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方剂学》实脾散(续)、萆薢分清饮;第五节:祛风燥...
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222256/Ob/0/sid/XMTU2Mzg4MDI1Ng==/v.swf邓中甲中医方剂学讲稿如下:
我们开始上课,上一节课讲到实脾散它的证候分析和配伍意义,后面归纳了它的配伍特点。
现在我们讨论实脾散的临床应用,运用实脾散的基本依据,也就辨证要点,它这个证候是称之为阴水,也就是阳虚水不化气,水湿停留,泛滥水肿,身半以下肿甚,这是阴水的特点。我们治疗阳水呢,上半身先肿,以上半身为主;阴水下半身为主。胸腹胀满是由于水湿阻滞气机,这是实脾散证的一个特点,所以它行气利水。舌淡苔腻,脉沉迟,也反映了水湿内停,脾肾阳气不足,这个舌脉表现。临床应用的时候,如果说出现气虚见症,气短乏力,倦怠懒言,可以加黄芪增加补气力量。小便不利,水肿程度较重,那这个方呢利水力量稍嫌不足,可以加猪苓、泽泻,方中有茯苓,加猪苓、泽泻,这样和茯苓联用利水渗湿消肿力量更强。如果伴随有大便秘结,腑气不通,可以加牵牛子,泻下通利前后。这个方使用当中要注意,水肿基本的有阳水、阴水两大类,如果阳水实证,非本方所宜,不宜使用,这是治疗阴水的一张代表方。
萆薢分清饮
下一个方剂是萆薢分清饮,这个方是Ⅱ类方,它主治的证候是下焦虚寒,所以它有一定的肾阳虚,下焦虚寒,肾和膀胱虚寒,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水液得不到温化,水液得不到温化就会造成清浊不分。所以萆薢分清饮主要用于肾和膀胱的阳气不足,水液得不到正常气化,清浊不分、清浊杂合而下导致膏淋、白浊,主要主治膏淋、白浊虚寒型的。下焦虚寒,湿浊不化,这个时候作为膀胱气化也会不利,开而不合,肾失封藏,可以伴随有小便频数。阳虚不化,清浊不分,小便混浊,可以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这是反映膏淋、白浊的主要特点。小便混浊,白如像米泔水,甚至凝如膏糊,比较粘稠。舌象、脉象主要反映出下焦虚寒,阳虚特点,舌淡苔白,脉沉。所以萆薢分清饮是治疗膏淋、白浊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膏淋、白浊是阳虚型的。膏淋、白浊可以有阳虚型的,有气虚型的,实证可以有湿热型的,这是指的下焦阳气不足,清浊不分,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膏淋、白浊。这是一个常用方。
这张方它的体现治法是温肾利湿,分清化浊,这治法体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湿浊型,寒湿啊,由于阳气不足以后,气化不利,水湿停滞,这是一方面。人体的正常津液成为异常病理产物,又会影响到气化,影响到分清化浊功能。所以温阳利湿和分清化浊相结合是这个方治法上的特点。
从组成药物来看,萆薢是具有分清化浊特长的一味药,长于治疗小便混浊,这个白浊、膏淋,善于治疗,不管是湿热型的、寒湿型的,往往都是以它为主来治疗。在方中作为君药。菖蒲在这里可以化湿,芳香化湿,又可以化湿开窍,可以作用于心和小肠,间接有助于泌别清浊。既能化湿,有助于泌别清浊,作为臣药。益智仁,是温肾,有温肾阳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帮助温阳化气基础上,缩泉,治疗小便太多。和乌药相配,乌药有行气作用,可以温暖下元,有行气作用。所以这个方起的(作用)以泌别清浊为主,同时结合了温肾利湿,是治疗虚寒型的膏淋、白浊的一个基础方。
临床应用方面,它的辨证要点就是小便混浊而且频数,膀胱气化失常了,舌淡苔白,脉沉。随证运用时候,虚寒型的膏淋、白浊,下元阳气不足,产生内寒,可以伴随腹痛。如果出现腹痛加肉桂,或者茴香,可以增强温阳祛寒,达到止痛的作用。这是虚寒腹痛。如果气虚明显,比如短气、乏力,可以加黄芪、白术,黄芪可以补气,这个黄芪补气呢,也可以升提固摄,有助于治疗小便频数,白术能够燥湿,白术的燥湿和黄芪本身有利水作用,在补气基础上有助于祛除湿邪,寒湿之邪,治疗小便混浊、频数。这是在临床应用时候随证加减的主要一些方法。在临床使用时要注意,如果属于湿热白浊,往往是跟湿热下注有关,湿热白浊非本方所宜,是不适合使用的。这是Ⅱ类方,萆薢分清饮,我们作一个重点的辅导提示。
萆薢分清饮还有一张方,是《医学心悟》程钟龄的方,我们教材的附方。这个方它是在《杨氏家藏方》治疗虚寒白浊的萆薢分清饮的基础上改变而来。在这个方里,萆薢、菖蒲,原方的君药、臣药还在。同时他用了黄柏、车前子这些清热利湿的药,清热利湿力量增强了,又结合像莲心这些可以有一定清心作用。茯苓、白术健脾,渗湿燥湿。所以整个方改造以后偏于凉性,长于清热利湿。同时萆薢,仍然萆薢、菖蒲还是能泌别清浊。这样的方它长于清热利湿,结合分清化浊,用于湿热白浊,就是湿热引起下元泌别清浊功能障碍,小便混浊,尿有余沥,也就是湿热下注以后影响膀胱气化。舌苔黄腻是反映出性质属于湿热的一个佐证。通过这个方的结构,和前面的《杨氏家藏方》的萆薢分清饮相比较,可以领会治疗膏淋、白浊的属于虚寒型和湿热型的两种治法差别,以便临床选用。祛湿剂前面我们讲了,第四节讨论完了,温化寒湿讨论完了。
第五节 祛风胜湿
下面第五节祛风胜湿。适用的病证是风湿在表,或者风湿浸渍在骨节筋肉,总体来说风湿引起的痹证,配伍用药往往以祛风湿药为主,但是要根据疾病的新病、久病来采取不同配伍。祛风湿药如果用于新病,往往整个方祛风湿药为主,有的是配一点活血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如果是久痹,痹证日久,往往伤耗气血,同时肝肾也不足,那这个时候呢,要祛风湿药和补养气血的药和补益肝肾的药相结合,这是配伍祛风胜湿这类方剂的常用药物特点。
羌活胜湿汤
下面第一个方是李东垣的羌活胜湿汤,也是临床的常用方。羌活胜湿汤是个Ⅱ类方,它主治证候的特点,首先风湿在表的痹证,风湿在表是由外邪引起,风湿侵犯体表。当然风湿侵犯体表,太阳首当其冲,造成这种风湿犯表,这个原因呢,或者汗出当风,或者久居湿地,跟环境、气候、人的起居有一定关系,造成了风湿侵袭肌表,客犯经络,这个很重要。风湿侵犯,可以有侵犯体表皮毛为主,可以有客犯经络,经脉为主的。作为羌活胜湿汤它强调的,主治证候主要是侵犯肌表,反映在侵犯人体经脉、肌肉、骨节。临床表现,因为外来风湿,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痛、身重、腰膝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这是一种由外邪引起的痹证。头痛、腰背疼痛那这个都属于风邪侵袭肌肉、经络、骨节所造成的,它偏于上半部为主。因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它是一种用于外来风湿侵犯客表的一种新病为多,新病,不是久病,新病为多,所以上半身为主。至于身体沉重是挟湿,风邪挟湿,风湿的特点,苔白偏于寒证,风湿偏于寒。脉浮是反映出有表证,一定的表证。从这个羌活胜湿汤主治来看,主治证候来看,外来风寒湿,风湿偏寒,风寒湿引起的头身疼痛、沉重,甚至于到腰背疼痛不能转侧,骨节经络风湿阻滞较重。
那和我们前面解表剂所学习的九味羌活汤很类似,为什么呢?外来风寒湿仍然是外邪来侵犯肌表为主。临床表现上,证候表现上有什么差别呢?这是在临床运用这两个方,理解这两个方病机上应当比较,学习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九味羌活汤前面是在解表剂,辛温解表里的一个方,一个时方。前面我们还比较详细讨论了这个方的,它是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表里同病。所以它临床表现强调的外感,强调的邪犯皮毛,邪犯皮毛同时可以侵犯到肌肉、经脉、骨节,可以身体酸楚疼痛,头身酸楚疼痛,风寒挟湿。但是体表表证比较突出,反映出恶寒、发热、无汗,恶寒、发热、无汗这组表证比较突出,因此放在解表剂。九味羌活汤证虽然是外来的风湿,也是偏寒的,风寒湿也侵犯肌表,它突出的反映在侵犯肌肉、经脉、骨节,所以造成以头痛、身重、腰背疼痛、难以转侧这一组痹证症状为主,而相对的寒热表证不一定显著。这就是从病机侧重上两个方的一个区别。当然全面来看,九味羌活汤还有邪热内蕴,它除了外来风寒湿邪,还有内热。它可以反映出口苦、口渴这种表现,内热表现,口苦、口渴的表现,所以方中还配伍生地、黄芩,针对这个内热,而羌活胜湿汤证这一点是没有的。这是我们学习了羌活胜湿汤证候的病机分析之后,进行两个方的一个比较。这两个方在主治证候方面的比较。就这点清楚了,将来临床使用的时候选用才能比较正确对证。九味羌活汤它所体现出来的治法和功用,祛风胜湿止痛是它的特点。因为外来的风湿为主,引起的头、肩背重痛,疼痛为主,祛风胜湿止痛是这个方的功用。从配伍来讲,这个方里用了羌独活,羌活、独活并用,羌活善祛风胜湿止痛,止痛力量很好,它主要入太阳经。独活入少阴经,它作用层次较深,也能够祛风湿止痛。入少阴经主要侧重于治疗下半身,联用是可以祛除一身的风寒湿邪。自从魏晋以后,开始用羌活以后,羌活用得非常多了,羌防剂就开始占领了治疗风寒风湿半边舞台了,改变了以往只是麻桂剂的这个情况。防风、藁本作为臣药,防风呢,说它走十二经,祛风胜湿止痛很好,和羌活联用也是一个常用的配伍组合,因为它是风中之润剂,是风药,祛风胜湿止痛而不燥。藁本擅长于治巅顶头痛,治头痛,也能够祛风寒止痛,止痛力量较好。所以君臣药这四味药联用,在散风祛湿止痛上力量较好的。佐药里有两味药,川芎是治头痛的要药。我们在治风剂的川芎茶调散里边曾经重点讨论过这个药。川芎治头痛不仅能治疗外邪引起的头痛,也能治疗其他类型的头痛,并包括血瘀头痛这些。川芎既能祛风止痛,它辛散可以祛风止痛,同时也有活血止痛作用。在这个方里用它,既增强止痛作用又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样的一个协同作用,能够增强全方的止痛作用,特别止头痛。蔓荆子也是常用的治头痛的药物,这是佐药。用甘草,一个调和药性,调和缓和药性,因为整个方羌、独活联用,与藁本、川芎,这使全方辛散温燥止痛力量这个较强。有甘草能够缓和调和全方,避免这种辛散太过,有使药兼佐药的含义。这是这个方的方义分析。从组成来看,祛风胜湿止痛力量相当强。这里我们提到九味羌活汤和羌活胜湿汤证候的比较,前面讲了。用药比较呢,九味羌活汤在止痛力量上没有这个方集中,特别是头身疼痛,这个方治头痛力量还相当强,而且九味羌活汤它是外有风寒湿邪阻滞,内有蕴热,所以它还有生地、黄芩。这个方纯属辛散、温燥之品为主,所以在临床运用上要考虑到这一点。
在辨证要点方面,头身腰背重痛,所以辨证要点使用基本依据,是以风湿疼痛为主的,头身腰背重痛为主,苔白、脉浮,那就由一些外邪引起。随证加减里边就要考虑到这个方里边,刚才我们讲纯属温燥之品。如果说外来风湿之邪,阻滞在经络、骨节化热,局部化热,甚至于红肿,兼有热象,那要加黄芩、黄柏、知母这些既能制约那些止痛药的温燥,又能解除郁热。如果湿重,要增加这种燥湿力量,燥湿辛散水气的力量,加苍术、细辛。这是运用这个方常用的加味方法。当然像细辛本身也能治少阴头痛。
在这个方学习后面,有一个附方,蠲痹汤,也是临床常用的一个方。这张方它有益气和营、祛风胜湿的功效,所以仍然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外来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导致肩、项、手臂疼痛,或者疼痛到活动不利,往往内在本身就有风寒湿邪阻滞,又有外邪引动,这种情况实际上临床居多一些。由于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利,手足麻木,而且平常有出现手足麻木,这些也有一种气血营卫不和的表现。由于气血营卫亏虚不足、不和,常容易手足麻木。一旦风湿邪阻滞加重,甚至于肩项臂痛,举动艰难。所以这个和前面的羌活胜湿汤比较,邪盛、邪实有一定的正虚,正气失调,所以组成当中这个方里,也是用羌活、防风作为散风寒湿止痛,这个是从治法上一致的,祛风胜湿一致的。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这个方里有当归用来养血,当归、白芍可以养血。用黄芪可以益气,补益气血可以调和营卫。用姜黄能够活血止痛,在这个方里可以通经活血止痛。用甘草调和药性。这个蠲痹汤不仅考虑到祛邪也考虑到调正,不仅考虑到风湿也考虑到风湿影响络脉,血络,经络不通啊,所以考虑面比较全,是邪正兼顾的一个方。常用于痹证,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营卫又不和的这类病变,所以它有益气和营、祛风胜湿的作用。这是羌活胜湿汤的一个附方。
独活寄生汤
我们下面讨论祛风胜湿的第二张方,是个Ⅰ类方,独活寄生汤,这是个重点方,独活寄生汤。这个方是出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它也是常用于治疗痹证的,祛风胜湿这一节主要治疗风湿之邪侵犯属于痹证为主的,独活寄生汤在治疗痹证是痹证日久,它是用于久痹。那久痹之后呢,风寒湿邪反复侵犯,滞留日久,往往影响人体正气,造成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从临床表现来看,痹证日久以后,肝肾亏虚,它痹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骨节还是存在。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这组表现它既有邪实的特点,又有正虚的特点。痹证,风湿阻滞在经络、骨节,腰膝疼痛,这有邪实的一面。这种风湿阻滞之后呢,气血不通,日久影响肝肾,从肢节屈伸不利可以反映出来。古人说伸而不屈,属于骨病,屈而不伸,属于筋病。肝主筋,肾主骨,它这个所以发展到肢节屈伸不利,功能障碍,这是涉及一个久痹影响到肝肾。麻木不仁也是一种气血不足,从正气来说气血不足还可以从畏寒喜温,肝肾不足、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心悸气短,气血不足,气虚出现气短,血不养心出现心悸,这样舌淡苔白脉细弱,也是气血不足,正气不支的一种表现。所以从主治证候分析来看,独活寄生汤证是在痹证日久,造成肝肾两虚、气血不足,同时风湿仍然浸渍在经络、骨节,这是久痹之后邪实正虚的一种特点。所以我们治疗方面,既要祛风湿止痹痛,同时要补肝肾益气血。
这个方用药较多,但是我们一整理以后,思路是很清楚的,这个方是以独活为君,比较一下前面的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里用羌活,这里不用羌活,只用独活。独活入少阴经,属于少阴经,少阴主骨,层次较深。同样祛风湿,它作用层次较深,所以用于久痹,它作为君药,祛风湿止痛。那久痹之后往往从腰膝这方面受累较突出,下半身。独活善治下半身的风寒湿邪而止痛。臣药用了细辛、防风、秦艽、桂心,选药上还是很讲究的,细辛也能入少阴经,能够祛风也能温阳气。(所以)说细辛能够起发肾气,同时还能散风,作用也可以入少阴经,增加独活这方面的散风作用。用防风前面我们说了,防风呢,风中之润剂,走十二经,适用面较宽,在这里也是增强独活的祛风湿作用。秦艽这味药,可以祛风止痛。但秦艽祛风擅长于祛经络,而且深层次的,层次较深的祛风。也能透邪,对外透邪,在这个方里用来祛风透邪。用桂心,肉桂心啊,它有这种温阳作用,有活血作用,通过温阳活血,增强祛风胜湿这些药物祛风湿止痛。所以这四味药物,细辛、防风、秦艽、桂心,增强了独活的祛风湿止痛力量,作为臣药。从前面我们所讲的这个方(所)反映的治法和功用来看,这一组君臣药重点体现了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佐药有三组,桑寄生、杜仲、牛膝本身都有不同程度的祛风湿作用。同时又长于补肝肾,壮腰膝,对于久病肝肾不足,这种腰膝受风湿所累,甚至于屈伸不利,功能障碍,通过补肾祛风湿角度,有助于改善。佐药第二组,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唐代都写是芍药,赤白芍不分,现在一般在这个方里,或者可以用白芍或者赤白芍联用。这四味药就是后世四物汤,是养血活血的四物汤。所以他配这个在里边呢,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个考虑气血不足需要养血,第二个这里的川芎、当归的活血作用又有助于祛风湿。治风先治血,有助于祛风湿止痛。这个方里人参、茯苓加使药的甘草,这个实际上差一个药就是后世的,因为这个方子是唐代的,就(是)宋代的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的四君子汤差了白术。四君子汤是益气健脾的基础方,我们补益剂补气里的第一个方,基础方就是(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的基础方,去了白术,用人参、茯苓、甘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用人参补气,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助人参补气,这样分析就可以了。当然有的个别还提到,有的书上或者有的人认为,这个方不用白术,因为白术偏于温燥,这个说法不客观,可以不这样提。为什么呢?四君子汤,宋代人的,唐代孙思邈的用这个主治独活寄生汤时代还没有四君子汤,一定说它去掉了(白术),不是这样的,只是客观上这个方类似四君子汤,客观呢前后也就是说运用上一种所见略同吧,都用这个益气健脾,这样认识就可以了。所以你这个方里,用一点白术有没有坏处呢?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或者温燥,因为这个方里本身来说有地黄、芍药这一类的益阴养血之品。所以从独活寄生汤的构成来看,它祛风湿止痹痛,这是针对痹证,但是久痹之后导致肝肾不足、气血不足,它又有一组类似于四物汤和四君子汤一大部分的补气养血这个组成,使得全方邪正兼顾,标本兼顾,补泻结合,考虑比较全面,而且还适合于服用时间较久。因此这张方的一个配伍特点,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它是邪正兼顾的。虽然用祛风湿的药祛邪,有一些温燥之品,但不伤正气,因为它有一组补气血的药,扶正药容易恋邪,但它和这些祛风湿止痛药同用,扶正不恋邪,所以照顾比较全面。
在临床运用方面,这个方辨证要点,它首先是用于久痹,痹证日久,邪实正虚,腰膝冷痛。当然这个气血不足了,肢体屈伸不利,一般用到这个方都有点功能障碍,肢体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这是使用的基本依据。在随证加减方面,如果痛,痹证痛得严重,痹证痛剧,加制川草乌。川草乌祛风湿力量强,祛风湿止痹痛力量较强。白花蛇也有较强祛风湿作用,痹证疼痛剧烈说明邪实比较突出,如果说畏寒这些严重,寒甚伤及阳气了,加附子、干姜,附子、干姜联用增加温阳作用,温阳祛寒作用。湿重,临床反映,表现出往往肢节疼痛之外,沉重啊、酸楚啊,去掉地黄这个滋腻之品,加防已、苡仁、苍术来增加燥湿利湿,增加除湿的力量。如果从舌象、脉象和症状反映正虚气血不足不太明显、不太严重,也可以去地黄和人参避免壅滞恋邪。这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是随证加减的方法。在临床使用方面,要注意痹证如果属于湿热的,湿热实证的不宜使用。因为这个是邪实正虚,所以属于湿热实证的痹证是不宜使用的。
好,这节课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