课当中讲到了,涉及到过这个问题。

脾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肾虚则厥,实则腹胀。 (《灵枢。本神》篇)
形有余则胀,泾溲不利;志有余则腹胀飧泄。 (《素问。调经论》篇)

比如说《灵枢。本神》篇,我们讲过,在讲脏象那部分,有这样的话,“脾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这个腹胀也是本段所讲的中满。意思是相同的。经溲不利,就是大小便不利。我们讲过的。脾有病之后,不能正常运化,可以出现腹满,同时也可以出现小大不利。《素问。调经论》里面也有这类的话,前面也学过了,说“形有余则胀,泾溲不利”,形有余其实就是说的脾,有提到腹胀,也是指的腹胀。用“泾”字,“经”和“泾”有点不同。又提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志就是说肾,飧泄就是利,泄泻。“肾虚则厥,实则腹胀”。这是《本神》篇的话。你看,就通过那两篇,也提到这样的问题。脾胃有毛病,出现腹胀,可以出现经(泾)溲不利,两篇都说过同类的话。当然字句不完全相同。出来经(泾)溲不利和腹胀之外,肾病又提出了一个飧泄的问题。说腹泻也是问题。和我们这一篇对照起来就很有意思了。咱们这篇讲得更明确。中满,其实也是腹部中满。腹部满,也就是腹胀。小大不利,不管是标是本,都先治。

但是又提到一个泄的问题。所谓“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我刚才不是谈到吗?必且调之,是说必且调泄。尽管先治其本,之后就得治泄。然后再治其他病。所以“泄”也是涉及到先后天的问题。当然,不利一般是说不通畅,小大不利,是说小大不通畅,大小便不通了。但是“泄”就跟这篇讲的,先泄而后病,那个泄是同样的意思。

所以腹胀和小大不利,这是危急之候,什么时候都应该先要抓住这个问题,要先治。再有就是泄泻应该考虑,在一般情况下,解决了本病之后,首先要解决腹泻的问题。所以从本篇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有关的篇章,都可以反映出来这样一个思想。因此是这个观点在《内经》里,看来是很强调的。作为标本缓急来说是很强调的问题。

大家学《伤寒论》的时候还要注意到,张仲景提到了若干个标本缓急的问题,比我们现在所说的小大不利和腹满,这两条,张仲景要比它多,提到得多。比如有新病,有旧病,他说可以先治新病,乃治其故疾。但是也提到,如果是小大不利,他要先治小大不利。张仲景也这么讲了。而且张仲景还提到,如果腹泻和别的病,同时存在的话,应该先治其腹泻。所以他这个基本思想,是和《内经》相一致的。我们在学习《伤寒论》,或者学《金匮要略》之后,你再反过头来再学,再看到《内经》所讲的,那对张仲景的学说影响是非常的深。这段我们串讲完了。

【理论阐释】
1. 标本的含义
标与本是相对而言,至于相对哪些,在这里就不讲了。我们教材上具体的把标本,又分成下边这样五个方面来介绍。这在《内经》里标本的概念,它把它大致划分了一下。当然有很多意思。但是在医学里用得最多的,在《内经》里反映最明显的,是这样标与本的概念。标与本的关系是有这样五个方面。

六气阴阳标本。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和三阴三阳的关系是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这个认识在五运六气里边,反映得最清楚。天之六气,那是本。三阴三阳,那是标。这是一个,在五运六气学说里边,这个问题反映最清楚。
医患标本。所谓病为本,而工为标。这句话,具体的是在《素问。汤液醪醴论》上讲的。我们学过的,“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病,是病人,是疾病,这是本。“工”是指的医生或者治疗技术。对病人和疾病来说,医生和治疗技术是标。是应该占次要地位。主要的是病人和病证。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指导我们医生的行为和治疗思想。不要把医生,不要把治疗技术放在第一位。把病人和病证放在第二位。那样看法是绝对错误的。如果没有病人的正气,没有这个疾病的情况,你医生是无所作为的。你多么好的治疗技术,如果这个病人没有正气了,气血不能接受你的技术了,你再好的技术也是无用的东西。所以病为本,工为标。治疗技术是第二位的。病人的正气,病人的情况,那才是第一位的。这是自《内经》以后,中医学界都是这样个认识。摆正了位置,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疾病。更好的治疗疾病。
体内结构为本,是指在内的脏器为本,在外的形体为标。内为本,外为标。脏器为本,形体为标。
病脏间的标本。在水液代谢及水肿病的病机当中,对,那篇我们在《水热穴论》里有,这篇我们没有学过,是讲水肿的,是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水热穴论》在讲到水肿病的产生的时候,它说其本在肾,而其末在肺。所谓肺为水之上源,肾主水,肾是水脏,对水液的疾病的产生,水肿病来说肾是本,但是,肺在上,肺为标,肺为水之上源,所以在病脏之间《内经》有过这样的记载,说肺肾水之标。肾是水肿病之本。因此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水热穴论》提到“标本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那就是水肿病,有水肿,有喘。又不能平卧,还有浮肿。那是肺肾两脏。当然,本在于肾,而肺为标。
疾病先后为标本,在《内经》里常见到的,还是疾病先后为标本。就像本篇所谈到的,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里病为本,表病为标。外为标,内为本,阳为标,阴为本。六腑为标,五脏为本。谈到了这个标本先后,还有这样的概念。
这是关于标本的含义。在《内经》里常见到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2 标本治则
标本治则,我们本段提到了,有从标,有从本的,不同治法,像这篇所说,大凡治病,有从本治,有从标治的。从治法,有见标从本,见本从标的逆治法。这是我说给,这个所说的从治法和逆治法,是本篇所特有的概念。以及标本先后,标本缓急,还有标本兼治。还有标本相移的不同情况。标本可以转移,从本而治为治疗常法。一般疾病是这样治的。所谓“疏其源而流自通”,解决了本,标病自然就可以去掉。从标而治为特殊情况下的治疗的变法。所谓权宜之计。标证解除了之后,然后再治本,那一般说,这标就是急。不解决这个标,就不容易整个治疗。整体上治疗这个疾病。

下面进一步分析,诸病多从本,唯中满与小大不利二症,无论是属标,属本,均当先治。中满属胃气壅滞,水浆难入,药食不纳,则后天化源竭绝,气机转输失主,故先治。这个刚才我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过了。相反呢,泄泻一证,无论先后,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否则后天之本已衰,诸证难以彻底治愈,我们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强调了。虽然泄泻在本段也好,在《内经》的其他篇也好,没有特殊提出来要先治其标,先治的问题,但是这提出来了,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也相对的把它强调出来了。所以教材在这里又把这个问题,重点说了一下。体现了《内经》重视脾胃为脏腑之本的观点。或者说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观点。张仲景保胃气的治则,以及李杲(李东垣)重视培土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内经》这样的理论,对张仲景治疗保胃气,或者李东垣培土这个理论,有重大的影响。

二便不通,反映脾肾两脏的功能失常,气机紊乱,亦是危急之候。除了我们刚才讲的之外,你看张介宾在《类经》上,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说“诸皆治本,此独治标”。这是指的腹满和小大不利。“盖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他这里专题讨论了二便不通的问题。后世对《内经》理论的引申才出现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这样的治疗原则。《内经》没有明确,后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引申《内经》之意。适用的范围就跟广了。《内经》只提出来小大不利和中满。当然,又特别注意到泄泻的问题。后世在这个理论,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之下,才总结出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作为一种治疗上应当注意的治疗原则。

有一些病证,就是【理论阐释】的第二点,标本治则接着谈,有些病证治本则妨碍治标,治标则妨碍治本,说单治一个互相有影响。那怎么办呢?应据标本先后而调整。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加以调整。特别提到《灵枢。师传》篇上说:“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那个是根据季节而言。这个所说的标本是里证和表证。或者病在里,病在外。但是说叫表证,别出现了误解。就是认为只有感冒叫表证。所以说病在里,病在外,春夏气血在外,春夏阳气盛,人的气血趋向于外,所以就春夏先治其外,春夏先治其外,外就是标。我们不是谈过吗?里为本,外为标。春夏先治其外也就是先治其标。而后治其本。秋冬,就反过来了。秋冬自然界的阴气盛,阳气下降,潜藏,人体气血也趋向于里,这个时候治疗,可以先治其里,后治其外。里为本,所以说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这个标本是按里外说的,表里说的。“先治其内”“先治其外”的问题。

《灵枢。终始》篇有“病发先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这个虽然阴阳,也可以理解为是里外,内外。但是它还是可以提到先发而先治,后发而后治。和《灵枢。师传》上所谈的,就有所不同。下面又看到《灵枢。五色》篇说,“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说这个如果治疗反了,病会加重的。病生于内就先治其内,后治其阳。阳是外。“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所以你看什么三段,都是《灵枢经》的话,提法是不同的。这个问题的理解,又应该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来分析。不要说《内经》这句话是这么说的,我就是这么治的,那《内经》还有别的说法。所以应该根据病情具体情况,来加以分析。

《至真要大论》上讲“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内而影响到外,或者疾病以里证先出现,内证先出现,然后症状有往外的现象,比如由脏传入腑等等的这些情况,这叫从内之外,或者病在内,而症状表现在外部的一些其他症状,相关的症状,这个时候,要调其内。如果从外之内者,就先治其外。它把外作为本了。病在外为本,应该先治其外。可是下边又有新的提法,说“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虽然是病从内来,到外,而且,可是症状表现是挺剧烈的。症状是在外,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尽管是盛于外,还是要先治其内而后治其外。“又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可见,病先发先治,后发后治,是一般的常规。常规当然就是一般的,是常规。

表现为阴阳内外标本治法。在四时气候不同,疾病特征有别,治分标本先后,也就是春夏气血浮于外,应该先治其外而后治其内,刚才我们谈到了,标而本之。秋冬气血沉于内,当先治其内,后治其外,本而标之。如果邪正虚实不同,标本先后各异,原发病邪气有余,刚才我讲课当中提到这问题,“原发之病而有余,必侮其他脏腑及经脉,是病从本而传于标,故先治其本而后治其标。原发正气不足,原发病是虚的,必受他脏乘而侮之。病从标而传本。必先治他脏经气乘侮之标,而后治正气不足之本。”病发不足,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说明当病情复杂多变,标病本病的主从关系发生改变的时候,治疗的重点应该随之加以调整。

病情有间甚之殊,也是我们本段最后讲到的,标本有缓急之别,因此说“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代表了《内经》标本治则的思想。也就是本急标缓治其本,标急本缓治其标。还是后世总结出来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问题。这里又举例,《评热病论》我们讲过的风厥,“表里刺之”,那时标本兼治,也就是标本同治。那是缓者嘛,间者并行。又举《病能论》说阳厥怒狂,服以生铁洛饮。这就是甚者独行,甚者独治。

3. 治病求本与标本逆从
病求本与标本逆从问题,这个好理解。《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的问题。那个本是讲的阴阳之本。和本段说提到的标本治则的标本,不是一回事。那时讲的疾病的本质,是阴阳的问题。这里说的疾病先后,疾病内外等等的,这作为标本来看。所以这两个“本”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临证指要】
1.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是举的《伤寒论》的条文和它的用药。你看,《伤寒论》的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条所论的少阴病兼表的证治,因为是里阳虚不太甚,而现表里同病。这个时候呢,就宜表里同治。这意思是说,这是间者。所以可以并行。因为说里阳虚不太甚,又受到外寒,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病理同治。麻黄之类治其表,附子之类治其里。这是双解法,间者并行的问题。

91条的“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榖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这就是说,甚者独行的应用问题。病情严重了,那就赶紧去治它急的那一方面。下利清榖,这是严重的问题,尽管他有身疼痛,表证,那也急当救里。当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清便自调就是里证不急,所以急当救表。这不是讲的甚者就要独行,间者就可以并行。或者,急就要先治其急的那个方面。

2. 痞满先治
痞满先治,以保胃气的病案举隅,举的是李东垣治贵妇人腹满的问题。治先治其腹满。

这一篇就讲到这里。标本先后。这一段应该理解就可以。应该注意理解,重点的问题就是在小大不利,或者中满治其标的问题的理解上,然后,能念懂它里边的这些话,因为就在这段里标本概念,也是在那里有不同的所指。当然最主要的是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也有里为本,外为标的一些概念,在读的时候,每一句和每一句,有的时候标本的概念转移了。别读糊涂了就好了。

第六节 《五常政大论》
254页。《五常政大论》这样几句话。这篇我们过去没提到过。所以把篇名说一下。五常政,五,是说的五运。因为这一篇,也是讲五运六气。七篇大论之一。五,就是说的五运,木火土金水五者的运行。常,就是常规。木火土金水五运的变化有它的常规。有太过,有不及,有平气。又不太过,又无不及,那叫平气。五气的运行有太过,有不及,有平气。这些都是正常的,是它的正常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常规。五常就是这个意思。政,也就是政令。《内经》时候它就叫政令。我们现在的政令,好像政府下的命令叫政令。军令政令。在《内经》时候所说的政令是什么呢?就是五运六气它所主持的,比如生长化收藏,这就是政令。木运就主生,火运就主长,水运就主藏,所以讲的生长化收藏。这就是它的政令。因为《五常政大论》这篇,就是讲这类的问题,讲五运六气的正常的规律。讲它的生长化收藏的问题。每一运和生长化收藏的关系问题。每一运太过和不及,或者是平气,对于生长化收藏有什么影响?因此篇名就叫《五常政大论》。五运常规对生长化收藏政令的影响。所以叫《五常政大论》。

但是《五常政大论》是挺大的一篇,我们只选了很小的这一段。这段是讲的用药常规。我先读一遍。

帝曰:有毒无毒,服之有约乎?歧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

这不是服药的常规吗?也可以说服药勿过其量。用药物治病的话,不要过量。服药勿过其量。这段,也可以这么说。就是这样的内容。

“帝曰:有毒无毒”,是说药物,有的有毒性,有的没有明显的毒性,关于“毒”的问题,上次课我谈到了,是指的药物作用的剧烈与否。作用剧烈,很剧烈的,叫大毒。作用不是太剧烈的,那叫常毒,剧烈的程度比较小,那叫小毒。或者说跟食品几乎接近,没有明显的剧烈的作用了,但它还没有把它作为食品看,所以那叫无毒,因为用毒,用其毒性来治病。

“服之有约乎?”但是毒性毕竟对正气也有一定影响,所以说要有约,服有约乎?服药的话,有没有什么规则?实际上就是说有规则。有毒的药物,无毒的药物,在用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规则。

“歧伯曰:病有久新”,歧伯回答这问题。说病有久新, 病有的是久病,有的是新病,这时候治疗,就应该不一样。

“方有大小”,方子,药方,有大方有小方。针对不同的疾病,应该选择不同的方,这本身就是选择。针对久病、新病要选择。方子有大有小,对药物也有选择。

“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应当是有常规的。那个制度,常规的制度。常制的“制”就是讲的制度。下边又说大毒、常毒、小毒,以及无毒,这些药物的使用。休息一下再讲。

[完/49: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5 13: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