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17集伤寒兼证(2)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17:1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70045/Ob/0/sid/XMTU1MzMyMzQwOA==/v.swf[/flash]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如下: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谈到了大青龙汤这张方子是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一旦吃了第一次以后,如果已经出了汗了,即使病情有轻度的反复也不要再用。
       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前辈,在好些年前就跟我说,你是讲《伤寒论》的,在讲《伤寒论》中的大青龙汤证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大家只要出了一次汗了,就不要再给他用大青龙汤。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南方行医。
       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发烧、身痛、胸闷、烦躁,请他去看病,他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青龙汤证,就开了一会大青龙汤,而且特别告诉他,吃完了出了汗就不要再吃了。这是上午看的病,下午,因为那时候个体行医总是要出诊嘛,出诊回来以后,路过那个亲戚的家门口,看到那个亲戚坐着藤椅,在房子外面乘凉,说你怎么样啊,烧退了没有?他说你了你的药真好,出了一大身汗,现在胸也不怎么闷了,心也不那么烦了,好像也不怎么发烧了,你放心吧。他说,那你就不要再吃第二次了,说我已经把药渣倒掉了,这是正午的事,到了半夜的时候,这个医生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把他吵醒了。开门一看,是那个病人的妻子,那个病人的妻子非常的惊慌,说你快去看看吧。怎么回事啊?他到了晚上又有点发烧,又有点心烦,特别可惜把那个药倒掉了。然后他非得让我拿着这个药方到镇上去抓药,我到那个药店抓药,那个药店的人说,你瞧,这不是上午王先生的方子,已经抓了吗,王先生只说一付,没有他的签字,那我不能给你抓药。那时候,药店是对病人负责,没有医生的签字,就不能再给它抓药,不像现在,想办法让你多抓。后来她没有办法,托一个亲戚走后门,到另外一个药店抓了一付药,回去煮上吃,吃完了就没有想到大汗淋漓不止,到现在手脚也凉了,眼睛也不睁了,话也不能说了,快去看看。我们这位年轻的大夫,心里知道大事不好。那个时候大概是30 年代,输液的技术传入中国没多久,他自己还不会,他自己的一个朋友是学西医的,会输液,赶快把那个朋友半夜又把他叫起来,两人一起带着输液瓶子,到病人家里。到那里一看,脉也摸不到了,然后输液,血管也全瘪了,亡阴脱水啊,血压下降啊,流体就没输进去。他们两个也不会静脉血管切开,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静脉血管切开这个技术,病人就这样死掉了。所以我们这位老前辈就以这个例子告诉我,真正的是大青龙汤证,吃了一次,出了汗了,即使病情有所反复,也不要再用大青龙汤。
       有一年夏天,北京太热,我就到外地一个非常凉快的地方,就是我们北京今年夏天都说是桑拿天的时候,我就是在那个地方,晚上还得盖被子,非常的凉快。那个地方在建桥,修桥就挖一个桥基,桥基挖得很深很大。没想到一下雨,桥基下灌满了水,工地管理不严,暑假小学生放假,好多孩子就在工地上玩,下了雨路特别滑,一个小孩就滑到坑里了,滑到坑里就给淹死了。所以那些修桥的工人,纷纷潜水捞这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工人多次潜水,他潜水技术好,最终把这个孩子的尸体捞上来了。没想到这个工人到了夜里,就寒战,上牙咬下牙,全身颤慄,几个工人摁都摁不住,摁得那个床就颤,是他们给我说的,随后就烦躁,就发烧、烦躁,赶快送到县医院,送到县医院的时候,他都把胸抓破了。到县医院以后,县医院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已经是后半夜的时候了,怎么来这么一个病人呢?年轻的工人都没有更多的文化,心里都有一种非常害怕的感觉,说白天的时候淹死一个小弟弟,这恐怕是小弟弟嫌路上寂寞,一定要拉大哥哥走,就给医生这么说,这些医生呢也给弄得很紧张,怎么这么烦躁,就给他输液,一输液他就拔掉、喊叫,就是这么一个状况。我就住在医院旁边的招待所里,那医院的院长和我很熟,也就是凌晨三点了,他把我叫起来,说北京来的大夫,你经历多、见得广,你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发烧是40 度左右,脉搏非常快,你摸脉他身上还在哆嗦,他们又给我复述了白天的情况,我心里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大叶性肺炎的早期,这是一个典型的大青龙汤证,身上一点儿汗也没有,高热、胸闷、烦躁“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那是我用麻黄最多的一次,30 克,好不容易逮住了这么一个症状,为什么不怕他出汗太多呀,他在医院里头,可以输液呀,你怕什么?我也不用准备炒热的米粉。我说你们现在准备输液啊,我给他弄这个方子。麻黄30克,桂枝10 克,其它药都是一般的量,石膏20 克,很快熬好了药,熬了20 多分钟吧,就给他喝上,我在旁边看他喝药,喝完药就拿热水来喝,因为那个药水很苦嘛,热水喝完了大半杯,脑袋就就开始冒汗,随后大汗淋漓,所以你看大青龙汤方后,它说没说温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说没有说温覆,没有说,不用盖被子,汗就出来了。所以说经方用之得当,效如桴鼓,就是像鼓锤打一下就有声,覆杯而愈,杯子还没有扣下,汗就出来了,就不烦了,就能够躺在那儿了。我给那西医大夫说,赶快输液,马上扎上就输液了。这就安静下来了,接着输液,接着用抗菌素,这个肺炎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话,肯定有肺实变的体征,就这样及时的治疗,截断了病程,这个人住了五、六天院就出院了。
       最后什么也没有诊断,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发展就肯定是大叶性肺炎,就是这样截断了病程。我们今天真正遇到这种证候的时候,你就可以用大青龙汤来治疗,并不是那么特别令人害怕的。
       我们现在接着看38 条的后半条,我们刚才讲的是38 条的前半条,讲了大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后半条,“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脉微,微我们已经提到了,“微者,薄也。”因为阳气虚,鼓动无力,脉搏搏动的幅度很弱,幅度很小,所以摸起来脉非常薄,就是我们上次提到的,轻轻摸的时候摸不到,稍稍的用力一按,把血管摁瘪了,它没有力量搏动,还是摸不着,所以这种微脉,在浮和沉之间仔细去琢磨,能够微微的摸到一点搏动。
       有一次,我在东直门医院急诊室,一个病人血压偏低,有休克的倾向,所以我就让实习的同学随时观察他的脉搏,我们有一个同学,不知道出去干什么去了,回来匆匆忙忙的一摸,没摸到,往下一按,还没有,他就大喊“老师!没脉了!”那个家属就“腾”的一下站起来,我也一下子就站起来了,没脉就没有血压了吗,我到跟前一摸,还是有。我说你在仔细摸。所以,这微脉,轻轻的一摸,摸不到就着急,一着急,往下一摁还是摸不到,对年轻的孩子指学生,对急躁的大夫来说,会说这没有脉了,会喊出这样的话了。微脉就是这样子摸,在浮和沉之间仔细去琢磨它,用劲多了,把血管摁住了,他也摸不到,用力轻了,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脉搏没有那么大的搏动力量,还是摸不着,这是阳虚的一种表现。所以古人说“微者,薄也。”脉既微且弱,是真阳虚衰。汗出是阳不摄阴,阳气不能摄阴,恶风、怕冷,是表阳不足,温煦失司。
       这样的一组证候,为什么还要和大青龙汤的适应证的不汗出而烦躁相区别,那不是有天壤之别吗?怎么会误用大青龙汤呢?
       问题是,肾阳虚衰的证候,阴寒必内胜,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会有躁烦,这叫阳虚则躁烦,一个肢体躁动不宁的人,很容易和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不汗出而烦躁的证候相混淆。
       我们上次说过,真阳虚衰,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但是争而不胜,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表现了肢体躁动不宁,不是因为心烦而躁动,而是机体的一种阳气和阴寒争而不胜的病理反应,这种躁动和阳盛的烦躁,在临床表面现象上相类似,所以在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条文里头,要和阳虚的躁动不宁的证候相鉴别,这两个证候可是完全不一样,尽管一个有烦躁,一个有躁动,如果一个肾阳虚衰的躁动不宁的证候误用了大青龙汤,你想想会是什么结果,就会出汗太多,伤阳耗液,阴阳两伤,肌肉失温失养,那就出现了筋惕肉瞤,出现了四肢厥逆,肌肉跳动。四肢厥逆是真阳进一步虚衰造成的,肌肉跳动是肌肉失去了阴液的濡润,失去了阳气的温养所造成的,“此为逆也”,这就是非常错误的治疗,这就是38 条所要讲的内容。对于39 条来说,“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伤寒脉浮”是邪在表,“脉缓”主湿邪,这个缓是中风的那个缓呢还是湿盛的那个缓呢,从后再的症状来看,“身不疼,但重”,是湿邪重的一种表现。这是湿郁肌表,为什么身重偶尔有轻的时候,这是湿邪欲向里的一种倾向,湿欲向里,体表没有湿了,身重可以减轻,但是湿邪没有持续入里,仍然在肌表,这是一个湿郁肌表的证候。湿郁肌表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发汗为什么要用大青龙汤?
       那一定是湿郁肌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有烦躁。不过这个条文里面在,没有直接把烦躁点出来,但是他又说了什么呢?“无少阴证者”,让你和少阴病相鉴别。为什么要和少阴病相鉴别,我们刚才说了少阴病有躁烦,少阴真阳虚衰,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可以有躁烦。少阴病有躁烦,这里讲的有湿郁肌表,要和它鉴别的话,言外之意它的适应证应当是有不汗出而烦躁,不汗出是湿郁肌表造成的,烦躁是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所造成的。所以伤寒界的前辈经常说,读《伤寒论》的时候,要于无字句处读之。这里并没有说烦躁,但是它提出了和少阴病相鉴别,那就提示主证一定有烦躁,而且是不汗出而烦躁,只不过这个不汗出是湿郁肌表所造成的,用大青龙汤发之。
       这就是大青龙汤的第二个适应证。
       当然对39 条的解释,注家认识也不一样,我的解释作为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伤寒兼证的第三个方证,是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适应证的原文,见于第40 条,第41 条。
       打开讲义36 页,看原文第40 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是这一条病机所在。“伤寒表不解”是指的有寒邪闭表,“心下有水气”是指心下胃脘部平素就有水饮邪气内留。这一条开头两句话,就是基本病机所在,外有表寒,内有水饮。底下有三个主证,“干呕、发热而渴”,最后“或喘”,这是三个主证。干呕是水邪犯胃,胃气上逆所造成的,这是它的第一个主证,里有水邪犯胃,胃气上逆;发热是外有表邪所造成的,这是第二个主证;渴,或喘,是小青龙汤适应证中的最最主要的主证,其病机,是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内外合邪这种话是注家经常说的话,就是内里的邪气和外来的邪气相合,内里是水邪,外来的是寒邪,合起来就是水寒,水寒射肺都是用的传统的注家的语言,水寒射肺就导致肺失宣降而出现了咳喘,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咳喘的病人,怎么判断这个咳喘是水寒射肺、痰热阻肺、邪热壅肺、风寒闭肺?我们常常以观察痰来判断,水寒射肺的咳喘常常是咳、吐大量的白色泡沫痰,吐到痰盂里以后全化成了水,落盂成水,痰吐,落到痰盂里几乎全是水,所以不论是在病房,还是在家里,医生都要观察痰,看他的痰是黄痰还是白痰,如果看到的是半桶水样物,上面有泡沫,问病人痰盂里原来有水吗,他说原来就是一点点水,又问这些痰是多少时间吐的呢,就是一早晨,看到这样的痰,就可以判断是寒饮射肺,水寒射肺的一种现象。
       这是从观察痰来说符合这样特征的是水寒射肺,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大量的白色泡沫痰呢?秋燥的咳嗽有时候也吐白色泡沫痰,但秋燥的咳嗽吐的那个白色泡沫痰,量特别少,甚至就是嘴里有点儿白色泡沫,吐不出来,即使能够吐出来,落地就蒸发,吐到痰盂里,一看没了,挥发得很快,那是燥痰,那就是清燥救肺。而吐大量白色泡沫痰,落到痰盂里成了大量水的,这是水寒射肺、寒饮犯肺的一种表现,从望诊的角度来说,这种病人常常可以面部庞肿,特别是眼睑浮肿,脸上虚庞,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水气。老年人咳嗽喘,一遇寒冷就发作,吐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一进屋坐下,眼睛肿得就剩下一条缝了,脸上是庞肿的状态,这是水气盛的一种表现。有的病人面色黧黑,就是黑黄黑黄的一种颜色,这属于水色,在五行中颜色是分属于五行的,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当我们看到这种颜色的时候,提示了这个人体内水邪盛,水气盛,有的人可以看到面部色素增多,脸上一块一块的都是色素,或者叫做色素沉着,我们可以叫做水斑。碰到上述情况的任何一种,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水饮内盛的望诊依据之一。而这种病,遇到寒冷,遇到感冒就发作,我们就可以基本断定这是一个寒饮射肺的病变。
       这是它的三个主证。由于水饮邪气是变动不居的,水是流的,所以体内有水邪,就随着人体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因此小青龙汤的适应证里除了干呕,发热而喘这三个主证之外,常常因为水邪所到的地方而出现许多或见证。或见证就是有的人可能见到这个症状,有的人可能见到那个症状。“或渴”这是因为水饮内停,津液不化,不能把水液正常的代谢为津液,所以就津液不足,就有口渴。“或利”,这是水寒邪气浸渍肠道,就会出现下利。“或噎”这是水寒邪气阻滞胸中气机,噎是病人的一个自觉症状,感到胸部滞塞不利的一种表现,这是水寒邪气阻滞胸中气机所致。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这是水邪下流膀胱,导致膀胱气化的失司,膀胱气化的不利就出现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出现了少腹满。这样的一个证候,归纳它的病机就是开关那两句话,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治疗用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散水饮。
       小青龙汤这张方子在药物组成上,我们要特别注意,有三个药的联合应用,这三个药就是干姜、细辛、五味子,这三个药联合应用,细辛是散的,五味子是收的,干姜是温化胸中寒饮的。对于肺家有寒饮的咳喘,仲景经常用到它。我们用小青龙汤的时候要注意这三个药的联合应用,肺本来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宣发是一种散的运动,肃降是一种收和降的运动,肃就是收,和宣是相对应的,在用药上用散的细辛,用收的五味子是为了调整肺的功能,再加上用干姜,温化太阴的寒饮来治本,所以仲景对凡是肺家寒饮的这种咳喘都特别注意用这三个药,这是我们在学经方的时候,应当注意的。小青龙汤这张方子,麻黄、细辛、干姜、桂枝、半夏同用,应当说辛温燥烈有余,虽然用了芍药、五味子可以敛肺、护营,但是这个方子,不能够常吃,为什么?常吃容易伤阴,容易动血,所以只有在寒饮射肺,咳喘急性发作的时候,才用上2 付、3 付或者5 付,咳喘急性发作缓解了,就不要再用了。但是体内的寒饮之邪不是用了三、四付药以后就没了,咳喘的急性发作缓解了,这种寒饮应当继续用什么方子来治疗呢,应当继续用苓桂剂来善后,苓桂剂就是以茯苓、桂枝为主要药物的一类方剂,像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枣甘汤这类的方剂。所以在临床上对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发作,小青龙汤不能用得太多,不能一开就给病人开14 付。我们临床上有的人,不太注意这个问题,病人吃了,咳喘是好多了,结果出现了鼻衄,这个鼻衄就不是衄解的问题,而是辛温燥烈的药物用的时间太长,造成了伤阴动血的问题,这是在用小青龙汤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
       小青龙汤方后,根据或见证的不同进行了加减,这些加减我们在课堂上不详细的讲,因为作为一个本科生来说,应当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大家要把小青龙汤方后根据或见证的不同进行适当加减的这一小段话仔细看看,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张仲景怎样灵活加减使用小青龙汤的技巧。
       以上我们在太阳病篇一共讲了几个发汗的方子,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讲了五个发汗的方子,这五个发汗的方子都有发汗的作用,但是他们的治法,同中有异。
       比如麻黄汤在发表之中兼有宣肺平喘的功效,这是麻黄汤的特点;桂枝汤在发汗解表之中兼有养阴敛营的作用;而葛根汤在发表之中兼有升津舒经的效果,升是升起来的升,升津液,舒是舒通的舒,舒经,升津舒经。这是葛根汤在发表之中兼有升津舒经的效果;大青龙汤在发表之中兼有清热除烦的作用;小青龙汤在发表之中兼有温化水饮的功效。
       这是这5 个解表发汗方的不同的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另外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是对偶统一的一对方子,都以青龙来命名。
       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是外有表寒,里有郁热,也就是外有寒里有火;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呢,是外有表寒,里有水饮,也就是说,外有寒,里有水。
       水和火是相对的,所以大小青龙都以青龙来命名,大青龙汤治疗外有寒里有火,小青龙汤治疗外有寒里有水,水火是相对的。
       但是用大青龙汤病人必须有寒邪闭表,或者湿郁闭表,必须有表闭,用大青龙汤主要的目的是发汗,没有表闭就不能用大青龙汤;而小青龙汤就不同了,小青龙汤的主要作用是化饮,没有表证也可以用。
       我们学完这一段,既应当注意5 个发汗方之间的同中有异,也要注意大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和病机之间的同中有异。
       小青龙汤的适应证还有一条,41 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欲去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主之这句话应当接在“发热不渴”的后面,这就是我们几次遇到的特殊的现象,张仲景总是把方子名放在条文的后面,便于接下去写方药组成,因此要把喝了药以后的情况,或者病机的补充说明放在句子的中间,这种情况我们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条,伤寒是外有表寒,心下有水气是内有水饮,一开头也点明了外有表寒,内有水饮这种病机,咳而微喘是寒邪射肺,肺失宣降而造成的,这个我们在第40 条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发热”是外有表邪,表邪不解的表现,“不渴”,前面的第40 条说是“或渴”,这条说是“不渴”,“不渴”的病机是什么,是寒饮内盛,阳气不运,不能消水,人体不能消水的话,口不渴,口淡不渴。
       实际上人体口渴、饥饿都是在人体缺津液、缺食以后的一种本能反应,当机体不能运化水的时候,就没有口渴的欲望,口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用小青龙汤来治疗,吃了小青龙汤以后,“服汤已,口渴”是怎么回事呢,寒饮得以温化,津液一时不足,因为用了阳热药,阳热药本身有伤津耗液的副作用,所以有口渴的感觉,但是见到这种情况,提示了寒饮去,邪气将解的一种情况。
       所以渴、不渴和服汤已渴,我们是动态的观察,而不是固定的教条的来讨论一个症状的病机。我们动态的观察,前面有口渴,那是津液不化,脏腑失润的表现,吃了小青龙汤以后,水饮能够化了,津液能够输布了,口渴就会缓解。对于原来口淡不渴的,这是阳气不能温运,不能消水的一种表现,吃了小青龙汤以后,寒饮化了,阳气通达,能够温运了,加上一时用上辛温,津液也有点不足,所以有口渴,这都是病情好转的一种表现。所以说,“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的适应证这两条我们都谈完了,我们应当特别注意40 条的“或渴”,41 条的“不渴”和“服汤已渴”这三个症状之间的病机的区别,我们考试的题库里就有这一道题。
       小青龙汤是我们今天临床上是经常用的温化寒饮的方剂,对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在急性发作期里热不是很明显而是纯寒饮射肺的时候,用之有很好的疗效。
       还是我们刚才所谈到的,急性期发作的时候,用上3 付5 付,咳喘急性发作平息了,就不要持续用,这是我们说的一个临床应用。
       另外我们还要讨论一个问题,小青龙汤里有细辛,细辛用了多少?
       用了三两。一两15 克,三两就是45 克,这是几次的治疗量?“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这是三次治疗量,因此细辛的一次治疗量是15克。
       可是我们今天的药房有一个陈旧的观点说“细辛不过钱”,如果细辛超过了3 克,非得让你重新签字不可,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怎么认识?
       应当说细辛不过钱,在最早的时候,是说的细辛作为散剂吃不可过钱。这句话出自于南宋的陈承的《本草别说》,但是这部书已经丢失了。
       我们现在能看到《证类本草》,它引别说的话,说“《别说》云,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还不是说的不过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本草纲目》引用陈承的话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本草纲目》就把它改了,不知道《本草纲目》看的是哪个本子,“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所以细辛不过钱大概就出自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细辛不过钱之说,就是这么来的。但是现在我们的汤剂,要是说小青龙汤证用上3 克的细辛,没有效,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用上3 克的细辛,也没有效,用量太少,特别是作为汤剂,用量太少。小青龙汤证就是用10 克,15克的医生有的是。我们的阜外医院是一个心脏病的专科医院,有的心脏病病人窦房结功能低下,出现了心动过缓,叫做病态窦房结综合证。心动过缓,西医大夫说就要给病人装心脏起搏器,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总题是有的人不适合,比方说严重的糖尿病,容易并发感染,只要有一个创口,就不容易愈合,因为严重的糖尿病人的血液循环很差,创口不容易愈合,所以给这种病人做手术,装起搏器,医生就很胆怯,不能做。
       我们阜外医院的中医科,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类助阳、温阳、散寒的这些药物来治疗病窦房结综合证,他们用细辛用到多少呢?做汤剂细辛应该在10 克以上、30 克以下,这要看具体的体质了,如果用的没有把握的话,可以先从小剂量开始。
       太阳病篇,中风部分讲了桂枝汤的适应证、使用禁忌证和加减应用举例。
       伤寒部分我们讲了麻黄汤的适应证、使用禁忌证和伤寒兼证的治疗。
       应当说太阳表证这部分我们就基本谈完了,可是在临床上我们以前讲的这些内容,中风有汗禁用麻黄汤这是可想而知的,典型的伤寒表实证禁用桂枝汤,这是当时仲景提出来“常须识此、不得误也”,这是非常严格的,似乎中风和伤寒之间,有汗和无汗之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分水岭。
       可是在临床上,我们可以遇到另外一种早间情况,表有寒邪闭郁,寒邪重不重呢,寒邪不生,病程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营卫之气有所不足,这种情况,如果用桂枝汤,在表有寒邪闭郁,没有汗,怎么办?用桂枝汤不合适。若用麻黄汤,而营卫之气有所不足,敢用麻黄汤纯辛温去发汗吗?又不敢,所以这对医生来说是进退两难,这就一种“难治”的病。
       但是张仲景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方法,桂枝汤、麻黄汤两个方子合起来,只不过减少它们的剂量,就可以解决这种疑难。
       他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们下次课再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2 01: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