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01集《中医基础理论》导论、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基...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8 16: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53280/Ob/0/sid/XMTU0OTg4NTA0OA==/v.swf[/flash]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如下:
        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们首先讲第一个单元,讲导论,导论的目的要求是:一、了解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二、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三、熟悉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四、掌握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五、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第一讲医学科学与中医学。中医学属于医学范畴,那么什么是医学科学呢?医学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的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在我们国家有两种医学体系,即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体系。在我们国家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医学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等少数民族医学,它们都属于传统医学范畴。但是一般来说,无论是国内和国际学术界认为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以中医学为代表,所以我们把中医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一个代称。现代医学通常是指西医学来说的,是指的以欧洲文化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西方医学,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相比较而言的。什么是中医学呢?中医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学科。这个定义的内涵有几种要素:一、中医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的一个学科;二、它是以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这个学科的主体是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呢?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的一门综合学科。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到现在为止,目前学术界认为用这样一个表述方法来对中医学这门学科的定义作个界定。那么现代这种定义有多种定义方法,在我们这本教材里面就是用上述的内涵来界定中医学的内容。
       第二个问题讲什么叫做中医学理论体系。一、什么叫科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一门科学,我们首先讲一讲什么叫做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那么科学理论体系是一种完整的体系,什么样的完整体系呢?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哪三个基本要素呢?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者定律以及具体的科学规律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那么什么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呢?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建构的理论体系。那么它是怎样建构的呢?是以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病理和生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完整的表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应该这样来表述。大家看这个示意图,我们把上述的内容分解开。任何一门科学体系都必须有以科学方法论作为构建理论体系的一个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的科学方法论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气、阴阳、五行这三种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自然观、医学观和方法论,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二、它的基本医学观念是什么呢?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基本思想,指导观念,就是整体观念。
       第三,在这样的科学方法论和指导思想基础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和生理。
       第四,它的特点,是指有别于西医学的特点,那么就是辨证论治。中医学理论体系,它的内涵就由这四个要素所构成。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我们前面讲到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为自己构建理论体系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而气、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那么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形成的医学,所以那就需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关系。第二个问题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一、讲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文化与传统。到现在为止,对文化的定义,学术界公认的两种定义,两个内涵,一、广义的定义,一个狭义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综合。简单地说,文化,一是指能力,二是指财富。什么样的能力和财富呢?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能力,以及物质和精神财富两者的综合,构成了文化的定义。狭义的文化仅仅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也就是说精神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它包括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等等。所谓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格、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这个传统,大家注意,传统并不意味着就是古代的东西,我们现代社会也有传统,只要它是由于历史沿传下来的,那么就构成了传统,它包括人们的思想、意识、方法、行为等等。第二点讲一讲中国传统文化。按照史学界,一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指自夏、商、周以来到鸦片战争前,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也有的学者认为这个时间应该下延至五四运动以前,这一段时期传承下来的中国文化,称为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它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叫“致中和”三个字。它具体表现为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大家注意中医学理论讲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针。那么在强调人和社会的关系时,强调人伦和谐。那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那么集中到一点叫做和,或者叫和谐,这个思想在咱们中医学里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文化的核心精神具体表现为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第一、它表现为整体性,中国的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善于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也是我们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渊源。第二特征叫人文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就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它贯穿在哲学、宗教、文化、艺术各个文化形态之中,也就是说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的根本。其中以修身为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突出表现在它强调人要通过自己的修身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人文思想培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韧不拔、大公无私、敬老扶幼的高尚的品格。这个思想,这个人文性,体现在我们中医学上,我们中医学的医学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医乃仁术,它是我们中医学医学观的一个渊源,和西医学是不同的。中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有病的人,而不是看人的病,这是中医学和西医学医学观的一个根本区别,它是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制约的。第三、承传性。所谓承传性,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对传统的继承,从有文化那天开始至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强调道统,强调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采取就是经学的方法进行治学,保证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断的延续下去,传承下去。它的特点是把先秦的典籍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个思想,承传性也体现在我们中医学上。我们中医学的学术思想非常强调经典著作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在培养中医药人才当中它的特殊重要地位,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性表现在我们中医的学术思想、人才培养上。当然这种传承性它的好的地方,它的长处,就是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不断的延续下来,中医学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但是它强调了继承,强调了传统,强调以经典作为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它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那么这也表现在人们过于强调对经典著作的推崇,束缚了人们科学的批判精神,(不)敢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怀疑,进行突破。但总的来说,它的优点,它的长处,这种传承性就是使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几千年的文化能够得以保留,延续下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到实践,渗透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二)中医学的文化特征
       第二我们讲一讲中医学的文化特征。
       第一、它表现为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中医学我们前面讲定义的时候讲中医学它的指导思想叫整体观念,哪来的呢?受中国文化特征所制约的,中国的文化特征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善于从整体来认识事物。具体说来,表现在中医学里面:一、中医学把人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和生物的人来看待,不仅仅把人作为一个具有生物学属性,而且更重要的他有社会属性,把人放在天地自然之间来考察,中医学讲“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说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方可以为医,那么这个观点就是受中国文化特征的整体观念所影响。人是一个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这个思想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思想所决定的。二、作为一个生物学的人来说,中医学强调形与神的合一、形神合一。形神这个概念本来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讲结构,讲形体,神,是讲功能。作为人来说强调的形神合一、那就是形体和生命现象的合一、是结构功能的合一、把这两个点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中医学的整体观。那么形成了中医学把人同人,自然社会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用这样一个观点作为自己的医学观,形成了中医学的整体的医学模式,有别于西方医学生物医学的模式。我们这个医学模式从《内经》开始,中医学它的理论形成开始,就确定了这样一个医学模式。而西方医学直到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才逐渐认识到人不仅有生物学属性,而且还有社会属性,强调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也正因为这样,中医学具有这样一个观点,这样一个医学模式,它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向,它不仅是有自己的自身价值,它对生命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也会作出重大的贡献,这是第一点。
       第二、就是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道观。中医学非常强调人的生命与价值,它强调在天地人三才一体当中人是最重要的,这个观点,医道观,在《大医精诚》里面表现最突出,它成为我们中医学的医学伦理的一个核心思想。那么具体表现为,中医学认为天地万物,莫贵于人,在《内经》反复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当中最重要的是人,所以《诸病源候论》讲人命至重,有贵天地。那么从这一点出发强调了以人为本,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体现为重视人的伦理道德的修养。这种思想反映在中医学上,建立(了)中医学以人为本这样一个医德观。中医学就集这样的思想形成了中医学自身的科学伦理道德。那么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它不仅受它自身形成条件的影响,它也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伦理道德对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也就是说科学的伦理规范。那么中医学是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以人为本,强调人生命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把保护人类的健康、减少疾病、追求人们的健康长寿作为自己本门学科科学伦理的核心。所以中医学强调中医是医为仁术,要求医生要不计名利,要潜心医道,要对人有恻隐之心,有爱人之心。这就是中国的文化特征表现在中医学里面。当然从现在来看,医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减少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那么现代医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保证人类的健康。我们的中医学从建立医学那天开始,就强调以人为本,以保护人类的健康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那么现代医学直到现在才提出来。大家知道世界卫生组织二十一世纪的奋斗目标——人人都有健康,那么我们现在的医学的目标是保障人类的健康。
       第三、是阴平阳秘动静互涵的恒动观,简单的(“地”)说,中国文化一个观点就是运动的观点,反映在医学里面形成了中医学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看待生命运动,看待健康和疾病的变化。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是以气、阴阳五行为自己的科学方法论,那么中医学认为生命的本原是气,世界的本原是气,气通过气化运动形成了物质世界,形成了生命,而气的运动的根本原因是气本身内部的阴阳的运动。那么表现为气的一分为二、气本为一、一分为二、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和阳气的运动构成了生命的运动。哲学上,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讲世界是运动的,世界本原于气,那么它的运动的原因是阴和阳的矛盾,叫阴阳对待,贯穿了所有的事物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运动的总规律,那么这样一个规律引入到医学里来,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生命的本原,那么气的运动变化就是气化,气化才能形成生命,生命就是一个气化的有机体。那么人正常的生命历程和异常生命历程用我们医学术语讲就分为健康、疾病和死亡。到目前为止有健康、亚健康、疾病和死亡,这个过程是气阴阳运动的结果。那么阴阳运动在什么状态下是健康,什么状态是疾病,什么状态下(是)死亡呢?《内经》讲阴平阳秘,叫阴阳匀平,而后世医家提出来叫阴阳自和。阴阳自和,徐灵胎这个注解讲的阴阳自和就是思维健康,解释阴阳匀平,就(是)阴阳和合,阴阳自和,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和为贵的核心,致中和,那个和谐的精神。那么阴阳匀平意味着用阴阳(二)气和阴阳运动的观点看平衡状态,那叫和谐状态,那就是健康。那么一旦打破了这个平衡,阴阳失调,就是疾病。而我们今天看,在阴平阳秘和阴阳失调之间,它们既然是运动的,它有个变化过程,虽然阴阳失调,阴阳平衡有所打破,但还没有表现出典型的疾病的时候,那么我们又不能说它是健康的,又不说它构成一个疾病,在这个中间状态。大家注意,现在有人提出新的概念,叫亚健康。从中医来看,怎么样来看亚健康呢?过去定义是这样的,定义疾病与健康(是)相对(的),中医学定义健康的时候,就是不病谓之健康,不病谓之平人。如果从今天我们研究概念的话,不能用否定的词来下定义,那么我们就进一步追问,说不病谓之健康,不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样来定义大家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我们今天就不能再这样进行定义了。那么这个亚健康状态,后面我们还要进一步讲的,它是介于健康、疾病这样一个中间状态,它既是阴阳不平衡,又没有不平衡到构成疾病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现在把它列入亚健康,这也是我们当前二十一世纪中医理论研究一个重大课题之一,也希望我们同学们能够多做一下这个工作。那么阴阳失调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最终矛盾没有了,那就是用我们的术语说阴阳离决。在这种状态下,它们生命运动的过程矛盾消失,生命就结束,就死亡。那就是说从生下来,到健康,到疾病,到死亡的过程,始终是处于一个阴阳的动态平衡的运动过程中,不断的运动过程。那么这个观点,大家注意中医学看待人的生命过程,看待健康和疾病过程始终用一个动态的观点来看问题,这在我们的临床医疗过程中的辨证论治,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医学看任何一个疾病,绝不是今天来诊断以后确定下来这个证,这个人确定下来什么病什么证,他经过长时间治疗它永远不变,不会这样的。这就是和西医,同西方医学看待这个疾病,一旦诊断下来,按照标准诊断下来以后,它把它看作一个静止的,治疗方案是不变的,而中医学就时刻在变化,时刻在考察,这一点也是中医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始终在运动状态中考察生命运动。
       第四、防治的观点,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也就是说中医非常强调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那么具体表现为,在没有病之前,即使在阴阳平衡状态,阴平阳秘状态,也强调人们要防患于未然,维护健康,防止阴阳平衡被打破。这在中医学当中保留下来一些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当前研究的摄生学就具体体现在这个里面。摄生学现在已经构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原来它是在中医理论体系当中,这个思想,医学思想是咱们中医所特有的。它的前提就是保护健康,追求人们的延年益寿,保护人们健康。一旦有了病以后,它强调即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截断的疗法,截断疾病向下一个方向发展,具体怎么截断,我们后面再讲。这种医学核心思想,中医学它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国文化它有个忧患意识,中国文化特征忧患意识反映在咱们中医学里面,确定自己的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核心思想。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个问题,前面我们讲了两个问题,一、什么叫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第二问题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关系,那么集中到一点,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所形成的医学。第三个问题我们具体讲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第一、讲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一、我们在定义的时候提到了,那么它有科学方法论,那么这个科学方法论就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用现代的科学哲学的术语来说,那个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就是中医学的科学哲学。对中医学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有三个,三个哲学思想:一、气论,或者叫做气一元论;二、阴阳学说;三、五行学说。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和制约,换句话说,它都离不开构建这门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在中医学形成的时期,就在先秦两汉时期,中国的传统哲学非常发达,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气论,也叫气一元论,其次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范畴,最基本的理论,它是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特有的文化观念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就是将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作为自己构建理论体系的科学观和方法论。那么用它,用气、阴阳、五行,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去总结秦汉以前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医疗实践经验和生物科学知识,来形成本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它从哲学的高度来阐述来回答自然社会的问题,它也要回答人的问题,生命问题。而中医学的气、阴阳、五行利用中国古代哲学对它们的一些基本范畴和术语,用它的思维方式来回答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因此中医学里面的气、阴阳、五行就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医学是传统医学,它按照现在的科学史来说它属于古代传统科学的时期,那个时期的科学又称之为自然哲学。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条件下每门科学都没有完全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科学概念、科学术语、科学原理,尤其是科学概念,常常引用哲学的概念、术语来说明自己本学科的问题,这是传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如此,国外也如此。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看看西方的医学史,看看古希腊的医学,那么和中国是一样的。气、阴阳、五行形成了中医学,既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那么又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和古代的称哲学思想气、阴阳、五行有联系还有区别,那么这一点也是我们学习中医理论的一个难点、难关。
       第二、一门科学,中医学除了它要有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也要利用本民族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遗产、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科学方法论之外,它还要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在秦汉时期,当时的自然科学也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如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农学等等,其中对我们中医学影响大的,比较大的应该是解剖学,仅就《内经》和《难经》关于人体某些脏器的记载,就是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膀胱,这些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的记载,与现代解剖学,特别是消化器官,非常相近。如果说在解剖学史上第一个提出解剖的概念是《黄帝内经》,因此在世界学术界上公认中医学的《内经》是世界上最早一本解剖学。任何一门医学,既然是研究人的,它就离不开人的形态,尽管如何来表述这个生命现象,它必须有形态学基础,而秦汉时期的解剖学的成就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在中医学里面还要牵涉到好多天文、气象、地理、物候、数学,还有好多学科,这些都是充分的吸收了秦汉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来构建我们的医学体系。
       第三点,社会科学成就。那么社会科学对医学的影响,我们讲中医学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除了自然以外,还有社会。我们今天看,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需要有社会环境,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人们的文学、艺术,这些都给每一门学科以深刻的影响,那么秦汉时期的社会科学,当时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蜂起,这些丰富的学术思想都给我们中医学的形成提供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提供了人文思想。在当时集中的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有几个观点,一叫天人合一、大家知道天人合一不是中医学自己的术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最基本的范畴,直到今天,现代研究和环境科学才提出来。西方科学家从环境科学,现代环境科学得出来的结果,就会看到中国人那个天地人三才一体,强调以人为本,这是最科学的,提出社会环境对一门科学的影响。中国人天人合一这个术语,虽然字很少,四个字,但是讲得微妙微肖,非常科学的阐明了社会自然和人的关系,阐明了社会自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那么这个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基本思想,它应用到医学,我们中医学强调天人合一、这里面核心前面曾经讲到的,那么给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个科学伦理规范。所以我们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这样一个科学道德,强调医乃仁术,医生必须爱人,不计名利,这个思想就是我们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科学思想对我们中医学的影响。那么上述气、阴阳、五行形成了中医学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自然科学为中医学认识生命运动,认识健康疾病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在这一点希望同学们注意,过去曾经有人认为说中医学是没有形态学基础的,如果没有形态学基础研究疾病、研究人,那就纯粹从文化角度讲。那么怎么来解决疾病和人的问题呢?中医学它是以古代的生物学成就作为自己的生物学基础,尤其是解剖学。尽管我们现在讲的脏和腑,心肝脾肺肾和现代的解剖学是同名,含义不同,后面我还要讲,那是中国文化所决定的,中国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除了生物学基础之外,人文科学也给我们中医学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那么集中表现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这样一个思想,为我们中医学确立了科学的伦理规范,保证了我们中医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医学从建立那天开始直到今天,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珍惜人的生命,把保障人类的健康作为中医学的终结目标。这些思想都是在秦汉时期的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思想为我们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准备了充分的条件,集中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自然观、科学观、医学观、方法论。具体这个方法论由气、阴阳、五行所体现出来的,那就是整体的、系统的、辩证的科学思维。那么这种整体系统的辩证科学思维恰恰是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的特征,仅仅我们中医学的整体系统辩证的科学思维,前面加了两个字,朴素,仅仅是形成的历史条件科学发展水平不同而已。为什么说中医学前途光明,代表着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那么从科学思维方式的改变来看,最初中医学提出来的,叫整体的、系统的辩证思维,科学思维。现代科学从古代朴素的、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科学思维发展到近代的、分析的、还原的科学思维,静止的、分析的还原科学思维,那么再进一步发展,从二十世纪初期,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那么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那么现代科学的科学思维又进一步发展为系统的科学思维。而这系统科学思维它的本质特征,作为思维科学来说恰恰与我们中医学的朴素的、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科学思维具有共同的属性,仅仅是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而已。这就是在秦汉时期无论是从哲学和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为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准备了思想方法的条件,准备了生物学的条件,准备了社会科学的条件。
       (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下面讲一讲形成的标志,我们这节课,最难的是这个地方。通过形成的条件要使学生知道中医学体现它的科学性;讲气和阴阳五行,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世界是运动的,生命是运动的。那么气、阴阳、五行从方法上说形成了中医学的系统整体辩证的科学思维,这奠定了中医学是科学的。它伟大,现在成为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其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重点在解剖学,为我们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克服我们认为中医学没有解剖学,中医学就是文化学,就是思辨,就是拍空了脑子想,我们过去一直不是这样的。第三点强调,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强调人生命的价值,这和西医学截然不同。那么这个形成条件就形成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也就是中医学学术思想的根蒂。学生(要)了解《黄帝内经》奠定了医学的基础,也就是说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型。基本观念、基本理论的框架由《内经》所奠定,就是它提出了科学的事实,提出了科学命题。而《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那么《内经》和《难经》所构建的这些理论如何应用到实践?到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应用《内经》所构建的理论去解决疾病的问题,而应用的《神农本草经》,那是有了理论还要用手段,其中手段之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药。《神农本草经》是咱们中国药学史上最早一本经典药学著作。它,一不仅仅是论述了几百种药,更重要的是第一个提出了以功效为分类的标准,建立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第二它提出了四气、五味、七情中药学的理论。那么这几本经典著作合起来,医和药的基本理论体系都形成了。
       今天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今天讲课的重点内容,什么是中医学,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什么是中医学的文化特征,它和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在了解这个基础上来掌握中医学形成的条件,来理解中医学学术思想的根蒂。好,今天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发表于 2016-6-2 01:53:19 | 只看该作者
说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产生于科学的方法论也就是古代哲学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哲学或玄学只能够影响中医的文化,对中医学体系起到装饰的作用。如果看懂了《内经》就会知道真正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只能是大量的医学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1 17:5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