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34集《中医基础理论》血、精、津液(一):概念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8: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53280/Ob/0/sid/XMTU0OTk0MzU5Mg==/v.swf[/flash]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如下: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分别讲授了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主要生理功能。就人体之气的分类而言,我们给同学们讲述主要是这样几个气。虽然分别讲述了它们的生成、分布和功能,但这四者从整体上看都是同一个气,同一最大的人体之气,最大的概念就是真气。仅仅是从主要物质来源、分布部位和主要生理功能这三个要素,将它们分为上述四个气而已。
       第二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下面我们讲第二节,讲血。一、讲血的基本概念。这里面,首先讲血和气。在生命物质系统中,气、血、精、津液,气与血相比较而言,气无形,血有形,气属阳,血属阴。根据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我们将气与血相并而称,所以在中医文献当中常常气血并称。因此,在中医理论当中,常常把气血作为生命的两大基本物质,用气血这两个字概括所有的生命物质。第二个问题讲血和血气。(一)血气。在中医文献中,由于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血与血气常常又并称,血气在中医文献中有以下几个含义:(1)指血液和气体。常常用气血来代称,血气就是气血。(2)指气质、感情和经历。中医学讲“血气者,人之神”。我们平时常常说的血气方刚,这里指人的气质、感情和经历而言,这是第一、血气。(二)血,就是我们这一节讲授的概念,血就是指血液而言,是指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这个定义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根据上述的定义,我们看血这个概念内涵:①血是红色的液态物质。它提示血的物质性。②血是富有营养作用的。提示了血的主要功能。③血循行于脉中。提示了血发挥生理作用的基本条件。上述我们定义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红色的液态物质,脉中、营养、物质,这样一个内涵,包括了前面这样几个要素。
       二、血的生成
       二、讲血的生成。(一)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从我们讲授脏象学说与五脏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我们就可以归纳出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1)水谷精微。我们在讲授脾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时候,已经提到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2)讲营气的时候,讲到营气的作用能够化生血液,营气是化生血液的重要成分。(3)讲津液的时候也讲到,津液是化生血液的重要成分。(4)讲肾藏精的时候又讲到精髓可以化而为血。综上所述,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有:①水谷精微;②营气;③津液;④精髓。其中主要的是水谷精微和精髓。这个示意图概括了水谷精微、营气、津液和精髓化生血液的过程。水谷精微来源于脾胃,脾胃通过它的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化赤而为血。而要想化赤而为血,肺的作用,要吸入自然界的清气,经过吸清呼浊化赤。而营气和津液它是由水谷精微化生来的,它也需要上输到心肺,才能化赤而为血。肾精,精通过生髓,由髓化血。它具体的化生机制,肾精生髓是通过肝,肾精归于肝,由肝化而为血。这就是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和它们(的)过程。
       (二)血液化生主要和哪些脏腑有关?也就是说五脏系统在血液的化生过程中它们各自的作用。(1)心在血液化生中的作用。我们前面讲过,心主血脉,①通过输送血液为全身提供营养物质,保证化生血液的各个脏腑充分发挥正常的功能。②我们在讲心主血脉,心的生理功能除了主血脉之外还有生血作用,心生血。所以中医文献讲叫奉心化赤而为血,就这个意义讲心参与了血液的生成,所以有心生血之称。(2)肺。①通过呼吸作用,吸清呼浊,参与血液的生成。②通过肺朝百脉的作用,把血液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保证参与血液的生成的脏腑充分发挥化生血液的作用。(3)脾胃。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虽然我们说血液的化生是五脏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中医学强调脾胃在血液化生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4)肝生血。肾精,前面的示意图可看到,肾精在中医文献里面已明确记载,肾精,精气归于肝,由肝化而为精血,化而为血。就这个意义讲,我们又进一步讲述了肝生血的理论依据。就是肝在血液化生过程中也充分发挥作用。它的机制是肾精通过肝脏化而为血。(5)肾,肾藏精,精生髓,由髓而化为血。由此可见,血液的化生与五脏都有密切关系。根据中医学先天和后天这个原理,着重强调脾和肾在血液化生当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治疗血液生成障碍的病理变化,血液生成障碍的疾病,在调整五脏系统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把治疗的重点放在脾和肾。
       三、血液的循行
       三、血液的循行。(一)循行的方式。根据中医的历代文献,特别是《内经》,经过整理研究,可见中医学对血液循行的方式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第一叫“如环无端”。我们在讲营气和卫气循行的时候,也初步提到,血通过心主血脉的作用和肺朝百脉的作用,脾统摄血液的作用,肝藏血的作用,肾藏精的作用,将血通过全身的经脉输送到全身。全身的经脉,又通过经脉重新回到心脏。把这样一个过程,中医学用八个字把它概括出来,叫“如环无端,营周不休”。这个结论是在明清时期,周学海在《读医随笔》这本书里面,把它高度概括出来的。周学海说“凡人周身百脉之血,发源于心,依归于心,从心而出,复归心,循环不已”,这是循环的方式。(1)往复循环,中医学概括为四个字,叫“如环无端”。(2)具体的循环方式,用现代语言讲,可以分成小循环和大循环。它的理论依据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这一个论断,我们把它分析开来,结果归纳出这样一个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小循环和大循环。饮食经过胃以后,经过脾胃的作用化生为水谷精微,进入心,然后到肺,化赤而为血。心肺这个过程,可以认为它是小循环。然后它到达全身,最后它分布到心、肝、脾、肾各个脏腑去,为各个脏腑提供了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而后心、肝、脾、肺的血,所化生的血,又按照经脉,重新归于心,“如环无端,营周不休”。
       (二)血液运行的机制。(1)靠心主血脉的作用。心主血脉,心是血行的动力。(2)肺朝百脉的作用,肺朝百脉发挥助心行血的作用。(3)脾主统血,脾通过脾气的固摄作用保证血液在脉道内运行。(4)通过肝脏的作用。①通过主疏泄的功能保证气机的通畅,概括起来叫做气行血行。这个气行血行是指肝的疏泄功能能够调畅气机,保证气机运行正常,为血液正常循行提供必要的条件。②通过肝藏血的功能,A.保证有充足的血液在脉道内运行。B.肝藏血的另一个功能,具有摄血作用,保证血液循行于脉内。在五脏系统当中,以心、肺、脾、肝在血液运行当中发挥作用为最。这里面为什么没提到肾脏呢?就肾脏而言,我们前面讲过,肾阴肾阳为人身诸阴诸阳之本。我们在讲元气的时候,说元气根源于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就这个意义讲肾脏也参与血液运行的机制。但是这五者之中以心肺脾肝为最。由此可知,人的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与上述四脏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学在调整血液循行障碍,换句话说特别是出血或者血瘀,就血液循行障碍,主要是从心、肺、脾、肝入手来进行调节。
       四、血液的生理功能
       四、血液的生理功能。(一)营养滋润作用。中医认为血液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比如我们上面讲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有水谷精微,有营气,有津液,有精,这些充足的营养物质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营养。就这个意义讲,它有营养滋润作用。为什么用滋润这两个字呢?不用温煦呢?就气和血相比较而言,血属阴,属于人体的阴液,人体的阴液有滋润作用。(二)它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在《内经》里讲述,“血气者,人之神,血脉和利,精神乃俱”,它提示我们,血在维持人的神志活动当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是富有营养物质的,它能够为神志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在教科书里面讲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时候,讲了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关系,那里面提了一句,强调血液,就心所主的血是心神的物质基础。我们在这里面再进一步来理解,血与气,共同为生命的两大基本物质系统。神志活动是重要的生理功能,就这个意义讲气和血应该都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在这里面着重讲血,更确切的表达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也就说气血精津液,都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具体来说都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但这几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中以血为最重要,所以这里强调血。同学们在理解的时候不要理解为仅仅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从整体(角度)气血精津液都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就血,心主血和心藏神的关系而言,在这里面讲了一句,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内经》讲血气,我们在前面定义血气的时候,指气和血,指血。就这个判断,我们推理出来,在这里面着重又强调,在血的生理功能里面又强调,血是维持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希望同学们在理解这个的时候,首先对中医理论在各个不同章节,在不同环境下所得出的结论;同时还要从整体来认识,否则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三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下面我们讲第三节,精。第一、讲精的基本概念。在讲精的基本概念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复习一下,精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当中它的含义以及中医学当中的含义。(一)我们再一次复习精的哲学含义。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以管子为代表称之为精气论者,就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哲学学术发展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规定为精气,规定为精。所以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当中,气学发展过程中,把气、精、精气作为同义语来处理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气、精气、精混称。
       (二)精的医学意义。在中医文献当中,精是一个多义词。也就是说它含有多种义项,在不同的语境下,它用不同的方法定义。(1)按照中医学的气一元论,也就是说在中医学的气学发展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也常常将气、精、精气混称。这一点同学们在阅读历代文献的时候,就会有进一步的体会,特别是将来学习《内经》的时候。(2)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也就是说在气血津液当中,中医学又规定,精,气与精是有区别的,它们什么关系呢?精是由气而派生的。注意这个前提,这个前提是在气血精津液学说当中,就气血精津液之间的化生,以化生而言,气是决定的,第一位的,所以精是由气化生的。就有形和无形,属阴属阳而言,气无形而精有质,气属阳而精属阴。即在中医学气血精津液这个学说当中,精与气是有区别的。
       (三)在中医文献当中,精、精气的内涵。那就是说,我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定义:它的义项。第一个义项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泛称。注意它是个泛称,就是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也就是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在中医的文献当中,中医理论体系当中,精的含义,精和精气,它的内涵指这个说的。它的外延是基本物质,它的内涵是什么呢?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体说来包括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根据中医文献精、精气的内涵,我们把它抽象出来,加以定义,那就要求同学们必须牢牢记住。
       (四)精的基本含义。(1)广义的含义,也可以称为广义的精,是它的泛义。精泛指由气血化生的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这个定义,从三个要素来说。①讲了精与气的关系,就是由气而化生,这是第一点,大家要记住。②它有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③它的外延,是精微物质。我们在讲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在中医文献当中,精、精气内涵是讲基本物质,是从更抽象的层次、更概括的语言来表达的。把这个基本落实到具体的物质,基本物质,什么样的物质?就是精微物质。这两者,精微和基本,精微对基本又进一步描述使它更加具体化。(2)狭义的精,仅仅是指肾脏所藏的精,是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基本物质。把基本也可以换为精微两个字,精微物质。精的基本含义,广义和狭义这是同学们必须熟练掌握的。同时根据我们前面所讲的,在中医学的气一元论当中,精、气、精气统一、在中医文献当中,精、精气的内涵是指什么呢?从它的外延就是物质,注意是基本物质;它的内涵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也就是说,一它是构成人体的物质。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具体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在这个基础上来记忆精的最基本含义。
       二、精的生成
       第二、讲精的生成。人体之精从整体来说,是根源于先天而充养于后天。所以从精的物质来源分,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为什么说它的主要来源,一来源于先天之精呢?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我们前面讲过肾藏精的时候,人,男性和女性,随着肾气的不断充盛,进入青春期,女性经血溢泻,男子按时排精,男女交媾,胎孕乃成,这个精,就这个意义讲是生命的本始物质。人体内的精,(1)源于父母的,形成生命的本始物质。(2)在先天中,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之前,生命已经形成了,形体在逐渐发育。在没有出生之前这个阶段,胎儿是在母体中通过胞宫之血为胎儿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而胞宫的血来源于母体五脏六腑之精。所以精的生成,先天之精,包括生命的本始物质,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说,和精有关,禀受于父母。二是指出生之前胎儿所吸收的营养物质,其中是指母体五脏六腑之精,这是先天之精的成分。在胎儿生命形成以后,又不断的获取,从胞宫中不断的获得营养物质,形成了他自身的先天之精,秘藏于肾。后天之精,人出生以后到死亡这个生命历程过程中,主要靠摄取食物、呼吸与外界之间进行转换,与五脏六腑之精密切相关。其中强调水谷的作用,摄食,就这个意义来说后天之精主要源于脾胃所化的水谷精微,但它是在人体五脏六腑之精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脾胃的水谷精微。这就是人体之精它根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先天和后天,彼此相须,相辅相成,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三、精的主要生理功能
       第三、讲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具有繁衍生殖作用,这主要是指生殖之精而言。我们在肾藏精,精的生理功能那一节,已经讲到肾的精具有生殖繁衍的作用。它的机制是通过肾所派生的天癸而发挥作用的。(二)它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人体的精气促进生长发育,不仅仅是狭义的生殖之精,这个精是指广义的肾所藏的精,既有生殖之精也有五脏六腑之精,是指肾所藏的精而言。我们讲肾所藏精的生理功能,第一个讲人的生长壮老已,是伴随着精气的不充盛——比较充盛——充盛,而后逐渐衰少乃至于绝竭,是伴随着这样一个运动,精气的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反映出来生长状老已的生命历程。就这个意义说,精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三)生髓化血,是指精能够生髓,髓化血而言,我们在前面讲血液的生成过程中已经讲到。根据这样一个原理,中医学又得出一个结论叫精血同源。又根据精血同源这样一个原理或者这样一个理论,中医学在治疗血液疾病的时候,就是血液生成障碍的时候,除了从脾入手之外,又有从肾入手,采用补肾填精的方法来治疗血虚。比如当前我们中医学对于贫血,对再障的治疗,一、从脾入手;二、从肾入手。(四)濡润脏腑,濡润脏腑就是对脏腑提供营养的作用。所以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精包括了先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这些精微物质,人出生以后,都储藏在肾。储藏在肾,当机体活动需要的时候,又由肾及时输送出去,叫做疏泄以时。肾主闭藏要藏精,保存肾有足够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一旦生命活动需要,它又疏泄以时,及时的疏泄出去,供给全身各个脏腑生理活动的需要。就这个意义讲,它有濡润脏腑的功能,为各个脏腑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保证维持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表现为第二点,使五脏六腑之精产生,源源不断的产生,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
       讲第四节,讲津液。津液是气血精津液之一,换句话说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一、讲津液的基本概念。在中医理论当中,津液的含义,内涵,换句话从中医来说它有两个义项,我们在这里规定它的含义:一个是津液的本义,津液的本义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大家注意,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从《诸病源候论》开始,就这样定义。它除了指人的一切正常体液之外,还包括代谢产物,汙和尿也属于津液的范围。所以中医学又称膀胱为津液之腑,称茎垂、阴茎为津液之道,汗、尿、泪这些都属于津液范畴,特别是汗和尿,那么汗和尿指代谢产物而言,这是它的本来意义。我们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主要是指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就把本义里面的代谢产物分离出去了,就是说把津液本义的外延进一步缩小。泛指一切体液,本义里面取它这个义项作为我们津液的今义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同学们记住的,是津液的现代意义,就是现今意义,不使用它的本义。那么这样来定义津液的含义,来对津液进行定义,是否是矛盾的呢?是否是概念有歧义呢?请同学们注意,科学概念它是随着人们的认识,科学、学科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就是对任何一个概念下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是个动态变化的,这是一。第二、随着科学的发展,虽然同一个相同的语言符号,可以表达不同的内涵。也就是说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典的科学术语,它的内涵,随着科学的发展,那么后世可以把经典的表述概念的文字符号,仅仅取文字符号,而对它的内涵和外延,就它的定义,重新加以定义,这是科学发展规律的必然现象。这也是从正确理解中医学概念,必须掌握的一个思想,它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今后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定义今义,这样来表述,那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对津液的认识不断的深化,那么这个定义也要不断的发生变化。打出这个示意图,是从本义,总体来说包括了本义。第二、把它的本义,汗尿去掉,就是今义。记住,重点记住今义,其次了解它的本义。中医注意在理论上常常又把津和液两者区别开来,认识它。津液本来是用两个汉字作一个科学术语出现的。那么在理论上中医历代文献又常常将津和液把它区别开来。它俩的联系,它俩共同的基础是什么呢?它们两个同源于水谷精微,都靠脾胃所化生,这一点是有共同的物质基础。根据它们的性状、分布和阴阳属性,又把津和液加以区别。从性状上看,津,轻清稀薄,流动性大;而液,浊重稠粘,流动性小。分布,津主要分布在皮肤孔窍之间;而液灌注到关节和颅腔等处。三、作用,津它主要是滋润肌肉皮肤孔窍;而液它的作用是滑利关节,补益脑髓。就阴阳讲,津属阳,液属阴。同学们作一般了解就可以了。我们现在应用它的时候常常是津液并称,不作严格的划分,这从理论上按照阴阳这个概念,把津和液作这样的联系和区别。从性状、分布、作用、属性将二者区别开来,它们同源于水谷精微,都靠脾胃所化生,津和液两者还可以互相转化,这是它们的联系。性状、分布、作用、属性二者还有一定的区别。在掌握的时候,主要掌握津液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到现代中医理论,津和液一般不作严格的区分。这节课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4 08:0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