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016|回复: 2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讨《黄帝内经》的创作过程

[复制链接]
a
0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00:59: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探讨《黄帝内经》的创作过程
我们都知道,《黄帝内经》作为华夏民族医学之发端,集古代科技之大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型医学专著,它分为《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篇帙浩繁的巨著,所以完全可以想见,它的创作必然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而不可能靠一个人单独编撰完成。当然,对此一点,后世研究《内经》的学者基本上也都认同。
然而,又有许多后世学者据此认为《黄帝内经》绝非一时之作,而是前前后后经历了几个朝代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从西周、春秋、战国直至嬴秦、两汉),总之是由不同朝代的人陆陆续续不断增益补充而成。但是如果说不同朝代的人不约而同地参与了这一项跨越几个世纪的系统工程,并且刚好在完成了这项工程(刚好拼凑出一部完整的大型医学著作)以后,又心照不宣地嘎然而止,从此便不再有人做任何的增益补充,这就显得有点虚妄了。
除此以外,还有黄帝亲自创作、外星人创作、先秦古人托名创作等等说法,也都缺乏逻辑支撑和证据支撑。我想,任何一部著作都是有来路的,既有来路,就会留下蛛丝马迹,而且,任何一部著作都对应着一定的人文背景,唯有把与其相关的蛛丝马迹和人文背景明确地罗列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才能证明它的创作过程。
其实只要粗粗浏览,应该不难看出,《素问》与《灵枢》本属同一个理论体系,而其内容又恰好紧密对应,即:在一个统一的学术宗旨和方法论的框架下,《素问》侧重于对生理和病理规律的阐释,《灵枢》则侧重于介绍各类疾病的症状和治疗,二者类似于一身套装,有上衣,有下裳,有外氅,有内衬,搭配得非常精当。那么,就如同一身套装必然出自于同一个裁缝一样,《素问》和《灵枢》必然出自于同一个主创者。也就是说,必须在一个总编辑的统一策划和指导下,这两部著作才可能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同时又默契配合、遥相呼应。另外,这两部著作在文体上都是采用黄帝君臣的问答形式,在体裁上又都是各自分为九卷八十一篇,这种形式和体裁上的整齐划一,也能够充分证明,如果在整部书的创作过程中,没有一个事先的筹划设计,反倒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结论应该是:《素问》与《灵枢》既然是姊妹篇,那就离不开一个总编辑,而总编辑的存在,就意味着《内经》这部鸿篇巨著从筹划设计到组织写作再到编辑完成,充其量是一代人(顶多二、三十年之内)的事情,而无须数百上千年的漫长历程。
再就其具体内容来看,《素问》的重点在于归纳总结,主要讲述概括性的理论,一般人往往认为是《黄帝内经》的前半部分;《灵枢》的重点则在于临床实践,主要讲述具体的操作与应用,一般人往往认为是《黄帝内经》的后半部分。但是实际上的顺序恰恰相反,《灵枢》的创作其实应该先于《素问》。这是因为,理论只能在实践基础上产生,而不可能先验地产生。古人必须先有大量的临床医疗实践,从中摸索出一系列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才可能从中提炼出系统的理论。因此,《灵枢》才是《黄帝内经》的灵魂和中枢,其之所以最终命名为“灵枢”,应该就是这个缘故。
另外,《素问》之“素”其实是错别字,后人虑及古圣贤微言大义,附会出很多深刻意义,委实牵强难通。须知古人对书名和篇名从不讲究,只要有个标记就行。比如老子的书就叫《老子》,庄子的书就叫《庄子》,他如《韩非子》、《荀子》、《孟子》、《墨子》、《孙子》等等,概莫如此。另如《学而》篇、《大学》篇等,则一律以文章开头两个字作为篇名。《灵枢》最初的书名就是《针经》,非常浅白,因为书中讲的本来就是关于针刺治病的事情。所以我认为这个“素”字很可能是后人传写之误,其本来应该是“索”,是则今之《素问》,当初其实是《索问》。
盖“索”的本义是线索,即一团丝线的头绪,所以又有刨根问底、追本溯源诸种引申义,故“索”与“问”乃同义并列,合起来就是为求索原委而孜孜询问,也就是由知其然而探寻其所以然。很显然,“索问”正好是黄帝君臣一问一答这种文章格式及其讨论内容的生动写照,此所以用以作为书名。因此,若以“素”字强解《素问》这个书名,我恐怕终究不合古人的本意。不过,《素问》之名流传日久,早就约定俗成,很难遽然改易,只是专业学者总该知道这个书名的真实来历。
接下来需要明确的是,《黄帝内经》肯定与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无关。我们只要把《内经》文字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商王朝后半期八代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间的遗物,时在公元前1339年—前1066年之间)加以对照,便不难看出,甲骨文是多么的生硬粗糙,《内经》文是多么的成熟细腻,二者有非常巨大的文化代沟,而《内经》显然比甲骨文晚了许多。
我们知道传说中的轩辕黄帝比殷墟甲骨文还要再早一两千年,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文字(目前还没有文字出现的证据),其实即便有文字,也肯定比甲骨文更为原始,而言辞亦肯定比甲骨卜辞更为生硬粗糙,那就更不可能是今天见到的《黄帝内经》了。另外,既然殷商中晚期的王室还在甲骨上刻字,那么更早两千年的轩辕黄帝时期肯定还没有发明比乌龟壳和牛胛骨更为方便实用的文字载体,当然也就无法记录诺大篇幅的文字,则即便历史上确有轩辕黄帝,他也不可能有任何书籍传世。《尚书*周书*多士》:“唯殷先人,有典有册”,是说从殷(商朝晚期)才开始有书籍,再早不可能有书籍,所以《黄帝内经》必然是后人托名所作,可无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1:30:3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46: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说解:
此一大段文字,如今多被当成比现代医学还要科学的先进理念而大加吹捧,然而实际上,这番话不过讲述了一个不言自明的浅显道理,无非就是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业务能力,故其全部内容完全可以用“疗效至上”四个字来概括。

我们知道,文言的特点就是简炼,越是古远的文言,越是简炼。因为古代书写成本非常高昂,故古人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如果我们知道了上一句“胀取三阳,飧泻取三阴”的深刻内涵,而文字表述仍然极其平淡,再和这一大段慷慨激昂修辞华丽的对仗排比句所表达的简单道理相比,必然会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我们确认,古人绝不会无端地耗费笔墨、堆砌一大块毫无内涵的文字,那么也就可以确认,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在当时并不简单。

很显然,这段话严厉批评了那些医术低劣的医生(也就是《小针》一开头就提到的“粗”),即:“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因此,完全可以确认,当时的医界肯定充斥着一大群业务能力非常低下的医生。然而细究《小针》作者所处的年代,整个医界其实都被装神弄鬼的巫医所垄断,而真正的医生并没有几个。再根据历史和社会常识,我们不难得知,实际上,巫医只擅长通灵,并不擅长医术,尽管吹得玄乎,不过哗众取宠而已,所以他们在通灵不灵时的托辞,往往就是“久疾之不可取也”,或者“病入膏肓,鬼神无能为也”。 因此,实际上,这段话的每一个字,都是对巫医的揭露和嘲讽。

由此可见,《小针》作者的本意在于,以这种浅显直白毋庸置疑的简单道理作为批判的武器,狠狠地刺向巫医的软肋。所以这一段文字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篇短小精悍且充满火药味的战斗檄文。

然而如果仅仅针对当时社会的普通巫医,尽管他们都属于医术低劣的粗工,作者也仍然犯不上罗嗦这么一大通简单直白的道理,来作为批判的武器,因为前边已经有了“粗守关”、“粗之暗乎”这些非常犀利的挖苦讽刺,那就足够解气了。实际上,作者还有更大的攻击对象,他瞄准的是巫医的精神领袖。

根据《左传》,其实秦国的医缓和医和正是首先提出 “病入膏肓”论”和“久疾之不可取”论的巫医界代表人物。请看:
《左传·成公十年》,医缓论晋景之疾,恰应夜来疾为二竖子之梦魇,乃谓:“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左传·昭公元年》,医和论晋平之疾,恰应实沈、台骀为祟之卜辞,乃谓:“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由这些扑朔迷离玄虚神秘的描述就不难看出,这两个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良医”,其实就是巫医,而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宣称“疾不可为也”。

因此,这就不难看出,《小针》作者之所以毫不留情地对 “粗工”予以辛辣刻薄地嘲弄,之所以耐心细致地阐述针刺治病的原理,之所以苦口婆心地宣传针刺治病的疗效,之所以旗帜鲜明地提出“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这个生理学、治疗学新概念,都是出于一个宏伟的志愿,那就是:通过向世人展现针刺治病这种新式医学的强大威力,彻底扫除传统巫医的愚昧观念。因此,实际上,《小针》作者是在有意识地发动一场医学领域取而代之的革命运动,所以必须要对传统巫医的代表人物进行深刻有力地揭露和批判。很显然,按照《小针》作者的新理论,即便是病入膏肓,也仍然是可以治疗的,所以,其以“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这些严厉措辞予以贬斥、抨击的矛头所指,正是医缓医和这两个久负盛名的巫医大师。这才是值得作者耗费笔墨慷慨陈词的真正缘故。

我们知道,古人还有厚古薄今的文化传统,凡是前辈,总须敬重,即便批评前人的错误,也要尽可能委婉涵蓄、避重就轻,如此方合乎古人的本分。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西汉政权是通过战争方式推翻秦朝才得以建立的,而西汉初期采取的又是与秦朝截然相反的政治制度(秦朝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乃为最极端的独裁制度,而西汉早期则恢复了西周的诸侯封建制,至文景时期政治宽松、经济自由达到历代之极限),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大汉朝才是华夏文明的合法继承者,自然是充满了自豪感和优越感,而秦朝政权则属于反文明反人类的社会垃圾。于是,这就连带着汉朝人对秦朝乃至秦国文化持彻底批判的态度,强烈地鄙视,随意地贬低,全面地否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正是因为《小针》作者生活在西汉文景时期,所以他才能够义正词严并且也足够婉转地批判秦国的医缓医和。当然,这种批判主要还是出于学术目的,而非政治目的,他只是借助当时的政治氛围,彰显自己创立的新医学比医缓医和为代表的传统巫医要高明得多。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a
2 0
  @ME:     
270#
发表于 2015-9-25 12:29:04 | 只看该作者
暴风雪 发表于 2015-9-25 12:04
关于脾之大络脉,《经脉》原文是:“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这个意思就是:十五络脉 ...

谢谢,祝您中秋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2:04:3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脾之大络脉,《经脉》原文是:“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这个意思就是:十五络脉的最后一条络脉,从渊腋下三寸处发生出来,然后敷布在胸胁部的肌肤浅层,既名曰大包,也叫脾之大络脉。

后人往往把“渊腋”当成一个穴位,那是受了《甲乙经》的误导。实际上,古人所谓“渊腋”是指腋窝。《说文》:“渊,回水也”,即水的漩涡。水流形成的漩涡皆呈凹陷状,且皆在深渊之处,而人的腋窝亦是深深凹陷,有似深渊,故称“渊腋”,则“渊腋下三寸”者,其实就是腋下三寸,即天池穴也。此穴非常重要,《本输》云:“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按根结学说,天池穴就是手心主的络脉与手心主的经脉在颈腋部的交汇点,实际上也就是手心主的“本输”(最根本的腧穴)所在,而按络脉学说,天池穴又是脾之大络脉的发生点。

说到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手心主”到底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确一点,《经脉》篇中的“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唯一的一条经过针医创始人加工改造而多出来的经脉,此所以终于凑成了“十二经脉”。因为,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臂少阴脉”,没有“臂厥阴”这一脉,而在《本输》篇的五腧穴部分,针医创始人仍然把手厥阴脉当成手少阴脉,说明那个时候还没有完成加工改造,所以仍然沿袭了《阴阳十一脉灸经》的说法。

根据十二经脉理论,我们知道,每条经脉都对应着(或附属于)一个腔内的实质脏器,那么如果仔细对照一下《经脉》关于六阴经“所生病”之中其一一对应的脏器名称,就会非常清楚,“脉”其实是“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所对应的实质脏器,就犹如“心”是手少阴经脉所对应的实质脏器一样。但是,很显然,把“脉”作为脏器其实是用来凑数的,它只是为了满足由“五脏”衍生为“六脏”的需要。因为“脉”这个脏器不象其它的脏器那样致密、凝聚,而是弥散状态,呈现为网络形式,故《经脉》作者又称“脉”为“包络”。所谓“包络”,实际上是形容人体的全部经脉与全部络脉象密密麻麻的渔网一样,包绕、网络着整个躯体。

因此,所谓“心主”,其实是针医创始人为了避免与“心主脉”的“心”发生概念混淆而另立的一个脏器名称。盖“包络”的本意就是器质性的“脉”,亦即网络状态的血管,故以“包络”来标明“脉”的脏器身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全身的经脉和络脉(网络状态的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看作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实质性器官,那么它的正式名称就是“心主”。与此对应的是,如果我们把消化吸收系统中为人体输送三种营养物质(气、血、精)的管路看作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实质性器官,那么它的正式名称就是“三焦(交)”。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经脉、络脉以及三焦都只不过是输送活性物质的管道而已,而管道系统根本不能算作正式的实质性内脏,那么也就可以认为心主与三焦“俱有名而无形”。然而这样一来,人就只有五脏五腑,跟十二经脉匹配不上了。

在“手心主”所辖属的这个网络状态的经络体系中,经脉行血而居于肌肤的深层,络脉行气而居于肌肤的浅层,故络脉又在外围包绕、网络着经脉,是则所谓“大包”,其实就是指全身肌肤浅层的络脉。因为络脉既然包绕、网络在躯体的最外层,当然是名副其实的“最大的包络”。故所谓“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即是说全身的络脉从隶属关系上都属于“手心主”,尤其是胸胁部的络脉,更是直接发生于手心主的本输。

所谓“脾之大络”,则是从活性物质的来源角度而言,因为无论经脉、络脉,理论上都只是管道,其自身并不包含任何活性物质。在古人,脾为仓廪之官,实即饮食与消化吸收机制的总代表,由于一切活性物质皆原本于饮食和消化系统,而首先充斥于皮肤表层,是以称皮肤表层之络脉皆为“脾之大络”。此与“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左乳下”(鼓动全身的脉搏跳动)有阴阳反正之意。“脾之大络”是指人体最基础的物质之气,“胃之大络”是指人体最基础的功能之气,两者相辅相成,都具有血气发生本原的重要意义。

十二经之别络的起始点都分布在四肢膝肘以下,这就是在提示我们:凡四肢出现血脉和血络,即属十二经脉的络脉之病变,可以根据其具体位置确定其经脉归属。余三络的分布位置皆在躯干部位,如“任脉之别……散于腹”、“督脉之别……挟膂上项”、“脾之大络……布胸胁”。此乃提示我们:凡腹部出现血脉和血络属任脉的络脉之病;凡背部出现血脉和血络属督脉的络脉之病;凡胸胁部出现血脉和血络则属于“脉”的大本营(心主)出了毛病。

从临床角度看:四肢部位的血脉和血络非常司空见惯,表示疾病尚属轻浅;腹部和背部的血脉和血络比较少见,预示较为严重的五脏疾病;而一旦血脉和血络出现在胸胁部位,则表明以“心主”为代表的循环系统以及以“脾胃”为代表的血气发生系统已经双双衰竭,所以那绝对是病入膏肓的征兆。所谓“实则身尽痛”,是说包括内脏的整个躯体内外都有剧烈疼痛;所谓“虚则百节尽皆纵”,是说全身的所有关节都已经不能活动,也就是彻底卧床不起;无论哪种情况,在当时都属于最为严重的病症。由此可见,针医创始人之所以为十二(或十四)经脉凑出个“十五络脉”,其实是有充分客观依据的,而且完全是为了指导临床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09:29: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督脉、任脉及其络脉:

督脉与任脉之名,俱不见于《阴阳十一脉灸经》,显然是针医创始人的新发明(在《本输》篇就有),于是人体经脉数量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十四条,而并非仅仅是“十二经脉”。然而针医创始人发明督脉和任脉的目的,只是为了解释十二经脉的发生过程,从而证明十二经脉的合理性、合法性。毫无疑问,如果十二经脉的来路不明,或者来路不正,则其合理性、合法性必将面临强烈的质疑,而针医的底气也将荡然无存。

因为,按道家的自然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这就是最根本的天地之道,而针医创始人作为道家学者,即以此作为经脉发生和演化的总规则。故手足十二经脉分属三阴经脉和三阳经脉,而三阴三阳的“三”都必须生于“二”,这个“二”即指一个总阴脉和一个总阳脉,这就是分别位于躯体前后正中线的督脉和任脉。当然,按此规则,督脉和任脉又必须生于“一”,这个“一”就是大脑中央,那才是生命体的“太一”所在。总之,正因为有了“一生二”这个天地万物之始,尔后的“二生三,三生万物”才顺理成章,于是三阴经脉和三阳经脉以及手足十二经脉也就显得堂堂正正、有根有据、名副其实、无可置疑。

因此,在针医创始人,督脉与任脉不但属于正式的经脉,正式参与全身的血气循环,而且还分别是三阳经脉和三阴经脉的根本所在(按《甲乙经》的说法,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因此,从逻辑上说,督脉和任脉也应该有自己的络脉,否则将没有动力源。

所谓“督脉之别”和“任脉之别”,其实是督任二脉相互衔接于躯体上下的两个交汇点。因为这两个交汇点不存在冻僵、堕落的可能,所以它们的意义只是联络,而没有新开辟径路的意思。因此,实际上,在针医创始人,尾翳和长强就是督脉与任脉的络脉发生出来的那个点,而且,按“单经循环体系”的构想,督脉与任脉的络脉,也是循行在躯体前后正中线的肌肤浅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09:08:29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经脉》作者描述的十五络脉,其实并不是一个一个的交汇点和联络点,而是一条一条纵向(沿身体纵轴)而行的脉络线,其走向和形式与经脉一模一样,只不过,十五络脉循行在肌肤浅层(所以又称之为“皮部”),与“伏行分肉之间”的十二经脉呈上下并行状态(所以又称之为“经别”)——这实际上就是络脉的第四层涵义。

由此可见,把阴阳经脉的发生点、交汇点、联络点、中转点称之为络脉,那仅仅是络脉的初始涵义,到了针医创始人对《经脉》理论改造加工的时候,络脉的内涵又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概括地说,主要有两点:一,由骨髓和消化吸收系统发生出来的原始血气首先以无形之气的形式充实到络脉之中,然后再由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血,才能充实到经脉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络脉就是经脉的物质之本。二,经脉中的血液之所以能够周流不息,全靠络脉中的气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络脉就是经脉的动力之本。于是,具有以上两种意义的络脉和经脉,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就是经脉与络脉的关系),就构成了前文所说的“单经循环体系”。

无论是某一络脉之气转化为某一经脉之血,还是某一络脉之气推动某一经脉之血的流动,一条外在的络脉必须与一条内在的经脉像投影一样正直地对应且首尾贯通,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体系,才能实现,此便谓之“单经循环体系”。我们看《经脉》原文中,有“手太阴之别……并太阴之经……”、“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手心主之别……循经以上,系于心……”等等描述,那其实就是一条络脉与一条经脉表里并行且首尾相贯以构成单经循环体系的意思。

因此,如果把飞扬穴仅仅看作是足太阳与足少阴二经的联络点,那就比较肤浅了,虽然它最初确实被赋予了这种意义。实际上,提出“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的真正意义在于:飞扬穴首先是足太阳络脉和足太阳经脉在下部的贯通点。也就是说,足太阳的络脉起始于飞扬,然后就与足太阳经脉保持平行状态,在肌肤的表层迤逦向上,一直行进到足太阳经脉的终点(天柱),再次与深层的足太阳经脉贯通,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单经循环系统。余皆类推。

现在让我们回忆《根结》中的一段论述:
“足太阳……入于天柱、飞扬;足少阳……入于天容、光明;足阳明……入于人迎、丰隆;手太阳……入于天窗、支正;手少阳……入于天牖、外关;手阳明……入于扶突、偏历。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在这里,天柱与飞扬、天容与光明、人迎与丰隆等等腧穴组合,一个在颈项之上,一个在四肢臂胫之间,而皆谓之“入”,正在于表明,每一条经脉与其对应的络脉在一首一尾处相互贯通。因为这种腧穴具有通里达表的门户开关作用,所以属于非常重要的腧穴。《本输》所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概谓此也。

虽然别络理论的整体架构是虚拟的,但是在针医创始人,“别络”仍然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导意义,因为他总是把虚拟的“别络”与实实在在的大络和小络联系起来,当作同一件事物来看待——这个实践意义就体现在他反复强调的“取之所别也”。

我们已经知道,“大络”就是浅静脉,在膝肘以下比较明显。“小络”就是病态的孙络(毛细血管扩张征),也就是血络,亦经常发生于四肢,而以膝、踝关节上下最为常见。由于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生理病理现象,所以大络和小络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但是仅凭这些客观现象并不能解决气血转化和血气循环的理论机制问题,所以需要在大络和孙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提炼,做出一个系统化的络脉模型,这就是“十五别络”理论。

因此,“十五别络”本身并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它的深浅位置、上下走向、起点和终点的部位,都是理想化的,虚构出来的,这与经脉理论完全如出一辙。但是,“别络”仍然有物质基础,那就是大络和小络,当古人针刺浅静脉和血络放血的时候,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取之所别也”。

《经脉》作者把每一条络脉的病都划分为虚症和实症两大类,其根据就是四肢部位大络和小络的表现。具体地说,如果看到一条盛满充实的浅静脉,根据其所在位置,就可以确定为哪一条络脉的实症。如果没有看到盛满充实的浅静脉,而只有细小的血络,那么根据血络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确定为哪一条络脉的虚症。对于络脉疾病的治疗,无论虚实,当然都是放血,此便笼统谓之“取之所别也”。然而实际操作中,实症是取大络(浅静脉)放血,虚症是取小络(血络)放血,亦不啻天壤之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6#
发表于 2015-9-21 04:0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ayuan_guo 于 2015-9-21 04:35 编辑

你口口声声说十二经脉是古人虚构的,这才是没有依据的说法。你探讨的题目是黄帝内经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你并没有研究十二经脉的来历。你只不过是就书面的内容浅述一下,然后再杜撰一些虚构的故事罢了。你弄不懂十二经脉的来历就认为是虚构的。你连最起码的经络文献都没有看就敢写这样的巨著真是年轻有为,敢做敢当。如果说十二经脉是虚构的,那么内经和中医也都是虚构的了。如此你还写什么?反中医?十五络中描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刺激这十五个穴位所诱发的十二经脉感传线路。很明显这种刺激穴位诱发经络感传的方法是不完全的,不能够与用古琴诱发的经络感传相比美。《内经》中的基础内容大都来自古人的医学实验。你不把精力放在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方面就敢先行否定古人的实验结果,这不是正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5#
发表于 2015-9-21 03:38:5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题目就是探讨,如果不让人说话还是探讨吗?我不是处处与你做对而是就个别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我所说的大都提供了依据,只不过你视而不见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7: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fayuan-guo网友:
如果你想反驳我的观点,或者想发布新的观点,必须得有一个论证过程,也就是必须提供新观点得以成立的根据。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讲道理”、“以理服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我喜欢和人讨论问题,但是看你的反驳,全是观点,没有论证过程,这就已经不是讨论问题,而纯属于抬杠。我精力有限,实难奉陪,非常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3#
发表于 2015-9-20 03:06:29 | 只看该作者
在甲骨文字典中“络”是指:入侵他邑,绑架壮丁妇孺。左侧的丝是指绳索,右侧的各字就是指的入侵他邑。络用在穴位中指的是有感传离开本经而到其他经脉中(近代称之为串经)。在十五络穴中就是指有感传到相表里的经脉中去。在临床上十五络可以同时治疗表里两经的疾病。十五络描述的主要经脉循行路线其实就是十二经脉的走行。只不过被测试的人是经络较敏感人,感传比之用古琴诱发的十二经脉短许多罢了。十五络的病症和治疗是典型的标准的经络虚补实泻格式。其实在361个经穴中还有更多的具有表里经串经的穴位。十五络穴只不过是很少的一部分罢了。十五络穴的研究印证了穴位经络感传发展的一个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03:0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暴风雪 于 2015-9-20 17:20 编辑

以上讲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络脉,下面讲述的则是虚拟的络脉。

原文: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呿,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龉聋,虚则齿寒痹膈,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颠,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说解:
《经脉》篇的主旨肯定是要宣扬十二经脉,但是,为什么《经脉》篇后半部分讲述的全是关于络脉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十二经脉本来是虚构的,根本无从验证,对针医创始人而言,他本来想通过实实在在肉眼可见的络脉,来证明“经脉”的存在,此所以必须把络脉作为论证重点而大讲特讲。
然而前文讲述的络脉,无论是粗大的浅静脉,还是微细的小血络,虽然都是实实在在肉眼可见,但是实际上却与虚构的“经脉”无关,因为任何一条实实在在的“络脉”与任何一条所谓的“经脉”都无法对应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还需要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络脉进行一番理论修缮。正是由于十二经脉本来是虚构的,排列得非常整齐、平直,为了与之相互对应,一一匹配,作者只好又虚构了一套同样排列得非常整齐、平直的十五络脉,而其目的,仍然是证明“经脉”的存在。
“络”的原始本义其实是丝麻的原生态,即未经加工的丝麻。《说文》:“络,絮也,一曰麻未沤也”。由于“经”的本义是指加工好了可以用于纺织的丝麻(《说文》:“经,织也”),故络脉最初用于经脉理论亦是指经脉的原生态或者原始起点。按照《十一脉灸经》的构想,经脉都起源于手足末端,所以针医创始人最初也就很自然地把手足指/趾之端点称之为络脉——这就是络脉的第一层涵义。《素问·缪刺论》概以手足爪甲之端为某经之络脉,其理论依据即出于此。
然而十二经脉须分阴阳,而且阴阳经脉又必须首尾贯通才能构成一个循环圈,因此手足爪甲之端除了发生阴阳经脉之外,同时还是阴阳经脉的交汇点或联络点——这就是络脉的第二层涵义。《灵枢·动腧》:“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很显然,此所谓“四末”,即指手足爪甲之端;所谓“阴阳之会”,即指阴阳经脉的交汇点;所谓“气之大络”,即指经脉中的脉气通过这个交汇点而折返,因此也可以认为是阴阳经脉的联络点。
但是我们要知道,古代人的生存条件其实非常艰难,比如在寒冷的严冬季节,如果衣不蔽体,常有手足冻僵而堕落者,即古书中所说的“裂肤堕指”现象。事实上,即使手指脚趾被冻掉一两个,甚至整个手足被斩断,人也能够长期生存(古有刖刑,即断足之刑,刖本作跀,《说文》:“跀,断足也”)。这就足以说明,血气本来不必经过手足指/趾之端中转,也仍能在十二经脉之间循环周流,并维持正常的脏腑功能。那么,在这种社会和人文背景之下,如果仍然坚持以手足指/趾之端作为阴阳经脉的唯一交汇点、联络点、中转点,就明显地讲不通了。正因为冻掉手指脚趾或者斩断臂胫的现象在当时比较常见(战国时期就有了假肢行业),所以针医创始人必须得另外编排一套“别络”理论,以维护血气循环理论之完整。
这套“别络”理论最初的目的是:指出人体除了手足指/趾末梢这些最原始的络脉以外,在四肢的踝腕关节以上、膝肘关节以下这一很大的范围内,尚有阴阳二经相互联络的另外一些径路。于是,血气的循环周流既可以在天气温暖的季节通过四肢的指/趾末梢作为中转点,也可以在严冬季节手足冰冷僵硬或者在手足缺失的状态下以径路作为中转点。这样就圆满解决了由于堕掉指/趾而影响经脉循环的理论难题——这就是络脉的第三层涵义,也是这一大段“十五大络”的由来。
《动输》:“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
很显然,这里所说的“手足懈惰”,就是手足指趾因严寒而堕掉;“四街者,气之径路也”,就是阴阳经脉在四肢臂胫新开辟的联络点、中转点。“合”,本来是以五腧穴中的合穴来代指膝肘关节这个部位,“四末懈则气从合”,则是说膝肘关节也可以作为新开辟的联络点和中转点。这一段话,正是“十五别络”理论的依据所在。
因此,“别络”与“四末之络”的生理意义,其实都是为了使阴阳经脉联络起来,以保证血气循环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进行。二者的区别只是“别络”的联络位置从手足指趾末端上移到了臂胫部位。
正是由于“别”与“络”的作用相同,其生理意义亦完全相同,所以《经脉》关于十五络的通例就是:对每一条络脉都是先名之为“别”,比如“手太阴之别”、“手阳明之别”等等,最后又统称为“凡此十五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05: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