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41集 素问.调经论(二) 有余和不足及调治(续)、阐释和...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6: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zQ0OTMwOA==/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教材147页。继续讲《调经论》,147页第二个自然段,也就是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歧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歧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歧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从那儿开始讲。“血有余不足奈何?”实际上在这里是讲的肝,有余不足的问题。因为肝藏血。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怒为肝之志,所以肝气实善怒,肝气不足,肝虚,不足则恐”,所谓子盗母气。或者从“乙癸同源”来讲。也就是“肝肾同源“,同源于下焦。同藏精血,实多归属于肝。所以肝肾实多从泻肝这个角度治疗,肝肾虚多从补肾这个角度治疗。所以虚则补肾,实则泻肝,这“乙癸同源”的理论。“乙癸同源”这个理论在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其中有一篇文章叫“乙癸同源论”,讲得很深刻,文章写得很漂亮,可以自己翻阅,自己学习一下。

所以肝不足则恐,可以从子盗母气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肝肾同源”的角度来理解。肝属木,肾属水,所以实则泻木,虚则补水。因此就这个意义上来讲,后世才有一个说法叫做“肾无实证,肝无虚证”。其实不是无虚证,但是从“乙癸同源”的角度讲,肝虚就补肾,肾也不是无实证,同样的,从这个角理论度考虑,肾的实证也要泻肝。因此就说肝无虚证,肾无实证。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家要注意这个说法,是特定在“乙癸同源”这个理论前提下说的。不是说肝真的无虚证,肾就是无实证。并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肝有余则易怒,在志为怒。肝不足则恐,恐本来是肾之志,恐为肾之志,但是不足就出现肾虚的这个症状。或者叫子盗母气的症状,由于子盗母气,所以出现肾虚的恐,肾之志,恐的症状。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这个是说,血气未并,前两段也有这个血气未并这句话,“神有余不足,气有余不足”都有“血气未并”这句话,血气未并是说病还没有严重,疾病还没有严重,也可以说血气已病,但是病而未甚,轻微,所以就叫做“血气未并”。由于血气并没有严重的偏倾,所以五脏安定,没有影响到内脏。

“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但是有孙络水溢,这个水字,我们教材注释有,《太素》作“外”,也就是“孙络外溢”,就说明浅表的孙络有充斥,溢就是溢出,外溢,孙络有充斥表明病位浅在,并不深,所以前面它也说有“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如果真的血气完全未病的话,孙络也不应该有外溢的现象。所以我刚才说,血气未并,血气未并可以理解为血气已病,但是未深,很轻浅。:则经有留血,由于孙络外溢可以导致经脉有留血。留血也是瘀滞不通,有瘀滞的现象。由于孙络外溢,导致了经脉的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血有余气不足的补泻,怎么用补法?怎么用泻法呢?

“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盛经就是血液充斥了,气血充斥了那个经脉,所以叫泻其盛经,主要是指的肝经,肝经充实的经脉要泻,泻肝经。

“不足,则视其虚经”,不足,那要针肝经,不足也是肝经之虚,

“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针刺到俞穴当中,经脉之中之后,要久留,要留针,要观察。针刺到经脉之中之后要留针观察。

“脉大,疾出其针”,不是刺到虚脉当中吗?当发现脉大的时候,所谓“脉大”是气血来至,针刺的时候,要经脉气来至的时候才有疗效。脉大说气血已经到来了。这个时候,“疾出其针”,要赶快地起针了。所以针刺之后要观察,观察其经脉充盛了,再起针。这是治虚证的方法。

“无令血泄”,因为它是虚证,当然不要令血泄。和上面的“泻其盛经,出其血”,你看从针刺上这完全不同的方法。实可以泻出去,虚就无令出血。

“帝曰:刺留血奈何?”,那么是血有留滞,这个时候怎么治疗呢?怎么针刺呢?

“歧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看到血络充斥之处,血络充斥之处针刺放血,

“无令恶血得入于经”,这样的话,刺出其血,就是所说的恶血,邪气,要赶快放出来,不要让它再深入到经脉里面去。

“以成其疾”,如果深入到经脉之中的话,那疾病就压要严重了。成其疾,就是基本已经成。就说明疾病严重。

这是血有余不足,下面,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日: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日微风。
帝日:补泻奈何?
岐伯日: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日:刺微奈何?
妨伯日: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形是说的形体。是说的肌肉,这里实际上具体是讲的脾有余不足,脾主肌肉,

“岐伯日: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形有余就脾的邪气充盛,脾脏的邪气充盛,可以出现腹胀,运化不利因而出现腹胀,脾主大腹,脾的邪气实,因而出现腹胀。“泾溲不利”,泾溲是指的大小便,二便不利,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运化功能失调,所以出现二便不利,这是实邪导致的,脾的运化功能的失调,

“不足则四支不用”,脾虚则四肢不用,四肢不能够运动。肌肉痿软无力,我们在讲《太阴阳明论》的时候,谈过这个问题。“脾病而四肢不用”,就是“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胃后天之本,运化化生气血津液来滋养筋骨肌肉。脾虚,津液不足,气血精微不足,不能滋养因而出现四肢不用。脾主四肢嘛!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这病情很轻微的时候,血气没有明显的偏倾。五脏,内脏没有明显的受到干扰。那是病很轻微,所以叫

“肌肉蠕动”,肌肉好像蠕动地在那儿动如同虫行肌肉之中。好像有虫子、蚂蚁,在肌肉轻轻地爬的那样的感觉,肌肉蠕动,

“命日微风”,这是轻微的风邪所致,脾属土,风属木,邪气轻微而导致脾的病变,所以叫微风。

“帝日:补泻奈何?”说这样怎么治疗呢?

“岐伯日: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就脾有余泻阳经,泻阳明经,不足补阳络,补阳明络。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所以在这里头泻其阳经,补其阳络。都是说的阳明的经和阳明的络。是因为脾胃相表里,从表里经而治。

“帝日:刺微奈何?”疾病轻微的时候怎么针刺呢?

“妨伯日:取分肉间”,脾主肌肉,所以针刺取分肉间,

“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因为病比较轻,所以不要深刺中其经。同时也不要伤其络,使得

“卫气得复,邪气乃索”,这样的话,因为卫主在表,病情轻微,所以说卫气得复,病情轻微,浅表之气也可以恢复了。邪气乃索,病邪也可以消散了。索,是消索,取消散之义,这是形有余不足。

下面,“志有余不足”,也就是讲的肾有余不足,肾藏志,所以肾有余不足是什么样呢?下面说,

帝日: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日: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帝日:补泻奈何?
岐伯日:志有余则泻其然筋,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日: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肾有邪气充斥,就出现腹胀飧泄,飧泄这个词我们讲过几遍了,就是完榖不化那种泄泻。这是说肾主志。肾的邪气盛,什么邪气盛,主要是指的寒邪盛,肾为水脏,其性本来就寒,所以容易受寒邪,寒邪盛,使得水寒之气充斥。因而出现腹胀,“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病”,这是《素问。水热论》里面的话。由于肾受了邪气,使得关门不利因而水液停留,可以出现腹胀。所以肾中的阳气可以化生脾土,所谓火生土,是从这个角度讲,肾阳不足了,使得脾土的运化功能失调,可以出现飧泄。再有肾司二便,肾的功能失调,邪气盛,也可以出现飧泄,所以这个腹胀飧泄。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肾虚就可以出现厥,出现什么厥?寒厥。如果是肾阳虚,手足冷就是出现寒厥。热厥,如果肾阴虚,出现手足热,所谓热厥。同时,如果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还可以出现昏厥。突然昏仆了,神志不清,所以说是不足则厥。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肾主骨,所以病轻微的时候骨节可以出现病变,“动”机是变动。也就是骨节出现了病变。

“帝日:补泻奈何?岐伯日:志有余则泻其然筋”,“然筋”也就是针灸的穴位的然谷穴。属于少阴经的荥穴。井、荥、俞、经、合的荥穴。属于足少阴的荥穴,志有余则泻其然谷穴。同时可以针刺然谷穴,可以放血。

“不足则补其复溜”,“复溜”是足内踝上二寸,复溜穴,用补法。

“帝日: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对于病情比较轻微的病,也要立即的针刺它,

“无中其经”,但是针刺的时候,因为病情比较轻微,所以不要中气经,也就不要太深。络浅而经深。所以无中其经,要浅刺。浅刺当然就浅刺其络,无中其经有刺其络,

“邪所乃能立虚”,邪气就可以很快的散去。邪气实,散去了就所谓“邪所乃能立虚”,就是指的邪气已经散去。。

这一段也就是,血、气、形、志有余不足的疾病、病机和它治疗法则。就讲完了。

【理论阐释】
五脏虚实的病机问题
148页。在这个教材的第一个自然段里头,你看,第二行中间,从本文“血气未并”,为“神之微”推之,当为“血气已并”所致。所以血气未并,从这个病症状推之,是当为“血气已并”。所以我关系在讲的时候我提到,只不过是轻微而已,血气未并是说血气之病很轻微,还没入于脏,所以说五脏安定,因此对这个“血气未并”应该理解为“血气已病很轻微”这样一个意思。

教材分别讲了神病、气病、血病、形病、志病,根据《内经》的原文,五个方面,【理论阐释】又也从这五个方面提了。

神病,它说心藏神,主神明,心病则神志失常,可以出现喜笑不休或者悲不自胜,心有余,实则笑不休,心不足则悲。这在本篇这么讲,前面我们讲过,《灵枢。本神》篇,也有这个问题。神病。
气病,也就是讲的肺主气,司呼吸,这里所说的气病,主要说的肺病。表现在呼吸之气的异常。或者说气喘,或者少气,临床表现上或者是胸盈仰息,或者是少气不足以言。实了就是仰面呼吸,胸盈胸满闷,虚了,可以少到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从呼吸之气这个气的角度,气病的虚是主要是这样两个方面。当然我们也提到,在《灵枢。本神》篇,讲的肺气虚的时候,它是说“鼻塞不利,少气”。而本篇《素问。调经论》说,“息利少气”。也就是说在肺病,气虚,肺气虚的时候,既可以出现鼻息利,也可以出现息不利。两种倾向都可以出现。
血病,也就是肝病的虚实问题。教材上又和《灵枢。本神》篇加以联系,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这是很本篇讲的一个道理。
形病,是说的脾病的虚实,同样的,脾病,以及下边的
志病,肾志的肾病,都和《灵枢。本神》篇有近似的记载。在志病肾病最后一行,149页那个小5,“或肾脏受邪,关门不利,水液停聚,而发生飧泄、腹胀,这个教材的解释,就是按肾者胃之关来解释的。
【临证指要】
1. 五脏虚实证治及其临床意义
也是按五脏来谈的。这里头还引了一些古今医家的一些验案。

(1)心神的病变,神志病。虚可以产生悲,实可以笑不休。这样的一些现象。也就是神志的影响表现。当然了,实用泻心火的方法,虚,当然要补心气。教材上出现了这样两个病例。

一个病例是万密斋治程氏子。未一岁。小孩,婴儿,多笑,知其心火有余,令以川连、栀子、朱砂为丸,服之。后三日,笑渐少。这还是泻心火。川连、栀子都在泻心火。朱砂也是安心神作用,重镇安神。
心血不足则悲的问题。教材说有点情况,悲伤多哭这些情志病症,好像类似《金匮要略》之脏躁证。这时候提到的是用益心宁神,甘麦大枣汤,来治心虚之悲。养营,甘麦大枣汤是养营血的。养营血就补心血了。所以心不足则悲。
这些个病证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的。这里提出的泻心火也好,养心营也好,这是一个概括的一个大的方向。并不是说临床这些病,就只能用川连、栀子、朱砂,没这意思。只是指出来这是一个思路。用泻心火的方法,或者说用补营气,补心营的方法。用甘麦大枣汤,这是一个思路。

2. 肺藏气,肺主气
也是从虚实两个方面来谈的。实证,刚才我们说了是胸闷,气喘、或者所说胸盈仰息,不足则息利少气,或者说少气不足以言,形容它这种少气的状态,同样的,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教材也谈到了一些具体的病例,你看,举个例子。这这一段的“肺以清肃下降为顺”,在这一段的中间,前面,例,陆祖愚治唐鸣和,有这么一个病例,这个病例是从《续名医类案》摘下来的。这是摘要下来这样一个病例。

唐鸣和平时有火证,也就是平时有热,因试事成痰火咳嗽。因为考试紧张了,着急准备考试,紧张了所以成了痰火咳嗽。日夜吐黄痰二三碗,气逆喘息,饮食不进。给他用枳实、桔梗、二陈这些药尤甚,越吃越厉害。改服参、术,几危,就更危险了。脉之,看他两手脉,俱洪滑而数,于是乎就改用了茯苓、桑皮、贝母、芩、连、花粉、元参、枳壳,用一些清凉的药。又加了牛黄和竹沥,泻其心肝之火。二三剂胸宽气缓,七八剂痰色乃白。因为白了,说明热像已经去了。于是乎去了牛黄,因为牛黄是寒凉的药,去了牛黄,三十余剂而安。这说明是实,肺中的实证。所以下面评论说,本案情志郁热化火而成痰,情志郁,就可以化火生痰,五志都能化火。这个病是壅滞于肺而致喘咳,用清肺泄热,将气豁痰,痰火去则喘咳渐平。是举了一个实喘的病例。

3. 肝喜条达
也就是肝藏血,肝的虚实,临床上的病机。以及临床上发现病机的治疗的问题。肝之实证,多见情志不达,肝气郁滞,或者是肝郁化火,肝郁这个问题在临床上,一开始不难辨别,这病人说了,我生气了,因为气恼得的,胸闷太息,两胁不舒,情绪不好,或者低,或者急躁,不太难遇辨别。但是难于辨别的就是在治疗上,容易一看到气滞就理气,这就不见得是对的。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呢?肝郁气滞开始的阶段,可以用理气法,就用疏肝理气方法,他刚得的,没多少天。出现症状,胸闷太息,两胁胀满,心情急躁,这个你疏疏肝气就可以了。疏肝理气方法。但是如果过一段,这一段根据病人的情况有长有短。也有可能是一二个月。也有可能是半年。这根据人的不一样。这肝气郁滞没有好,它就可能化热。刚才我提到过一句,五志化火。肝气郁滞当然最容易出现化火。那就出现化热的阶段,出现化热的阶段,单纯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就不好使了。因为一般的理气方法,这理气药都偏温,他已经化火了,你再用偏温的理气药去治,那就助长其火邪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呢,就应该用清肝热的方法了。既要注意理气,更要注意清肝火。泻肝经的火热。因为它已经化火了,就应该清肝热了。肝热到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病情继续发展,很可能就出现火热伤阴,既有肝郁气滞,又有化热,又有伤阴的现象,这个时候,你单纯泻肝火,清肝热又不对了。所以要用养阴了。要养阴的同时,注意理气。比如说最常用的方法,大家熟悉的一贯煎,一贯煎实际上是以养阴为主。即使是理气,即使是疏肝,用了川楝子,理气而不伤阴的药。所以关于肝的问题,最容易出现气滞。气滞,最容易化火。化火就可以出现伤阴。如果是只知道这个病人开始是气滞引起的,是由于肝气不舒引起的。都已经化火了,甚至于伤阴了,还只知道去理气,那是越治越坏。

咱们教材上又举肝实证一例,说丹溪治一妇人。这是《古今医案按》上的,朱丹溪治一妇人,年十九,气实多怒不发,忽一日大发,叫而欲厥,盖痰闭于上,火起于下,上冲故也。用香附末理气,甘草、川芎、童便,那就有点往下引了,因为上冲的药,你理气的时候,活血的时候,用童便就是引入下焦。别让它火气上升。姜汁,又与亲黛、人中白,那都是清凉的药。香附末为丸,稍愈,后大吐乃安。复以导痰汤加姜炒黄连,或者当归龙荟丸,这就泻肝了。当归芦荟泻肝经的药。

后面还有个评论,说此系郁怒伤肝,气郁痰结,痰火上扰,蒙蔽清窍。所以说它呼叫欲厥。证属实火。治疗当泻火调气涤痰。先祛痰火,调其气机,继以凉肝豁痰,养心安神而收效。这是说肝的问题。

4 脾的虚实
脾的虚实,这一段,教材上谈到了。脾主运化精微,充养五脏。故脾病存在了脾土壅滞。气机不畅。或湿邪困脾,碍脾健运。这成为实证,而出现腹满,二便不利,治疗应该祛邪运脾。脾得健运,则其气自和。如果是脾虚,而出现四肢不用,那么当然用健脾的方法,又提到了“治痿独取阳明”之法。脾病而四肢不用,“治痿独取阳明”。或者健脾或者治阳明。用针刺也好,用药物也好,都要考虑阳明的问题。教材上举个病例。

单某,20岁。四肢痿弱无力两月余。神经科诊断是“重症肌无力”,这是相当难治的病。症见手指无力。没有握笔写字的力量了。下午走路常跌倒,右眼皮下垂,倦怠嗜睡,苔薄白,脉沉细。综合病情,属气血不足,脾虚肾亏的痿证。用补肾健脾的方法,起到一定的疗效。而且逐渐还是恢复了。举这样一个病例。

5 肾亏
肾的精气亏虚,厥气易于逆上,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肾气虚则厥,这是《厥论》的话。“阳衰于下则寒厥,阴衰于下则热厥”,本身又说“肾气虚则厥”,我们下面再讲的,“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就《至真要大论》下面就要讲病机的十九条的,也是说厥属于下的问题。属于肝肾的问题。故厥证常可表现为肢体的厥冷。或出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昏厥。又讲肾为胃之关。邪实于肾则关门不利,可见腹胀,飧泄等症。这是我们前面讲的。

又举一个病例。以为男子,60岁,素有腰膝酸痛。看来素有肾虚的症状。头晕、失眠、耳鸣、咽干,这是肾阴不足,耳鸣、咽干;特别咽干不表现出阴虚吗?最近因思想紧张,恐怖不解,恐怖又进一步伤肾,随之卒然晕倒。诊为脑溢血,那看来是现代的病例了,这是《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的,诊为脑溢血,症见面红,痰声漉漉,牙关紧闭,舌红赤,脉弦大,患者素禀肾阴亏损,肝阳上亢,复因恐怖伤肾,肾精倍损,水不涵木。而肝阳愈亢。出现了阳热上冲,风痰交阻。出现这样的病症。所以用的什么方呢?用的是“镇肝熄风”的底子,用六味地黄丸,养肾阴,然后又用龙骨、牡蛎、白芍。以养肝潜阳熄风。用这样一个方子治疗的。先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再用养肝潜阳熄风的方法。后边又加菖蒲、远志、竹茹祛痰。

总之,这个五脏虚实的病证,临床上最多见,看杂病,主要是用五脏辨证,所以咱们教材【临证指要】只是举其大要而已。

气血失调而生虚实之证
下面我们学习新的那一段。就150页,那段原文。《调经论》的这段原文。这一段是讲什么问题呢?是气血失调而生虚实之证。主要是讲这个。气血失调,而生虚实之证。我现在读一遍。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歧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闷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歧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歧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歧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歧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歧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歧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善。阴之生虚奈何?歧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空虚,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下面我们串讲。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前面我们不是讲了吗?五脏各有虚实之病,

“不知其何以生?”也就是说怎么样产生的虚实之证呢?其实下面回答的说,气血失调导致的各种虚实之证,这重点倒不是谈五脏了。

“歧伯曰:血气以并”,因此岐伯回答说,血气以并,并就是相并,相结合,相合并。本来说应该气行于气道,血行于血脉。结果气血不是正常运行而有所偏,并于一处。所以叫血气以并。

“阴阳相倾”,阴阳不平衡了,倾斜。因此可以出现

“气乱于卫,血逆于经”,因为卫属于气,所以卫气乱了叫气乱于卫,血行于经,血乱了所以叫做血逆于经。逆,也是乱。

“血气离居”,血气离开了正常的轨道。运行失调了,当然就离开了它正常的轨道。

“一实一虚”,可以出现一实一虚。本来是应该运行于阴的,结果它运行于阳了,那就阴虚而阳实了。反过来也是这样。应当运行于阳的而运行于阴去了,那就阴实而阳虚。所以它就有一实一虚。因为离开了正常的部位了。离开了没有了那个部位就虚了,不应当有而有了那个地方就实了。所以血气离居,自然就一实一虚。

“血并于阴”,血属阴,阴是指的阴分,部位,血属于阴又并与阴的部位,那就重阴。

“气并于阳”,气属于阳,而又并与阳的部位,叫气并于阳,

“故为惊狂”,可以出现惊或者发狂。神志方面的病变。《难经》上有个“重阴则癫,重阳则狂”。血属于阴,并与阴分,因而可以出现精神症状。气属于阳,又并与阳分,同样可以出现精神症状。“重阴则癫,重阳则狂”。关于重阳则狂的问题,我们在前面讲《阴阳应相大论》的时候讲过,阳邪并与阳位,叫做病乃狂。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为阴而并于阳分,因此就可以出现阴虚的内热,血属于阴,并与阳分了阴就不足,阴不足就可以出现阴虚的内热,所以说血并与阳出现阴虚的内热,气并与阴,气本属阳,而入于阴,那么出现里热,气属阳而入于阴,也出现里热,所以说乃为炅中,炅中就是热中,就是里热,就出现内热。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闷善怒”,上是指的上焦,主要是讲的心,气并与下,下,这主要是指的下焦,讲的肝。血并与上,就是血并与心,因此可以出现血属阴而并于心,使得心气被郁,因此可以出现心烦而抑郁的症状。使得心的阳气被抑郁了,被抑住了。同时“气并于下”,并于肝,使得肝气实,因此出现善怒。

“血并于下”,并于下就是郁滞于下,

“气并于上”,气上冲于上,阳气上扰,

“乱而喜忘”,因此出现乱而喜忘。血并与下,血蓄下焦,血蓄于下焦之后,血不能养心神,所以可以出现乱而喜忘的症状。气上冲,阳气上扰,也可以出现乱而喜忘。乱就是狂乱。将来在学《伤寒论》,下焦蓄血,其人如狂,也是讲的这个问题。所以血并于下,气并于上,可以出现乱而喜忘。烦乱,狂乱,善骂这样一些症状。那个病机刚才我们说了,血并于下之后,血就不能养心神了。气并于上,阳热之气上冲于头,阳热上扰所以可以出现神志方面的病症,乱而喜忘。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说是血也可以并与阴,气也可以并与阳,上面讲了嘛,这样的话,血气就离开它的正常部位了,那么什么样的叫做实?什么样的叫做虚呢?下面就又具体回答。血气并居之后,何者为实?何者为虚?这个问题。

[完/49: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13:0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