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古代的先贤们陆续的发现经络现象以来,十二经脉感传的内容,以其记录详细、循行线路较长、通达内脏及其人体器官等特点,在众多经络研究结论中异军突起,成为经络研究中的最强一家。由于受到帝王的重视,十二经脉被披上了神秘而华丽的外衣。大约在《黄帝内经》成书时期,十二经脉便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体系。从此十二经脉体系对中医学术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力。由此还引发了一些后续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如:天人合一、经络循环、子午流注、三阴三阳理论和运气学说等。不过这个辉煌了数千年的十二经脉体系真的是完整无缺,无懈可击的吗?纵观历史好像并不如此。因为《灵枢·五十营》提出参与经络循环的有二十八脉;《灵枢·营气》介绍了十四经的循环历程;有本经穴位的经络除了十二经脉之外还有任督经脉;更有甚者,元代的滑寿著书《十四经发挥》,直接否定了十二经脉的正经学说。如果十二经脉体系不完整、有缺陷,那么由十二经脉体系而建立的后续中医理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基础问题。很可能这些想象的推论出的中医理论根本就不存在,而相应的治疗技术也就是自欺欺人了。因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涉及面的广泛,使得我们不得不详细的审查核实一下。下面我们就从头说起。 一、经络体系的形成 经络的发现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早期可能就是先发现了一条经络,以后逐渐增加了数量。五经、六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十四经、二十八脉等。随着经络数量的增加人们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络网的概念。那时的人们对经络生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在这个网络之中,经络中的气血并不是持续流动的,而是间断的有着开放和关闭两个时段。从整体上看,经络网中的气血是有着先后和左右顺序的流动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经络循环体系。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经络对所经过的人体组织具有直接的营养作用。因此就又形成了一个经络影响人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体系。这三个经络体系构成了经络体系的主体,它对人体的健康、疾病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学的理论基石也就是建立在这个体系之上的。下面详述这三个体系: 1、经络的网络体系 自打经络感传现象被发现以来,医学家们便不断的追求增加发现经络的数量。在《素问·刺腰痛论》中介绍的经脉名称中,解脉、同阴之脉、衡络之脉、会阴之脉、直阳之脉、飞扬之脉、昌阳之脉、散脉、束脉、肉里之脉等脉并没有规律。可见它们的发现和命名都可能是一个一个或一家一家被发现并命名的。在奇经八脉中,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和阳跷脉的名称则体现了两条经脉在同一时期被发现和命名的现象。其后经历了以五脏命名的五经时期(《素问·经络论篇》)、以三阴三阳理论命名的六经时期(《素问·热论篇》)、十经时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十一经时期(《马王堆帛书·灸经》)、十二经时期(《灵枢·经脉》)、十四经时期(《灵枢·营气》)和二十八脉时期(《灵枢·五十营》)等。另外还有人总结了奇经八脉,发现了十二经别和十五络脉等。后来人们还发现了局部组织的全息络脉特点(如眼睛和殷门穴等)。这个以经脉为主线、络脉为辅线所组成的经络分布体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几乎把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给网在了其中(注:头发,指甲外边,眼睛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皮肤的角质层,软骨等没有微血管的地方,大部分还都没有经络的发现)。 2、经络的循环体系 经过古人的研究(《灵枢·五十营》)发现:经络中的气血处是在间断开放的状态中。正常情况下经络的开放会有一个方向性,大约在十五分钟左右开放一次(每天一百次)。循环往复,从不间断。这个经络循环体系有一个主线,也就是从一条经脉的起点到下一条经脉的起点流行过程中用时最短的线路。在这个主线上还有很多的分支。有的分支有端点、有的分支最后又回到主线上来。古人计算经络的长度是以主线的长度为准的,实际上该经的长度要比主线长的多。无论主线还是分支每天都要正常的循环一百次。一条经络主线局部的阻断并不会太影响下一条经络的运行,因为下一条经络过了不应期就会在微弱刺激下继续自动运行或通过其他分支运行下去。经络中的气血在开放一段时间后就会关闭。经络开放持续的时间决定着局部气血的流通量。如果局部经络长时间的被阻断,结果这里的组织就会因缺血而发生坏死。经络的循环体系对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经络的营养体系 经络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它通过对所过组织的直接的营养供应,调控着所过组织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中的皮部,就是指经络对皮肤的营养调控范围;经络系统中的经筋,就是指经络对肌肉肌腱的营养调控范围。经络对脏腑器官的营养调控很少是单一的,有时是多经络的或全息的(十二经脉或十四经脉)。这样可以保证在一条经脉出现问题时该组织器官的气血供应。就像现在经商时采用的多路供货方式。经络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这个自身的调节能力通过血液中的防御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外来的病变。如果超出了经络调整的范围,人体就会生病了。人们可以通过对循经络组织的营养状态改变来判断疾病的经络变化(望、闻、问、切),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辩证诊断结果。人们也可以通过外来的理化和生物方式扩大经络调整的能力范围。这样就形成了多方式的经络疗法。由于经络的营养体系,经络对人体的影响便由网状变成了实体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