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标题: 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第24、通五明 [打印本页]

作者: 宋利    时间: 2016-9-11 18:20
标题: 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第24、通五明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Ob//sid/XMTcyMDU2MDE3Mg==/v.swf[/flash]

第01: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全集相关文字
   在上一集中讲到,“通五明”中的“声明”。医学上的“通声明”,就要懂得听五脏六腑的声音。汉字的“通声音”就要领会不同的声调所表达的不同的意思。那么,老者形容与弟子们失散的孔子,究竟是“丧(一声)家犬”?还是“丧(四声)家犬”呢?

   那么当子路终于找到孔子以后,他就跟孔子说,哎呀!急死我了老师。因为子路是很率真的人,他不会说假话。所以别人说什么,他就会原样地告诉老师。如果是子贡他们就不会这么说了,比如说,说老师是一条狗的话,像子贡他们这些聪明的学生,肯定就会转换一种方式去说,刚才碰到一个老人,看见你像一只孔雀一样,他们可能会换一种方式去说。但是子路不会,子路说,有一个老人说你就像一条狗一样,就像“丧家狗”一样。当时孔子就非常幽默,孔子说,对呀!对呀!我就是。那么大家想一想,到底我就是一个“丧(一声)家狗”的人呢?还是一个“丧(四声)家狗”的人呢?这里面就非常有意思。那么“丧(一声)家狗”是什么意思呢?“丧(一声)家狗”是指的这个家里的主人,或者家里有人死了以后,最起码这个狗的主人死了以后,如果读“丧(一声)”的话,代表的是他内心的孤独,而且那种不安,被别人抛弃的那种感觉。

   如果是“丧(一声)家犬”来形容孔子,表达的是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却郁郁不得志的孤独的心境。

   “丧(四声)家犬”是什么意思呢?是被主人家踢出门的狗,就是不要的狗,那么这个狗就有可能很邋遢,很肮脏,然后无家可归,狗在江湖,狗就等于跑到江湖上去了。狗在江湖就难免有凶残、急躁、暴躁的那一面。

   读“丧(四声)家犬”是表达孔子与弟子们失散时无家可归的心境。

   读“丧(四声)家犬”的话,它的性情,以及它的表达方式,都有可能跟读“丧(一声)家犬”会很不一样。读“丧(一声)家犬”只是沉默,可能狗的那种表达方式,大家都知道,主人一旦死了,那么它就有被抛弃感,那么它可能沉默,可能悲伤,可能无助和无望,甚至有些犬,大家都知道,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假如主人死了以后,这个犬有可能自己就会慢慢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叫读“丧(一声)家犬”。所以读“丧(一声)家犬”实际上是表达了内心的那种孤独和寂寞。而读“丧(四声)家犬”就是你们谁都不要我了,谁都抛弃我了,我就在街上乱咬吧,就是这样的,所以这是很不一样的。那么通过这一个字的读音的分析,当你读成“丧(一声)家犬”和读“丧(四声)家犬”的时候,对孔子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表达。你对这个发音的理解的程度有多深,你就对这个事件的本身,它背后的真正含义有多深,你才能够把握,这个就是“声明学”。所以“声明学”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回头我还会去讲声音的表达情感的这个问题。

   第二,“因明学”。“因明”指的是“因缘法”,就是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有“果”有缘的,实际上这个是我们认识生命根本的一种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其实从他问的这一瞬间,他就已经开始试图探索,这里面的所谓的“因”和“果”的问题。就是你今天为什么会结这个果,其实一定是有“前因”的,包括疾病也是这样。

   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是在寻找和理清身体的前因后果。在中国文化里有一句话叫做“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说如果老天出现天灾人祸,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自己的所谓的“疫力”的问题,就是我们经常会讲,所谓传染病的问题。包括2003年的非典,已经使中国人又一次地感受到那种传染病带给人内心的恐惧。所谓“疫力”是什么呢?这个在中医里面,古代叫做“疫力”,它就认为是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造成了有一拨人都会得相同的疾患。这个就告诉你“天作孽,尤可活”,即便是非典那么可怕的病症,我们现在大家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吗?这就告诉你什么?就说的,你总有可能存活下,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那么“人作孽,不可活”,如果你自己拼命地糟蹋身体,当遇到天地环境出现异常的时候,有可能你自己的身体就会“首当其冲”。

   所以《从字到人》一直在强调,人要顺应生命之道,这样才不容易生疾病,才更有本钱去适应异常的外在变化。

   这个是中医里面一个很核心的东西,我们现在应该是,不要老是去求“果”,而一定要求“因”。过去讲在儒家有思想“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不要先想着,我家里要多么多么的富裕,有多么多么的好,你要先去积善。

   这样,家族就会有享不尽的福。如果是“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如果老作恶的人家,就是“必有余殃”。如果你现在老觉得自己特倒霉,特别不顺畅的话,有可能是因为你原先经常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有不恰当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性,就是任何事情一定要先求“因”,“果”是自然的结果,你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它就会长出什么样的“苗”。所以要把这个“因”抓住,这才是主要的,所以这是“五明”里面的第二明,叫“因明”。

   第三明,工巧明,指工艺学。中国文化有一个特性,就是它不管是儒、释、道、医、武,这几家它都有相通的特性,因为它都是“内学”,都是“关注人生命根本的东西”,所以它自然有相通的特性。

   这种相通其实就是指“关联”。因为儒、释、道、医、武等“内学”都重在领悟,领悟的要点即把天地万物,生理心理等等都能关联在一起。所谓“工巧明”就是把人对于天地万物的领悟用手的技艺表达出来。

   动手的能力,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现代科技”。就是“科技”,你一定要知道“事物的原理”。那么你要想知道“事物的原理”,人要“手巧”,你首先要“心明”,心要“明”,心要“巧”,你心“灵”了以后,你手才会“巧”。甚至包括学医,大家可能觉得学医,或者是学中国的传统文化,说我就学文化就可以了,我还需要学这些东西吗?当然要学。就是比如说,我还需要上科技馆吗?我还需要懂得事物的原理吗?一定要懂。一定要知道这个事物的组成,甚至我原先经常讲,其实要想明白中医,可能你在生活当中,只要明白一件事,都有可能对你明白中医都会很有帮助。

   拿现在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来打比方,就能知道如何去了解“事物的原理”,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了。

   比如说我经常会用一个“汽车”来打比方,因为现在大家都是有车一族嘛。汽车放在那,虽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缺了任何一样东西,它都开动不起来。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我们的身体里缺少任何一个零件,它都会有问题。比如说“发动机”就有点像人的“心脏”,“油箱”就有点像人的“肾精”,你如果把发动机和油箱的这个比方记住以后,你可能有些问题就很好理解。比如说为什么“心脏的病”会跟“肾病”相关,假如你“肾精”没有“油”了,你这个发动机自然就转不起来。或者是油少了,你这个发动机就有可能会突突突乱跳,就是像“早搏”。有可能突突突乱跳的时候,嘎噔又停一下,这就是“间歇”。归根到底是什么呢?你看任何问题都不要说,心脏注意心脏,一定要注意它的后备力量是不是出问题了?“肾精”那个“油”,“油箱”里的“油”是不是不多了?“精”是不是不够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一谈到“胆经”,我们都知道“胆主生发”。中医里面它讲胆是主生发的,这个生发在这个汽车上怎么表现呢?这个“生发”就有点像“点火器”,就是你如果把它打着了,打着的那一瞬间,就是我们中医里说的那一句话,叫“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是所有的脏器,因为人有十二个脏器,另外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的生发。那么就是说,这一瞬间一打着,“发动机”也开始转了,“油箱”也开始供油了,“化油器”也开始工作了,“化油器”就有点像“膀胱”或者怎么的,它都是在起这些作用。

   所以,爱车的人,都十分注重保养车子。爱自己的人更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身心,它们的原理是相通的。

   你把事物当中,万事万物的某一个东西明白透了,可能都会反过来帮助你认识“生命现象”,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很认真地去琢磨,你不要以为,我认识“生命现象”,你就告诉我心、肝、脾、肺、肾是什么了,那是不对的。中国文化它自有其特性,所以我要去讲,这就是“工巧明”。

   第四明,内明。医药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人有身体灵魂两个层面。“内明”也就是指的是“宗教学”。从佛教里面,它认为“内明”就指的是“宗教学”。对应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讲,因为我们是老百姓,我们就关心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个“内明”我们怎么对应到我们个人的生活当中呢?这有点像什么呢?就是把这个明白了以后,就是把生命的大道理,等到以后我们会讲一些专门的词语以及跟生命的联系,比如说“命运”的问题,比如说“生辰”的问题。当我们讲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有可能会有一个感悟是什么呢?就是你要明白,医药一向是我一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医药如果能解决人类的全部问题,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再需要“宗教”或者“哲学”。就说其实我们生病在很大的程度上,不仅仅是“身体的选择”,同时也是“灵魂的选择”。所以我经常谈一个问题,我觉得中医看病,中医它实际上,关涉到人的“全方位”的东西。像在西医,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西医看病,一定会先让你去看医生,你要有病了,他就先让你去看医生。医生看不了了,他让你去看谁啊?医生看不了的时候,他让你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看不了的时候,他让你去看谁呢?去找“牧师”。他要解决你的更深层的东西,“灵魂”的更深层的东西。如果“牧师”再解决不了了,他就让你去见“上帝”吧,那就只好见“上帝”去了。这个是西方的医学,它把人是分成不同的,身心都是分割开的,所以针对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对治的方法。

   但中国的医学与文化,讲求的是整体思维。它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疾病”的问题。

   中国文化一定是一个“全方位”,尤其“中医”,它涉及到一个“全方位”的调理。其实“中医”它真正的最大的优势在哪呢?它一定是要先把你这个“人的问题”解决。所以我们经常说,中医是“治人”的学问。就是首先要解决你这个“人的问题”,你这个人的“习性”的问题,然后告诉你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你把得这个病的“根源”,这个“因”去掉了,你这个“果”也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就叫做“内明学”。就是它涉及你一个“全方位”的,从“身体”到“心灵”到“灵魂”的一个“全方位”的调理。所以我有一个理想,我就特别想有一个那种叫“话疗吧”。就是西医是“化疗”,中医是“话疗”,就是一个是用机器“化疗”,一个是用语言“话疗”。就是用“声明”的方法,然后来解决你的身体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所以看一个病人,其实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你要很关注,要不然你就有本事,一下子逮到他的“七寸”,一下子说到他的“七寸”的地方,这样就能够给他以一个震惊的,就是让他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觉悟”。所以我觉得,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其实一方面要有“悟性”的医生,同时还要有“悟性”的病人。有“悟性”的病人,就是这个病人一定要有很高的“悟性”,他有一种自觉意识,这样的病才能好得快。而我们中国人,都是很有“悟性”的人,所以这种“话疗”的方式,在我们中国是蛮实用的。

   所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办事原则都是先谈情再说事,交流好了感情,事情也就办得差不多了。

   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说70%都是情的交流,剩下的30%才是说事。更多的情况下,尤其对我们中国人来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什么样呢?就是说事也得先说情。就像我们现在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比如说这我件事要谈成了,我得先干嘛呢?先喝酒。酒喝好了,茶喝好了,这个事可能不用提就办好了。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70%都是情的交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生命,有感情,有意义的完整的世界,就是它一定要强调情感的交流。

   第五明,医方明,指医药学。甚至包括佛教的“宗教学”,它也是要先把人性的很多东西放在前面,最后才是“医方明”。“医方明”就指的是“医药学”。就是作为他们也要学“医学”的东西,而“医学”就是在解决一个很“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的“身体”的问题。把这个东西学好了以后,对于宗教人士来讲,它有一个好处,就是说的,它一方面可以用来“布施慈悲”,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大家把“修炼”这个词,全都感觉到是一个“意识形态”的问题,有可能忽略了对“身体”的这种“修炼”层次的提高。其实“修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定也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思想”上的一个“进步”的问题和“觉悟”的问题,还有一个“身体”的问题。就像我曾经说过的话,就是大家首先要明白一点,就是“人身难得”。我们这辈子修成“人身”,实际上是我们千百年来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们首先要珍爱这个身体,它是非常难得的。 因此,我们要善待自己的身体,认真对待生命。今天大家坐在一起,这也统统实际上是“缘份”。过去我们民间说的一句话,叫做“百年修得同船渡”。就这一瞬间大家坐在一起,这也是靠百年的时间修来的。“千年修得共枕眠”,如果真懂了这句话,真的人应该感动得流泪才对。就是像“夫妻生活”这种,都是“千年修来”的。所以说你一旦明白了这句话以后,你才能懂得如何去珍惜它,维系它,这是你千年的缘份。哪怕就是说,你这个老婆来这个世上,就是来折磨你的,你也要把她看作“菩萨”,是来帮助你“修行”的,这样才对。所以你一定也要跟她“相敬如宾”。如果你说难道你千年就修了这么一个恶果吗?她天天暴揍我,天天打我什么的,有些男性在家中很受气的,在外面工作得特别优秀,这就是你的“菩萨”,她救你了,她让你在家里得不到安宁,然后出去你就好好干活了,就这样的。一味的要显现,要拿自己的能力来,一定要最后告诉她,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人,我自己还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以大家记住,“人身难得”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一句话。然后是“真法难闻”。很多的真理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很认真的,通过很多的努力,反反复复地去学的,比如像《黄帝内经》,大家有可能觉得,太难以读懂了,因为要想读懂《黄帝内经》真的很难。为什么这么讲?因为首先它是文言文。我们现在简化字,首先从文字上,我们现在就已经出现了一个有一定分歧的东西。它要从“文言文”,变成“现代文”,再从“现代文”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懂的话语,这是很重要的。

   因此,《黄帝内经》说,“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学”。就是说,不是对的人,是不能教他《黄帝内经》的,否则就成了害人的工具。那么不是对的人,也是不可以学《黄帝内经》的,否则他会走入误区。

   这个过程肯定很艰难,但是我有一个感动的是什么呢?就是说中国的“医学”,很多人会很担忧,说医学会不会将来灭绝?说医学的堕落会不会使得整个的医学体系怎么怎么样,处在一个很危难的时刻?但是大家记住,不会的。因为只要有“经典”存在,任何好的东西一定是“不绝如缕”,就像一根细细的丝线一样。

   为什么中国人将《黄帝内经》称为经典呢?什么是经呢?古代的“经”字就是丝的样子。丝线的原始意象就是脐带,是生命中根本的东西,是连接先天和后天的根本,是人的根本。所以凡是经书,都是亘古不变的。

    只要有这个传承存在,中国所有好的经典文化里面,最精粹的东西,只要有人肯去继承它,都会像“不绝如缕”一样,都会不断地延续下来,它有它的传承的机制,这个大家就不用太担心。只要我们每个人很认真地去学习,去听闻真法的话,那么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很多优秀的东西,一定会得以光大和传承,这个就是“真法难闻”。

   还有一句话就是,我原先在书的封面上,有人经常把这句话引上,就是“中国难生”。就是生在中国,身为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爱自己的“国”?其实只要你身为中国人,你就是一个从“先天”,从“命运”上来讲,你就做了一个选择,你愿意做“中国人”。身为“中国人”,只有中国有这么浩翰的经典,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像美国,其实它的历史并不太长久,我记得有一个总统,好象是克林顿说了一句非常令我感动的话。在参观西安的时候,他说如果要建一个纽约,有可能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但是要再建一个西安,建这么一个古城,是绝对不可以。因为它是有“历史”的,因为它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这就是它的文化的“底蕴”。所以我们先前也说,就是佛教里面也强调要学“医方明”呢?它就是说,如果你学了医学的话,你在你的身体的“修炼”上,也可以“勇猛精进”。就是你对你自身要是了解以后,你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另外一方面你可以“布施慈悲”给大家。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先前说的,学医要有“悟性”,但是这个“领悟”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培养我们自己的“悟性”,就是通过以上的这几点,就是要了解“情感”,要了解“因”、“缘”,要了解“技术”、“科技”,甚至包括“现代科技”,不要有排斥,一定要把自己尽量地开阔一些。然后要学“现代科技”,同时要学“哲学”,要学“形而上”的东西,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学“医学”,这样你的人生,能够使得对世界的认识,更为通透和明了。

   了解了中国文化的“通五明”,你就知道了文字、文化、医学都是研究人的,不解决人的问题,就不是学问。《黄帝内经》是研究人的,《说文解字》也是研究人的,请看下一集《文字之学》。文字是中国文化之小学,是中国古代对小孩的启蒙之学,也是这次《从字到人》最核心的内容。究竟小学文字是如何研究人的?为什么每一个人,文字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呢?文字究竟要怎么学呢?




欢迎光临 黄帝内经 (https://huangdineij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