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标题: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内科的物理疗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纪永臣    时间: 2019-7-25 16:28
标题: 第三章 第二节 中医内科的物理疗法
一、伏羲是中医内科的始祖
1、伏羲是历史上第二位中医始祖
伏羲是女娲之后第二位被尊为中医始祖的医圣。伏羲之前的时代还处于比较松散的社会环境之中,氏族之间主要依靠一些重要产品交换维系,并没有明确的归属关系。
伏羲氏族通过在医学、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形成一个非常强势的部落;通过婚嫁形式完成了由母系社会向伏羲氏族社会的转变,而伏羲氏族可以比母系氏族具有更多的人群;通过氏族之间的通婚形成血缘连襟的综合氏族联盟。伏羲氏族借助强大的氏族实力和氏族联盟体的力量,通过征服与文化的力量形成对其他氏族的统领地位,由此产生了最初的“王”的概念。这也是伏羲被尊为“百王之先”的缘由所在。
2、伏羲对中医的贡献
伏羲对中医的贡献颇多,包括完成了人体结构的初步认识,构建了五脏六腑概念;建立食药同源体系,开发了以盐为主的五味食药疗法;发明九针及针灸之法,开创了中医内科物理疗法;倡导异姓通婚,实现优生优育等等。
3、伏羲时代始于何时
伏羲时代始于距今2万年前。
伏羲氏族的自伏羲起一直为古代中国社会的王者,直到1.3万年前的那次世界生物大灭绝失去对其他氏族的“统治”,期间长达数千年。我们所津津乐道的人皇伏羲功绩,也是整个伏羲时代所有功绩的汇总,并非伏羲一个人创造。
二、伏羲时代完成了人体结构的定义和解剖
1、有关伏羲是五行八卦传说的校正
现在有关伏羲的传说中,有伏羲发明八卦或者五行之说,我们认为有些偏失。我们在《中国史前史研究概论》里曾经论述过,伏羲时代处于人文初始阶段,八卦推算没有需求、也没有文字和数学基础,所谓的八卦应该是十进制的河图。至于“五行相克相生”机制是一个百工技艺的逻辑系统,伏羲时代绝无出现的可能。所谓的伏羲发明八卦可能是伏羲发明人体五脏六腑学说的误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是伏羲发明了五脏六腑学说,这与伏羲是中医鼻祖相符,也与伏羲发明烹饪相符。同时伏羲进行人体解剖、对人体各个器官进行冠名,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完成、并能够做到的事情。
2、伏羲时代完成了人体结构的定义和解剖
我们研究中医起源与发展史,其着眼点首先是追求事物的源头。从现代生理学原理可知,人体构成及器官的定义与命名前提是人体解剖。如果伏羲时代就已经完成了人体构成及器官的定义和命名,而且这个人体结构体系及器官的名称的准确程度与现代解剖学基本相符,说明伏羲时代的人体解剖水平已经具备相当水准。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伏羲时代完成了人体结构的定义。我们现代所熟知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的定义和冠名均源于此时。
3、汉文帝时期对人体解剖的记录
关于中医解剖学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早已经融入到生活常识和临床技艺之中。远古时期很少发现完整的人体解剖方面的记载,直到汉文帝时期才由仓公进行一次完整的汇编,有兴趣的现代解剖学的学者可以对比研究一下。
以下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关于人体解剖的详细内容:
    上池祕术,长桑所传。始候赵简,知梦钧天。言占虢嗣,尸蹶起焉。仓公赎罪,阳庆推贤。效验多状,式具于篇。正义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尺,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回肠大四寸,径一寸半,长二丈二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广肠大八寸,径二寸半,长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肠胃凡长五账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肠胃长短受水穀之数也。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血温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魂魄。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主藏志。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十四两,纡曲屈申,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回积十六曲,盛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肠重三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半,当齐,右回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脣至齿长九分。齿已後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也。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咽门重十两,广二寸半,至胃长一尺六寸。喉咙重十二两,广二寸,长一尺二寸九节。肛门重十二两,大八寸,径二寸太半,长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阴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两足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也,此所谓十二经脉长短之数也。寸口,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周於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於手太阴。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故法於寸口也。
肺气通於鼻,鼻和则知臭香矣。肝气通於目,目和则知白黑矣。脾气通於口,口和则知穀味矣。心气通於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於耳,耳和则闻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九窍不通;六府不和,则留为痈也。
    三、改变饮食结构的药食同源疗法
1、药食同源概念和内涵
药食同源一是指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药食同源二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时代不同、药食同源的内涵也不同,早期的药食同源单指药物的发现与演变过程。当药物经历一定时间演化之后,可能成为食物;早期的食物经过时间积累之后也可能发现其特定的药物价值。中医的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互通的。
2、药食同源由伏羲的食物烹饪开始
在有关伏羲的功绩中食物烹饪是比较重要和确定的。伏羲时代的食物烹饪还处于初级阶段,所谓的烹饪就是增加五味,特别是盐的食用更具有革命性的变革。
如果我们用现代医学分析五味对人体的作用,就可以发现酸、甜、苦、辣、咸都可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系统功能的功效,具备药用价值。而盐的食用对增加胃液酸度、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当这些药物食用频率成为日常后,大家就把他们归为食物了。
历史上伏羲的“都城”在今天的晋南一带,那有最古老的盐矿,这就为伏羲时代盐的食用奠定了物质基础。虽然运城人言之凿凿说尧舜开发了盐的价值,但尧舜之前的颛顼时代已经开始利用海盐。所以要知道是谁开发了盐的价值,还要从食物烹饪说起。
因此药食同源始于伏羲时代,其中盐是最早的“中药(有别于中草药)”,但这类中药的药性属于良药,即是食物、也是药物。
3、神农尝百草是另一种药食同源
在中医的历史上,许多人认为药食同源始于神农尝百草。但神农尝百草的目的是寻找食物,查找和记录有毒的“百草”是为了防止误食而中毒。但神农氏炎帝利用了有毒“百草”的某些特性,去治理某些疾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
神农尝百草时代的药食同源,是指中药的发现过程源于食物的不同特性,良性即为食物、毒性即为药物。
4、药膳养生学的出现
我们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发现有关药膳的论述,但药膳养生从中医学中脱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学问?是从夏商周时代开启。
根据《周礼•天官冢宰 》 的记载,周朝时期开始设立独立于“疾医”的“食医”,专门负责天子的饮食配置与药膳养生。其主要内容如下: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春时,羹齐□夏时,酱齐□秋时,饮齐□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蓏。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5、药膳发展演变成中医养生学
药膳后来被无限放大,发展成为繁杂的养生食品和保健品体系,构成中医养生学的三大核心之一。但养生食品和保健品的作用还是相对有限的,其作用主要是防,治疗的效果不大。
四、中医最早的治疗手段是针灸
1、针灸是中医最早的治疗手段
虽然我们说中医源于接生婆、还在医食同源上花费许多口舌,但他们都属于预防性和自愈性手段。中医真正治疗手段始于针灸,也可以说中医最早的治疗手段就是针灸。
针灸疗法包括热灸和针刺两种,其中热灸疗法早于针刺疗法,不一定是伏羲所发明;而针刺疗法应该始于伏羲时代,这其原因既有伏羲制九针的传说,也有中医发展自身的逻辑规律做为依据。
2、伏羲发明了针刺疗法及经络系统
伏羲所发明的针刺疗法包括针具、穴位和经络系统。
(1)穴位
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以骨缝居多。
(2)经络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是一个虚拟的系统,是针灸疗法的线路图。
(3)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属于中医物理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人体内部主要生理系统功能,对于治理和预防人体功能性疾病具有较好效果,尤其对治未病效果更佳。
但针灸疗法毕竟是人类初级治疗手段,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此不要过分强调针灸疗法的神奇疗效。现代有些中医从业者习惯用古方、秘方炫耀其神奇效果,其实越是古方或者疗法,说明已经被先人放弃了,不一定有什么神奇之处。
3、雷公《灵枢》与针灸疗法
雷公编制《黄帝内经》的前提是伏羲针灸疗法、炎帝中药疗法基本完善,通过运用阴阳五行之法对人体病症进行分析梳理,然后运用适合的治理手段。这样可以提高疾病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科学规范的临床方案。其中《素问》是以中药为治理手段的临床医疗方案,《灵枢》是以针灸为治理手段的临床医疗方案。
因此《灵枢》是伏羲针灸之法的发展,其核心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诊断其病症,然后再运用合适的针灸之法进行治疗。
4、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社会的认知)。
《针灸甲乙经》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为晋朝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针灸甲乙经》也属于汉文帝倡导病理学研究的延续。在西汉中晚期已经完成《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的整理出版之后。东汉晚期又有张仲景研究《伤寒杂病论》,王叔和研究《脉经》,那皇甫谧研究《针灸甲乙经》也属于正常,这是对《灵枢》的进一步发展。
至于《针灸甲乙经》以后针灸成果,已经有史可查不再论述。
五、中医内科物理疗法综述
根据现代医学学科分类方法,伏羲时代的中医学成果主要集中在改变饮食,或者通过热灸、针刺等物理措施,这些中医诊断方法我们归类为中医内科。
综上所述伏羲时代中医学属于中医内科,诊疗方法均为物理疗法。






欢迎光临 黄帝内经 (https://huangdineij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