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
今天小宋带领大家来赏析一下黄帝内经白话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意思是说: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遵循阴阳的变化规律!
什么是法,法是遵循,什么是阴阳,就是指的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什么是和,和是符合,什么是术数,指的是古人根据自然万物运动所总结的一些养生理论!
什么是食饮,就是我们说的吃喝!有节,指的是有规律,有节制.
什么是起居,就是睡觉和起床,有常,有常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
什么是妄,就是指各种欲望和念头,什么是做劳,就是房劳和体力劳动
什么是形,形就是指人的体外特征!什么是神:到底什么是神!
发帖回复小宋!什么是神?:P 金栋答曰: 神者何也?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皆神之属。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主编《内经•第三章-藏象学说》:“神,这里有两义:一指精神意识;一指世间一切正常微妙变化的主宰和动力。正如《类经•藏象类•九》注云:‘神者,灵明之化也……阴阳所居,即神明之所在,故曰阴阳者,神明之府也。《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不测谓之神。《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易》曰:知变化之道者,知其神之所为乎!是皆神之为义。’又云:‘万物之神,随象而应,人身之神,惟心所主,故本经曰:心藏神。又曰:心主之官,神明出焉。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神五志之类,孰非元神所化而统乎一心?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迨其变态,莫可名状……《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本节的‘神’是与魂、魄等并言,故主要是指精神意识活动。”
综观先秦著作及《内经》所论,“神”概念的内涵有下面四个方面的意义(见于张登本《内经的思考》)。
⑴是指“天神引出万物者”。《说文解字》的“神”概念,即所谓超自然规律的,具有人格化和意识的存在。《内经》对这一仍然带有先秦哲学“神”概念的内涵是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如认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至德,指至深至奥至真的医学理论)(《素问•五脏别论》);“道(道,此指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自然规律)无鬼神,独往独来”(谓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素问•宝命全形论》)等。
⑵是指自然界一切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及其现象。“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素问•天元纪大论》)等,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自然界存在着气-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人们对这种规律虽然不能直观感觉,但却是有征可寻的客观存在,于是《内经》将这种奥妙无穷的自然规律以“神”(或“神明”)概之,其中“五运(即五行之气的运行变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及“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就是对“神”(或“神明”)这一概念内涵的准确诠释。
⑶是指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的总称(即广义之神)。《内经》用“神”概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时又包括了四个主要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将一切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以“神”概之,生命就是神。如“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八正神明论》)的“神”概念即是如此。其二是指人体自身存亡对全身各种机能活动实施的调控和“主宰”机制。《内经》认为这个调控和“主宰”机制发生在心,五脏六腑都有参与,所以有“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之论,这是以胎儿发育为例,指出发生于心的神又分化为魂(肝所主)和魄(肺所主)两个方面对人体生命实施调节控制。此处还有“脾藏意”(指人的意志、意向、意识等),“肾藏志”(指人的意志、志向、记忆等)(《素问•宣明五气》)。但总的由心统管,因此说“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即是如此。其三是指人的精神活动(见下文第四条)。其四是指人体正气的反应性。如针对人体正气及其对病邪刺激的反应性时说:“神者,正气也”(《灵枢•小针解》);针对人体正气对药物或针石治疗的反应时认为,病人“形弊(意义同败)血尽而功不立”的原因是“神不使”(《素问•汤液醪醴论》)的缘故,此处之神就指人体的正气及其对针石、药物等治疗的反应性。
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即狭义之神)。包括感觉、知觉、意识、想象、记忆、思维、情感、反应、意志等活动。《内经》是在继承先秦诸子“心之官则思”(《孟子》)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学狭义“神”的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认为人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同样指出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体察、感知、思维、领悟、理解、把握等心理活动过程都属于“神”的活动,都是“心藏神”在这一重要生理功能之下发生的,《内经》中的“神”概念虽然所指有四,唯前者“万物的主宰者”予以否定而较少应用外,其他三义,尤其是后两者在医学内涵支撑之下形成了相关的“神”概念并予以广泛应用,由此产生了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具有丰富医学内涵的、具有强烈自然科学色彩的“神论”学术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