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标题: 饮食滋味第十三章(3):心包病是个什么病 [打印本页]

作者: 宋利    时间: 2019-8-26 18:08
标题: 饮食滋味第十三章(3):心包病是个什么病
大家好,这里是黄帝内经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徐文兵老师讲解饮食滋味第十三章(3):心包病是个什么病.

第一:心包病的表现:亢奋,悲、哀等负面情绪持续时间长:如果是心包实证的话,它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情绪的波动。
关于心包病,《辅行诀》是这样说的:“心胞气实者,受外邪之动也。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善笑不休。虚则血气少,善悲,久不已,发癫仆。”
如果是心包实证的话,它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情绪的波动。(“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这句话里面说到的心,指的是心包,而前面所讲的心,指的是心神)。

第二:患有心包实证的人,一般都容易脸红心跳。
患有心包实证的人,一般都容易脸红心跳。他们容易出汗,而且有的人会长时间出现亢奋的情绪,比如喜笑或者是激动等。

第三:如果人患有心包虚证,就会面色无华,容易出现悲和哀等负面、阴性的情绪,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
如果人患有心包虚证,就会面色无华,容易出现悲和哀等负面、阴性的情绪,而且会持续很长时间,还有,心包气虚的人还容易出现突然晕倒,站不起来的症状。

第四:如果一味地沉浸在悲痛当中,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心气很虚。
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亲去世了之后,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志,就叫孝。而且,父亲去世后,儿子还必须得在他父亲的墓地边儿搭一个棚子,在那儿守三年的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并不能说明孝。死者长已矣,生者且高歌,把该走的过场走完,让逝者入土为安就可以了。如果一味地沉浸在悲痛当中,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心气很虚。

第五:小泻心包汤:开水冲泡,泡完之后快速取汤服下:在中医眼里,心包比心要靠外,心包在表。因此泻心包的汤,煎的时间一定不能太久。
在中医眼里,心包比心要靠外,心包在表。因此泻心包的汤,煎的时间一定不能太久,所以就要采用饮的方式。开水冲泡,泡完之后快速取汤服下(就跟现在泡茶一样)。所以小泻心包汤,其实应该叫小泻心饮。

第六:如果肺里面有实热的话,就可以用黄芩来清肺热,效果特别好。
小泻心饮里面用到了黄连(黄连特别苦,一味药可以顶两味药),苦味儿的,是君药。
这个方子没有臣药,但是有两味佐药—黄芩和大黄。黄芩和大黄都偏咸,入肺,特别是黄芩。如果肺里面有实热的话,就可以用黄芩来清肺热,效果特别好。

第七:黄芩这味药,既入肺,也入心。
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在黄芩条下记载了一大篇,因为李时珍说自己“少时犯戒”(他所犯的是色戒)。
犯色戒的结果就是他最后出现了低烧、咳嗽的症状—一到晚上就低烧,而且还不停地咳嗽。然后身体就一天一天变得消瘦,这是个劳损病啊。怎么治?最后救李时珍的是一味药—黄芩。用黄芩煎汤服下,喝完之后,低烧和咳嗽的症状就消失了。所以他打心眼儿里感激这个黄芩,对黄芩的记录也就特别多。黄芩这味药,既入肺,也入心。
大黄是一种泻下的药,泻肺和大肠。也是一种咸味儿的、偏寒的药,但是它也入心。所以小泻心包汤的服用方法,只需要把黄连、黄芩、大黄这三味药,用开水泡一顿饭的工夫(差不多是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然后把渣滓捞出来,把汤服下就可以了。

第八:大泻心包汤:专治心律不齐、舌上长疮等症状:心律不齐在中医里叫怔忡,怔是愣怔,突然停跳;忡是突然启动。
关于大泻心汤的适用症状,《辅行诀》里载其“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满,口中苦,舌上生疮,面赤如新妆,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就是说身体上部有虚火,但是肚脐周围又有点儿凉的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是: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在中医里叫怔忡,怔是愣怔,突然停跳;忡是突然启动。

第九:如果有小孩子急性出血,比如鼻衄,我们一般会用一点儿白茅根。
心包气特别实的人,会出现怔忡的症状,而且还会舌上生疮(我们常说的“口舌生疮”的依据就在这儿),脸红得就像刚抹完腮红似的(面赤如新妆,意思是脸红得跟新化了妆一样)。特别是在心包热的时候,还会出现动血(血会往心脏的位置流,影响心神,会迫血妄行,造成人急性出血的现象)。而且在鼻子、眼睛、口、舌还会出现衄血(一种非外伤所致的,某些部位的外部出血症)的现象。
我治疗过的一位患者就是舌衄,他的舌头当时一个劲儿地往外渗血,这是因为心火过于旺盛而导致的。
大泻心包汤在小泻心包汤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泻肝的药—一点点炮姜,还加了一些芍药。
如果我们身边有人急性出血该怎么办呢?如果有小孩子急性出血,比如鼻衄,我们一般会用一点儿白茅根,用水去煮,然后喝下煮好的白茅根汤,这样治疗鼻子出血的效果比较好。

第十:藕汁的止血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吃藕的方式,来治疗这种鼻子出血的情况,因为藕汁的止血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是由于这些药都特别凉,所以一定要先正确判断患者是实热证,才可以服用。

第十一:小补心包汤:专治打空嗝,沉浸在负面情绪出不来的症状:泣比哭所表达的感情要更悲伤,所以泣的人看起来会更可怜,更容易让人怀有同情之心。
对于那种沉浸在某种负面的情绪中久久出不来的人,我们就要用到小补心包汤了。
《辅行诀》是这样说的:“治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躁,汗自出,气噫,不欲食,脉时结者方。”
就是说这一类患者通常血气虚少,常常无缘无故地就哭了,而且这种哭不是有声地哭,而是默默地泣。
哭和泣有什么区别?哭是有声音的,比如号啕大哭;而泣是无声的,是在那儿滴滴答答流眼泪,比如泣不成声。而且泣比哭所表达的感情要更悲伤,所以泣的人看起来会更可怜,更容易让人怀有同情之心。

第十二:总打空嗝的人是伤心了,不是伤胃了,吃饱了打的嗝才跟胃有关。
而且这些人多会出现打空嗝(就是没吃饱饭,还总打嗝)的情况。后来,《伤寒杂病论》发展出一个方子叫旋覆代赭汤,用于治疗“心下痞鞕,噫气不除”的症状(噫:心里特别空虚的那种感觉。噫气:打空嗝)。就是说患者会不停地打空嗝。总打空嗝的人是伤心了,不是伤胃了,吃饱了打的嗝才跟胃有关。

第十三:中医里有句话叫“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对于这些需要补心包的人,我们就要用到小补心包汤了。小补心包汤里面包括旋覆花和代赭石(代赭石是咸味儿的,是一种矿物药,但是用之前先要把它烧红了,然后用醋淬一下,收一下心),这两味药都是咸味儿的。
对于旋覆花这味药,张锡纯(张锡纯先生是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泰斗。而且他对中医的理解,完全是靠自己悟出来的)先生有过特别精辟的论述。张锡纯先生是谁呀?是我母亲的师爷。我母亲的师父马衡枢老师,就是跟从张锡纯先生学的中医。
中医里有句话叫“诸花皆升,旋覆独降”。就是说所有的花,都是往上走的,比如荷花、玫瑰花、菊花……只有旋覆花是往下沉降的。而且按照《伊尹汤液经》里面的说法来看,旋覆花的味道应该跟栝楼和薤白是一样的,是咸味儿的。

第十四:现在药房里有一种药叫淡竹叶,但是跟竹叶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张锡纯先生在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论述旋覆花的文字里面说:“我行医发现,在盐碱地里面长的旋覆花效果最好。”
张锡纯先生是靠静坐通神的人,他在书里讲到了如何去静坐,如何内视,如何反观……
有了旋覆花、代赭石这两味君臣之药,再用一个泻心的药—竹叶(反佐的药)。
现在药房里有一种药叫淡竹叶,但是跟竹叶根本不是一回事儿。淡竹叶什么味道?淡味儿的,甘淡味儿,跟茯苓一样,它具有利尿的作用;而竹叶是苦味儿的,是可以泻心火的,用于治疗很多急性的感染病,比如红肿、热痛、烧灼,包括一些尿路的感染。

第十五:《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有句话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人的这种急性、红肿热疼的感染症状都是心火过旺所致。
过去的穷人,如果有谁患了急性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的疾病,就会从扫院子用的那种竹子做的大扫帚上面,揪几把竹叶,拿回家去用水煮一煮,然后喝掉,就可以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里有句话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人的这种急性、红肿热疼的感染症状都是心火过旺所致。那么怎么来泻心火呢?这就需要用一些苦味儿的药了,所以竹叶刚好可以用来反佐。
豆豉是咸味儿的,臣药。最后再用一个酸味儿的药—山茱萸收一下。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人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就要泡一个黑色的东西—山茱萸,山茱萸是酸味儿的。“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第十六:大补心包汤:专治重度厌食症等病:没有心气儿哪来的食欲啊。
大补心包汤又是用来治什么的呢?《辅行诀》里是这么说的:“治心中虚烦,懊憹不发,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涎,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就是说用于治疗极度的厌食症。有的人明明饿得像干柴一样,但还是不想吃东西。这是因为没有心气儿,没有心气儿哪来的食欲啊。

第十七:患有厌食症的人总打嗝儿,心口觉得堵得慌,而且因为心口堵,还会总往上漾口水,干呕。
患有厌食症的人总打嗝儿,心口觉得堵得慌,而且因为心口堵,还会总往上漾口水,干呕。他们会觉得所吃的东西没有任何滋味儿,而且平时动不动就会觉得心烦。
大补心包汤是治疗厌食症最好的方子,它是在小补心包汤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补脾胃的、甜味儿的药—党参(《伊尹汤液经》《伤寒杂病论》《辅行诀》里面说的人参,都指的是党参,都是甜味儿的)、炙甘草(就是用蜜把甘草炒了一下)和干姜。所以这个方子既可以补心气,还可以补脾胃之气。





欢迎光临 黄帝内经 (https://huangdineij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