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 发表于 2016-4-28 18:59:30

第74集《中医基础理论》问题解答

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53280/Ob/0/sid/XMTU1MDc1OTk1Mg==/v.swf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如下:
        好,继续上课。
       上一节,就如何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学的哲学,气、阴阳、五行的问题,简单地作了介绍。给同学们提出问题,从总的方面,用什么思路,怎样去思考这个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供同学们来参考。
       下面就邪正之间的关系,有同学提出来怎样来体现这个(关系)?我讲邪正之间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讲的邪正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虚实来反映,它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也贯穿在辨证论治和治疗思想的过程之中。那么体会到了,一、根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虚实的孰轻孰重,由虚实的孰轻孰重来分析邪正的盛衰。这是一、根据客观事实,看哪脏的虚哪脏的实,来分析它们的主次、轻重,来分析邪正之间的关系。二、我讲辨证论治的证的时候,强调辨证不仅仅是得出一个证候来,是用系统的、运动的、联系的观点看健康和疾病运动的关系,来看邪正之间的关系。正因为这样一个观点,所以,中医在定义虚、实,是强调以正气虚为主要或者是邪气实为主要表现的病机,就规定它为虚或实。前提(是)这样一个前提,以邪气盛为主要,并不意味着没有虚;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的病机变化,并不意味着没有实,没有邪,这就叫辨证。中医辨证的精髓在这里,不仅仅是得出证候,在虚证当中如何来体现,在具体虚证,虚则补之,如何体现邪啊?建议大家认真地读补虚的方剂,分析那里面每一味药的作用。虚者补之,强调偏静。动,就举个例子,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回去念一念,川芎它有什么作用?四君子汤,参苓术草,茯苓有什么作用?你看那里怎么体现静中有动。通过念这个方子,为什么它有这个药理作用?它体现了中医邪正交争的思想。这个是学中医最难学的。就像前面我们讲久病必留瘀。久病,我们没有瘀血特征,为什么可以活血化瘀啊?辨证没有这个证啊。如果把辨证两个字,理解为仅仅就是有客观事实,跟那个事实得出来的,来分析邪正盛衰,这仅仅是最好学的,最难学的是后者。按照中医的理论,我们前面讲血瘀讲过,痰饮讲过,没有痰饮的临床特征,无法确定。可是,用已知的理论对这个现象解释和实践,效果不显,根据怪病多痰的理论,就可以认为它有痰,就可以治疗。瘀血也如此。这才叫做真正的辨(证论治),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叫辨证论治。这样来理解,就这个意义讲,总之一条,无论是虚证和实证,或者虚实夹杂,只要有病,永远存在着邪和正之间的关系。这对关系一旦不存在,矛盾不存在了,就没有疾病了,这是中医发病学的基本原理。这个思想,贯穿在各个环节上。如果从治疗学来说,建议同学们认真去读方剂学,每味药的配伍,那里面体现得非常鲜明,去认真地体会。
       至于同学们提出心、脑、肾的关系,我在课堂已经讲了,不再重复了。如果同学们感兴趣,我建议同学们可以看我主编的,湖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那个紫色的皮子《中医基础理论》,成人教育教材,那里面用小号字在心的生理功能讲完了以后,用小号字,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心主神明、脑主神明的关系,从文化这个角度,从哲学这个角度,一直讲到民国期间。《内经》开始是脑为元神之府,谁也没有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内经》开始两条线,心主神明,脑主神明,五脏藏神。到了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到了清代王清任提为灵性记忆皆在脑。那么中国的学术界,什么时候开始把脑的主神明提到日程上了呢?是西学东进以后,解剖学来了。在民国之前,为了解剖学这个脑,本来已经知道解剖学这个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神经活动中枢,可是中医学又强调心,中国文化强调心主神明,心之官则思。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提出来一个心脑合为思。最近,中医界也有的人发表文章主张心脑合为思,这个不是创造的,这是民国期间一些思想家提出来的。最后,讲产生思维活动的时候,思维活动从中国的文化来说,仍然讲心之官则思。讲它们的形,这个形态学基础,它又不敢不说,不得不去借助解剖学的机制,说是和脑有关。讲功能强调心,讲形态强调脑,把两者简单地合起来,提出个心脑合为思。这是在西学东进,解剖学过来以后,近代的思想家回答这个问题,回答心之官则思和脑为元神之府什么关系?因为中国的文化问题,中国的文化的主体强调心之官则思。虽然搞了个曲线,把这个脑的问题联系到一起。但是,中国的文化的主体没改变,心之官则思这个命题,中国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我前面讲课,不是建议同学们读南京师范大学高觉敷老师、中国心理学的权威,《中国心理学史》,认真去读这本书,你可以进一步理解心之官则思。怎样看待心和脑的关系?在这个中医里面,首先坚持五脏藏神,在这个前提下,心为主导。脑,前面已经反复讲,论述这个问题,脑实际上隶属于五脏。肾精藏于五脏六腑,为五脏六腑之精,先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都化髓为脑。正因为这样,中医治疗脑的病,不管现在怎么分类,辨证脑系,脑系病变,一辨证论治,五脏都离不开。假如说,仅仅是归到脑上,那就仅要治脑,就治脑可以了。所有的理论全都重新改变,中药药物的归经,药物的理论、方剂理论全都得改变才能回答。那么你现在仅仅形式上承认为脑主神明,可是你在内容上又承认心主神明和五脏皆藏神,你这理论和实践不是矛盾吗?当前对这一个大题,也有人提出来心主神明本身就是错误。咱们暂时不说它是错误,(还是)正确?什么叫做错误?不能指导实践,就不叫科学。只要能够指导实践,经过实践的验证,它是合理的,就是科学。这就是我们教材的观点,也是我讲的观点,我这样认为。当前认识到的程度随着咱们的进一步研究,也可能将来有一天咱们理论重新构建以后,变成脑主神明。据我的看法,只有把心之官(则思),中国哲学重大命题彻底改变以后,随之而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发生改变。否则,在这个问题没解决之前,我看很难变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从根本上来说,先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就是东西方的文化矛盾解决了,咱们心之官则思和脑主神明这俩个就统一起来了。咱们现在学中医理论,来考核这个理论对不对,就看用它指导实践行不行。科学和伪科学,不是按照西方科学的定义,现在研究科学的人已经公认。什么叫科学?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实践证明是合理的,能够解决实践问题,这就是科学。至于在理论说明有可能不完善的地方,这是科学本身的规律。
       再提到一个,同学们提出,要涉及《伤寒论》的经方,是固定的,包括量,方剂的结构,非常严密的。经方用药,它有多少个药?全部《伤寒论》,《伤寒杂病论》,包括《金匮》在内,一共才多少味药物?多少首方子?非常精彩。每首方剂,就那么几个药,配伍严谨,结构严密,对应的方和对应的证也非常准确。不是不可以变化的。我讲的学习经方,重在学习经方背后所渗透出来那个学术思想,而不仅仅就记住那个小柴胡汤,只要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但见一证便是,就用小柴胡汤。而学它的思想,如果小柴胡汤不可以变,小柴胡汤变化多少啊?加减不就是变化吗?麻黄汤、桂枝汤产生变证以后,就一个麻黄汤、桂枝汤变了多少?太阳病里面变证和坏证。一、经方是可变的,不仅仅是这一个方子,它随着病情的演变,表现的病机不同,证候不同,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变化出来的。如何来理解经方的变化规律?建议大家,将来有时间念徐灵胎的《伤寒类方》,去读徐灵胎的《伤寒类方》,看看经方是怎么演变的,它怎么变化,结合这个去念《伤寒论》的原文,来体会它的方剂的变化规律。这是一、经方是可变的。至于说变化以后,效果确不确定,就《伤寒论》本身,基本是麻黄、桂枝、大小青龙汤,这些方变起来,看徐灵胎的《伤寒类方》,进一步可以理解它是怎么按这几个基本方变化来的。变化了的效果是确定的,不是不确定的。今天,使用经方,我们就是感觉心里没有多少底,使用经方,就不敢说我的效果行不行,一、体现为你掌没掌握经方那个学术思想,它的构思;二、掌握不掌握它的变化规律;三、是否能正确地在经方基础上,主体思想不变,正确地把握根据辨证的结果,结合这个具体的病人思考的结果,根据它的病机和证候特征,对经方进行化裁。这个就看你对中医中药学学得如何,学没学到家,尤其是这个配伍规律。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学好了,我想经方变化以后,不会对效果心中无数,不确定。我在临床就喜欢使用经方,一个方用药最多不超过十二味。昨天,我举那个例子,葛根芩连汤,就这几味药,心律失常那么厉害,吃了三付药,效果显著,他就回来复诊。关键看你那个辨证准不准,认识准不准。我想,关于经方的问题,这样讲它的思想和中医的辨证论治是不矛盾的,它俩是统一的,与三因制宜也是不是矛盾的,也不是相违背的。经方本身,经方讲的思想,充分考虑天、地、人三才一体,……。只要念《伤寒论》的条文、《金匮》的条文,那里面告诉你误治、不治,要求不可过剂,中病即止。不仅仅是考虑就这首方子,还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我想,学习经方主要是,一、药物不多;二、剂量按照张仲景那个剂量去给药。今天仍然行吗?不行了。张仲景用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今天的度量衡不一样的,汉代人的体质和我们今天的体质不一样。能一样吗?所以简单地用现在的度量衡把《伤寒论》原方的度量衡折算出今天的剂量可不可以?我认为不可以。但是,张仲景原方的汉代剂量,每个药之间的量的比例,我觉得大体地遵循这个量的比例,它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推敲提出来这样一个规律的。各个药物之间量的比例关系,通过这个来体现其君臣佐使。一个是构效关系,一个是量效关系,这两个方面来体现经方的结构。我想,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把握,就能够很好地学会运用经方,掌握张仲景经方的思想。但是并不等于经方是万能的,你没有学到炉火纯青的时候,你不敢这么用,这么几味药患者吃进去了,你要心中有数,把握得准就有效,心里面就有底。如果经方全面解决问题,后来不用出现时方了。各有千秋,也不是说时方杂乱无章。时方派,大家看著名的国家药典颁布性的配方等等。时方派也有构思,他那个方子组合也很严密,不是简单地把几个药加在一起,用我们现代的话说称为拼盘,也不是这个意思。经方药物少,精练,要求准确性强。那么时方是在经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弥补经方的不足。调节整体之间的关系,时方表现得突出。经方虽然既要处理整体,从整体来考虑,用今天的话说,那个靶点更准确。这样理解时方和经方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学经方,目的在学它的思想,目的在学习这个方子的配伍规律,恰到好处地把握它。白虎汤,现在用得多广泛,小柴胡汤,你看内外妇儿哪科不用?谁都用。昨天我举那个例子,我就喜欢用于治关节炎。辨证风寒湿三气杂合而痹,辨证准了,药也对了,如果吃了三付药它不见效果,那我就肯定下一次给两剂小柴胡汤吃进去,继之,再继续给它辨证治疗,肯定效果突出。开合枢,先把气机之枢运转起来,小柴胡汤八大证找不着,但是中医学思想在其中。这是体现中医的辨证,也是最难学的地方。
       结合这个经方,强调中医疗效的问题。最近,不是有讨论吗?中医能不能站住脚,看其有否疗效。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一门科学科学与否,有没有价值,第一、看实践问题解决如何;第二、看它说明某一个问题,这个理论说明某一科学事实,按照科学规律来说,它说明得正不正确,两方面来考察它这个科学性。如果说,决定能不能有疗效,有好多因素,假定我们说,按照中医,前面我们讲这门课要求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将来学的证候学、诊断学,就是各项指标按照中医的要求,你收集的资料,就是认证非常准,辨证得非常准,强调是在这个前提下,又正确地运用中药来进行治疗,处方遣药,尽管你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切入,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是在这个前提下才有效。那么有没有效,好多因素啊。这是第一、首先它要求最基本也是必要条件,辨证准确。而这个辨证正确,中医看问题从症状,从现象来描述。症状和体征,而且是定性,多于定量,中医不是没有定量的,中医定量都是模糊定量,什么微痛、剧痛,那里有量的改变,只是不用数字表达出来。那么这个正确地判断症状、体征的变化,这就涉及到每个人的经验,理论学习到什么程度,尤其是经验的程度,还有个体的差异,这个判断就以看舌看脉而异。上一个单元讲了,曾经给同学们讲科研问题,怎么克服误差?这样的认识结果肯定就会得出结论有误差。有了误差,就影响了你这个处方遣药。那就是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来认识,可能就有共性,也有个性认识,它绝不会像用一加二一定等于三、初等的数学按这样的规律得出结论。这是就人的因素看,难在这上,这是一个。大家疗效都一样,不可能的。此其一。其二、我们假定个体条件都固定,都把它固定起来,今天吃的药物,虽然我们强调地道药材,现在的环境的改变、药物的质量、炮制过程,这些都影响疗效。你辨证再准,你设计方子的时候,遣药的时候构思再严密,甚至你那个量你都琢磨了是给5克、15克,都在仔细琢磨,那么就要求到药物,一个是药物的质量得过关。二、给的量真的按你处方给。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药物调剂员能不能做到这个程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影响不影响疗效?这样来看待今天的疗效,前提是辨证准确,认识都准确,至少我们使用这个子弹——药物,现在受好多因素的制约,影响我们的疗效,不是中医有效没有效的问题。我想,中医的治疗效果,中医一首复方,它贵在全身调节。在这个基础上,它再找个点,任何一个复方都体现一个整体,那么它又打一个点。也就是说,它总体从点,从局部,它都考虑到了,这首方子具体到患者,再体现个体差异不会没有效,只是辨证准确不准确,体现出效果显著不显著而已,只要大方向不错,寒热搞清楚,虚实搞清楚,大致方向搞清楚,那么这个方子投进去,患者不会没有反应,这在理论上完全说得通的。所以现在开方以后,可能年轻大夫第一关辨证不一定能准确,但是没出大格,大方向把握对了。可能你要打那个地方(点),没打准,但是从整体上调整一下机体状态,患者会告诉你,吃完药以后哪些地方舒服。那么为什么告诉你哪些地方舒服呢?整体调节的结果。可能你那个靶子打得稍微偏一点,需要解决那个脏腑阴阳失调,没有马上矫正过来,表现不出来,但是其他地方表现出来了。就这一点来说,只要是方向不错,中药给进去,机体一定会有正性反应,没错的。那么辨证不准确,患者疗程延长,那就是直接打靶还是间接打靶的问题,它是一个整体和局部相统一来调整的问题,这也是中医学,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最高明的地方,既有整体又有局部,整体和局部的统一。任何一个复方,大家认真去念,都体现这个思想。
       有同学提出来元气、营气、卫气、宗气和脏腑之气的关系,这个前面已经讲过了,讲的示意图反复强调这个。我们讲气血精津液,假定我们把脏腑经络放在一边,仅仅从物质系统来说,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第二、仍然把它作为人体之气是一种物质,还是要把它的结构和功能统一起来,这样来看。咱们中医看不着营气是什么样的,卫气是啥样,元气是啥样,是从它表现出的功能来考察。首先,前提生命是物质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在这个前提下承认气是运动。我们是从功能,从运动,运动就表现为生命的功能,是从功能来考察,元气、卫气、营气、宗气是存在的。离开功能无法辨别元气是什么,营气是什么,卫气是什么,是总体讲人体之气。我们现在讲分类,仅仅在这门课程里面简单作分类。就这个意义讲,所有脏腑经络的物质基础都应该是气,脏腑经络的功能都是这个人体之气表现出来的,就这个意义来理解脏腑之气是什么,经络之气是什么,仍然是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都是物质和功能的统一、着重从功能来判定。这是既强调从功能上来考察生命现象,又不否认生命是物质的,这就是中医的思维,辩证思维方法。假如说心气就是物质,这就离开了中医学定义气的基本前提。说心气就是功能,也同样偏离了中医学对气的定义,也偏离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气的定义。这样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五脏配五季。二十四节和五脏的关系,和五行的关系。建议同学们回去以后读五运六气,那有大圆盘表,二十四节一分为五,然后把五气和五季都统一起来。就看那个大表就可以了,不作多解释了。看五运六气,专书里有。有同学能看到我八五年出版的《实用中医基础学》后面有,看我主编的自学考试统编教材后面有,看那个大表。愿意读《易经》的看那个朱熹的关于《易经》的那部分,他设计十几个表讲五行、五脏、五气和二十四节,还有多少时多少刻,都有,看那个表就行了。
       还有同学提出来,脉是血管乎?还是经络乎?在中医理论里讲脉,定义是经脉,按中医说。那么李老师你说经脉是血管还是淋巴啊?经络是血管还是淋巴啊?经络,我已经讲了,又是血管,又不是血管,又是淋巴,又不是淋巴。脉,就是指的经脉。前提,你定义经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不是仅仅是解剖学的血管,实际它包括血管。如果仅仅就是血管,那经络怎么定义啊?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按照这个逻辑推理,经络也是血管。脉是血管,脉为血之府,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按此逻辑一下子就推出来了。经络是血管,那一点没错,逻辑上一点没矛盾,不能这么推。按中医讲脉就叫经脉。现代中医理论里讲脉,实际也受解剖学的影响。脉,就是脉管,你可以这样理解。经络是个管道系统,就这个意义来讲,脉、经脉、脉管都得从经络的角度来理解。它是不是血管啊?扎针也一样,扎血管,经络的走行这也在其中。讲到经络学说,我给大家介绍过,神经论,讲神经吧,对不对?体液论,那里面有血管啊。神经体液呢,既有神经又有血管。能量论又是一说啊。扎针扎到经脉的地方,扎到血管,它就出血,不扎到血管,就不出血,既是神经又不是神经,既是血管又不是血管,到现在也没搞清楚经络是何物。还是按照中医来思考,按中医思考,我对这个问题就是这么理解的。同学们将来可以进一步学习研究。这些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去研究。
       讲五行生克制化。制则生化,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没有制就没有化,没有克就没有生,没有生就没有克,讲制化的(关系)。就这一点讲,既要生,我们把生定义为促进的意思;制是制约的意思,制约的目的是促进它们的平衡。所以,我们教科书里说五行相克是通过相制,制约。制约谁啊?制则生化,制约促进了它们的平衡,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不是简单地抑制,制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抑制、被抑制关系。可以直白地讲,就是抑制和被抑制的关系。实际讲五行,讲制化的时候,是三行在一起,又有生又有制,大家看教科书那个示意图,取得三脏之间的平衡,它体现了制化的特征。
       有同学说,土得木而达,怎么理解?用今天的话翻译,叫木必疏土,把疏字去掉,木必克土,只要是讲在正常功能条件下,非克它不可,(土)非得受木抑制不可,制约不可。在木正常制约条件下,土功能正常,离开这个条件不可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就用这一个判断、命题说明它,脏腑之间的五行的制化关系,它强调这个,仅仅从相克这个角度来提。那么木要(是)不疏土,土郁,土郁就是脾的升清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失调了,它也可以表现为实证,也可以表现为虚证。讲五行的时候,没有给同学们讲木不疏土。这也是非常难的一个题目,在本科生不讲这个(问题),只是强调木旺克土,相乘,加强了对土的抑制,出现了肝旺脾虚这个证候。还有个木不疏土,是虚证,这个概念,同学们自己查文献去看,将来等到高年级的时候再讲,这里也不专门作论述。本科教材里不讲这个,对照五版教材,我写的木不疏土,教师讲起来非常难。我在写本教材的时候把它干脆去掉。在这里,就定义为木旺乘土。实际上,木不疏土既有木不疏土,还有木乘土。表现的形式可以是虚实夹杂,也可以单纯的木虚、木旺。也可能表现为虚证。木不疏土,肝失疏泄不等于都是实证,它也有虚证的。虚证,一般我们现在,传统都用木不疏土这个概念来理解,用这个术语来表示。那么它表现为虚,虚的证候,讲起来非常难的。建议同学们去读秦伯未老先生写那个《谦斋医学讲稿》,那里有答案,自己去看,那都是现代语言写的,《谦斋医学讲稿》曾专门是论肝。这是一。如果看原始文献,看李李冠仙的《知医必辨?治肝十法》,看这两本书。如果有条件,再看王旭高的《医略六书》,这叫朔源,如果看现代的,就看秦老先生的《谦斋医学讲稿》就可以了,我这里不一一作解释。
       咱们讲七情和气机升降的关系,讲七情致病特点,讲九气为病,我们选了几个,这个材料取之于《素问》的《举痛论》。咱们给大家讲到喜则气缓,《内经》里确实也讲,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这不错啊,我们强调这个喜是指什么说的?不是指正常情况下那个五志,正常情况下那个喜怒悲恐惊。强调什么啊?七情过激,所以咱们解释,大喜怎么着?气缓,就伤心。历代的书都这么理解,强调过激。《内经》有句话,大家注意啊,叫“病起过用”。记住这四个字,无过无不及谓之平,不及和过都称之为过,太过和不及都不可以。那么喜则气缓,是指过,七情过激它才出现,影响到气机的时候它才出现心率迟缓,正常的喜,很开心的,就不存在气缓的问题。这样来理解这个九气为病,就记住咱们讲课界定七情内伤的前提,定义的前提。
       关于血的生成。我们在这里,传统都讲脾、肾,讲脾和肾,以及和五脏的关系,在教科书里也讲了,我在讲课已经讲到了。心生血,这是有据可查的,《内经》里说得很清楚。在《血证论》里面对心生血它举了个心火烛照万物才能化生为血,它这么解释的。那么理解心生血和肺生血,心肺之间的,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为血,它上输到心肺,经过心肺的作用它才能成为血。后世注家讲它怎么变化而赤的,从中焦出来,是通过心肺的作用而实现的,就这个意义讲,心可以生血。也从后世医家注释,进一步来为《内经》提出心生血这个概念加以解释,至于更多的机制讲不出来。讲肝生血也很清楚,讲肾精怎么化血,《张氏医通》里面交待很清楚,教科书那句话给引证出来了。肾精归肝而化精血,离开肝的机制,肾精不可以转化为血。中医这样认识和西医不一样,西医骨髓就可以造血。中医强调什么?这个肾精的精髓归肝而化清血,肝在生血当中有生血作用。现在西医的生理学,肝能生血。这并不意味着咱们老祖宗,咱们中医就高明,并不是这个意思,中医学从中医本身已经看到肝脏的生血作用。它的机制现在能找出来,《内经》没交待,那么《张氏医通》交待得很清楚,就这个意义讲,五脏都参与血的生成。但是这五脏它们又不是平均分配的,在血液生成中,你既然强调,咱们前提强调,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当然应强调脾,可是你又强调肾精的作用啊,直接肾精可以化而为血,所以最后还归结到一个先天和后天。
       关于五脏互藏,我建议同学们去读张景岳写的《类经图翼》后面有个《五行统论》这篇论文,仔细去读,去理解五脏互藏,在这里不作一一解释。因为在课堂已经讲过了,去读这篇文章,将来大家可以写一篇论文,五脏互藏。这个思想非常重要,它体现出来中医的辨证论治,不管讲生理病理,体现出这样一个思想来。五脏互藏,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这本杂志,中国文化杂志社出版的,专门有一篇论文论五行学说及其渊源,在1955年12期上,那么大家可以读这篇文章。讲五行,从哲学上去讲五行互藏,但在医学上,《内经》没有讲,只有张景岳开始明确提出五行互藏的概念,去读《五行统论》,来加深对五行互藏概念的理解。将来通过方子可以把它理解出来,通过读古代的方书,专门从五行来解释方子的结构,我们可以把这个立体的感觉读出来,就是一脏中还有其他四脏,能够把这个关系给读出来。然后从辨证来看,没法辨出这些,它就讲这个平面的,一纵一横,是个平面的。不仅是平面,要它立起来,一脏当中还有五个,五五二十五脏。至于说二十五脏,那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具体的方药学习。过去的方书专门有用五行来解释方剂结构的,去读历代的方书,仔细琢磨就会体现出来。理论阐述,《五行统论》说得非常清楚,实际我理解五行互藏,最后体现出,从五行的角度,既有点,也有线,又有面,还有个立体感觉,多维的感觉。实际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整体观念,还是强调个整体观,体现它的思想的精髓,强调了上下左右,用今天的话叫多维,整体观念,用李衍达的话说,就叫网络结构。中国人的思维是网络,球思维,给它画个球出来,网络思维。那么,如果说这个球的话,我们讲,仅仅讲五行生克制化的,讲它的线和面,我们讲不出来那个网络的概念。那么五行互藏,却体现了网络的概念,更细腻地说明中医的整体观念,不是简单(的)天、地、人,现象的三才一体,它是个立体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非线性的思维方式,或者说叫做是一个模糊的复杂的思维方式,这样来理解。
       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三焦通行元气,就是水液的通道。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它俩都是通路。如果从现有的文献记载,三焦就是运行气的,它是从气机运行这个角度,上、中、下三焦周而复始的联系。那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府,如果就这个意义,从这个概念来说,按照这个逻辑推理起来,三焦得不得运行气血啊?运行血啊?你又讲了血液运行通道,三焦不仅仅就应该是运行气吧。就这个意义讲,三焦也应该是运行气血的。那么经络也运行气血。它俩啥关系?通过这个命题,什么关系呢?你又不能说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三焦是气血运行之通道,得出结论经络就是三焦,得不出这个结论,这个推理就谬误了。经络,从经络系统它的功能角度,是按照经络定义的前提下,作为十二经脉、十五络脉之经络系统、络脉系统,作为定义它是人身气血运行的通道,就是人身的气血沿着十二经脉依次流注,周而复始,昼行于阳二十五,也行于阴——夜,五十周而大会。这是对经络的定义,就这个来讲。而三焦是从气化说的,最早这个三焦元气之别使,就是《难经》说的。讲元气,那个时候定义元气就是指真气,就是元旦的元,是原来的原,《难经》讲元气的时候是用原来的原,它是指那个本原之气,最后那是讲的实际是肾的,从命门以后,按照三焦这条道,运行到全身,它是从这个三焦定义来讲是原气。那么这个三焦,我们今天强调的是上、中、下,从部位来(分),实际三焦的概念是人身所有脏腑经络的概称,至少说脏腑经络的概称。那么脏腑经络运行气了以后,强调是气化就是气机,所有的东西都得气机通畅,实际包括了经络的通畅。就是先看三焦的定义是什么,然后看最后它实行的功能,它是从不同角度来考察运行的,都考察运行通道。这是两种学说,两种不同的学说。如果把三焦定义在脏腑范畴之内,脏腑和经络之间存在着络属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从脏腑来讲三焦,那么从经络还讲气机、血液运行通道,还讲气化,从脏腑也讲气化,两个不同角度来考察,两种不同的学说,它的前提,它的概念不同,最后两者统一起来,都是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学说、不同的概念来表述一个问题,又不能简单地把它俩(等同起来)。经络就是三焦,三焦就是经络,不能这样等同。它们定义的前提不一样,它建立这个概念的时候,抽象的前提不同。这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到这里,休息一会儿。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6-6-2 04:31:39

中医的脉从字面上来讲就是血管,怎么可能是淋巴管什么的?
从字面上来讲脉就是衇,血加上派。派就是河流的意思。流动血液的管道就是血管。
早期的脉有三个意思:动脉、静脉和经脉。从经脉的特点来看应当是指微循环密集的管网状结构。微循环也是血管之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74集《中医基础理论》问题解答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