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问第28章 通评虚实论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1:5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19023725/Ob/1/sid/XNTE5NzgzNjk2/v.swf[/flash]

1通评虚实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何谓虚实?
  【翻译】黄帝问道:什麽叫虚实?

  【原文】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翻译】岐伯回答说:所谓虚实,是指邪气和正气相比较而言的。如邪气方盛,是为实证若精气不足,就为虚证了。

  【原文】帝曰:虚实何如?
  【翻译】黄帝道:虚实变化的情况怎样?

  【原文】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藏皆如此。
  【翻译】岐伯说:以肺脏为例:肺主气,气虚的,是属于肺脏先虚;气逆的,上实下虚,两足必寒。肺虚弱不在相克的时令,其人可生;若遇克贼之时,其人就要死亡。其他各脏的虚实情况亦可类推。

  【原文】帝曰:何谓重实?
  【翻译】黄帝道:什麽叫重实?

  【原文】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翻译】岐伯说:所谓重实,如大热病人,邪气甚热,而脉象又盛满,内外俱实,便叫重实。

  【原文】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
  【翻译】黄帝道:经络俱实是怎样情况?用什麽方法治疗?

  【原文】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翻译】岐伯说:所谓经络俱实,是指寸口脉急而皮肤弛缓,经和络都应该治疗。所以说:凡是滑利的就有生机为顺,涩滞的缺少生机为逆。因为一般所谓虚实,人与物类相似,如万物有生气则滑利,万物欲死则枯涩。若一个人的五脏骨肉滑利,是精气充足,生气旺盛,边可以长寿。

  【原文】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
  【翻译】黄帝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的情况怎样?

  【原文】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翻译】岐伯说:所谓络气不足,经气有余,是指寸口脉滑而尺肤却寒。秋冬之时见这样现象的为逆,在春夏之时就为顺了,治疗必须结合时令。

  【原文】帝曰:经虚络满,何如?
  【翻译】黄帝道:经虚络满的情况怎样?

  【原文】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翻译】岐伯说:所谓经虚络满,是指尺肤热而盛满,而寸口脉象迟而涩滞。这种现象,在春夏则死,在秋冬则生。

  【原文】帝曰:治此者奈何?
  【翻译】黄帝道:这两种病情应怎样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翻译】岐伯说:络满经虚,至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炙阳。

  【原文】帝曰:何谓重虚?
  【翻译】黄帝道:什麽叫重虚?

  【原文】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翻译】岐伯说:脉虚,气虚,尺虚,称为重虚。

  【原文】帝曰:何以治之?
  【翻译】黄帝道:怎样辨别呢?

  【原文】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脉虚者,不象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翻译】岐伯说:所谓气虚,是由于精气虚夺,而语言低微,不能接续;所谓尺虚,是尺肤脆弱,而行动怯弱无力;所谓脉虚,是阴血虚少,不似有阴的脉象。所有上面这些现象的病人,可以总的说一句,脉象滑利的,随病可生,要是脉象涩滞,就要死亡了。

  【原文】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翻译】黄帝道:有一种病证,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的预后又怎样呢?

  【原文】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翻译】岐伯说:这种病人,在春秋之时可生;脉实而涩滞,这是逆象,主死。

  【原文】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
  【翻译】黄帝道:有一种病证,脉象实满,手足寒冷,头部热的预后又怎样呢?

  【原文】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翻译】岐伯说:这种病人,在春秋之时可生,若在冬夏便要死了。又一种脉象浮而涩,脉涩而身有发热的,亦死。

  【原文】帝曰:其形尽满何如?
  【翻译】黄帝道:身形肿满的将会怎样呢?

  【原文】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
  【翻译】岐伯说:所谓身形肿满的脉象急而大坚,而尺肤却涩滞,与脉不相适应。象这样的病情,从则生,逆则死。

  【原文】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
  【翻译】黄帝道:什麽叫从则生,逆则死?

  【原文】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翻译】岐伯说:所谓从,就是手足温暖;所谓逆,就是手足寒冷。

  【原文】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翻译】黄帝道:乳子而患热病,脉象悬小,它的预后怎样?

  【原文】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翻译】岐伯说:手足温暖的可生,若手足厥冷,就要死亡。

  【原文】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
  【翻译】黄帝道:乳子而感受风热,出现喘息有声,张口抬肩症状,它的脉象怎样?

  【原文】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翻译】岐伯说:感受风热和之气的,尚有胃气,可生;要是实大而弦急,是胃气已绝,就要死亡。

  【原文】帝曰:肠澼便血何如?
  【翻译】黄帝道:赤痢的变化怎样?

  【原文】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
  【翻译】岐伯说:痢兼发热的,则死;身寒不发热的,则生。

  【原文】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
  【翻译】黄帝道:痢疾而下白沫的变化怎样?

  【原文】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翻译】岐伯说: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原文】帝曰:肠下脓血何如?
  【翻译】黄帝道:痢疾而下脓血的怎样?

  【原文】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翻译】岐伯说:脉悬绝者死;滑大者生。

  【原文】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
  【翻译】黄帝道:痢疾病,身不发热,脉搏也不悬绝,预后如何?

  【原文】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藏期之。
  【翻译】岐伯说:脉搏滑大者生;脉搏悬涩者死。五脏病各以相克的时日而预测死期。

  【原文】帝曰:癫疾何如?
  【翻译】黄帝道:癫疾的预后怎样?

  【原文】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
  【翻译】岐伯说:脉来搏而大滑,其病慢慢的会自己痊愈;要是脉象小而坚急,是不治的死证。

  【原文】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
  【翻译】黄帝道:癫脉象虚实变化怎样?

  【原文】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翻译】岐伯说:脉虚的可治,脉实的主死。

  【原文】帝曰:消瘅虚实何如?
  【翻译】黄帝道:消渴病脉象的虚实怎样?

  【原文】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翻译】岐伯说:脉见实大,病虽长久,可以治愈;假如脉象悬小而坚,病拖长了,那就不可治疗。

  【原文】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翻译】黄帝道:形度,骨度,脉度,筋度,怎样才测量的出来呢?

  【原文】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输;秋亟治六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暴痈筋软,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翻译】黄帝道:春季治病多取各经的络穴;夏季治病多取各经的俞穴;秋季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季主闭藏,人体的阳气也闭藏在内,治病应多用药品,少用针刺砭石。但所谓少用针石,不包括痈疽等病在内,若痈疽等病,是一刻也不可徘徊迟疑的。痈毒初起,不知他发在何处,摸又摸不出,时有疼痛,此时可针刺手太阴经穴三次,和颈部左右各二次。生腋痈的病人,高热,应该针足少阳经穴五次;针过以后,热仍不退,可折手厥阴心包经穴三三次,针手太阴经的络穴和大骨之会各三次。急性的痈肿,筋肉挛缩,随着痈肿的发展而疼痛加剧,痛得厉害,汗出不止,这是由于膀胱经气不足,应该刺其经的俞穴。

  【原文】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针。霍乱,刺俞傍五,足阳明及上傍三。刺痫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翻译】腹部突然胀满,按之不减,应取手太阳经的络穴,即胃的募穴和脊椎两傍三寸的少阴肾于穴各刺五次,用员利针。霍乱,应针肾俞旁志室穴五次,和足阳明胃俞及胃仑穴各三次。治疗惊风,要针五条经上的穴位,取手太阴的经穴各五次,太阳的经穴各五次,手少阴通里穴傍的手太阳经支正穴一次,足阳明经之解溪穴一次,足踝上五寸的少阴经筑宾穴三次。

  【原文】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疾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风湿之病也。
  【翻译】凡诊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粗急发喘逆等病,如肥胖权贵人患这种病,则是由于偏嗜肉食厚味所造成的。凡是郁结不舒,气粗上下不通,都是暴怒或忧郁所引起的。突然厥逆,不知人事,耳聋,大小便不通,都是因为情志骤然激荡,阳气上迫所致。有的病不从内发,而由于外中风邪,因风邪留恋不去,伏而为热,消烁肌肉,着于肌肉筋骨之间。有的两脚偏跛,是由于风寒湿侵袭而成的疾病。

  【原文】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藏不平,六府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翻译】黄帝道:黄疸、骤然的剧痛、癫疾、劂狂等证,是由于经脉之气,久逆于上而不下行所产生的。五脏不和,是六腑闭塞不通所造成的。头痛耳鸣,九窍不利,是肠胃的病变所引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发表于 2014-5-14 10:19:54 | 只看该作者
上医治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3 19:0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