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标题: 第03集《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得结构、形成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宋    时间: 2013-6-30 09:08
标题: 第03集《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得结构、形成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jY2NjExMg==/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今天学习第二章,《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这一章我是准备粗略地介绍,大家主要是进行自学。《黄帝内经》学术体系这一章,又分成两节来讲的。

《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
第一节就是讲的《内经》学术体系的结构,体系的结构又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个是医学理论的结构问题,医学理论的结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内容。主要的是脏像,或者脏像学说,也有人说应该叫脏像理论。没关系,学说也是理论。所以叫脏像学说。这个脏像学说本来就是应该包括经络学说。但是由于经络学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历版的教材,就把脏像、经络分成两章来讲的时候比较多。实际上,从原则上来说,脏像包含有经络在内。

从理论来说,医学理论这个基础来说,有脏像、经络、病机,包含有病因、发病、病理、传变,这些都属于病机。病证,《内经》里包含有很多种病证,诊法、治则、疗法。疗法就是一些治疗具体的措施。比如说针刺方法,还有取嚏疗法,还有寒冷疗法,还有饥饿疗法等等,洗浴疗法、艾灸,这都是具体的疗法。再有就是养生,又叫摄生,现在的叫做康复,这类内容。这些东西是各位过去在学《中医基础》的时候学过的,只不过在《内经》里头,作为《内经》的理论体系的医学理论,是这样的一些内容。

其实《中医基础理论》的产生,就是从《内经》理论产生出来的。换句话说,《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的开始,实际上就是从七十年代、六十年代末吧,把这个二版教材,《内经讲义》概论部分抽出来,又加以充实,作为一个《中医基础理论》课,所以《中医基础理论》课,基本理论是从《内经》里来的。当然作为这门课程,它又补充了一些后世的东西,所以《中医基础理论》一些个内容,和《内经》里头有些内容,它本来就是一致的,只不过我们在讲的时候,需要从《内经》的角度来讲,或者说我们是作为后期提高课来讲这些内容。

关于脏像、诊法、病机、经络,这些具体的内容,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讲了。以后咱们学习的时候要学到。大家可以自己参考一下教材。

医学的基础
再有就是医学的基础,第一个不是医学的理论吗?第二讲医学的基础。医学基础才是从这些方面讲的。就是从我们《黄帝内经》这个学术的产生,理论体系结构的产生,它有医学基础,医学的基础,基础是什么?是从哲学、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社会学等等这些方面,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其他相关学科。这些都是作为医学基础存在的。如果没有那些其他相关学科,《黄帝内经》也不可能产生。或者即使有些医学著作出来,也不可能有这样伟大的成就。所以作为医学基础。

第一点要提出的就是哲学问题。《黄帝内经》里面哲学的观点是非常多的。当然大家知道的有精气学说。古代的哲学观念之一,有阴阳学说,有五行学说,这都是古代的一些哲学思想,在《内经》里普遍被采用的。换句话说,没有这样一个丰富的、比较系统的哲学作为基础的话,这医学理论它不可能那么高明。那是一个医学基础的问题。还有天文历法、地理气象这些,咱们下边在讲理论体系形成的时候还要涉及到。那么它在《内经》里面,都把它引进过来。但是《黄帝内经》引用这些内容的时候,它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作为说理,把天文历法这些知识,引用到医学里边来了。用来说明我们医学当中的问题,说明人体的心里、病理问题,说明我应该怎么样治疗,预防的问题。历法、地理、气象,这些古代的科学知识,都在《黄帝内经》理论里边,有相当多的反映,同时又把它结合到医学理论里边来使用。还有数学、还有社会学,包括教育军事、民俗、语言、文学等各个方面,都用到这《黄帝内经》里边使用的,都把它引用到医学里边来使用。

我们教材里边还在13页归纳了一下,就是《内经》学术体系,比如从医学理论,医学基础,这样几方面,做了一个归纳,划了一个表格。这就是我简单的给大家说一下,《内经》理论体系的结构问题。第一节,所谓体系的结构。就概括地这样介绍一下。

学术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是《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问题。《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既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作为基础,又与古代的人文自然学科的知识的渗透,特别是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分不开的。作为学术体系的形成的第一点,咱们毕竟是医学的著作,所以第一个,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1 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作为《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的第一点,是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这里边我们按教材的顺序来看,

解剖学基础。医学的产生,《黄帝内经》理论的产生,学术体系结构的形成,解剖同样是一个基础的东西。虽然我们在医学,中医学发展过程当中,解剖不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就其最初的那个阶段,就其形成产生的那个阶段,是离不开解剖,或者说离不开形态的。因此我们在这里讲的是解剖学的基础。这个解剖学的问题,在《黄帝内经》里面有明显的反映,强调解剖的问题,在《黄帝内经》里面有明显的反映。比如《灵枢。经水》篇上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脏之坚脆,腑之大小,榖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从这里看,它还是强调了解剖。同时,也是认为解剖在医学当中的重要性问题。同时,解剖的问题,它认为也是可以理解,也不是难以掌握的东西。所以它“若夫八尺之士”,当时认为人高可以有八尺。“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切循就是按摩,一边按,一边这样循,按一下,知道哪儿的骨骼大小,长短。“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解剖看一看,那么可以知道“脏之坚脆,腑之大小,榖之多少,”藏水榖多少?六腑不是藏水谷的吗?脉之长短,血脉的长短,血之清浊,人体的血有清浊之分,气又多少之别。它说这些个都有大数。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有个常规的形状。咱们教材上也说了,它说大体的解剖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在公元前那样一个时代,那时不可能用显微镜来观察,都是大体的解剖。大体的观察还是很细微的,教材上14页举出了,解剖学基础,第四行中间,说“其中消化道与食管长度之比,55.8:1.6。消化道的“消化”两字,应该改成“肠”。也就是说,其中肠道与食管长度之比,认为消化道里边,食道、胃,那都应该算消化道。实际上这里说的,那是肠道与食管长度之比。是55.8:1.6。也就是说,肠道的总长是55.8尺,食道,从咽到胃上口这段,长度是1.6尺。当然这是古代的度量衡。我们是讲的比例问题。它这个比例是和现代解剖学的比例,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按55.8:1.6,近似于35:1。而现在解剖学度对这个长度认为大约是34:1。这个长度是从哪看到的呢?在《内经》里头,从《灵枢。肠胃》篇和《平人绝榖》篇,都有这个关于这个解剖的大体数额的记载。

你看,我给你说一下《肠胃》篇,关于这个长度的记载。《肠胃》篇说,从咽到胃,实际上这是食道嘛。是一尺六寸,也就是1.6尺。然后他说,“胃长二尺六寸”,说小肠的长度是三丈二尺,也就是32尺。回肠是两丈一尺。广肠是二尺八寸。都是以尺计。这样的话,你看,总加起来,55.8。也就是说小肠、回肠、广肠,整个肠管,肠道的长度是55.8尺。胃是多少呢?《肠胃》篇说,“咽至胃是一尺六寸”,所以我们这教材上说55.8:1.6。就是按着《灵枢。肠胃》篇所记载的长度这么算下来的。所以我说这个消化道与食道之比,应该是肠道与食道之比。《平人绝榖》篇也有这样的记载。我们教材上也说了,中医学直观解剖方法,在后来使用过程当中就不行了。因为古代的内容,那种历史条件,其他学科的发展的水平,你要才解剖角度来去考虑医学问题,有时候是行不通的。于是乎就求助于理性的思辨,从而使中医学走上了“精于气化,略与形质”这样一个独特的发展道路。确实是,我们中医先生们看病的时候,看没看到解剖,看到了,但是他更想到的是其他方面的问题,是整个功能的问题,人体的气化的问题。ds但是从医学理论产生来说,从《内经》学术体系形成来说,解剖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
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

学术体系形成,或者说是医学实践的观察与验证的第二个方面,是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这个生命现象的观察,既有医学的观察也有生活的观察。生命现象,人们可以看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咱们教材也举例了,《灵枢经》的最简单的东西,它说夏天人就出汗,人出汗的时候尿就少。天冷的时候人就没汗。没汗的时候尿就多。那他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很密切,冷热对水液的代谢影响非常大。这些问题在《灵枢经》里,都有明确记载。

同样这是从生活现象上,也可以观察得到的。再有生活现象当中,比如有人一生气,眼睛瞪起来,眼睛就红了,头就发晕了。当然也有人以生气就两胁发胀,那么它就都和肝和怒联系起来了。从肝和目也联系起来了。是吧?从肝可以引起眩晕,引起两胁胀满,都可以联系起来。所以从生命现象的观察当中,也是医学理论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把客观上的一些现象的观察,教材上还举例了,比如人一受了寒,鼻子不透气了,流清鼻涕了,又咳嗽了,咳嗽了就怕冷了,他就把肺和皮毛、肺和鼻等等,他就一系列的联系起来。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积累的经验很多了,认识很多了,逐渐地上升为理论,这也是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教材14页,关于这个问题的一段的下边讲,把这些系统的有序的观察,再经过理性的思维,进而整合为脏象学说中的各种功能模型。脏象学说中肝模型,或者叫肝系统,作为肝系统就不单纯是解剖的肝系统,那肯定不是。解剖的肝系统肯定说眼睛红了,是跟解剖的肝系统有关,不好那么讲。但是从中医理论来说,从我们《内经》学术体系来说,就是这样联系起来。上升为理论,而形成为脏象学说。这是第二个方面,从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
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这是更重要的。这是有意识的观察,通过医疗实践的观察,更把一般的医学的知识,给它逐渐上升到理论上面来,形成了理论。甚至于,或者说发展成为学术体系。这个过程呢,当然是相当长的一个过程,是经过反复的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一个长期的观察的过程。但是这样的形成的理论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它有广泛的实践基础。或者说众多的长期的实践观察的基础。所以咱们教材上也说到了,这样就造就了中医学经验知识与理论的客观真实性。这客观真实表现,当然咱们教材也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说《素问。玉机真脏论》讲过这样的话,说人在有病的状态下,很多情况都可以是危险的,很多情况都是可以恢复的,但是这里举的例子,说“五实死,五虚死。”同时在一个病人身上,见到五种实性的症状,这个很危险,换句话说,因为五脏都被实邪充斥了。这个病是很难治愈的。所以它说“五实死”。当然《内经》所说的“死”,无非是难治而已。难愈,难以痊愈。并不是一定理解为就得死,活不了。不好这么讲。也不是我现在这么说,古代的医学家也曾经说过,《经》言其必死,其实治疗得法,有可生者,是这么回事,只不过说其难治而已。教材没具体说哪种五实,“五实”就是五脏皆实,“五虚”就是五脏皆虚。肝心脾肺肾五脏,都被邪气充斥,那么这个证很难治。肝心脾肺肾五脏之气的都已经很衰弱,这个病也难治。因而说,“五实死,五虚死”。

但是后来紧接着就是“其实有可生者”,自己就说了,《内经》里就说“有可生者”,为什么可生呢?它说实证是“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身上出汗了,大便通畅了,尽管是五实证,可能可以活,这是他实践中观察来的。那么如果上升到理论上,也可以。实证如果出汗了,起码要表实的出汗,邪气就从汗解了。如果是里实的,大便通畅了,“得后利”嘛,大便通畅了,里实邪也可以排除了。所以表邪汗解里实大便通,那么也就是说,邪有去路,这个时候,尽管是五实证,也可以恢复。另外,五虚证怎么才能活呢?说是“浆粥入胃,注泄止,则虚者活”。浆粥入胃,人能够吃下点东西,浆粥之类好消化的东西,到了胃里头,这怎么样?可以补胃气。胃是后天之本,是五脏六腑之大源,这是正气有来源了。注泄止,本来五虚当中有一个泄泻不止,泄泻不止正气大虚,那越来越虚的话,这是难治的。但是浆粥入胃,能够饮食,能够吃点东西,水榖精微有化源了,同时呢,泄泻也止了,不再消耗了,所以这个五虚证也可以好。也可以恢复所以说,“其实有可生者”。浆粥入胃,注泄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这些个,既是理论问题,又明显的它是从实践观察中得来的。医生长年看病,长气的看病,大家来研究出来的。观察都有这种现象。好,说这样的话,就可以活,那样的就很难活。又是理论问题,对不对?五实,五脏皆实,五虚,五脏皆虚,当然难治。如果是邪有出路,或者说虚证正气可以恢复,正气可以保留,或者正气可以恢复,那样的话生命就又保住了。这本身又是理论问题。同样的,我们在临床看病的时候,各位不也得这样,实证,你得想办法,让实邪有出路才行。虚证,得想办法让那个气血虚,哪一脏之虚,让它气虚得逐渐恢复起来,那我们才能治得愈。所以它又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我们说《内经》学术体系形成第一点,是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就是用这样一些例子,来说明这样一个观点。

2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哲学思想,我刚才说了,在中国古代,在《内经》形成的时代,中国的哲学当中,有精气说,五行说,阴阳说,还有一些道家的理论,这都是作为哲学的思想,在中国存在。同时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思想,都对于我们《黄帝内经》的形成,或者说,都对医学理论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阴阳五行,你看看2咱们《内经》里哪几篇没有,几乎所有的篇章里都有这个问题。用阴阳五行作为一种指导。作为哲学思想的指导。当然,它又把一些阴阳五行的内容,直接引用到医学本身里来。不单纯是个哲学思想指导的问题。如果单纯是个哲学指导的问题,那我们现在可以抛开它,因为现在的哲学肯定比古代哲学先进,我们干脆用现在的这个思想好了,可是不行,因为在《内经》时代,它既把它作为哲学思想来使用,又把它作为医学理论的具体内容,你说肝阴肝阳,心阴心阳,它就不是单纯的哲学问题,有没有哲学问题在这里呢?它也有。它也有阴阳的关系问题,但是它又是医学的具体问题,那你说现在不用肝阴肝阳,不用肾阴肾阳,你换个什么词来说,换个词并不解决问题。不是换词的问题。所以古代的这些哲学思想,对我们医学理论的形成,对我们《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影响非常大。而且它直接渗透到医学具体内容来了。咱们教材上分成这样几项来讲的。关于哲学思想影响问题,

观像明理和思维模式化。

这个理是指的功能、作用、运动形式,也就是所说的功能性的原则。应用古代的这些思想,导致了我们中医理论,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比如说脏象学说的创见,那就是从观像明理,作为主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观察这种像,外像,表现,来推断它的理是什么?所谓观像明理嘛。看看人的面色,想想这个面色跟血脉有关系,然后又联系得到和心脏有关系,说心之华在面,等等。所以脏象理论的产生和它的形成,就和观像明理的这种思维方式,非常密切,没有那种哲学上的思维方式,就产生不出来这样的一个脏象学说的理论。当然,脏象的理论的产生也绝非是短期内形成的。它是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生活实际,治疗方面的观察,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方面的观察,逐渐积累,逐渐的去粗取精,修正完善,才形成了这样一个理论和脏象学说。而且这脏象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因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所以也可以广而论之,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脏象,说为核心是什么呢?无非说它很重要,很重要还不算,而且它这种理论是要渗透到所有的理论的全部去,那才叫做核心,渗透不到全部去,只管一块,那不叫核心。你看,我们中医理论,哪个部分不含脏象,没有不含脏象的。脏象本身就包含着经络。离开了脏象和经络,你说谈什么问题?谈诊断?诊断又怎么个诊法?诊断要有个部位、病性诊断等等,那部位首先定在哪?是脏?是腑?是经?是脉?是络?是气?是血?是津?是液?气血津液也是脏象的内容。我说诊断离不开,诊断离不开你当然治疗也离不开,治疗是随着诊断走的。对不对?脏象经络主要是谈生理的问题,那跟你养生又离不开了,你养生不是保持自己的生理方面的正常吗?才有防病的可能。所以不管是生理、病理、诊断,乃至于治疗、预防,全部的中医理论,就离不开脏象,因此说,脏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广而论之,也可以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是非常重要的。而它的形成就是和古代的这种观像明理的思维模式分不开的。
辨证思维。

辨证思维最突出的,我们说还是《周易》,是最突出、最系统、最丰富、最珍贵的。这是《周易》的一种思维模式。也是影响《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具体的又分成了整体思维,你说整体思维大家很习惯了,因为我们《内经》理论当中,考虑什么问题都很少说局部就是局部,它在看局部的时候往往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这个局部的。所以整体思维,是我们所谈到的天地人三才,观察问题的时候把天地人联系起来,不单是把这个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同时要把天地人、外环境,包括社会,都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个具体问题。医生临床去看病,看到那个病人,你要看到这个病人的局部的症状,又要想到他的全身的气血阴阳,还要想到他的周围的社会环境。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他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同时还要考虑到自然环境是春夏秋冬,是中国的南方北方,地域环境,所以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所以才有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不都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吗?而且这个特色,那就是一个整体思想,或者整体思维在那里起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辨证思维里,第一条要提出来的,影响《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就是整体思维。从整体进度来认识问题。
变异思维。

变异就是变化,《周易》很重视,《周易》讲的都是在变,各种爻,各种寡,那是在不断地变化,讨论的是变化的问题,研究的是变化的规律。所以教材上也引到了《系辞上》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就是卦象之间的变化,可以用它来反应自然,以及人事的变化,及其规律。教材上也引《玉机真脏论》上就是讲人体生命是怎么样的呢?它是要变动的,说是“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举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反应什么?就是反应在那里变化嘛!一切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的。这是《内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周易》的基本观点。健运不息。只有运动不息才是正常的。对人体来说,《玉机真脏论》上说“神转不回”,神是什么?神是气血、是精神,是人体的气机,血气者人之神,也可以说是气血,也可以说是气机,也可以说是神机,都可以,那个神。气机、气血、神机,它都是在有规律地正常的运转当中,神,转是正常的运动,有规律的运行。回,就是逆,逆行的。说“神转不回”。神是应该正常的有规律的运行的,而不能逆行,不能逆乱。“回则不转”逆乱了,当然不能正常运行了,“乃失其机”,其机,生命之机,气血之机,神机,都可失掉,失掉生命就完结了。所以它把运动、把变化看成是正常的,因此我们中医在看病,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是要变化药品数据的去看,所以千里之外传个真来,说我有什么症状,你给我开个方。这个方有时候开不好,慢性病还可以开个方,急性病你开得了吗?开完了到那儿,方子过去它又变了。它不断的运动变化。说是运动变化,从运动变化当中来观察事物,来观察生命运动。这又是一个《内经》的特点。中医的特点,这个特点的产生,同样是受古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成思维。

相成思维是说的相反相成。因为相反所以相成。不要认为是相反就是破的,就是坏的。没有相反就没有相成。阴阳对立,阴阳相合。没有这阴阳的对立,就没有阴阳的统一。换句话说,没有阴就没有阳,它不对立了,不对立不就没有了吗?五行生克也是,没有生不行,没有克也不行。生克制化,是个统一协调的,缺一不可的,这叫相成思维,相反相成。这也是古时候的哲学思想的一个特点,而这个特点又很明显地影响到我们医学理论的产生。影响到《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
所以这个古时候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第二个重要的方面。

2 古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渗透
其他学科的,比如天文历法,《内经》里不少的地方,是用了天文历法的问题,包括星座的运行、日运行,夜运行,一天运行多少度,日夜之间是什么比例。这都很清楚。一年三百六十五度,这是日的运行。日行一度,这是太阳一天行一度。月亮呢,行得快,说一天行十三度而又奇,十三度要多一些,所以这些都是关于天体的问题。又说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星,北斗七星怎么运转?斗柄指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节气,这《内经》里头记载得很清楚的问题,而且因为斗柄所指,所说明不同的节气。气候有关有些什么变化?

再有呢,教材18页上头第一行,中国古代的历法,主要实行的是四分历。它是以一个回归年,为365.25日。主要是因为是这种历法,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正是因为一年它有个四分之一日,所以把它又叫做四分历。四分历不是别的,是说这种历法,把一年当中三百六十五天完了,还余下四分之一日。这叫四分历。所以在我们《内经》里,或者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使用的历法,既有阳,所谓太阳历,又有太阴历,就是阳历,阴历,阴历就是月亮,月亮为太阴,日为太阳嘛。所以既有按太阳记历的,也有用太阴来记历的,阴 历阳历我们都用了,比如有些历绝对是阳历的,说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那就是按太阳, 每年按阳历算就对了。在《内经》里还有个特殊的历法,叫五运六气历。这是《内经》里记载的,研究五运六气作为一种历法来看待。

还有地理学,气象学,对于《内经》理论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就不细讲了,大家可以自己参考一下教材。

所以我们古代时候,用了太阴历,也用了太阳历,但是在我们教材也提到了,古代的历法主要实行的是四分历。也就是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来计算的。那记载的是很细的。在《素问。六节脏象论》记载的。日行多少度,月行多少度,其中怎么闰月?讲得是很细的。它为什么在《内经》里来讲呢?跟医学有关系呀,跟人体生理、病理、治疗都很有影响的。

再有,就是地理学。在医学上,中国古代地理是分为九州,大家熟悉了,同时又看到中国的地理特点,西北敌视高,天气也寒冷,东南地势低,气候温和。这样的一个地理特点,气候特点,就运行人体的生理,同时,也影响了人体的病理,这样的话,就影响,或者说,就决定着南方、北方治病,就不应该完全一样。这是地理学。《内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这方面对于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教材上将来还要讲到的,有个《素问。异法方宜论》,异法就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治法。方宜,五方不同,各有所宜。东西南北中五方,治疗上各有所宜。为什么?就是因为方位不同,所以治疗有特殊的方法。各自有各自的方法。这是地理学的影响。

气象的问题,特别表现在五运六气上。五运六气学说讨论的很重要的是讨论气象,气象医学,根据气象的变化,推测应该怎么治病。比如说今年是2003年,现在是属于春季,还没到夏季,如果这个节气闹病,或者外感病,我们就应该考虑到今年的气象特点。气象什么特点?今年是癸未年,戊癸为化火,按运是火运不济;未,这个丑未属土,太阴湿土司天,今年上半年是湿气盛,温度不够高,因此今年如果外感病的话,你要想预防它,除了用一般的预防之外,必须要有去湿的药,相对有一些温散的药,这才是今年预防,乃至于治疗的一些措施,这就是按五运六气学来考虑的话,应该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不是凡是感冒就银翘散,流行性感冒来了,全是板蓝根,那就不叫理论问题,那就是个经验问题了。

[完/45:48]




欢迎光临 黄帝内经 (https://huangdineij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