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饮食滋味第十五章(2):治疗肺病有什么名方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8: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徐文兵老师讲解饮食滋味第十五章(2):治疗肺病有什么名方.

第一:小泻肺汤:专治咳喘不能平躺的症状:通过呼吸,能把气吸进身体里,这是肺的一个功能。
《辅行诀》里是如何调肺的呢?我们先看一下小泻肺汤。
组方原则—“肺德在收”。《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夏三月,此谓蕃秀。”“秋三月,此谓容平。”“冬三月,此谓闭藏。”“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所以通过呼吸,能把气吸进(收进)身体里,这是肺的一个功能。

第二:咳可以帮助我们把自己肺部深处的一些不好的东西排出去,所以咳对我们的身体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如果你的鼻子堵得都吸不进来气,那就有问题,因此就要“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意思是如果用酸的收得过劲儿了,收得肚子里全是痰浊、黏液,这时候就要赶紧用咸味儿的泻药把它从大肠排出去,或者从肺里面咳出去。
什么叫气上逆?就是我们说的咳。咳可以帮助我们把自己肺部深处的一些不好的东西排出去,所以咳对我们的身体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第三:为什么用辛味儿的药就能帮助治疗“肺苦气上逆”呢?因为肺主皮毛腠理,可以帮助通气。
如果想把患者肺里面的瘀血、痰浊排出去的话,就应该给他用辛味儿的药(不一定是辣的,辛凉的也可以)。而如果一个人的咳已经成为一种病态的表现(肺里面没有瘀血、痰浊,但他还是总咳),这时候就要用特别酸的药给他收敛一下,最酸的药是涩药(酸到极点就变成涩了)。举个例子,银杏就是由酸变成涩的。
那为什么用辛味儿的药就能帮助治疗“肺苦气上逆”呢?因为肺主皮毛腠理,可以帮助通气。

第四:如果我们的肺气总是处于收起来的状态,那就会出现像狗一样呼吸的症状。
我之前在讲《黄帝内经》的时候说过,人的皮肤也有呼吸的功能(前几年流行一种类似雨衣面料的、具有保暖功能的衣服,各种颜色的都有,而且在下雨的时候,还可以当雨衣用。但是由于这种面料不透气,穿上之后会感觉很不舒服,感觉捂得慌,皮肤无法呼吸,所以很多人穿着穿着就扔掉了,最终这种面料被淘汰了)。
我们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的皮肤突然碰到冷的东西就会起鸡皮疙瘩;有的时候受到惊吓,也会起一身鸡皮疙瘩。这是因为那时候我们的肺气收了起来—我们呼吸的边界线关闭了。但如果我们的肺气总是处于收起来的状态,那就会出现像狗一样呼吸的症状—所有的呼吸不是通过腠理(皮肤)走一部分,全是通过口鼻,这种情况的患者也是“肺苦气上逆”。

第五:咳喘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不能平躺,因此很多人都是一坐就一晚上。
怎么办?只要把他的散热通道打开之后,他的“肺苦气上逆”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
小泻肺汤适用的症状,《辅行诀》里是这样说的:“治咳喘上气,胸中迫满,不可卧者方。”
咳喘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不能平躺,因此很多人都是一坐就一晚上。

第六:臣药是大黄,大黄是咸味儿的,能泻肺,能泻大肠,还能入心。
小泻肺汤里面用到的君药,叫葶苈子。这个药特别小,相当于芝麻的五分之一那么大。我们现在煎葶苈子的时候都需要把葶苈子包起来,不然葶苈子都在汤上面漂着。喝的时候就不方便,还得先把葶苈子吹走然后再喝。古代采用的方法是“葶苈子熬黑,捣如泥”。
臣药是大黄,大黄是咸味儿的,能泻肺,能泻大肠,还能入心。佐药是芍药。
小泻肺汤有个特点就是,里面葶苈子的泻肺气功能特别强,所以《辅行诀》里写道:“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喘定止后服。”就是说用三升水去煎,取两升,分成两次喝(一天喝两次),如果患者不喘不咳了,就要马上停止服药,避免中毒(我的患者一般都是两周换一次方子,因为患者的症状是在变化着的,总用一个方子肯定是不行的)。

第七:大泻肺汤:专治大小便闭,身面肿等症状:经方如果使用得当,收到的效果就是奇效,就是匪夷所思的。
关于大泻肺汤适用的症状,《辅行诀》里是这样写的:“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迫满,欲得气利者方。”
大泻肺汤的适用症状除了小泻肺汤里的那些,还出现了大便、小便全排不出来,身上、头面都很肿的情况。而且这些人也无法打嗝、放屁了,整个全部都是收敛的。
这类患者绝对是重病。
大泻肺汤在小泻肺汤的基础上加入了甘草、黄芩、干姜。
我们看一些近代名医写的书,都会有一个感慨:经方如果使用得当,收到的效果就是奇效,就是匪夷所思的。经方的配伍完全是神来之笔,因为它看到了药物背后的气和神。所以我建议中医开方子,一定要按经方的君臣佐使来。这样即使效果不是很好,也知道是什么原因,还有依据可循。不然就会堆砌一堆东西,治好了也不知道怎么好的,出了问题也不知道问题是在哪儿出的。而且当你使用经方,看到了它又快又好的效果之后,你会慢慢地越来越喜欢使用它。

第八:小补肺汤:专治自汗、气短等症状:自汗的人非常容易感冒、气短。
小补肺汤跟泻肺汤的闭、收相反,补肺汤就是补漏洞。
关于小补肺汤的适用症状,《辅行诀》里是这样描述的:“治汗出口渴,少气不足息,胸中痛,脉虚者方。”就是说这类患者表现出的是自汗,他们的腠理是开着的,没有使用宣散的药物,但是一动就漏汗(指表证发汗太过,以致阳气受伤,卫虚不固,汗液漏出不止的现象)。而且自汗的人非常容易感冒、气短。有的患者的鼻子既闻不到气味儿,也无法用来呼吸,干脆就用嘴呼吸。

第九:很多补肺的中药实际上都可以生津液。
小补肺汤,君药是麦门冬。麦门冬这味药既补肺气又补肺津。我在前文讲过,爬山的时候,嘴里含一块儿麦门冬,你就不会渴,不会那么焦躁。还有,我妈看马拉松比赛的时候,看到参赛者跑到马路边儿上,拿桶水往头上浇,就说:“哎呀,应该弄两片儿麦门冬啊!”
很多补肺的中药实际上都可以生津液。但如果一个人津液太多,出现水肿,这时候可就千万不能再用这些酸味儿的补肺气的药了。

第十:麦门冬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太寒。
麦门冬又叫麦冬,或者叫寸冬。因为所有的麦门冬的小根节,都是一寸长,没有太长的(就像原来的鲫鱼没有大过半斤的一样,而现在的鲫鱼长得都跟鲤鱼似的,大得吓人)。麦门冬还有个兄弟药叫天门冬,也叫天冬。天门冬的性味、归经和麦门冬完全一样,但它的效果不如麦门冬好。
麦门冬有一点特别不好,就是太寒。

第十一:有时候人和命运做斗争,总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然后才会得到你想要的。
举个例子,我的师父裴永清,当时因为出身不好,刚从黑龙江中医学院毕业,就被下分到呼兰区下属的一个乡镇医院里。当他突然接到通知说,大学生能考研究生了。他想把握住这个机会,于是就熬夜复习,最后熬得口干舌燥。因为他是学中医的,知道熬麦门冬喝可以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结果由于他不停地熬夜,不停地喝,喝得太多了,麦门冬的寒气就入了骨。后来我的老师得了类风湿,一辈子都没好。

第十二:如果有人患有萎缩性胃炎,你可以给他们用点儿麦门冬。
所以有时候人和命运做斗争,总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然后才会得到你想要的。
麦门冬还有一个作用—治胃络脉绝。
如果有人患有萎缩性胃炎,你可以给他们用点儿麦门冬。我之前还讲过,可以给萎缩性胃炎患者吃荸荠。所以如果是特别干、特别燥的时候,就要吃这种滋阴、润燥的东西。

第十三:慢慢学经方多了你就能看到,同一味儿的药,同一性的药,或者是寒热也一样的药,它们的归经是不一样的。
臣药是五味子,山茱萸也可以,但是山茱萸的药性太强。
佐药是咸味儿的旋覆花。之前我们提到旋覆花,是在补心气的方子里面用的。我讲过张锡纯老师发现盐碱地的旋覆花最好—旋覆花是咸味儿的,偏温,所以能治肺里面的痰涎、浊液。
慢慢学经方多了你就能看到,同一味儿的药,同一性的药,或者是寒热也一样的药,它们的归经是不一样的。

第十四:细辛在用量上一定要慎重。
每种药都有一个自己擅长的归经,有的擅长入心,就去补心;有的擅长入肺,就去泻肺;有的擅长入肾,就去润肾。只有完全了解了它们之后,才能知道什么症状该用什么药。就像诸葛亮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将士,才能做到用兵如神是一样的。
用了这么多酸味儿的药,就容易把肝气压制住,所以一定要用一个辛散的使药—细辛。
有一种说法叫“细辛不过钱,通草飞上了天”,这是我在药店里抓药的时候跟老药工学到的。“钱”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钱约等于现在的三克,这句话就是说细辛在用量上一定要慎重。这里说的不能过钱指的是成散、成面儿的细辛,就是那种直接吞服的药。组成的药是没有这个限定的,《伤寒杂病论》里有的方子,用细辛用了一两。但是如果是刚开始用药的时候,最好也不要过钱,这样比较稳妥。

第十五:辛夷是一个非常好的通鼻窍的药,白芷也可以。
其他的辛味儿药,比如说辛夷,也是宣散的。辛夷是一个非常好的通鼻窍的药,白芷也可以。

第十六:大补肺汤:专治烦热汗出,口干,耳聋等症状
关于大补肺汤的适用症状,《辅行诀》里是这样描述的:“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息,口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就是说患者出汗,气短,嘴干、没有津液,甚至出现了脉象特别弱、跳动无力,但心律又特别快的症状。这个时候,患者的“神”就快散了,得用大补肺汤来治。
大补肺汤在小补肺汤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滋补肾水的药材—地黄、竹叶、甘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4 10: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