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 发表于 2016-9-11 18:17:24

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第16、孕三月、何为姓氏

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Ob//sid/XMTcyMDU1NDk5Mg==/v.swf
第01: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全集相关文字
   女人在怀孕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尤其是头三个月,生命刚刚萌芽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呢?

   在上一集中提到,女人孕育一个孩子的关键,在于前三个月。这是为什么呢?根据中医的医理,十月怀胎过程中,三月五月七月都是需要特别小心的,因为三五七都是奇数,奇数就是阳数,阳主动,是特别要注意修养固摄胎儿的。那么女人在孕育的过程中,要如何养胎呢?

   所以我倒建议现在身体不好的女孩子,一旦怀了孕以后,最好在头三个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休息,注意不要让自己过度劳累,这才是很重要的。否则的话,由于你身体本身的原因,就很容易造成流产。西医的角度就是说,如果三个月前流产的孩子,基本上都属于不健康,就是这个胚芽长得很不好的,属于一种自动的流产。还有一种流产,实际上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女人气虚,如果她元气虚弱的话,就是气虚的话她就提摄不固,所以也会造成流产。

   肾主纳气,同时肾主固摄,人的先天元气都藏于肾,肾精不足的妇人就不容易固摄住,孩子就容易流产。然后血虚的话,血虚就会造成这个胚芽的发育不良,其实还是一个女性的气血也会造成这个问题。第三点,就是纵欲和劳动以及恼怒这些,也会造成女性的流产。所以女人在怀孕期间,中国古代非常强调胎教。我们现在把胎教理解成什么呢?我们现在把胎教理解成一个很片面的,我们以为胎教就是如何教育这个孩子,错了。中国古代的胎教,最早的时候胎教不是指如何教育孩子,我们现在经常拿录音机什么给孩子听,好象以为这是胎教,这是不对的。中国古代胎教指的是女性在怀了孕以后,一定要保持自己的那种雍容大度,以及保持心的安静,头脑的安静,然后身体的安静。

   这也是之前在《从字到人.何为家》中所说的,家,一定要安宁的目的。家庭安宁,男女之间互相理解和尊敬,女人才能好好地乳养孩子。古代是这么讲的,就是女子如果不察丈夫之意,就是她根本不理解她丈夫,男子不晓妇人之性,不知道妇人有娇纵之性,所以这样都不可以生育出很好的孩子。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它有一句很核心的话,它说夫妻恩爱契合则生恭敬之心,如果夫妻要恩爱的话,就彼此会生出恭敬的心,恭敬则富贵长命。而且彼此特别互相敬重的话,那么子孙也就会非常地繁育,就是生育得非常好。

   因此古人所说的胎教,是指对孕妇心灵的滋养。比如说包括孕妇坐凳子,你就不要坐一半,你一定要实实地坐在凳子里面,这样防止你摔倒。然后一定要不闻恶声,不吃恶物,不吃味道不好的东西,多读诗书。古代的皇后一旦怀了孕以后,对她的要求蛮高的,那就叫胎教。比如说,旁边有人专门给她读《诗经》啊,读诗书的问题,然后让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实是在教育母亲。就是母亲你怀孕期间的状态,一定会影响肚子里的胎儿,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怀孕期间经常生气,对孩子对自己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女性如果在这个时间,一旦怀了孕以后,情绪极端地不稳定,成天到晚的发火啊恼怒啊,这些对孩子其实是非常不利的,你这个时候买再高档的音乐给孩子听,也是没有用的,记住这个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就是外伤的问题,比如女性不该做的动作就不要去做,比如说晾晒衣服啊,拼命地提拉自己,这些东西,以及包括按摩,这是坚决制止的,不可以去做这些。所以这个就是在怀孕期间要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所以,女人要怀孕,就要养好气养好血,在怀孕期间要保胎,其实就是要做好两件事,一点就是安睡勿劳,一定要好好去睡。还有一个就是专门要补一些气血,所以吃饭很重要,一定要好好地去吃饭。

   孕育好了就要生,什么是生呢?“生”这个字,大家看一下,非常有意思,它就像一个婴儿倒着,就是头在下,往下滑的样子。

   《说文解字》中解释,生为进也。像草木生出土上,就是草木发芽长出土,就像小孩从母腹中出来的样子。所以出生啊,大家记住,在传统文化里面,它讲的是,人是以天地之气生的,一定要有阴阳和合,这个是很重要的,四时之法成。

   生了孩子就要养育他,那如何养育孩子呢?我们中国文化叫“生不易育更难”。就是你要养育他会更加地艰难,这个育,在传统文化当中,这个字是非常有意思的。繁体的“育”字,上面是一个女人的形象,下面是一个小孩出生了,从女人的身体里出来的一个形象。而这个“育”的上面代表一个襁褓,底下是一个“肉”,是一个肉月。

   《说文解字》中解释,育为养子始作善也。就是要把孩子往善的往好的方向去引导去培养。那怎么培养呢?

   在西方有一个教育家,说了一句非常好的话。他说,教育了一个男人就是教育了一个男人,男人受教育是为自我,他要到社会上去拼搏,他的教育都是要有他的那种适应性,或者方方面面作为基础的。但是那位教育家就说,教育了一个女人,就相当于教育了一个民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他在强调,女人在教育孩子方面,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女人她负责的,最起码因为要教子出来,从小就要开始教育他。

   历史上教育孩子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孟母了,就是孟子的母亲是很有名的。她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有一个故事叫“孟母三迁”,就是她几次地搬迁。她认为教育孩子,其实她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呢?叫做小孩子出生都是“性相近,习相远”。就是人刚一出生的时候,其实天性都是一样的,天性都是很好的或者是怎么样的。但是习性、习惯会使人慢慢地产生距离,会使人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环境对于小孩的成长十分重要。孟子的父亲早逝,孟母守节没有改嫁,刚开始他们住在墓地边上,孟子就学别人哭丧之事。孟母见了觉得不妥,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里。这一次旁边又出现了做买卖的人家,邻居是一个杀猪的卖肉的,小孩子是很善于模仿的,他只要一看到,他就会觉得这个很有趣,他就会对杀猪和卖肉很感兴趣,这样就不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

   于是孟母又搬了一次家。最后要把孩子搬到哪儿去了呢?一定要搬在学校的旁边,让他从小耳濡目染,小孩子小童子们的朗朗读书声。

   孟母三迁的典故,并不是说教育小孩都要把家搬到学校旁边,而是强调一个家庭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这种引导可以用外在的环境,也可以启发孩子自身的本性。就是小孩子自我根性的问题,就是他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料。比如说孔子。孔子六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开始自学,学的是什么呢?比如说“俎豆祭祀”之礼。他只要看到祭祀这些问题,他自己就开始从那摆弄来摆弄去,这个东西该怎么放,那个东西该怎么放,这就是他的根性的问题。

   孔子的父亲在孔子三岁的时候就死了,母亲一个人将孔子养大。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理想的读书环境,在孔子七岁的时候,她变卖了所有家产和首饰。从穷乡僻壤,迁到鲁国国都曲阜城里的阙里。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三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

   所以孔子一生就立志在恢复《周礼》上,所以这个是他自我的根。所以作为家长,你还要善于发现小孩的根性,就是他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现在对孩子的要求,有些时候就难免有一点过分,如果这孩子没这根性,你非得逼着孩子学,将来他的成就就不会太大,所以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就是你要善于观察小孩子的优势在哪些方面。如果他真的是非常不适合于继续读书的话,中国传统文化里它就要求,这种小孩子一定要早早地让他学一门技艺,学一门技术,将来可以谋生,就是他可能在技术方面非常好,你要看他的慧根在哪里,这个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是这样讲的,叫做“三年免于怀”。

   在《论语.阳货》中记载,“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就是说小孩子三岁以后才能够离开母怀。所以头三年的教育基本上都要由母亲来承担。大家不要小瞧这个字,就是三年免于怀,实际上中国所谓的孝道,立了很多规矩,都跟这个是有关系的。比如说我们古代中国人有一个传统,就是父母要是去逝了以后,一定要守孝三年。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呢?就是为了要报答你在出生的头三年,你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如说三岁的小孩子,他基本上能够自己存活下来了,在三岁之前都是在靠父母的照顾,所以“三年免于怀”这是很重要的。就是说的,妇女在教育一个小孩子方面,承担着很重要的社会意义。

   因为,父母是孩子重要的引导者,孩子的教养反映的是父母的教养。中国古代它认为,孩子在十二岁左右,才开始给他去找教师的问题,古代是这样。在十二岁之前,基本上是由父母来教育的,这里面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的问题。在《三字经》里他就说一句话叫“子不教,父之过”,如果孩子的规矩没立好,肯定是父亲的问题,父亲没有立好规矩。然后母亲主要是从情感方面去教育孩子,这是很重要的。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再一次体现了生命的五行规律。中国古代是强调,一定要有五个老师的。所谓五个老师是什么呢?叫做“天地君亲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有这五个老师。这五个老师意味着什么呢?

   向五个老师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过程,上下为天地,东边为君,西边为师,父母为中土也。

   首先我们要向天地去学。学天的什么呢?比如说从《易经》里的话来说,向天学习自强不息,从春运化到秋,春夏秋冬这种运化的能力。学地的什么呢?厚德载物。就是你德行要宽广,要去学习大地的这种承载能力,这是要学天地。学君是什么呢?要学做人的尊严。就是君子,他的行为处事,他做人的尊严到底在哪些方面,所以要跟君学。跟亲人学什么呢?就是学这些言传身教。就是父母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其实做事前面有一个根本的,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最后才是跟老师学,学的是什么呢?学的是规矩法度,学的是本事。就是做事你要懂规矩,没有规矩不可以成方圆。人生有这五个老师才很重要,我们现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基本上都把孩子交给老师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少带孩子到天地之间去学习,这个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到天地之间去学,就是经常地会有,比如清明节一定要踏青。为什么呢?因为一定要知道,要去看,感受大地这种生发的力量,要看春花,春天的灿烂,花朵的灿烂,就知道每一个人一生,每一个花朵都有它灿烂的时节,每一个人生也都有灿烂的时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然后看秋天的落叶,都要知道人的生命都有归结之处,总有落的时候,也有结果实的时候。所以要通过向天地去学这个大地的生发,天地之气的收敛,这才是很重要的。这就是生育,就是生不易育更难,就是你要想培养孩子,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有姓有氏?什么是名?什么是字?曲黎敏生命文化系列:《从字到人.何为姓氏?

   前面谈到,生不易,育更难,生育与家庭的和谐,与女子的生命状态,与男女的休养都密不可分。中国人讲求用文化来感化生命,其实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比如在孩子出生前就知道他姓什么了,中国人还有百家姓。那么,姓从何而来呢?

   这个“姓”字,左边是一个女,右边是一个生命的生字。这个“姓”字在《说文解字》里,它说“从女得生”。所以姓氏最开始是与女人相关的。这个是代表什么呢?就是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做“圣人无父”。就是说在古代曾经存在的,大家都知道,是由于出现过母系氏族时代。那个时候一般来讲,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先前谈到阴阳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阳是代表气,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生育这个问题,其实阳也是,就是男人的作用,刚开始没人认识到,是由父亲的精子在这里面会起到作用,而孩子确确实实是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虽然有百家姓,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百家姓都是最初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跟女人的一种感觉有关。那么这个女人的感觉在古代是什么样的呢?其实在女人的怀孕当中,大家一定要知道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就是胎动。当女人出现胎动的时候,当时她的感觉,比如说像黄帝,他为什么姓姬又号轩辕氏?就是说他母亲在怀他的时候,就曾看到过一个奇异的场景,就是有一个大的彩虹,从北斗七星整个绕回来,又回到自己肚子里去,所以她通过这个,其实是神话故事。但是因为北斗七星,过去叫轩辕车,所以在她给自己孩子将来出生了以后,她就根据自己最初的感受,然后给孩子起一个叫轩辕氏,黄帝又称轩辕氏。实际上古代的姓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跟女性相关的,同时又跟水有关,就是过去人们都是依据在水边而生存的,所以像黄帝为什么姓姬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他们是依姬水而住的,所以就是从水这儿,跟这个姬水也是有关的。

   姬水源自子午岭东麓的沮源关,就是现在陕西歧山东,向东蜿蜒128公里汇入洛河,横贯黄陵全境。姬水又称沮河,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

   神农母亲是在姜水,所以神农是姓姜的。但是大家会发现,这些姓氏全都是带女字旁的,所以都跟女性的生育是密切相关的。还有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个最伟大的人物,叫做孔子。孔子这个姓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孔子为什么姓孔呢?实际上跟古代的一个神话传说有关。就是孔子的高祖,可以推到哪儿去呢?推到一个叫简狄的女人。

   前面说过,孔子的母亲叫颜微在,父亲叫叔梁纥,为什么孔子却姓孔呢?孔的左边为“子”,子为殷姓,右边为“乙”,乙是一只燕子。谈到燕子就要谈到孔子的始祖简狄的故事。在传说当中,说简狄和她的妹妹,被自己的父亲囚禁在九层高台之上,所以这姐妹俩很寂寞,有一天飞过来一只黑燕,然后她们俩就用筐把黑燕给盖住,当她们跟燕子玩的时候,没想到燕子“噌”一下就飞了,但里面留下一颗红红的蛋,简狄的手比较快,一下就把燕子的蛋吞到肚子里面去了,事后她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神话中说“简狄吞燕卵而生契”,就是简狄吞食了鸟蛋,就生了一个孩子叫做契,也就是后来殷商族的始祖。但是契,姓什么呢?姓子。子就是卵,就是简狄吞食的那个鸟蛋。

   这个契是谁的祖先呢?就是我们过去知道有一个殷商,是殷人的祖先。所以孔子实际上是殷人的后裔。最初的时候,他们现在能够追踪到的高祖是谁呢?就是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叫做商纣,商纣的哥哥叫微仲,这个人就是孔子的高祖。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

   大家看孔子的“孔”,左边是个“子”,右边为乙,这个“乙”字就是黑燕的意思,所以这个“孔”就是燕子的后裔,黑燕的后裔,所以称之为“孔”。这个就是“子”和“乙”合在一起,所以中国的姓氏来源是非常有意思的,它都是跟女人最初怀孕期间的那种个人感受,也就是那些神话故事都是相关的。

   在古代,姓氏的存在更是一种优生学的表现。古代是有姓有氏的,然后姓氏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就是人为什么要有姓呢?我们现在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的问题,就是都比较喜欢百家姓,比如说想知道自己的来源,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来源,所以在古代为什么有姓呢?是为了别婚姻而存在的。因为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同姓不蕃”,就是同姓的人,如果他们老结婚的话,孩子就会出现问题。

   在古代,氏是姓的分支,在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以前就有了姓,距今有五千年了,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的本义是“女生”,那时的姓是跟母亲的,“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而男子称“氏”彰显着这个男人的荣誉功业和尊严,只有贵者才有资格称“氏”。《左传》记载“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

   就是为了保证婚姻的子女的健康发展的话,最好避免同姓结亲,因为姓氏是用来别婚姻的,就知道你不要娶同姓的人为妻,这样就会很好。像过去古代都是,男子一般一定要称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但是古代的女子一般地来讲,她没有名字,所以在古代的女孩子前面都要加什么呢?就按“伯仲叔季”这几个字来加,伯就代表老大,仲为老三,叔为老三,季为老四。这个“伯”字同时还有一个叫“孟”,也是老大的意思。所以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叫孟姜女。孟姜女是干什么的?孟姜实际上是姜姓家族的大女儿,称之为孟姜,如果是三女儿就称之为叔姜,就是这个姓是不可以改变的,但是前面放的是她是老几的意思,季姜就是老四,这是古代关于姓氏的一个说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曲黎敏从字到人视频第16、孕三月、何为姓氏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