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99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枢第81章 痈疽

[复制链接]
a
2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0:5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19001777/Ob/1/sid/XNTIwMjE5Mzc2/v.swf[/flash]

1灵枢痈疽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曰:余闻肠胃受榖,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实。从实去虚,补则有余,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翻译】黄帝说:我听说肠胃纳受谷物,上焦输出卫气,以温润分肉,荣养骨节,开通腠理。中焦输出营气,象雾露一样,流注于肢体肌肉间相互连通的缝隙及凹陷处,渗透于细小的孙络,津液和调,变化而成为赤色的血液。血液和畅,孙脉就先满溢,从而注入络脉,络脉都充满了,于是注入经脉。营卫之气伸展布舒,随着呼吸运行全身。气血运行,有其纲纪法度,其周流遵循一定的道路,与天合同,无有休止。调理气血的虚实,须用心专至,补泻均应得宜。用泻法去除实邪,泻得过度,就会损伤正气而使它不足;针刺时出针快,邪气就可减去;针留止不出,正气就可得到养护。用扶正的方法消除虚弱,如补得太过,就会实有余而助长残留的虚邪。血气和调了,人体才能保持正常。我已经知道了血气平和与不平和的道理,但不知道痈疽发生的原因,及其形成、消散的时日,而且痈疽患者或生或死,生死的日期有远有近,应如何测度?以上这些问题,你能讲给我听听吗?

  【原文】歧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榖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藏伤故死矣。
  【翻译】岐伯说: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其法度,与地合其纲纪。所以,天体运行失其常度,就会出现日蚀、月蚀等异象;地上江河失其纲纪,水道就会溃决而泛滥流溢,众草不能生长,五谷不能繁育,道路不通,百姓不能往来,或聚于街巷,或居于邑落,彼此隔离,异地而处。人的血气也会出现类似情况。让我来谈谈其中缘故。人体血脉及营卫之气,周流全身而不停止,上与天的日月星辰相应,下与地的十二经水之数相应。如果寒邪侵入于经络之中,血就会凝涩;血凝涩,则不畅通;血液不通,卫气就会归往其处而不能回返,所以形成为痈肿。寒气转化为热,热胜,就会使肌肉腐烂;肌肉腐烂,则化而为脓;如果脓液不能泻出,就会烂筋;筋烂,就会伤骨;骨受伤害,骨髓就会消解;骨髓消解,则骨中空。如果痈脓仍不得排除,血液坏损亏虚,筋骨肌肉不能相互荣养,进而经脉败漏,恶气向内熏蒸五脏,五脏俱伤,所以人就死亡了。

  【原文】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翻译】黄帝说:我想全部了解痈疽的各种形态,以及它们的忌日、名称。

  【原文】歧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翻译】岐伯说:痈生在咽喉内,叫做猛疽。猛疽如不急治,就会化脓。脓如不予排除,就会堵塞咽喉,半日就死亡。猛疽已化脓的,应将脓排出,然后让患者口内含上提炼过的猪油,不要吃冷食,三天病就痊愈。

  【原文】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翻译】生在颈部的,叫做夭疽。夭疽形大,颜色赤黑。此疽如不抓紧治疗,热邪之气就会下入于渊腋穴,前则伤于任脉,内则熏蒸肝肺二脏,十多天就会死亡。阳邪之气猛烈发作,销铄脑髓而流注于项部的,叫做脑铄。其表皮颜色不鲜亮,无光泽,脑部、项部疼痛如针刺。如觉心中烦闷不畅,就会死亡,无法医治。

  【原文】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之。
  【翻译】生于肩部及臂臑的,叫做疵痈。其表皮颜色赤黑,应抓紧治疗。疵痈常使患者汗出直至足部,但不致伤及五脏。宜在痈发四五日时,以艾火灸治。

  【原文】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翻译】生在腋下色赤而坚硬的,叫做米疽。治疗米疽宜用砭石。砭石要细而且长。治疗时要疏散地加以砭刺,然后涂以猪膏,六日就可痊愈。此疽砭刺后,不可包扎。疽坚硬而不溃破,就是所谓马刀挟瘿之疽,应急速治疗。

  【原文】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翻译】生于胸部的,名为井疽。井疽状如大豆,三四日便增大高起,如不及早治疗,病邪就会向下入于腹部,如仍不医治,七天就会死亡。

  【原文】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榖实□□,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十岁死,死后出脓。
  【翻译】生于左右两膺的,叫做甘疽。甘疽颜色发青,形状与楮实、瓜蒌相似,患者常为寒热所苦扰。应急速治疗,去除发寒发热的症状。如不加治疗,十天就会死亡,死后脓会自行流出。

  【原文】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锉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翻译】生于两胁的,叫做败疵。败疵是女子易得之病,时间一久,成为大痈,化脓,里面生有象赤小豆一般大小的肉块。治疗此病,可断切草根各一升,用水一斗六升煎煮,水渐渐减少,得药汁三升,强令患者饮下,并让患者多穿衣服,坐在热锅上,使汗出直至两足,病就会痊愈。

  【原文】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翻译】生在股胫部的,叫做股胫疽。股胫疽的形状不怎么变化,但痈脓迫近于骨,应急速治疗。如不急洽,三十日就会死亡。

  【原文】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翻译】生在尻部的,叫做锐疽。锐疽色赤,坚硬而大,应急速治疗。如不急治,三十日就会死亡。

  【原文】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翻译】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做赤施疽,如不急速治疗,六十日就会死亡。两大腿内侧都发生的,如不治疗,十日就会死亡。

  【原文】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翻译】生在膝部的,叫做疵痈。疵痈形状较大,皮色不变,有寒热,坚硬。痈坚硬时不可砭刺,如用砭石砭刺,患者就会死亡。等痈变得柔软,然后加以砭刺,患者可以得生。

  【原文】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翻译】凡生在关节处而且上下左右两相对应的痈疽,不可医治。生在阳经部位的,一百日死;生在阴经部位的,三十日死。

  【原文】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翻译】生在膝下胫骨的疽,叫做兔啮。此疽色赤,深至骨,应急速治疗。如不急治,会伤害人的。

  【原文】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翻译】生在足内踝的疽,叫做走缓。其外形肿大,色不变。应用砭石频数砭刺患处,如能消除寒热症状,就不致死亡。

  【原文】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
  【翻译】生在足上下的疽,叫做四淫。其外形大痈肿,如不急速治疗,一百日死。

  【原文】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翻译】生在足两旁的,叫做厉痈。它的外形不大,最初是在足小指处发作。应急速治疗,须去除其发黑处,如不去除,发黑处就会扩大,以致难以医治,百日内便可死亡。

  【原文】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翻译】生在足指上的,叫做脱痈。脱痈的颜色如为赤黑色,患者必死,不可医治;不是赤黑色的,则不致死亡。如经过治疗而病不衰减,就应赶紧切除发病的足指,否则就会死亡。

  【原文】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
  【翻译】黄帝问:你讲到了痈和疽,二者如何分辨?

  【原文】歧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翻译】岐伯说:营气稽留在经脉之中,血液就凝涩而不能畅行;血凝涩不能畅行,卫气也随之受到壅塞阻遏而不能畅通,因而生热;大热势盛不止,就会使肌肉腐烂化脓。不过,痈毒通常不能深陷,因而骨髓不致焦枯,五脏也不会被伤害,所以叫做痈。

  【原文】黄帝曰:何谓疽?
  【翻译】黄帝问:什么叫疽?

  【原文】歧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翻译】岐伯说:热气大盛,毒邪下陷于肌肤筋髓骨肉之中,向内连及五脏,致使血气干涸衰竭,患处内里的筋骨肌肉都烂坏无余,所以叫做疽。疽的表皮晦暗无光泽,而且坚硬,与牛颈下的厚皮相似:痈的表皮较薄且有光泽。这就是痈和疽各自的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发表于 2014-5-14 10:01:13 | 只看该作者
上医治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板凳
发表于 2014-5-16 10:4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山水之间一 于 2014-5-16 10:49 编辑



林间松韵 石上泉声 静里听来 识天地自然鸣佩
草际烟光 水心云影 闲中观出 见乾坤最妙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地板
发表于 2014-5-16 10:4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山水之间一 于 2014-5-16 10:51 编辑

《黄帝内经·灵枢》
痈疽
81

    黄帝曰:“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从虚去实,泻则不足,疾则气减,留则先后。从实去虚,补则有馀,血气已调,形气乃持。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成败之时,死生之期有远近,何以度之?可得闻乎? ”
    岐伯曰:“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萱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脏,脏伤故死矣。”
    黄帝曰:“愿尽闻痈疽之形,与忌日名。”
    歧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馀日而死矣。阳留大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而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焫之。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发于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榖实柧楼,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不治,十日死,死后出脓。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锉陵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名曰兔啮,其状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名曰走缓。其状痈也,色不变,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不死。
    发于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状大痈,急治之,百日死。
    发于足傍,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如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辄益。不治,百日死。
    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以别之?”
    歧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黄帝曰:“何谓疽?”
    歧伯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馀,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林间松韵 石上泉声 静里听来 识天地自然鸣佩
草际烟光 水心云影 闲中观出 见乾坤最妙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5#
发表于 2014-5-16 10:54:03 | 只看该作者
天工人其代之!——《尚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4 12: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