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56集 素问.痹论(一) 痹症的病因、病机、...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6:3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zM1MzY3Ng==/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第六节《素问。痹论》
教材194页,第六节,《素问。痹论》。这一篇是论痹证的病因、证候、分类,及治疗原则。是比较系统全面论证痹证的文章。所以篇名叫做《痹论》。当然在本篇之外,《内经》的其他文章当中,也有论痹证的。对本篇有补充。换句话说,《痹论》是重要的,是《内经》里头论痹证的主要的篇章。《内经》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论述。补充了本篇的论证、论述。

全文引了,咱们教材把这一篇是全文选进来了。我来读一遍。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读成zuo)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 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居以代肿,脊以代头。

(有的版本写法是这个写法(尻))但是现在是这个写法,居,这读作【ju】,我读的时候,有时候读熟了,也读成【kao】。所以到这一看,不是读【kao】,读【ju】)过去我不是讲课当中也引过这句话,我记得我就引的是“居以代肿,脊以代头”,因为讲课的时候咱们再讲这个,居和尻的问题。

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以小便,上为清涕,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yin气喘息,痹聚在肺,yin气忧思,痹聚在心,yin气遗溺,痹聚在肾,yin气乏竭,痹聚在肝,yin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歧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歧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现在我们串讲,“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就是问痹证是怎么产生的?

岐伯回答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是非常有名的一句话,所以中医大部分都记住这句话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个三种邪气相合,相杂而合,侵入人体,就可以成为痹证。为什么叫痹呢?它是从病机角度命名的。痹者,闭也。就是不通的意思。闭塞不通的意思。从病机的角度命名。风寒湿三气结合而侵犯人体,使得气血经脉不通畅,闭阻住了,闭住了。所以就叫痹证。但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侵犯到人体,它三者各有多少?因此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病因之中哪一种邪气多而命名。比如说,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以风气为主的,这种痹证就叫做行痹,为什么叫行痹?是因为风的致病特点游走、善行,所以风邪为主,侵犯人体得的痹证,症状是游走不定,窜着走。尽管是也可以出现疼痛,但是今天脚踝痛,明天膝痛,上边胯痛,游走不定,然后可以关节、肢节疼痛,其疼痛一游走为特点。这是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三邪之中一寒邪为主而引起的痹证,痛,疼痛比较剧烈,这是由于寒为阴邪,其性凝敛,它阻塞气机更厉害,阻塞得越厉害,气机越不通畅,就越发的疼痛。所以以痛为主,那是僵直痛痹。是由于寒邪为主引起的,疼痛的特点。

“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湿邪为主而引起的痹证特点呢,是肢体沉重,重着,着【zuo】,留着,留着在哪个地方?停留在哪那个地方而肢体沉重。不像风邪可以游走,它不游走。好像粘在那里一样。又使得肌体沉重。那是由于湿邪阻碍着气机,所以引起肢体的沉重。湿为阴邪,它也不大走窜。所以叫做着痹。

因此,行痹、痛痹、着痹,又是根据临床的主要症状来命名的,从临床主要症状命名为行痹、痛痹、着痹。但是不同的症状,是由于不同的邪气为主所导致的。比较好理解。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所以说这两行字,这句话,所有的中医都会背。我不要求你们背,你们也得记住。不然的话,那简直咱们中医水平显得也太差,基本理论也太差。这全不知道。不是说非得让谁背,不需要背也记住了。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上面不是分三类吗?就分类而言,可以有分三类的,三类是按风寒湿三气,病邪哪个为主。和临床主要症状表现分的类。分成行痹、痛痹和着痹。下面又按五类,分成五类。黄帝说,其也有分成五者,分成五个病的,把痹证分成五种的,是怎么回事啊?

岐伯回答说,下面这五个是按人体的形体,近年我们所说的那个五种形体。筋、骨、脉、肌、皮这五个形体。好像现在的中医书上,也常常叫五体。我们就姑且叫做“五体”吧。反正这五体和古人所说的五体不一样。古人说的五体,是头、身、四肢五体。五体投地,就是连头都趴在地上了。但是我们现在中医,反正这属于形体,筋、骨、脉、肌、皮,把这叫五体了,我们知道中医所说的“五体”,特定概念就是了。那是怎么分类法呢?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冬天感受风寒湿之邪产生的痹证,这叫骨痹。因为骨属于肾而应于冬。所以冬天感受风寒湿之邪,出现的痹证叫骨痹。

“以春遇此者为筋痹”,春应于肝,肝主筋,所以春天感受风寒湿之邪,而得的痹证是筋痹。容易侵犯到筋。

“以夏遇此者为脉痹”,夏气通于心,心主血脉,所以夏季受到风寒湿之邪的侵袭,人们可以产生脉痹。邪入血脉,心主血脉嘛。

“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至阴是指长夏,与脾气相应,脾主肌肉,所以在长夏感受风寒湿之邪,而出现的痹证,常常是肌痹。

“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秋应于肺,肺主皮毛,所以秋季感受邪气,风寒湿之邪,容易出现皮痹。

这是按形体来分,痹证可以分为五种。按病因和主要症状来分,分了三种。按筋骨脉肌皮这样来分,是根据季节来分的。不是根据病因分的。根据季节来划分的。因为不同的季节容易侵犯不同的部位。那是人于天地相参。这个基本道理所决定的。所以有这样一种分类法。下面还有,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内舍五脏六腑,这不单是在筋骨脉肌皮,邪气还可以深入,“舍”就是停留。停留到五脏六腑,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呢?什么原因使得邪气停留在五脏六腑呢?

岐伯回答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五脏和五体是相联系的,肺合皮毛,心合血脉,肾合骨,肝合筋,脾合肌肉,是这样一种相合。所以说五脏皆有合,是指这个合。病久而不去,上面所说的那五种痹证,筋骨脉肌皮的痹证,久而不去,那么就可以内舍于其合也。就是内舍于其相应的内脏。因此说,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主骨,冬季感受了邪气容易出现骨痹,但是骨痹没有痊愈,同时又复感于邪,又感受更寒湿之邪,那么就传入到它所合的脏腑。骨之合,肾。因此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同样道理,

“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种痹还是和时令有关系,怎么说和时令有关系?骨痹不是在冬季产生的吗?骨痹复感于邪,又传于肾。而成肾痹,这个肾痹也是和冬季有关系。所以说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本来骨痹就是冬天得的,骨痹没好,又到冬天再感受风寒湿。骨痹就可以传入到肾,就内舍于肾。而舍于五脏六腑了。其实,舍于五脏六腑,就可以成为五脏六腑之痹。所谓五脏,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嘛,就是再一次的感受风寒湿之邪。

下面又讲,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由脾痹传入到肺成为肺痹,肺痹的症状是什么?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烦满,胸满,胸闷而心烦。就是烦闷。烦满也就是烦闷,胸部烦闷。而喘,肺受邪气影响,肺气不利了,肺痹嘛,痹者闭也,气机不畅,肺的气机不畅可以出现胸满,同时也可以出现气喘,呕,是上焦之气的问题,“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这个呕,肺的经脉起于中焦,由于肺气上逆,中焦之气随之而上,因此出现呕。

“心痹者,脉不通”,心主血脉嘛,所以心痹脉不通,

“烦则心下鼓”,心痹,心气和心的血脉不通的话,可以出现心烦,心神受到影响,同医学招聘网时还可以出现心下鼓动,就心跳,咚、咚、咚、咚,心跳得很厉害,或者叫做心悸。典型症状有心悸。还有

“暴上气而喘”,暴上气,就是突然地,爆发性地,可以出现喘息。这为什么心痹可以出现喘息?是“心脉其直者上肺”,经脉的问题。手少阴心经,其直者上入肺,所以心痹经脉不通畅,可以导致暴上气而喘。肺气病所以喘。

“嗌干”,嗌干就是咽干。为什么嗌干?是由于心脉可以挟咽,心的经脉挟咽,所以心受邪也可以出现咽干。

“善噫”,还可以出现善噫,特别容易出现噫气,心经有病为什么容易出现噫气呢?这是由于阳明脉络属心,因为噫气必然是从胃出来的。就我们现在所说的打嗝。有人吃饱了嗳气,这是正常现象,饱食之息,偶尔的打一个,有的并不是因为他饮食吃饱的原因,噫气不除,有的时候是由于胃的问题,有的时候是以心为主。由于心受邪气,血脉不通,气机不畅而出现的噫气,是由于阳明脉络属心的关系。阳明胃,阳明脉络属心,就从经脉上心和胃是相关的,当心的经脉不畅受到闭阻的时候,可以引动着阳明之气上逆。而出现了噫气。病本不在阳明,不在于胃,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在临床上,应该说是我们中医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理论的特点。如果你考虑噫气它就是胃,这个病人经常噫气,你就去治胃,胃有的治不好的,只有回过头来治心,这个噫气就除了。而且病本是在心,表现是噫气。病的根本是在于心的。

常有这种现象。我在临床上就治过若干例这样的病,病人找我们来看病,表现是什么?噫气不除,不断地打嗝,按一般的治疗打嗝的方法,那我们有嘛,旋覆代赭是大家很常用的。当然还有用降胃气的方法,用泻心汤也好,三黄泻心汤也可以使胃气降了,就不噫气了。但是这个病人他不是那样的,我们再仔细看一看,他说由于心的经脉不通畅,结果反过头来去治心,这噫气就随之而愈。这个病如果是前医治过的,往往那健胃了。不管中药西药都来健胃。效果不好。所以这在临床上要注意。不然的话,就要误诊,就要误治了。误治了也难说就要出人命,心脏有病了你给误治了,那很可能出现问题。所以,这是临床很常见的。我自己本身就有这个体会,特别要强调一下。

“厥气上则恐”,心痹之后,还可以出现气上逆而出现恐的症状,心神受到影响,出现惊,出现恐。都可以见到。心痹,心的气血不通畅,出现一些精神的症状,出现惊,出现恐是很常见的。

“肝痹者,夜卧则惊”,由于肝不藏魂,所以睡眠不实,还容易惊,受惊,睡眠不安。是肝不藏魂。

“多饮数小便”,喝水喝得多,小便次数也多。因为肝的经脉对水液代谢,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肝气不能正常地疏泄。津液不布,饮水之后不能化生津液,不能够布散津液,这样的话就口渴,口渴就多饮,多饮还是不能化生津液。成为小便排出。所以又多喝,又多尿。这倒没说是消渴病。因为水液在体内代谢,是“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我们在讲《经脉别论》的时候,给大家讲过这个问题,不单是脾肺肾三脏,脾肺肾三脏固然是在水液代谢当中,是起重要作用,但是心也好,肝也好,都对水液代谢有影响。所以肝痹,肝的经脉不通畅,疏泄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受影响,也可以出现“多饮数小便”。甚至出现肚子腹水,

“上为引如怀”,引,就是如弓,引字不是一个弓吗?这边张开吗?这个肚子鼓得像弓那样。拉满的弓那样鼓,如怀,好像怀孕的妇女那样。身怀六甲,肚子大起来,这是由于肝痹,肝气不通畅,肝血瘀滞导致的腹胀,这个腹胀可能是水,也可能是胀气,木气太盛,使得脾胃功能、肠胃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腹胀,那么也可能是水。上面有了,多饮嘛,多饮要数小便,当然一般的不肿,如果多饮而小便不多的话呢,也可能出现腹水。所以,腹部有水,腹部胀满如引满之弓,有似怀孕之状,教材就是这么注释的。这是说的肝痹。

“肾痹者,善胀”,肾有病,食则胀,而且五脏不安,我们在讲《调经论》和《本神》的时候都有这句话。肾有病之后,腹胀,五脏不安,脾有病,也容易出现腹胀,五脏不安。这是讲到了“肾痹者,善胀”,容易出现腹胀,腹部胀满。肾痹容易出现腹部胀满的理由,也是由于肾气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影响了脾胃运化之后,所以才腹胀,或者说由于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湿,当然,其实也影响到脾胃了,而出现腹胀。这个腹胀,应该说必然是涉及到脾胃的才有腹胀,但是之所以涉及到脾胃腹胀,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肾气的阻滞不通,或者我们用现在的话说,那叫肾阳不足,导致脾不运化出现的腹胀。其本在肾。说“肾痹者,善胀”。

“居以代脚踵,脊以代头”,下面涉及到居以代踵的问题,我是说不同的版本上,常常这个居以代踵字写作尻 ,我在读书的时候,那个版本就是尻【读 kao】字。底下是一个九,这就是尻,音就是“考”。“尻”是什么呢?是尾巴尖,查字书上,俗语叫屁股沟,那叫尻。尾巴尖叫尻。但是这个里头,这个版本,我们应该是正确的版本,不是这个尻,因为什么,这个尾巴尖支撑不住人体,特别在《内经》当中,这个部位还有穴位,还有若干个穴位。这尾巴尖上不可能有若干个穴位。也确实,没有什么穴位,所以我们教材下载用的是这个字(居,念居)这个字是蹲居的意思。蹲下去了,坐下去了这个意思。实际上音就是“居”。这是指的什么?指的尾骶这个部位,也包括臀部。读作“居”。因为“居以代踵,脊以代头”,这是说由于肾痹之后,肾阳不足,经脉拘急,收引,“诸寒收引”嘛,经脉收引,而导致的肌体屈而不伸,不能站立了,屈而不伸,不能站立。不能站立怎么呢?居以代踵,踵是脚、脚跟。我们站立的时候都用脚跟。走路的时候用脚跟,这个人由于肾痹,经脉拘急,是“诸寒收引”了,所以导致了只能坐着,只能用居来着地。所以走路也不能用脚走了。居以代脚踵,那可能往前颠着走。或者用两手杵着往前颠着走了。这是形这个症状。

脊以代头,由于他的经脉拘急,头低了。而脊背高起来了,伛偻之状。成为伛偻之状。我们在讲《生气通天论》的时候讲了,寒邪引起的阳气大伤,所以不是有“乃为伛偻”吗?就是讲的那种症状。人们一般说,头在人体来说部位最高,但是那个人由于经脉拘急,脊背比头都高,那不伛偻了吗?这是肾痹常出现的一些典型的症状。经脉拘急的症状。

“脾痹者,四肢懈堕”,脾主四肢,四肢懈堕,那是我们讲过很多遍的问题,四肢不用,四肢懈堕,懈堕也就是不能运动,没有劲。松懈、怠惰、没有力、不能运动。还

“发咳呕汁”,还可以出现咳,呕汁,咳呕黏液,咳呕痰涎,那是由于脾不运化,痰涎增生,而呕出痰汁,呕出痰涎。也可以是由于脾影响到肺。两个手太阴经相互之间的影响。肺脉起于中焦,所以咳也可以出,咳呕一起出的痰涎。

“上为大塞”,大塞问题,教材有注释,195页第十五注,的“大”当作“不”,形之误。“不”是“否”,通“痞”,“大塞”应该是“痞塞”。要写的话应该写成不塞。“不”就是“否”,因为古时候不写这个口,实际上是痞。痞也就是大的意思。上为痞塞,痞塞不通,由于脾气受了邪气阻滞,因此出现胀满不通畅,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肠痹之病,使得大肠、小肠都有问题,不能传导、不能泌别清浊,因此出现饮水多而大小便不畅。出不得,大小便不畅,不痛快。因为大肠、小肠是主津液的,大肠、小肠受邪气阻滞,其传导运化,还有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了,因此出现不能布津液,同样道理,如同我上面讲的,不能化生津液,所以渴要多饮,尽管有很多的水,他照样渴,喝了很多水进去,他还是渴。因为水并不能生成津液了,所以多饮,而“出”不得,饮水很多,小便不出,那不水液停留吗?不能化生津液。

“中气喘争”,中,这是肠中之气,喘争,喘这是不安宁、不平静。是说肠鸣。这是说腹中的鸣响,甚至是水响。中气喘争。

“时发飧泄”,那么也可以引起飧泄。当然飧泄,水气也随之而出了。当然我们要是这样理解的话,也可以把前面讲的,“数饮而出不得”是小便不出。中气喘争,腹中肠鸣,也可以引起泄泻,大便泻出,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胞痹,这个胞字,就是我们后来有叫做脬,这是现代解剖学上的那个膀胱。不是脏腑,六腑之一的那个膀胱。这个问题好像我讲过了,六腑之一的这个膀胱概念比较大,连膀胱经都包含在内了。经脉也属于脏腑的嘛。这个脬,确实是存尿的那个膀胱。而六腑之一那个膀胱,包括这个,也包括更大范围的功能。甚至于包括足太阳膀胱经。那个叫膀胱之腑。所以脬和膀胱概念有大小的不同,脬是包含在膀胱范围之内的。是现在解剖学上的膀胱,是这样。因为中医讲的,膀胱可以气化,水液到膀胱之后,清者还可以上升为津液,浊者才排出体外。你无论怎么讲,现代的解剖学,这个生理、病理,你查不到这个东西。尿道里头还能再化生津液出来,见不到这个问题。所以脬和膀胱是这样的概念。因此,胞痹是指的这个痹,你看,教材注释,胞痹即膀胱痹,胞,脬也,现指膀胱。后面那句话指现在解剖学上的膀胱。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小腹部,按之内痛,

“若沃以汤”,就好像有热水在里面泡着一样。沃,就是浸泡,汤是热水,古代的汤就是热水,水就是凉水。水是寒水之气嘛,但是一说汤是煮热的水了。中国古代文字就是这样。这个概念在日语里头现在还是。它那个汤还是指的热水。

“涩于小便”,小肚子热,好像盛着热水一样泡着,涩于小便,小便又不通畅。

“上为清涕”,上还可以出现清涕,是因为膀胱经上络交肩,上入络脑。清涕,在《内经》里头,常常把这个认为是脑之液。清涕认为是脑之液,所以有鼻流清涕为鼻渊,认为那是脑漏。所以说膀胱经受到邪气的侵犯,可以上为清涕。

这是痹客五脏,或者是五脏痹证。它们的每一种痹的一些病证的特点,和它的病机。下面又具体的讲了,说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个阴气,是指的精气,五脏的精气。五脏的精气平静、安静就可以藏神,如果它躁动不安,不能平静,就可以使神气消亡。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个概念我们在讲《生气通天论》倒是也讲过。它是讲"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问题。它都是讲的清静,清静就是讲的正常,这个“阴气”就是讲的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正常、平静,阴平阳秘则神藏,五脏主藏神的嘛,心固然主藏神,但是按五脏归类来说,五脏都藏神。所以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五脏之气躁动不安,五脏之气争而不和平,那就会使得神气消亡。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这是讲的生理和病理的问题,生理的时候,就不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躁则消亡的时候,就容易受到外邪而成为不同的痹证。联系到本篇,是应该这么看这两句话,那么“骨痹不已,传与肾”,它得先有肾气伤才传与肾。“脾痹不已,传于肺”,也得有肺气伤了,脾痹不已才传于肺。所以说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和前面联系起来,应该这么理解。也就是说,五脏之气,安静的时候,就不受到邪气的侵入。尽管是骨痹,也未见得能传入到肾而成为肾痹。尽管是脾痹,它可以传入不到肺,成不了肺痹。当如果躁则消亡,五脏之气不调和,躁就是和静相对而言,不调和,不正常,那么就消亡。正气消亡,五脏之气消亡,就可以产生五脏之痹。同样的,肠胃也是这样,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自倍,肠胃伤了,就可以得到肠痹,胃痹。六腑也可以出现痹证。上面说五脏六腑之痹,但是只讲了五脏,并没有谈六腑。如果是饮食自倍,伤了肠胃之后,其实六腑也可以出现痹。哦,流腑有一个胞痹。六腑之痹没说全。同样的是说六腑如果是失调,邪气才能侵入而成为六腑之痹。“饮食自倍”就是肠胃痹的一个前提。如果饮食不自倍,肠胃功能正常,他就不容易得痹证。

“yin气喘息,痹聚在肺”,yin气,这是指的脏气失和的,失和之气成为yin气。不是外邪,而是脏腑之气失和了。它也成为yin气了,也成为邪气了。脏腑之气导致人的喘息,往往是痹聚在肺,是由于肺气不能通畅了,影响到肺了,

“yin气忧思,痹聚在心”,出现忧思的这个症状,影响心神了,这个痹往往是在心,心藏神嘛。那就是前面讲的心痹,前面讲的肺痹,和我们这一段一个联系起来看。当然,肺痹上边有喘,心痹上边有心烦。“烦则心下鼓”,“厥气上则恐”,这不单是恐,而且除了心痹,还可以有忧思,补充上一段的记载。忧思出现,这常常是痹聚在心的表现。

“yin气遗溺,痹聚在肾”,yin气遗溺,常常是痹聚在肾的表现。肾痹,可以出现遗尿,肾气虚了不能够气化,关门不固了,所以出现遗溺。《至真要大论》讲“诸厥固泄”,泄,也包括小便的不禁,在那个“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是由于肾气不固,所以yin气遗溺,痹聚在肾。

“yin气乏竭,痹聚在肝”,在《太素》“乏竭”二字,是作为“渴乏”,这个教材有注释。看注释24,《太素》作渴乏,森立之《太素考注》说,“渴乏者,渴燥匮乏之义。内渴乏,故引饮甚多也。(喝水喝得多)。是亦邪结饮闭在肝(经)之证”。乏竭。上面不是有吗?肝痹,不能疏泄,水液代谢失常,有口渴、多饮、数小便这类的症状。所以说“yin气渴乏,痹聚在肝”。这和上边所说的肝痹的症状相一致。

“yin气肌绝,痹聚在脾”,脾主肌肉,脏腑之气yin乱,导致肌肉的损伤,消瘦,肌绝,指的肌肉消瘦、肌肉消损。痹聚在脾。这是脾痹。

上面一段讲的五脏痹,包括肠痹和胞痹,刚才现在讲的这段,又进一步补充了上面那一段,是说先有脏腑之气功能的失常,才容易受到痹邪的侵犯,由于五脏之气紊乱了,那就成了yin邪,所以成了yin气,引起不同的脏腑痹证,又出现一些新的症状。补充了上一段的文字。下面就谈到了痹证,有的好得快,有的不容易痊愈,等等,这些问题。下边讲的就是为什么有的痹证,有的容易痊愈,有的不容易痊愈,有的疼痛时间很久,甚至于还有死证,那当然是脏腑痹证可以引起死亡。讲的这些问题。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讲。

[完/46: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01:1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