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4《方剂学》第十一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越鞠丸、...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12: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222256/Ob/0/sid/XMTU2Mzc3MjU0MA==/v.swf[/flash]

邓中甲中医方剂学讲稿如下:
        上节课我们讨论到开窍剂,我对于开窍剂整个看法,它是在中医学临床上用开窍剂很有特色。当然本来这一章的方剂主要在于温通开窍或者清热开窍,治疗窍闭神昏。通过前面分析我们临床使用方面除了开窍醒神之外,不能忽视的很重要(方面),比如说“凉开三宝”,退热效果非常好,清热效果很好。同时像凉开方也好,温开方也好,用于其他内伤杂病中间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不仅仅在于热病的开窍,或者是寒闭的开窍,使用范围是比较宽的,有中医特色。
       下面一章理气剂,理气剂是治疗气的病变。
       从气的病变分类来看,大的分类有气的不足和气机运行失调两个方面。虚证都是由于气的不足,当然这个气的不足,一个生化不足,一个消耗太过,都可能。气的运行失调,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气运行的一种障碍。从分类来讲,气的不足,气虚、气脱,气虚是消耗太过,或者是生化不足造成气虚,气虚到一定程度可以引起气脱,这就是一类比较危重的证候。气运行失调方面,有气陷、气逆和气滞这几种形式,气陷表面上看是气机下陷,当升不升。当升不升,气机下陷,但其产生的原因仍然是气的功能衰退,和气虚有必然的联系,气虚到一定的程度造成气机的下陷。因为气本身有固摄作用,阳气有五大作用,就是《中医基础理论》里讨论的,它可以有气化作用,可以有推动作用,可以有卫外作用,可以有固摄(作用),有温煦作用,这样五方面。固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不能固摄就要下陷。所以这是在气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造成的。气的运行失调还有气逆和气滞,气逆反映出当降不降,气机上逆,反映出肺和胃居多了,肺气上逆,胃气上逆。气滞是在局部运行的时候,气机不畅或者是阻滞不通。那作为气机阻滞,涉及到肝气的郁滞,或者脾胃气机的郁滞。按虚实来分,气的不足的气虚、气脱以及运行失畅里面的气陷,都归于虚的部分。气逆、气滞,反映出这种实的方面。所以按虚实来分,气虚、气脱、气陷是虚证,气逆、气滞是实证。当然我们这个治法针对的气虚要补气,气脱要益气固脱,气陷要升举。这三类在前面都讨论过了,都在补益剂里边讨论气虚、气陷,在气脱方面,我们温里剂的四逆汤后面附方谈到参附汤,当时也讲到独参汤益气救脱,反映的对气脱的治疗,生脉散也可以用于气阴不足,气脱、液脱这类的治疗,所以都偏于补益剂里面的这个内容。
       气机运行失调呢就我们现在理气剂所讨论的内容,气逆要降气,气滞要行气。所以这一章方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行气,针对肝脾为主的气机郁滞。肝脾为主,当然也包括了其他由于脏腑间的相互影响,也包括结合了其他部位,以肝脾气机郁滞为主。气逆,气机上逆,那要降气,第二节降气,以肺胃的气机上逆为主的表现。所以这一章分为两节。但要注意的是具体到病人身上,一些具体病证,气滞、气逆往往相互影响,不能截然分开。因此我们后面讨论方剂,有些以气机阻滞为主的方,表现上可以有气逆的特点。而以气逆为主要病机的方,它也有气滞的一些表现。所以这两个不是截然分开的,只能看从病机上的一种针对病机的侧重不同。所以理气剂呢总的来讲有行气、降气两个方面和相应的脏腑关系,我们用这个表来反映。降气和肺胃有关,宣降肺气和和胃降逆为主要治法。行气和肝脾有关,这是主要的,所以行气疏肝,行气理脾,这是个主要的治法,当然这些治法要结合形成气滞的原因,因寒形成的,还是因热形成的?或者在气滞当中兼有气虚,气滞当中兼有阴虚,这些的不同,结合这种体质特点或者病证的性质。
       越鞠丸
       第一节是行气,行气的第一个代表方越鞠丸,越鞠丸是一类方,是朱丹溪的方。学习这个方的意义,它主要是一个理解朱丹溪“六郁学说”的精神,而治疗这种郁证的一种代表性治法,这是第一个,他结合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朱丹溪的学术思想有两个,这是主要的。一个是以前面大补阴丸这个代表方为代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思想,要常补气阴啊,以滋阴降火的大补阴丸为代表。第二个他学术思想的重点是六郁的思想,认为以气血痰火湿食这六郁为代表的郁证,有关郁证的病机和治法的一些理论,这是他的又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想。越鞠丸体现了或者说代表了这一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运用,第一个就是反映朱丹溪的学术思想。第二个呢这个方应该说是治疗郁证的一个常用方,也是个基础方,临床灵活运用可以针对气血痰火湿食各类的郁滞。首先郁这个字,郁证的郁,有一个阝的郁,它反映出来是一种气血痰火湿食郁滞,有气机不畅,本身是个不畅。往往还不是一种不通,气机运行可以说不通,或者是不畅这些程度区别。所以很多郁证现在在临床上反映出来是功能方面的为主,有很多器质结构上查不出问题,它是气血津液郁滞不畅这种阶段。所以戴原礼说什么叫郁呀?郁,积聚而不得发越,就这些气血痰火湿食积聚了,不能发越,郁是不能通畅的意思。并不是说到达像癥、积有形的这类(产物)或者包括了郁滞不通,它是一种这类基础物质郁滞不畅的阶段。所以实际在很多病证当中,都有个从功能变化到实质结构变化的过程。又加上从越鞠丸证的形成,往往多和情志因素有关,也是现代多见这种郁证的一种病因特点。所以这个方应该说它在现代运用方面意义还是很大的。越鞠丸的名称为什么叫越鞠?历来有两种看法,有一类认为,有不少医家认为越鞠是从两个药物来的,越是指的这方里的栀子,栀子又称越桃,桃子的桃,所以它别名又叫越桃。这方里的川芎又叫鞠芎,各取一个字,越桃、鞠芎各取一个字,叫越鞠丸。当然这也是一个(说法),历来有些医家方论里提到这叫越鞠丸的名称。但是还有一类,更多人认为它是从功效来的,功效来命名的,越是个发越的意思。因为戴原礼本身就是朱丹溪的学生,他说这个郁证是一种积聚而不得发越,这个方能够发越,发越、疏通啊,这是功效。鞠呢,本身鞠是一种不通的意思,不通、不畅的意思,从文字上讲它是个不通、不畅的意思,所以越鞠呢就是发越不通不畅。但针对郁证,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来讲,越鞠就是反映出这种功效,鞠这个字本身就有郁,六郁的郁,郁结、不畅、不通的意思。你看还有人把这个字还当作名字,吴鞠通不就这个鞠吗?吴是他的姓啊,鞠通,鞠是个不通不畅,鞠通把不通的给通了,那就吴鞠通了。所以这个越鞠呢就是发越,把不通、不畅的能够把它疏通了,从功效出发。所以从方名也看得出这个方体现了一种功效。
       这个方主治的证候,这类六郁证的形成,应该说七情,情志所伤往往排在第一位的。其他饮食失节、寒温失宜,这类影响到气机,饮食可以阻滞气机,寒温,寒邪收引影响气机,温热可以伤气,就导致了六郁证。而六郁呢,气血痰火湿食,这六个郁,各自有所指,各自专有所指。但彼此又相互影响,气郁指气机阻滞。对这个方证它的病位在哪里?首先这是一个要了解主治证候分析的一个重要病位问题在哪里?历来还不统一,像二版教材、那个前后出的参考书、教材,认为它病位主要在脾胃。这个是由于朱丹溪自己说过,六郁核心是在脾胃,在中焦,郁在中焦。而且这当中反映的症状,临床表现呢,多数也是在中焦。到后来比如六版教材定为肝脾这两个系统,五版教材是回避了这个问题,没有具体说哪个系统,就解释一下症状。因为对越鞠丸的认识从朱丹溪开始历代医家一直,一看他们那个分析有个变化,有个变化过程,越到后来越强调肝。开始朱丹溪强调的是,这个主要表现在脾胃,郁的重点在中焦,越到我们大家后来越强调肝和脾胃这两个系统,以肝脾的气机郁滞为主,然后继发引起其他的各类郁证,当然其他各类郁证也可以引起气郁。总之定位呢后来都定位(在)肝和脾胃。这六郁的相互关系,朱丹溪说六郁之中气郁为先,因为在人体气的运行非常重要,气行则血行,气血如果不正常运行,郁可以化火。如果气滞了以后,可以生湿,气滞不能很好运化,可以产生湿,湿聚可以成痰。气机阻滞,运化无力,饮食减少,引起食郁。所以气郁是引起其他各个郁,其他各类郁证的一个原因。反过来,其他各类郁证,也可以阻滞气机,造成气郁,所以它相互影响。从代表性表现,我们应该这样看,这里他原书里选了一些症状,代表性的,临床上不一定要局限、拘泥于这些症状。比如气郁,胸膈痞闷,那脘腹呢?肝脾关系了,也会引起胀闷。这个血郁,当然原书没有直接提到刺痛,实际上气滞到一定程度,可以脘腹、胸胁刺痛,原书提到胀痛。那特点要有血瘀的特点了,以血瘀为主的话,有血瘀特点,疼痛往往刺痛。火郁,这种肝郁化火,肝脾、肝胃不和,就产生口苦、吞酸,反映出热的特点,所以用来作为火郁的一个代表。这个湿郁,湿邪阻滞气机,水湿不得运化、输布,胸闷,湿聚以后可以成痰,阻滞的泛恶呕吐,这是痰湿的一个表现。食郁,饮食减少,嗳腐不消化的东西。所以这是把它一些比较典型性代表性的症状,拿来反映六郁。
       越鞠丸五个药治六郁,具体来说,香附作为针对气郁,至于君臣佐使安排和灵活运用我们下面再说。五个药针对六郁,香附针对是气郁,它有行气解郁作用;川芎能够活血止痛,针对了血郁;栀子清热,清热泻火,针对火郁;苍术能够健脾燥湿,因为湿聚成痰,通过健脾燥湿,湿祛有助于痰消。所以它是个代表性方剂,主要体现一种法,所以他没有专门用治疗痰郁的药,认为痰湿本是同类,用苍术一个药针对代替了。食郁呢用神曲来消食。所以五个药治疗六个郁,那作为临床用的时候,是不是这五个药?原书当然没有写,哪个用多少,各等分,是不是就各等分去用呢?实际上他是很多方写各等分的,是提示你要灵活运用。历来对这个方君臣佐使的讨论,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统一,有三种提法,都有他的道理。比如有一类说这个方里面,川芎、苍术应该作君药,为什么呢?这是根据朱丹溪越鞠丸他说亦名芎术丸,又把它叫芎术丸。根据这,就是说朱丹溪可能(认为)这两个药是主要药物。因为历来以药物命名的往往是说明作者、制定者比较重视这两个药在方中的地位,是这样考虑的。但是根据朱丹溪强调六郁之中气郁为先,这个又不符合。所以又一类的提法,是香附为君,因为它是行气解郁为主的,以它为君,其他的灵活运用来作为臣药、佐药。也就是说以气郁为主,同时又反映出其他的兼夹证候当中哪个突出,那我再用哪一个作为次要一等,臣药的,再其次是作为一个佐药。根据君臣佐药的不同地位来确定用量,这是第二种看法。第三种看法,香附作君,如果是气郁,那就是香附作君了,你这个方本身是个最基本结构,还可以增加一些行气药物,行气疏肝这类药。如果说血郁,那香附和川芎联合作君。其他的药你要根据这种血郁基础上又兼有什么表现?比如化热没有?脾胃状况啊,来确定,总之香附和川芎在血郁联合作君。比如火郁的话,香附和栀子联合作君。湿郁、痰郁的话,香附和苍术联合作君。食郁,那香附和神曲联合作君。我看这个有点像什么呢?像我们国际上的联合国,香附就是个常任理事国,其他非常任理事国,那是轮流来的。就是香附作君药从不换,其它是该它主要针对性的是它跟香附联合当。像联合国五个大国是常任理事国,其他每次经常要变,其他经常要到期了换。所以这一个君药的选择,我觉得是比较合适的,就是说六郁之中气郁为先,那就治郁证呢行气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在气血痰火湿食当中,六郁之中跟气郁的关系非常密切,气郁可以引起诸郁,其它的郁也可以用引起气郁,是有这个原因。
       这个方在使用当中,辨证要点呢胸膈痞闷,这是气郁的。由于气郁,气郁日久还可以引起血郁的,这里我们用了胸腹刺痛和胀痛,饮食不消这个作为气郁为主,兼有其他的一个代表。当然临床应用的时候绝不是把这五个药抬上去就解决问题了。
       由于前面讨论了它有个灵活运用,根据是哪个郁为主的。所以这里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六郁不同状况可以来调整。比如说气郁的话,香附量就增加,你比例上香附量就增加,相应增加行气之品,木香、枳壳、厚朴。香附主要是归肝经,你增加一些行气(药),特别针对脾气,体现肝脾同治,调理肝脾气机。血郁的话呢,川芎量增大,还可以增加桃仁、红花、赤芍,这就是常用的。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是活血方里经常配伍的基本结构。如果湿郁的话,增加苍术用量,还可以用茯苓、泽泻,这就是燥湿利湿药相结合。火郁呢在栀子基础上我们经常配黄芩、黄连,增加这种清热泻火作用。痰郁在这个方的基础上加瓜蒌、半夏作为代表,你还要结合它偏寒偏热,半夏以燥痰、寒痰为主,如果配在治疗热痰、燥痰这里边还有相应的配伍;瓜蒌呢擅长清化痰热,化痰而不燥。食郁用神曲,加山楂、麦芽这些。这就是六郁当中灵活运用这个方大致的变化方法。
       枳实薤白桂枝汤
       行气的第二个方呢,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在《金匮要略》里,类似的这一类方有三个。最早过去像二版教材,用瓜蒌薤白白酒汤,附方有瓜蒌薤白半夏汤,和这枳实薤白桂枝汤形成了三个基本的治胸痹的,胸痹痰气互结在胸,胸痹证的一个可以说基础方剂,其中最基本的是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三个方各有侧重,我们后面要归纳它运用的一个侧重。
       枳实薤白桂枝汤在这三个方当中比起来呢症状相对要重一些,它是胸阳不振,痰气互结。当然严格讲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还有一个气逆的问题,气机上逆,可以有气从胁下上抢心,上攻心胸。胸阳不振就不能够温化津液,津液会凝聚不固,那产生痰浊,痰浊中阻可以阻滞气机,痰气互结在胸造成胸痞,从根本来讲是胸阳不振造成的。从病理产物来讲,有痰气互结。痰气互结、气机阻滞可以胸满而痛,甚至胸痛彻背,有放射的特点。胸痛彻背反映出一种气滞的(特点),气滞要窜痛。喘息、咳唾、短气是指由于胸部痰气互结,造成肺气宣降失常,所以喘息、咳唾、短气。气机阻滞,从胸到胁,胸阳不振以后可以影响到(两胁),因为肝的经脉是两胁布胸中,涉及到胁下气机,郁滞冲逆向上,上攻心胸,也是一种放射痛,放射性特点。这三个方当中,就这个方的特点有气机上逆。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和这个方比呢,它有一种胁下冲逆,这个方里有枳实降气的。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反映出整个证里偏寒,有痰气互结。
       针对这个情况,通阳散结,祛痰下气。通阳,温通心阳,由于痰气互结是目前最突出的。疼痛,胸痛彻背,气逆抢心,是痰气互结,是标;胸阳不足,胸阳不通是本。所以这个方标本兼顾,以瓜蒌、薤白两个联合起来作君,瓜蒌、薤白是《金匮要略》治胸痹这几个方里共有的。是考虑到瓜蒌可以宽胸,它有行气作用,宽胸行气,它又能够化痰。薤白偏温,有通胃阳的作用,它也有宽胸作用,主要用于温通胸阳。所以瓜蒌、薤白联合对于胸阳不振、痰浊阻滞这个起到,因为瓜蒌通过宽胸化痰能散结,常用来散结的,所以通阳散结祛痰,成为这个方中君药。枳实、厚朴都能降气,枳实还能够导滞,从导滞角度有助于消痰;厚朴能够行气宽胸,辛苦温,苦也能降,和枳实联合可以降气。桂枝在这个方中温通胸阳,桂枝、薤白相配,也是温通阳气,宽胸的一个常用的结构。所以整个这个方体现出了针对胸阳不振、痰气互结,同时还有一个气机上逆这个特点。这是枳实薤白桂枝汤,这个方是二类方。那针对这个枳实、薤白,瓜蒌薤白白酒汤是标准的痰气互结,以痰气互结的胸痹治疗的一组基础方,薤白宽胸能够温通阳气,瓜蒌化痰散结宽胸,白酒布散药力。所以瓜蒌薤白白酒汤是这几个治胸痹的基础方。如果痰浊重了,痰重产生这种胸痛,甚至于胸痛彻背。痰气互结以后有形实邪突出了,所以瓜蒌薤白白酒汤没有强调胸痛。虽然是胸痹,胸痹可以憋闷不舒,这个也有。疼痛突出了,有有形实邪了,痰浊重了,加半夏,这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半夏汤里边,加了降气药,那它既有痰气互结,胸阳不振、痰气互结,又有气机上逆,所以有枳实、厚朴相应的降气。除了增加行气宽胸力量以外,还可以增加降逆的作用,这是这三个方不同的。
       就我们现在教材作为二类方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来说,它配伍特点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它虽然是行气,但是它可以降逆,平气机治冲逆,恢复升降。恢复升降有助于解除痰气互结,有助于消痰。而这个方用桂枝、薤白偏温,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宣通痹阻,有一定胸阳不振,有寒。胸阳不振它才造成痰浊,才造成痰气互结,所以散寒化痰和理气结合,宣通痹阻,这也是它配伍上的特点。
       临床辨证的要点,胸中痞满当然这里没有强调,因为胸痹轻重,有的可以疼痛,有的甚至于胸痛彻背,有些可以憋闷,这个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是指气机的上逆。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偏于寒,偏于痰湿。临床运用如果说寒重,这里寒重反映出什么?整个阳气啊,寒邪伤阳,那就一般来说或者兼有手足逆冷或者遇寒则发,发作的时候遇寒则发,加干姜、附子。气机阻滞重,可以痞闷胀满,这些突出,可以加重枳壳用量。痰浊重,舌苔白腻而厚,憋闷很突出,可以加半夏、陈皮,增加化痰的(力量)。这是枳实薤白桂枝汤。其实这两个方枳实薤白桂枝汤是行气,也有降气的治法结合,因为出发点它主要的还是胸痹。胸阳不振以后,痰气互结在胸部这个范围,上逆的特点不突出,从整个胸痹证来讲。在这里,在枳实薤白桂枝汤这个方,它有气从胁下上抢心,有气机上逆的特点。所以结合像枳实、厚朴它有一个行气降气,有降逆作用,所以整体上还是放在行气里边啊。所以两个药结合,你说后面像半夏厚朴汤,痰气互结在咽喉仍然要降逆啊,半夏、厚朴这两个药都有降逆作用。所以行气、降气不能截然分开,要看它一个侧重。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个行气剂,现在讲到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下节课开始再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1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