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标题: 第67集 素问.异法方宜论 因地制宜、因... [打印本页]

作者: 宋利    时间: 2014-11-30 16:47
标题: 第67集 素问.异法方宜论 因地制宜、因...
[flash]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zMzMzM4MA==/v.swf[/flash]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异法方宜
教材238页。现在我们讲《论治》这一章的第二节,《素问。异法方宜论》。这篇的题目为什么叫“异法方宜”?所谓异法是说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是东西南北五方,宜就是适宜。也就是说,东西南北五方,容易产生不同的疾病,所以治疗方法也是各有所宜。所以说,不同的治病的方法,适合不同的地方。反过来说呢,不同的地方,容易产生不同的疾病。因而应该适宜不同的治疗方法。正是由于不同的地方适合不同的治疗方法,所以各种治疗方法就其产生而言,是产生在不同的地方。这一篇就是讨论地方。东西南北五方地域。

由于生活环境、物产种类,以及丰富程度,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那么就决定了那个地区的一般说来,人们的体质状况,由于体质状况不同,所以容易产生不同的疾病,疾病的种类、疾病的性质不一样,那当然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各种资料方法,就从不同的地方产生了。从而传播到其他各方。所以整个中医学各种治疗方法,它是汇集各方的首先的发现,汇集各方的长处,总结而成的。同时这也突出了,我们所说的中医的治疗原则,三因制宜。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这里所谈的重点是因地制宜。为什么因地制宜呢?因为不同的地方,它有很多的不同,各个方面都有区别。所以疾病的性质是有差异的。所以治疗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病不同,治各异。因此这一篇的篇名叫“异法方宜”。也就是五方地域不同,病治各异。有病和治疗个有所异。这是关于篇名问题。

我们是把这一篇内容全选下来了。那就分为这样五个自然段。东西南北中,五个自然段。第一段是讲的东方。

黄地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除了东方,本段除讲了东方,第一句话,那是给全篇作一个开头。引出了全篇的内容。写文章嘛,总得有个引子。引什么,要点出主题。主题是“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点出了是怎么一个现实,医生治病,对于同一种病,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是呢,

“皆愈,何也?”都可以治好,说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地势使然。尽管病看来是相同的。但是这个病人是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中。因此就应该有不同的治法。所谓因地制宜。这个地势,教材第一个注释就讲的地势问题。说地表面的高低起伏的状态,和位于地表面所有固定性物质的总体。如,居民地、道路、河流、森林、地势不同、气温有别,而发生的疾病各有特点。《五常政大论》所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这是作为一个解释。什么就地势?其实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也就是说,地势不同,病就不同。当然就应该有其相应的治法。接着就具体讲了,

故东方之域,有什么特点呢?

天地之所始生也,东,属于东方木,阳气升起之方,我们不是在讲《由于应象大论》的时候讲“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吗?左就是东方嘛,阳气升起之方。所以叫天地之所始生。因为阳气升起之方,万物也开始象征着向上升,所谓欣欣向荣,这样一种气象。

鱼盐之地,这个地方还有份个特点,地势的特点是鱼盐之地,产鱼,产盐,为什么产鱼、产盐呢?下边又说了,

海滨傍水,在海之滨,在水之傍,水湿之气多,水气盛,海里就产盐,产鱼。就是这样一个环境。阳气升起之方,比较温暖的环境,那么又有水,又是海水,有鱼,有盐,正是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些物产,所以就决定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其民食鱼而嗜咸,喜欢吃鱼,那个地方产鱼,所以就喜欢吃鱼。海边上嘛,鱼很多。喜欢吃鱼。而嗜咸,又容易吃咸味。口味比较重。因为产盐,产鱼嘛,所以就有这样的饮食习惯。

皆安其处,美其食,尽管是海滨傍水这样一个居住环境,又加上鱼咸之地,产鱼,吃鱼,容易吃咸味的这样一种环境,但是呢,皆安其处,居住那里的人们,都对那个居住环境很安心,很高兴。美其食,而且以其食为美。就吃那鱼,觉得很美,味道很美好。饮食习惯嘛。安其处,美其食。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饮食习惯,所以就导致了体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或者说体质上有其特殊性。

鱼者使人热中,鱼,这种食品,容易产生内热,高蛋白的食品,不是太容易好消化,所以容易产生内热,俗话所说的鱼生火,容易产生内热。

盐者胜血,盐是咸味,是水之味,血是心所主,心生血,血是火之性,所以水克火,因此说盐者胜血。也就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产生热中,热中就是里热,容易影响到血液。容易有热影响到血液,这就是一个体质问题了。这个地方的人的体质,容易有里热医学三基,容易血液受影响,受什么影响?血行容易不太畅快,咸是水之味,水寒之气嘛,而且那个地方,我刚才说了,气候比较温暖,东方是温暖,阳气升起之方,所以

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腠理比较疏松,肤色比较黑,肤色比较黑色因为海滨傍水,然后又有阳气比较盛,所以就黑了。我们的习惯不也到海边去海水浴,然后晒了太阳,很快就黑了。当然我说的是咱们很快就黑了,黄种人很快就黑了。好像那些白种人怎么晒,晒红了都不黑。也不容易。想要不黑的也不容易。想要黑的也比较难。这是天性,天性是很难改的。故其民皆黑色疏理,肤色比较黑,腠理比较疏松,

其病皆为痈疡,正是因为有热,血行比较不太畅快,腠理比较疏松,有这样几个条件,就容易产生疮痈,疮痈之病。所以其病皆为痈疡。气血循行不畅,而且又有热。那么就容易成了疮痈。《阴阳应象大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营气就血之气,逆于肉里就是运行不畅,郁而为热,它就成为疮,这个是那种环境下,那种饮食习惯,导致的体质上的差异,所以那个地区,那个方,五方的东方,容易有疮疡之病。

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疮疡之病,在古代的时候,治疗方法适宜用砭石的方法。砭石就是带有棱、带有尖的石块。可以刺破疮疡,用来治疗疾病。所以字书上解释砭,“砭,以石治病也”。用石头治病就叫砭。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来说。砭字的本义就是这样。但是把这个和石头联系起来了叫做砭石。那整体看算一种治疗方法。说砭石疗法。既然这种病适合用砭石疗法,所以东方之域的人们,这个方法是首先创造、发明出来。并且取得了成功。所以这个方法,从东方然后传播到各处去。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所以我们各地使的这个砭石疗法,首先是由东方创造,发明出来的。这个观点倒是也挺正确的,哪个地区有那种病多,所以自然产生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成功之后,可以传播到各处去。医学要交流的,治疗技术要传播的。这就是东方。

其他五方道理相同。你看第二段。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西方,属于秋金之气,属于阳气收敛之方,所以叫金玉之域。西方属于金气,东方属于木气。“东方者,天地之所长养,西方金玉之域,金玉就是收敛之气。

沙石之处,西方,在中国这个地域上,西方又多沙石。其实金石,金玉都是一类的概念。都是反应到西方之气。

天地之所收引也,西方是阳气收敛之方,所以说“天地之所收引”与“天地之所始生”是相对的,应于自然界的秋季。是天地之所收引也。

其民,西方居住的民众,

陵居而多风,陵是高陵,居住的地方比较高。因为中国的地势整体来讲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西方之人,地势也比较高。而且人们居住在高陵的地方。陵居,因为居住得高,所以就多风。所以陵居而多风。当然西北地区相对来说也是多风。所以居住在中华大地上,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的。

水土刚强,那个地方还有一个特点,“水土刚强”。相对而言,东南方就水土柔弱。西方就水土刚强。,水土刚强,民众的体质也刚强。陵居而多风,居住高而多风,人们抵御外邪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再加上水土刚强,体质也比较强健。再有居住环境和生活的习惯,也不一样。

其民不衣而褐荐,不衣就是不穿,中原地区所穿的那个棉、棉线、丝绸那类的衣服。而什么呢?而“褐荐”。褐,就是指的皮毛一类做的衣服。不是用棉织品、丝织品,而是穿的皮毛这类的衣服。荐,是指草叫做荐。也就是用麻、用草编织的衣服。当然我们现在看穿麻织品,也是很高级的衣服,但是在古代看来,那还是丝织品是高级的。所以西北地区有那样的生活环境,那样的生活习惯。

其民华食而脂肥,穿得看来是很粗糙,以中原地区而言,但是他们饮食是很华美,饮食华美,现在话讲的就是含热量很高。而脂肥,这个人的体质比较肥胖。比较健壮。

故邪不能伤其形体,正是因为那样的体质比较健壮,又是脂肥的体质,再加上水土刚强。居住在高陵地区,高陵的环境下,所以邪不能伤其形体。体质比较健壮嘛,一般的外邪不能伤其形体。

其病生于内,外邪虽然不能伤其形体,但其病生于内,容易产生内伤之病。或者病从内生。其实华食而脂肥的人,形体比较强健,不见得内在就没病。现在看来越来越清楚了,所以经常告诉中老年人,要注意改善饮食习惯。别说看得挺肥壮的,几结果内在病不少啊!所以它说“其病生于内”。

其治宜毒药,内伤之病,内生之病,适宜用药物来治疗。而所谓毒药就是作用比较剧烈的药。药效、药物的作用比较剧烈的药,叫做毒药。和现在概念上的毒药不一样。适合用比较剧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这类的病。

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所以药物疗法,用药物来治病,这个疗法首先是从西方产生出来的。产生出来之后,来传播四方,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从西方传播到四方去。当然,按这个理论上看,西方产生首先是传播到中间,中央地区,如何再逐渐的传播开来。它首先是传导中央,然后从中央布散到各方去。这第二段,就是西方。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北方寒,有寒水之气,应于冬季,和四季来说应于冬季,所以冬主闭藏,因此说,“天地之所闭藏”,也就是阳气闭藏,阳气收藏的地方。

其地高陵居,其地高,我刚才讲了。总体的中国的地势西北高,刚才说西方,其民陵居,地势也高才有陵可居。北方其地也高,同样陵居,居住在高陵之处。

风寒冰冽,而且北方是风寒冰冽。天气所闭藏之域,应于冬,应于寒水之气。所以北方寒冷。因此说是风寒冰冽,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一导冬天,在我们这个,其实黄河北岸就结冰了。那再往中国的北方,零下三四十度常见的事。越往北越冷。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候,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这个乐野处而乳食是习惯啊,你看出来,就有点特点。其实那地方以畜牧业为主。他畜牧在这,而且是游牧.古时候畜牧都是游牧,走到哪放到哪,牲畜,牛羊马。根据季节不同,草场环境情况不一样,他有时候赶到山南,有时候赶到山北。有时候赶到不同的地方。随着季节变化,那个牛羊群,马群随着走,人也就随着走。所以叫“乐野处”。他们喜欢在野外的环境下居住。这也是长时期形成的习惯。而且乳食,以乳食品为主。不像东方,海边傍水就是吃鱼,北方地方就很少吃鱼。而吃什么呢?以乳食品为主。当然也有肉食,畜牧的民族嘛!畜牧的地区,人们当然主要是乳食、肉食为主。说是乐野处,还真是这样。就从中国北方一些民族,特别是内蒙地区的蒙族的同胞们,政府国家帮助他们建了一些房子,让他定下来居住,是费了很大的工夫,做了很多的工作,才逐渐逐渐的居住在固定的房屋里去。即使是那样,他们也还习惯用个帐篷到野外里去住。房子建好了,不在房子里去住,一定要搭个帐篷,扎帐篷,到帐篷里去住。这是百年形成的生活习惯。乳食是因为他要畜牧,吃的东西就是这类。

脏寒生满病,但是乳食,这类容易产生脏汗,凉性。说牛羊乳食是凉性,当然还有马奶,是凉性的东西。在《内经》时候看来,是不太好消化的东西。所以叫“脏寒生满病”。由于它是寒性的东西,容易产生腹部胀满,是消化系统的病。好像这个奶,特别是牛奶。《内经》时候说它是偏凉性的,在温病学派里头认为它也是偏凉性而养阴的。可是现在居民当中传说,我听带小孩的人说,小孩吃多了还容易上火。所以吃牛奶的孩子还要必须加果汁。这个是体会不一样。但是从咱们传统理论上说,认为奶食品是偏寒,不好消化。不好消化倒是肯定的。牛奶,奶皮,奶豆腐,乳酪,这些东西吃了确实不是太好消化。所以说脏寒生满病。

其治宜灸焫,这个脏寒生满病的治疗方法,当然适合用温暖的方法去治。用什么呢?其治宜灸焫。灸,就是艾火,焫,就是用艾火来烤。使它温热了,这就叫焫。灸焫也就是艾火灸的方法。因为北方寒,消化不好,脏寒生满,容易这类的病。所以治疗应该用温暖的艾灸。也就是灸焫之法。

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正是由于这样,所以灸焫者从北方来。北方人首先发明创造了灸焫的方法。治疗这些寒性的疾病。成功了,传播到四方。这是北方。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南方属于火,应于夏季。所以说天地之所长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应于夏季,所以说长养。那个东方者,天地之所始生。东方主春,所以是生。春生夏长,所以它说“天地所长养”。一样的,各段都是这话。秋天“天气之所收引”,秋收嘛!西方应于秋,秋主收。北方应于寒,说“地之所闭藏”,冬藏嘛!这个说南方,南方属于火,属于夏季。春生夏长。是天地所长养,长养万物。

阳之所盛处也,南方,阳气盛,东南方,阳热之地,西北寒,东南热。那个环境阳气盛。也就是气温高,天气热,气候热。

其地下,水土弱,热还不算,还有“其地下”,地势低洼,地势低洼然后水土柔弱。和西方水土刚强相反。因为水土柔弱,其实人们的体质就柔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这方的人的体质,和水土是一致的。所以说南方的人们的体质,相对比较柔弱,一般而言。几个特殊训练了,特别锻炼了,那是另外一回事。

雾露之所聚也,南方的环境,雾多露多。水湿之气生,潮湿,温热。而人们的饮食习惯怎么样呢?

其民嗜酸而食胕,嗜酸而食胕,喜欢吃发酵的、酸味的东西。又喜欢吃发酵的东西。胕,就是指的发酵的东西。南方也容易发酵。天气热,气候潮湿温暖,或者叫温热,容易发酵。教材注释3说,胕同腐,指经过食物。如豉、鲊、曲、酱之类。那样的生活习惯,那样的饮食习惯。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而其民皆致理而赤色。致理是指的皮肤的细腻。不是说和疏松相对的腠理那个致密。不是那个致密,而是指的皮肤比较细腻。同时赤色,南方为火之色,所以其色赤。这倒也是这样,在中国的南方之人,一般的说皮肤比较细腻。北方人皮肤比较粗糙。水土不一样,环境不同。

其病挛痹,由于水土弱,气候又湿又热,人们又那样的饮食习惯,所以“其病挛痹”。筋可以出现痹证,痉挛,拘挛。拘挛是筋之病,痹是脉之病。脉不通,血脉不通畅了。所以由于潮湿,由于雾露水湿阻滞经脉,出现的挛痹之类的病。

其治宜微针,这种挛痹之类的病,其治宜微针。微针就是九针,细小的针,针具,现在也是,这挛痹之病,确实是针灸的效果比较好。治疗肢体之类的痹针,挛急,针灸的效果,用针法,针刺法效果比较好的。

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所以针刺法,九针是从南方首先发明创造出来的。然后应用到各处,传播到四方。这是南方。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中央这个地方平坦,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湿,中央为土嘛,土的本性湿。所以地势平坦而多湿。但是这个多湿,当然不像东方之域,海滨傍水,又不像南方雾露之所聚。它是地比较湿。

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土生万物,所以这个地区物产比较丰富。种类也很多。对于四方,对其他四方而言,这个地方的物产最丰富。种类也最繁多。

其民食杂而不劳,因为它种类繁多,所以其民食杂。食物的种类多了,食物就杂,同时再加上它是中方,所谓四方辅助,四方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全往中央汇聚,所以从饮食上它种类也很多,再加上由于物产丰富,反而不劳,体力劳动反而少了。物产越丰富,体力劳动越少了。但是体力劳动少了,再加上食杂,可不见得是好事。本来物产丰富是好事,但是没有锻炼了,饮食反而不协调了。

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因为湿伤筋,地平以湿,湿伤筋,因为是南北水火交集的地方,中央是南北水火交集之处。所以出现寒热之病。

其治宜导引按跷,这类的病,痿厥、寒热这类的病,适合用导引的方法。你看,中央地区人们可以就比较娇气了,要使艾针,要使针刺,要使毒药,他都不适合。适合导引按跷。什么叫导引呢?这是一种治疗方法。或者说帮助病人锻炼的一种方法。所谓导,是导气令调。引,是引体令柔。你看,有一点气功的意思了。医生也好,或者医生施治到病人身上也好,以及叫病人自己锻炼也好,都要达到这个目的。要病人气机调畅,导气令调,引体令柔,让他的肢体能够活动起来。让它柔和。挛痹之病,或者痿痹之病,他肢体不运动,寒热之病,气机也不调,所以看来中央之人,气机不调,筋骨不便,因此适合用导引。再有就是“按跷”,按就是按摩,就是按压;跷,就是捷举手足叫做跷。按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按压,按摩,这都属于按。跷是捷举手足,这捷举手足一般的来说,作为按跷的治疗方法,这是医生说采取的。让那病人是被动的被举的,举手抬脚。所以中央地区的人,适合用导引、用按摩、用按跷的方法。

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所以这类的方法,首先是在中央发明出来,推广起来,然后传播到四方去。

这样的五段,是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物产丰富有区别,因此决定了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导致了体质上的差异,体质上有差异,再加上环境上的不同,所以容易产生各自特点的性质的疾病,而其治疗,当然有所选择,适合使什么。其实重点的是强调的因地制宜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地域,而应该考虑到不同的体质问题。至于他所说这个砭石从东方,毒药从西方,乃至于灸焫从北方,是不是这样?从大道理上看来是这样。但是它不是在强调这个问题。强调不同的地区,适合不同的疗法。也就是所谓的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不单是因为地。而是因为地导致人的病证不一样。体质不一样,病证不一样。所以这个大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还有最后一段。最后这一段,尤其是重要的理论。这一篇,别的应该理解,没记住,最后这一两句话,一共是一句话,那是应该记得很熟的,它是一个总结性语言。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虽然是东方有砭石,南方有微针等等,但是作为圣人,是指的高明的医生,高明的医生在治病的时候,要杂合以治。哪个方法都得要掌握。各种方法都得熟悉。但是要各得其所宜。到底是应该用什么法给这个人治病,要适合这个病人的特点。不是机械地说我就会扎针。因此什么病来我都扎针,那不行。有的该吃药,就得吃药。也不是说我就会开这付药,别的我全不会。那也不是一个高明的医生。当然我们现在医院里,分科分得比较细,分科分得比较细,有时候也不应该这么分,那你到一个基层去,条件不具备,说我来就是产科,生孩子我管,别的全不管。你说我就是内科,就内科病我看,生小孩我不管,那恐怕不行。要到基层去,都得会。即使是同一种病,你就是内科病,也不能说我就会开一副汤药,别的不会,这恐怕不行。也不是说到基层不行,在大医院也不应该这样。这也不是我们《内经》所要求的。体现不出来中医的特点,发挥不出来中医的长处。所以他说圣人要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那才算高明的医生。各种方法都掌握,只是我在用的时候,比如适合用什么,我就用什么。

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所以,治病的时候,方法不同,但是病都能够治愈。这是为什么?是得病之情而知治之大体。大体就是重要的意义,重要的理论。了解大局,掌握大局,了解病情,知道这个疾病和人的关系,知道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有了这样的病,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治。一病而治各不同。所以叫“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知道治疗的重要的理论。什么重要理论?因地制宜的理论。所以“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了解到疾病的情况,情,全部情况。人的情况,环境的情况。饮食的情况。等等。这叫得病之情。得,掌握,了解。了解到这些,才叫得病之情。而且知道治疗的大体,知道治疗疾病的重要的理论。这五个自然段的原文讲完了。

【理论阐释】
1. 地理、地势与发病
本篇以地势使然,简明的回答了一病而治各异的问题。所谓同病异治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五方的地势不同,地理、气候、物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决定了五方自然的居住条件、环境,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各自的不同。影响人的体质与疾病。所以五方之人得病各异,治法各有所宜。

下面叫具体的根据这篇的原文,进行了一些分析。来说明这个道理。这第一个问题,最后这两行字,说本篇中砭石、毒药、灸焫、微针、导引、按跷,是针对五方地域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在实践中创建的治疗工具与方法。对不同疾病各有其治疗的优势。是这样。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疾病,治疗使用的时候各有其优势。

2. 圣人杂合以治
要强调的就是圣人杂合以治。要能够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圣人杂合以治的问题,其实就给我们医生提出来,应该不断的学习。应该不断的掌握新技术,在《内经》时候,在本篇是提出了这样几种主要的治法。但就是在《内经》的时候,治法也不仅于此。还有其他的疗法。只不过这五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或者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治疗手段。说明我们应该认真的学习,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这才是一个好的医生应该有的精神。应该有的,或者说是个品质问题。不断的学习,所谓精益求精。才能够在临床实践当中,遇到各类的疾病,我们可以采取相适宜的治疗方法。这不仅是这五种方法。包括现在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作为医生都应该多学习。而且要很好的掌握。正确的、恰当的使用到临床当中,来解决病人的疾苦。这才是根本的目的。

所以圣人杂合以治,我看所要强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不是说我们学习新的技术,那就是离经叛道了,就不是中医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新技术就是新技术,治疗疾病好我们就应该采取。当然我们是中医,我们应该从中医理论这个角度,从中医的思路来分析,该使那些技术,不应该使哪些技术。不是说谁的技术新,我都得在每个病人身上都要使一使。那不一定。最古老的方法,最传统的方法,但是它最适合这个病人,我们当然要继续使用。技术不是以新产生的和旧产生的,来分优劣,而是以哪个能更好的解决病人的疾苦,分优劣的。所以新的要学,传统的当然要学。区别它们的好坏,那就是要看临床上效果如何。病人接受的程度如何。

【临证指要】
临证指要还是说的杂合以治,杂合以治的精神,提到了《内经》里面,已经有杂合以治的问题。说是有药食并用,药物和饮食并用。也有针药并用,同时还要按摩汤熨,按摩的方法,汤液洗浴的方法,药物的熨法,这样联合使用。就是根据不同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来使用各种方法。所谓的杂合以治。来各得其所宜的问题。进一步的又强调了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作为医生,应该注意的这些事。不要掌握了自己一点点的技术,那就认为是最不得了的,其他不再学了,其他不再用,而且排斥所有的新技术。那是不对的,固步自封,那是错误的观点。这一篇我们就讲完了。

[完/46:35]





欢迎光临 黄帝内经 (https://huangdineij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