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48集《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内伤病因----七情(二)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8:4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53280/Ob/0/sid/XMTU1MDcxOTg5Ng==/v.swf[/flash]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如下:
        七情这一概念是指病因而言,规范的表达在病因学里面就叫七情内伤,习称七情。其他两个含义,那么第一个含义,生理学的意义,七情和五志的关系;最后药物学七情仅作一个了解就可以了,重点掌握病因学的意义。我们又讲了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回忆我们在讲脏腑学说、中医神志学说,强调五脏皆藏神,是以心为主导,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把脑为元神之腑的功能隶属于五脏,隶属于心之下。所以我们在这里讲七情的时候,重在讲七情和五脏的关系,而不讲与脑的关系。那么如何来理解七情和脏腑气血的关系呢?我们前面讲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人体结构说的理论核心,中医理论的核心,尤其脏象学说是中医结构学的理论。那么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脏腑整体调节的结果。神也是如此,七情也是如此,是从整体来说的。那么就将神一分为五,将七情一分为五。就这个意义讲,喜、怒、忧、思、悲、恐、惊与某一个脏腑系统相对应。从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就是生命的物质基础而言的。这里面的气血应该理解为是生命物质系统的所有物质的代称,不能仅仅理解为气血精津液物质系统中的气和血。这是从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言的。前者从哪些脏腑参与这个调节?从生命的活动的表现,从执行神的功能的五脏,而它们必须(有)物质基础,把这两个联系起来理解七情就是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七情和心神的关系。上一节我们提到中医的神志学说,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主导,又强调五脏皆藏神。这里已表述了心神和七情的关系。用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七情属于神志活动的一种表现,它们分别生于五脏,五脏皆藏神,靠五脏的功能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物质基础维持神的正常生理活动。按照五行分类,这个神产生以后又分别舍于五脏,五脏藏神。那么心的神和五脏神是什么关系呢?换言之心和七情什么关系呢?是神主导于心,是心神统帅七情。所以我们得出一结论,情志是心神对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心神统帅七情,这就是七情和心神的关系。它也体现了中医神志学说,如我们前面讲的,既有整体观念,又强调某一个脏腑系统在执行这样一个生命活动过程中,它的特殊作用。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将这一个观点告诉我们七情内伤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疾病,一和五脏系统都有密切关系,其中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二在病理情况下来治疗情志性疾病:从整体角度来调节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重在调节心神。用这样一个观点来理解七情和心神的关系。
       在讲述七情致病的特点之前,我们再简单地说一下,七情和健康与疾病的关系。第一、讲七情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七情是神的活动的外在表现。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根据形神合一的观点。神,神志活动,其中情志活动必须处于正常状态下,意味着健康。就七情而言,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状态,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条件下,神反馈于形,有利于形体的功能的协调,有利于五脏系统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表现为机体内外的阴阳匀平。就这个意义讲,在这样条件下的七情,在生理条件下的七情是人们健康的一种标志。我们前面讲体质的时候,健康标志中就有一个神,讲神应该处于什么状态。我们这里,强调七情和健康的关系,就是神志活动处于正常的活动状态,是健康的标志。正常的情志活动有益于健康。用中医的术语表达,就是情志和合,离开这个条件就不利于健康。它告诉我们要想保持健康,必须不断地来调节自己的情志,使自己处于一个正常的活动状态。在现实当中,刚才我们讲情志是机体心神对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家庭背景以及自身的修养,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七情。所以要想保持七情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有利于健康,就要正确处理上述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中医强调通过自身调节来使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状态。第二点,讲七情与疾病的关系。关于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我们在讲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的时候,曾经讲过一句话,叫因郁致病。因郁致病,就是说一个人通过自身的调节不能使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处于和合的状态,而表现为七情太过和不及。就(是)七情的活动超过了正常的生理范围,或者是太过或者是不及,中医称之为郁。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会导致疾病。由七情所导致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情志疾病。现代医学把它称之为心神疾病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我们国家的出版社已经引进了几本经典的心神疾病的专著,介绍了现代医学关于心神疾病的理论和对心神疾病的干预办法。中医学七情学说在《黄帝内经》便形成了,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就病因学而言,已经明确的指出:七情失和是致病的特别是内伤疾病的重要因素。就这个意义理解,内伤疾病任何一个疾病都与七情失和有关。因此中医学在内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在望、闻、问、切过程中,在辨证论治过程中,有一个和西医不同的特点,即要不断的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感情,工作、家庭环境,其中就有用医生的知识来调节患者已经失和的七情这样的作用。把这个过程,中医学文献里面称之为人事疗法,就是人事部那个人事。又叫做活套疗法,死活的活,套子的套,叫活套疗法。它是作(为)一个具体的情志治疗方法出现的。作为一个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必须掌握这一点。从理论上掌握清楚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始终要贯彻这一点。那就是说,通过临床实践体现了中医学认识这个人是有病的人。而西医学生物医学模式认识这个治疗对象是人的病,认识病。中医重在认识人,人是有感情的。现在西医学也已经明确指出,所有的疾病,不仅仅是精神疾病,现代所谓的,还有的说是心理疾病,不仅仅如此,无论是功能的、器质性的疾病统统纳入到心神的疾病里面去。比如现在的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的可以致死。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冠心病和情绪的改变,和它密切相关。以肿瘤为例,中医已经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和情志失调有关,是个重要因素。那么现代医学的肿瘤学,现在的研究结果已经得出结论,同样患肿瘤,治疗条件各方面完全齐同的情况下,就是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一个患者情绪良好,对药物的反应效果就好,患者的生命质量就他的生活状况良好。而反之,另外一个人用中医话叫七情不和,用西医的话说他的心态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加快肿瘤的播散和转移,病情逐渐加重,对药物的反应效果不好。举这个例子旨在说明,中医早已认识到七情失和、七情内伤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到各个疾病内伤疾病当中。而现代的心神疾病也已经认识到情志因素对人的影响,对疾病的影响。从中医而言,生理情况下的七情有利于健康。病理情况下的七情——七情失和不利于健康,可以使人由健康发生疾病,形成七情疾病。原有的疾病由于情志失和,可以加重疾病。患了病以后能够始终保持自身调节,使自己的七情和合,可以使疾病,原有的疾病向缓解、向愈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七情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讲这个思想,旨在说明中医学对七情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认识的?这样不仅从理论上能解释它的理论意义,而更重要的,作为一个中医的医生如何认识有病(的)这个人七情和疾病的关系,如何在自己的医疗行为当中始终贯彻中医这个思想。
       下面讲第四个问题七情致病的特点。(一)与精神刺激有关。七情内伤属于精神性因素,从现代理解属于精神性因素,它和精神刺激有关。它表现出什么规律呢?疾病的病理变化的趋势、病理变化的轻与重和情志有关,和这个精神刺激有关,和情绪有关。前面我们讲七情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讲七情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不良的刺激,情志是心神对体内外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机体内部或者是机体外部的刺激,我们作为一个正常活动的人,每时每刻都接受这种刺激,这种刺激作用到人体以后,在心神的调节下,这种反应(能够)处于正常状态。它要求这种刺激和机体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协调平衡状态。当这种刺激这个因素,把这种刺激作为致病的一个因素,刺激到机体以后,心神的反应不能够和这种刺激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喜、怒、忧、思、悲、恐、惊发生异常的反应。那么这个异常的反应就是从生理状态下的七情转化为七情内伤,最终导致各种各样的情志疾病。它这个致病特点告诉我们,人生活在世界当中,生活在人群之中,机体内部的环境、外部的环境作为一种刺激因素时时刻刻对我们的机体有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保持和这些刺激取得平衡,来协调平衡,保证使自己处于健康状态?通过自身的调节在心神的作用下,通过五脏的调节,不能和这些刺激取得平衡的时候,就会使这些刺激转化为致病因素,而形成情志疾病。所以中医认识人的、考察人的疾病的时候,一定要考察这个有疾病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人际关系乃至婚姻关系。我们前面讲过问诊求因。就是详细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史、家属史、疾病史、治疗过程,以及他的工作环境。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呢?就是了解给予他的刺激。用我们现代语言讲叫良性刺激呢还是恶性刺激呢?所谓良性刺激,是指这种刺激因素,通过他自身的作用能取得平衡,有益健康,叫良性刺激;所谓不良刺激呢?是指这种刺激能够使这个人发生情志失和,情志内伤,那么发生了情志内伤就一定会导致情志疾病。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物质文明不断地发达,生存水平的发达、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么工作节奏加快、风险意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外界这些刺激刺激到机体,能不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使这些刺激变成什么呢?良性刺激,不至于使情志七情变为情志内伤,这是第一。
       (二)直接伤及内脏。为什么说七情的致病是直接伤及内脏呢?(1)七情属于神的范畴,神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系统功能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神的活动、七情的活动,是五脏系统正常生理活动所产生的。一旦这个七情失和、七情内伤,那么七情内伤的产生,是由脏腑系统功能活动不正常而产生。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脏腑气血是产生神志活动,是产生七情的基础。脏腑发生了功能异常,一定会导致七情的异常。就这个意义讲,七情发于心而因于五脏,叫七情从内而发,是指七情是由于脏腑功能活动异常的结果。这个情,七情内伤的刺激,刺激到了某一脏,使脏腑发生了功能异常。是由于脏腑某一脏产生的功能异常的反应,表现为七情内伤。表现它的因果关系,它既生于五脏,在正常情况下。反之,在异常情况下,它又直接对应于某一脏。最终损伤了脏腑的功能活动。就这个意义讲,它直接伤及内脏。那么怎样伤及呢?有什么规律呢?五脏与五神相对应,和七情相对应。那就是五志和五脏相对应。那就是怒伤肝,注意这里的怒是指七情内伤的怒。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这里面的怒、喜、思、悲、忧、惊、恐,是指七情内伤而言。这就叫做直接伤及内脏。这个规律有什么实践意义呢?它不仅有上面讲的理论意义,它还有重要的指导实践的意义。例如中医叫做暴怒伤肝,这个结论是说这个人的怒这个情志失和。怒太过,中医称为大怒,或者称为暴怒,马上想到这个七情内伤它首先侵及哪个内脏呢?首先侵及到肝。所以在临床看病的时候,说这个人老爱发脾气,中医一定会想到最容易侵袭肝脏,表现为肝气横逆、肝火上炎。为什么这样想呢?这个思维过程是这样一个思维过程,即根据直接伤及相应的内脏而言的。就是说五志把七情转换为五志,它直接伤及内脏。是怎样伤及内脏的呢?伤及相应的内脏,相应这两个字就是五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按照五行分类而得来的,它就是这样的实践意义。
       (三)影响脏腑气机。我们前面讲了脏腑经络的气机运动,特别是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气机要进行升降出入,发生形气的相互转化,维持正常的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表现为正常的生命过程,意味着健康。情志一旦失调就会危及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行,就会危及每一个脏腑的气机升降。就这个意义讲,七情内伤致病特点是影响脏腑气机。那么为什么说它具有这个特点呢?我们在前面讲肝主疏泄的时候,讲肝主疏泄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调畅气机。(在)心神当中除了强调心主神明之外,在情志当中,调节情志活动,精神情志活动,突出强调肝的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这一最重要的功能在五脏系统中它突出表现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所以虽然调畅气机的功能是由五脏协调活动的结果,我们唯独在肝里面讲,作为一个肝脏独立的功能讲它调畅气机旨在说明在调节全身气机过程中,肝脏占有特殊地位。七情失调以后,影响脏腑气机,主要是指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调导致肝调畅气机的功能异常,从而影响了全身的气机调畅,引起全身的各个脏腑系统气机发生紊乱。这是七情内伤可以影响脏腑气机的。第一点,必须掌握的它这个基本观点。其二、每一个脏腑的气机升降的趋势不近相同,说不同,每一个脏腑对应于七情当中一个,也就是说每一种情志作用于相应脏腑以后,它表现出现来的气机升降失常的趋向各不相同。那么这个各不相同就是七情当中某一情志,对应于相应内脏,作用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够调节这个脏腑的功能使之保持正常的升降出入;在七情内伤的情况下,就会打乱了某一脏腑相应脏腑的气机升降失常。这个气机升降失常表现的特点、规律就是那一个脏腑的气机正常升降的趋向的反面。按照这个规律来理解,七情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在这里,给同学们介绍的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悲则气消,忧则气闭,恐则气下,就是七情作用于机体以后,通过脏腑的功能失调,表现为气机升降异常,从而得出了结论。那么这个结果,缓、乱、结、消、闭、下,是一个病理的特征,病理变化特征。气机升降失常的规律,就是符合本脏气机升降的规律。那么有的地方又不完全符合,这样又回到我们前面讲的中医理论它的思维方法。既然每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是采用类比的方法,用五行的属性类比出来的,那么生理功能便不能被完全来说明,仅仅用五行属性说明,同样病理也不能完全这样。这就会出现按照刚才讲的,七情失和以后影响了脏腑的功能,这个功能异常通过气机升降失常,就是气机紊乱来表现出来的。它表现的规律是某一个脏腑,它的气机升降主要趋势是什么?就是它的特征,那么它主要的趋向失常,是与它原来生理上的主要趋向相一致的。那么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这几个,这是从《内经》以来一直讲到现在。我们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掌握它的概念,这里面又反映出来和上面讲的规律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掌握影响脏腑气机,导致脏腑气机紊乱这样一个规律的时候,要求同学们知道怒、喜、惊、思、悲、忧、恐,最后能够出现什么样的病理结果?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这几个概念记住什么意思?它的含义记住就可以了。
       (一)怒则气上。气上就是气逆的意思,主要是指气机上逆和横逆。怒对应于肝而言,因此怒则气上,是指因过怒而使肝气上逆,或者是肝气横逆而言。在这一点,肝主疏泄,肝主升发,它的气机升降易升,但是七情内伤的怒之气上是指肝主升发过度。它会表现什么结果呢?比如前面曾经提到了肝郁火盛,讲到目赤,讲目和肝的关系时说,目赤,易怒,易激动。怎么来解释这个目赤呢?中医说肝失疏泄,肝气上逆的结果。有的人一生气立刻脸红头痛,肝气上逆的结果——怒则气上。有高血压的患者,中医的医生反复告诉他千万不要太生气,一生气脸一红,头痛还会出血,脑出血就死了。中医叫什么呢?叫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为之大厥。厥,手脚凉,意识不清楚。大厥就卒然昏倒,不醒人事,手脚冰凉。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就肝的气机升之太过了,横逆,木旺必克土。旺不是往上去而是往横的方面来。那累及到脾就会出现什么呢?脾胃的功能失调,所以讲肝气郁结必累及于脾,就是肝气郁结的时候一定要出现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二)喜则气缓,缓,气缓,它有两种意思。一是缓和紧张的情志,就是紧张的情绪;二这个气缓使心气涣散,这两种意思。在生理情况下的喜能够缓和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我们在这里面作为一个病因学出现,就是过喜、大喜。中医说大喜则伤心,乐极必生悲。大喜通过什么机制影响了心的功能呢?使心气涣散。出现什么样一个病理结果呢?出现神志病变。心藏神,喜伤心导致了神志功能的异常,表现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甚则失神。所谓失神在这里暂时理解为就是神志异常。大家看电视剧,这个人突然由某一个偶然事件使其太高兴,从来没遇见过的,非常高兴,高兴之极,精神失常,送精神病院去了。中医怎么看这个问题呢?叫大喜则伤心,喜则气缓,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所以他就疯了,上精神病院去。中医强调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通过自己的调节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平和状态。受到了精神刺激以后,外界环境刺激以后一定要调节自己的七情,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这样才能维持正常健康状态。从日常生活来讲,那么你的成功经得起考验,你的挫折和失败也得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这两方面的考验,你能通过你自身的调节保证七情和合,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味着你是健康的。否则尽管形体壮实,仍然意味着不健康。
       (三)悲则气消。气消在这里面限定为、理解为能够使肺气消耗,就是过度的损伤肺气。过度的损伤肺气,使肺气的功能减弱,除影响呼吸功能之外,还表现为全身的气虚。在神志上,七情在情绪上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日常生活举个例子,看过度悲伤的结果,表现为外表最突出的就是哭。但是过度悲伤表现为大哭,哭得非常厉害。没有一个人大哭之后都说我气力很足,大哭的结果,都是上气不接下气。如何用中医理论来理解,如何大哭之后上气不接下气呢?悲则气消。就是悲,过度悲伤耗伤了肺气,使肺气的功能下降,表现为神志上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尽管这样解释似乎是有些牵强,但是实践证明,中医用这个实践来证明来指导调节精神情志的异常是科学的、是合理的、是真实的。尽管解释,多次提到对某一个科学事实在理论上解释允许有不完善,甚至是谬误的解释。但是用这个理论呢,用这个事实证明了它的实践解决的办法是正确的。如何来解释?那需要不断地来完善。在这里面解释悲则气消同学们听起来,李老师讲的还是论据不是那么充分,但是到今天为止,中医理论就是这样来解释的,从《内经》到现在就是这样来解释的。大家就这样来理解。那你大幅度悲伤以后,上气不接下气,假如来找你看病,你自杀啊,首先想到不能够疏肝吧。那么你想到悲则气消,首先想到要看看肺的功能如何?如何来保证已经虚的气?出现气耗气虚了,那你就得治气了,肺主一身之气。就是从这儿来入手的。那么这样一个思路指导这样一个临床实践,它是正确的。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1 20: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