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解十五络之谜

[复制链接]
a
0 0
  @M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4: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经络学》教材中写道:“十二经脉在四肢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部的任脉络(身前)、督脉络(身后)及脾之大络,总为十五络脉。”其中的意识很明显,就是说有从十四经上另外分出的十五条络脉。那么这些络脉在哪里呢?                        一、《经络学》教材中的络脉
       在《经络学》中给出了一个十五络脉分布部位简表,现载录如下:
络脉              穴名              分布部位
手太阴络       列缺              腕上半寸,别(分支)走手阳明
手厥阴络       内关              腕上二寸,别走手少阳
手少阴络       通里              腕上半寸,别走手太阳

手阳明络       偏历              腕上三寸,别入手太阴
手少阳络       外关              腕上二寸,合手厥阴
手太阳络       支正              腕上五寸,内注手少阴

足阳明络       丰隆              外踝上八寸,别走足太阴
足少阳络       光明              外踝上五寸,别走足厥阴
足太阳络       飞扬              外踝上七寸,别走足少阴

足太阴络       公孙              本节后一寸,别走足阳明
足厥阴络       蠡沟              内踝山五寸,别走足少阳
足少阴络       大钟              内踝后绕跟,别走足太阳

任脉络           鸠尾              下鸠尾,散于腹
督脉络           长强              挟旅上项,散头上
脾之大络        大包              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在以上介绍的十五络分布部位中,前十一项并没有具体的分布内容。只是说从某一个部位(多为络穴),走到与其穴位所在经络相表里的经络。唯有足少阴络例外,是从大钟穴经内踝后绕过跟腱到达足太阳经。其他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虽然介绍了络脉的循行线,但是没有提到与表里经的关系。在《灵枢。经脉》的十二经循行中,记载了部分能通达相表里经脉的线路,如:肺经,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心包经,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胆经,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之间,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如果是讲络穴与表里经之间在手足的连接线,《灵枢。经脉》中十二经脉部分已经全部记载着,但是大部分都是经络的主干线,即便是分支,也不是十二经中已经记载的以外的什么分支。难道还另外有十一条象踝后绕跟那样十二经中没有记载的络脉吗?如果有,它们在哪里呢?
                                二、《灵枢。经脉》中十五络部分记载的经络线是十五络吗?
       与《经络学》中的观点不同的是,在《经络十讲》中认为:《灵枢。经脉》十五络段所记载的经络线路都是十五络的循行线。除了以上别走表里经部分,具体分布如下:
络脉              穴名              分布部位
手太阴络       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手厥阴络       内关              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手少阴络       通里              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

手阳明络       偏历              去腕三寸,上循臂,乘肩颙,上曲颊偏齿,入耳合于宗脉。
手少阳络       外关              去腕二寸,外绕臂注心中,合心主。
手太阳络       支正              上腕五寸,上走肘,络肩颙。

足阳明络       丰隆              去踝八寸,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足少阳络       光明              去踝五寸,下络足跗。
足太阳络       飞扬              

足太阴络       公孙              去本节之后一寸,入络肠胃。
足厥阴络       蠡沟              去内踝五寸,径胫上睾结与茎。
足少阴络       大钟              内踝后绕跟,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任脉络           鸠尾              下鸠尾,散于腹。
督脉络           长强              挟旅上项,散头上。
脾之大络        大包              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4:27:52 | 只看该作者
为了验证十五络穴的特异性,我也做了其他穴位的对比。结果除了这十五个穴位,其他的穴位并不能引发出相表里经络的经络感传。

                         四、重新理解《灵枢。经脉》十五络的内容

       根据十五络穴诱发的经络感传情况,我们认为《灵枢。经脉》十五络的内容应当是:讲述人体中有十五个穴位(左右三十),刺激这些穴位不但可以诱发出一些本经络的感传线,而且还可以通过一些感传线(一或两条)通达相表里的经脉,并引发相表里经脉的感传。利用这些能通达相表里经脉并能引发相表里经脉感传的穴位,可以同时治疗表里两经的疾病。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要更正以下一些传统的观念:

        1、《内经》成书以前的原始文献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从十四经中分出的十五络脉这一概念。十五络是《内经》编辑者错误理解这一段文献所加上的名词。(注:“凡此十五络者…。”应是编辑《内经》之人后加的内容。)

        2、手太阴之别等句中的“别”字,并不是指别络,而应是专指某经的穴位中可以诱发相表里经脉经络感传的特异穴。       《说文》对“别”字的解说是“分解也”。其中对“解”的解说是“判也,从刀判牛角”。其中对“判”的解说是:“分也”。《灵枢。经脉》中经常使用这一别字。如胃足阳明之脉…下廉三寸而别…其支者,别跗上等。仅就在十五络一段中就使用了44个别字。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其中“别”字的用途,我们可以发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经络的分支(如别而上行);二是指穴位,如取之所别也。取之所别也是“取之…寸,别走…也”的缩写方式。在此特指所给出具体位置,并能诱发出通达相表里经感传的某一络穴。这个穴位就象从牛身上切下的牛角那样,是个特殊的穴位。

        3、关于络穴的命名名称也应当更正为“表里穴”。

        4、刺激鸠尾、长强和大包与其他络穴一样,也可以通达相应的表里或阴阳经脉。《经络学》中,躯干部的三络可以渗灌身前、身后和身侧气血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5、任督二脉并不是在人体中线上的一条线,而大部分是夹中线并行的两条线,相应的穴位也是左右两组。

                  五、结束语

       无可否认,《内经》的编辑人搜集到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但是限于对文献资料的理解能力有限,其整理的文章和评语就会发生一些偏差。关于十五络的评语就是一例。其他还有《灵枢。五十营》中写的是“一日(白天)五十营”,但是《内经》中,有好几篇文章给改写成为“一日一夜五十营”,结果古人的呼吸次数,无端的就比现代人少了一半。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黄帝内经》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当做的工作,比起单纯文献的研究可能会事半功倍。(注:此文已首发与针灸中国网站 五音堂郭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04:27:01 | 只看该作者
以上经络线的特点是:1)不全(缺手太阳络);2)间断(足太阴络,起于公孙后便入络肠胃);3)大部分与正经重叠;4)有串经现象(督脉之别,别走太阳,入贯旅);5)模特为男性(上睾结与茎);6)所有经络线均起于十五络穴;7)大部分络穴与相表里的经络有联系(如别走阳明也)。由此,可以经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灵枢经脉》中关于十五络的经络线路描述是古人的经络感传实验结果。

       2、实验的对象是一位男性。

       3、这位男性是一位经络感传的较敏感人,或者敏感性不高。

       4、刺激的穴位就是十五络穴位。

       5、感传的方向多为两条,离心和向心。其经络线路的大部分内容,也记载于《灵枢。经脉》的十二经脉循行线中。

       6、部分感传可以通到相表里的经脉。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认为:有必要选择一位经络感传高度敏感的人,来重复《灵枢。经脉》中关于十五络的实验。从实验的角度看一看,这一段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

                         三、刺激十五络穴诱发的经络感传

       1、方法

       利用经络高度敏感人(本人),分别指压刺激十五络穴(指尖加用外气),反复体验并纪录感传线。

       2、感传线内容记录

列缺 ----  1)走肺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1)沿第一掌骨和拇指桡侧到指端;(2)沿第一掌骨和拇指尺侧到指端;(3)沿第二掌骨和食指桡侧到指端,接续行走手阳明大肠经。(注:这两条经脉在指端同侧交接的特点是:阴经偏掌侧,阳经偏手背侧,两条经络并行,运行方向相反,交界点在指端。)



通里----   1)走心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经第五掌骨和小指桡侧到指尖,接续行走手太阳小肠经。



内关----   1)走心包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经手掌中心线近心端1/3处分成两支:一支沿中指桡侧到指端;一支偏向尺侧,在远心端1/3处再分成两支:一支沿中指尺侧到指端,一支沿无名指桡侧到指端,接续行走手少阳三焦经。



支正---    1)走小肠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经第五掌骨和小指桡侧到指端,接续行走手少阴心经。



偏历----   1)走大肠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1)沿第二掌骨和食指桡侧到指端,接续行走经食指桡侧掌侧线和列缺穴的手太阴肺经;(2)沿第一掌骨和拇指尺侧到指尖,接续手太阴肺经。



外关----   1)走手少阳经近心线(注:近心线在上臂是两支,分别靠近尺桡骨。外关在尺侧线上,但是有一分支到桡侧线。两线在肘上方会合);2)走远心线。(1)经中指尺侧到指尖,接续行走经中指桡侧的手厥阴心包经;(2)经无名指尺侧到指尖,接续行走经无名指桡侧的手厥阴心包经。



飞扬----   1)走膀胱经近心线(注:直上委阳,在大腿后交叉,走膀胱经内侧线);2)走远心线。下行到外踝后分成两支:一支绕至跟腱内侧,接续行走足少阴肾经;一支沿足外缘到小趾端,接续行走足少阴肾经。



丰隆----   1)走胃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沿胫骨外胃经外侧线下行,经解溪穴外侧大筋外方分成两支:一支经中趾外侧到指端;一支经冲阳穴斜向大趾内侧,经大趾内侧端接续行走足太阴脾经。



光明----   1)走胆经近心线(注:走腓骨前线);2)走远心线。下行到外踝前的丘墟穴后分成两支:一支经第四趾外侧到趾端;一支斜向大趾外侧到趾端,接续行走足厥阴肝经。



公孙----   1)走脾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沿足内侧缘到趾端,接续行走足阳明胃经。



大钟----   1)走肾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1)经跟腱后方到内踝后方,接续行走足少阴肾经;(2)向前下方,沿足外缘行至小趾尖,接续行走足少阴神经。



蠡沟----   1)走肝经近心线;2)走远心线。下行经内踝前的中封穴,沿足面到大趾内侧端,接续行走经大趾外侧上线和丘墟穴的足少阳胆经。



鸠尾----   1)走任脉头方向线(注:任督二脉皆为左右两条,夹中线并行。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夹旅上项,散头上。”);2)走足方向线。下行至会阴穴,接续行走督脉。



长强----   1)走督脉后行线;2)走督脉前行线。经肛门一侧入腹,沿小腹前壁内侧,先向外上,再向内下方行走,经会阴穴接续行走任脉。



大包----   1)走脾经的上行线;2)进入腹腔,到胰腺;3)走远心线,到足大趾内侧端,接续行走足阳明胃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11-24 1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