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 发表于 2016-4-28 18:56:55

第64集《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脏腑病机-----肝的病机(二)

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53280/Ob/0/sid/XMTU1MDg1MDQyNA==/v.swf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如下:
        现在开始上课。我们上一节讲了肝的基本病理变化里的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肝病理变化当中一个最基本、最常见的病理变化,也是较为难学的一个概念。肝气郁结的内涵,通过上一节给大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讲:从习惯上,肝气郁结的概念,和我们在这里讲的肝气郁结的概念,怎样来理解?进行了术语的分离。传统上、习惯上,把肝气郁结,除了肝自身发生的改变之外,还包括影响了脾胃的功能改变,导致肝脾不调、肝胃不和。按照我们对肝气郁结的定义,是从肝脏自身来限定它,看它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自身的基本病理变化,应该不包括犯脾克胃的病理改变。我们在学习肝气郁结的时候,希望同学们对这个概念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它,按照现代的术语规范,经过术语分离之后,我们限定肝气郁结仅仅是肝脏本身的病理变化。
       (2)肝气郁结进一步发展,郁久必然化火。所以肝脏的基本病理变化,肝火上炎仅次于肝气郁结。所以第二个我们讲肝火上炎。什么叫做肝火上炎?所谓肝火上炎,是指肝的阳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的病理变化。注意这个定义的内涵,升发太过、气火上逆,不仅升发太过,而且表现为气火上逆。肝火上炎,它又称叫肝火,或者叫肝经实火,但是一般以肝火上炎、肝火称谓。肝火上炎的病机特点为气火上逆头部,精神情志异常。肝火上炎是因为肝经阳热亢盛,结果郁而化火,就是气郁而化火。它的主要的病理变化、它的倾向,有个特征,叫上冲,气火上冲,这是最突出的特征。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因此,肝失疏泄,它必然有调畅气机的功能失调,反映在调畅精神情志上,因此,它必然有情志失调。情志失调的表现,与肝气郁结不同。肝气郁结,前面讲它情志郁结的表现为精神抑郁;而肝火上炎,是急躁易怒。将来在学习证候学和临床课的时候,那么用情志改变这样一个区别,就区别开是肝气郁结、还是肝火呢?气火上冲这样一个病理现象,前面讲过,它主要是指上升于头面部,也就是说肝火上炎表现为气火上逆、气火上冲于头面部,也就是说在头面部表现为热象非常显著。比如目赤肿痛,中医说肝火上炎体现了气火上冲这样一个机制,这是肝火上炎特征性的改变。由于肝火炽盛的结果,可以引起血液循行发生异常,热迫血行、血液妄行,主要累及的脏腑出血是在肺和胃。肺表现为咳血和衄血,肝火犯肺,可(以)出现咳血,也可以出现鼻孔出血,鼻衄;也可以影响到胃,使胃气上逆,胃火盛,胃气上逆而出血叫做吐血。为什么说肝火炽盛、血液妄行仅仅累及到肺和胃呢?我们前面讲金和木的关系、肺和肝的关系。肝火,讲了个“木火刑金”,有肝火、木火的结果,必然要刑金,也就是说,它累及其他脏腑,首当其冲,肝火会影响到肺。我们讲肝和肺之间的关系,讲它对气机调节的作用,从那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它最容易影响到肺,叫刑金。脾胃和肝的关系,所以肝一有病的时候,必然会引起脾胃有病。引起肝火犯胃,引起胃火上冲、胃气上逆而出血,迫血妄行。从上述这些机制来解释,肝火炽盛、血液妄行,为什么以肺和胃最为多见呢?这是它生理上联系的结果。严重者气火上逆,轻者头面热象显著。如果气火上逆之极,我们曾经前面讲过,气血之间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火上冲,随之而来,血也跟着上冲。把这个关系,由于气火上冲的结果引起了血也上冲,中医规定一个术语叫做血随气逆。由于气火上逆,血也随之而逆,表现的特点是血随气逆。逆是指上冲,逆于头面、逆于清窍,因此,它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昏和厥。我们讲“怒则气上”,讲过一次,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血随气逆,发为大厥”,这是昏厥。将来同学们讲《内科》的时候,讲什么叫大厥?什么叫煎厥、薄厥?就是突然昏倒,神志昏迷。用“血随气逆”这个机制,实际上过程是肝火上炎,气火上冲,气影响到血,使血随气上冲,除了表现为头面热象显著之外,甚者可以出现清窍闭塞,而出现昏厥的特征。火盛、阳盛,“阳盛,阴必病”。它演变的结果,肝火越阳热亢盛,越会耗伤肝脏的阴血,就是必然耗伤阴血。“阳盛,阴必病”。肝的阳气盛,必然导致肝的阴液病,所以必然会出现耗伤肝的阴血。可以演变为肝的阴血亏虚,甚至阴虚火旺,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讲到这里,反复强调肝火炽盛,必然耗伤阴血,耗伤肝的阴血。我们前面讲“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讲肝“体阴用阳”,旨在时时刻刻注意保护肝的阴血。肝火上炎必然耗伤阴血,不仅有理论意义,还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尽管是用苦寒来清泄肝火,也要时时刻刻从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入手,注意保护肝的阴血。
       肝火上炎和肝气郁结,两者在病理上有个共同的基础,都是肝失疏泄、都是肝气郁结,就是肝失疏泄。这是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的共同病理基础,都表现为气机失调;都会影响肝脏调节精神情志的功能失调,这是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它们的区别在于:肝气郁结,还会表现为肝的经脉的循行部位的气机阻滞,由于气滞而形成痰、血(瘀);而肝火上炎突出表现为火性炎上的特征,因此决定了肝火上炎这个病理机制,它的病理改变集中表现为气火上冲,严重的气火上冲可以导致血随气逆,这是一、它和肝气郁结不同的。2.它有非常显著的实热的征象,就是热,阳盛则热的征象,热象异常显著,这是肝气郁结所没有的,把两者严格区分开来。至于说共同的调畅精神情志异常,临床表现的情志的改变的属性,肝气郁结就表现为精神抑郁,而肝火上炎一定是急躁易怒,同样是情志失调,两者有区别,这是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两者在病理上,肝气郁结的必然的结果,气郁而化火形成肝火上炎,它们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在病理演变上有显著的差别。
       肝的阴血失调。下面讲第三个,肝阴血失调里面第一个,就是肝阴血不足,按照这个顺序讲肝阴不足,它属于肝阴血失调范畴。肝阴血失调,主要表现为肝阴、肝血亏虚。肝阴、肝血亏虚的结果,在肝阴不足的基础上和肝血不足的基础上,可以发展为阴虚阳亢,导致肝阳上亢。肝阳上亢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肝风内动。肝阴血的失调比肝阳气失调,在病理演变上还要复杂。
       (3)我们第一个讲肝阴不足。所谓肝阴不足,是指肝的阴液亏损,虚热内生的病理变化。肝阴不足,又称肝阴虚。肝阴虚的病机特点:1. 阴液亏虚;2.肝经、头目、筋脉失养;3.虚热内生;4.常常与肾阴虚并见。这是肝阴虚,肝阴不足的病理特点。大家看示意图。肝脏本身阴液亏虚,使肝失所养。它的突出特征,病机的变化特征表现为肝经、头面、筋脉失于肝的阴血的濡养。它的病机表现的临床现象的特征,眩晕、目涩。注意目涩、头目失养,眩晕、目涩,其次它可以出现胁肋疼痛,注意肝阴不足的胁肋疼痛,是隐隐作痛,时作时休,隐隐作痛。虚热内生,就是阴虚内热的一般表现。它会出现手足心热、五心烦热,还有心胸,那么去掉心胸,五心烦热是最典型的阴虚内热的征象,我们可以称手足心热,就是没有心胸热,仅有手足(心)发热,叫做五心烦热基础上再缩小,手足心热,它也是阴虚内热具有特征性的一个改变,尤其是以手足心热为多见。传统上用五心烦热,手心、足心,再加个心胸,叫五心烦热。手足心热和五心烦热,都是阴虚内热的重要临床特征。阴虚内热进一步发展,阴虚火旺就会表现为面目烘热,就是阴虚内热一般特征,这个阴虚内热一般特征和肝经、头目、筋脉失养特征结合起来,就定为肝阴不足。将来学习《诊断学》的时候,辨证的时候,眩晕、目涩、胁肋隐痛、面目烘热、手足心热,那也就是说,把阴虚内热一般特征和肝经、头目、筋脉失养的特征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肝阴不足证,它的主要诊断依据。病机,那就解释:1.肝阴不足有一般的特征;2. 它的特征性改变,就是主要表现为肝经的头目、筋脉失养。临床上、证候诊断上,目涩、胁肋隐痛,是最具特征性的。肝阴不足的病机特点,隐含重要的特点,常常和肾阴虚同见,最终导致肝肾阴虚。为什么说肝阴虚常常与肾阴虚并见呢?它的生理学基础就是因为肝肾之间有乙癸同源,或者肝肾同源,这样一个特点。肝肾同源,是指肝脏本身阴液、精血必须靠肾的阴液、精血的不断补充,去维持肝脏正常的阴血,使之与肝阳、肝气取得平衡状态。只要肝阴、肝血不足,根据这个道理,一定会导致肾的阴精不足,就这个意义说,肝阴不足一定会出现肾阴不足。因此,所谓肝阴不足常常表现为肝肾阴虚,这是个必然的结果。肝肾一旦阴虚,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阴虚阳亢,而肝阳上亢。肝阳上亢进一步发展,阳亢无制,就会出现动风,叫肝阳化风,我们在讲内风的时候已经联系到一点了。学这样一个病机特点,肝阴不足的特点,不仅仅知道肝阴不足常常是和肾阴虚同见,它的机制,而且更重要的掌握它向何处方向发展?肝的阴液不足,它的病机演变的趋势,由肝阴不足,而肾阴不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阳化风,只是在病机演变过程中,非常重要几个阶段提炼出来几个术语,叫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阳化风。这也是学习肝的病机,非常难学的地方。
       (4)下面讲肝血不足。所谓肝血不足,是指肝脏阴血亏虚的病理变化。它的病机特点:1. 有一般血虚的表现,它具有血虚,定义是肝的阴血亏虚的病理改变,它一定有共性,血虚,病机特点有血虚的表现;2.肝脏及其所属形体官窍筋脉、头目、爪甲失养,它具有这么两个特点。肝的阴血不足,病机的基础是肝脏本身的血液亏虚,使肝失所养。肝失所养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它有一般血虚的改变;它有筋脉失养的改变。头目、筋脉失养,注意它所属的形体官窍筋脉失养。血虚不能上荣,影响它的官窍,肝开窍于目,他就视物模糊。眩晕、眼花,眩晕是血虚的一般特征,它既代表了血虚的一般特征,也体现了肝脏本身血虚,不能濡养肝本脏、肝的筋脉及其所属的形体官窍。它的特点血液不能上荣于头面,除了眩晕之外,表现为眼花,特别是视物模糊。注意前面讲肝阴不足,肝的阴液不能上荣于头面,是目涩;血虚不能上荣于头面,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者是眼花。筋脉失养,主要表现特征是爪甲不荣,甚至反甲,爪甲淡白。全身表现为全身筋脉失养,肢体麻木不仁,这是肝血不足最具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作为女性,影响了冲任。肝血虚,就会必然导致冲任不足。冲任不足,就造成血海空虚,肝为血海。血海空虚,在女性的月经会表现为即而经少,乃至于闭经。肝血虚,我们前面讲“阴血常不足,阳气常有余”。肝血不足,最容易导致阳亢无制而动风,发为虚风内动。我们前面讲那个血虚生风,确切点说,在“内生五邪”里面讲肝风内动那个血虚生风,是指肝血虚,虚风内动而言的。肝血虚的结果,也必然导致肾精亏虚,乙癸同源所决定的。所以血虚生风,实质上是肝肾精血亏损而动风。我们前面讲那个血虚风动。这是肝血不足的病理变化的趋势,最基本的有全身血虚的一般特征,爪甲不荣、面白,是一般特征,可是最就肝脏本身的阴血不足,而使肝失所养,它主要表现为肝筋、肝脏本身及所属形体官窍失养,突出表现在这个地方。主要表现为眼花、视物模糊、眩晕、肢麻、爪甲不荣,体现了肝脏本身的特征,最具一般特征。至于说冲任不足、肝血不足,对女性来说,肝血虚一定导致冲任不足而血海空虚,引起月经的改变。至于说由于肝血虚进一步发展的血虚风动,是肝血虚一个演变趋势。一般情况下,肝血虚,它本身就表现这样的特征,病理变化就是。后面这几个,血虚生风是肝血虚的病机演变趋势。
       (4)下面讲肝阳上亢。肝阳上亢,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偏亢。以肝阳上亢,或者又称肝阳偏亢为好。它的第一个名称应该叫肝阳上亢。所谓肝阳上亢,是指肝的阳气亢逆于上的病理变化。它的病机特点:1.肝肾阴虚;2.阴虚阳亢;3.下虚上盛、本虚标实。我们讲肝火上炎,它的演变趋势是必然耗损肝的阴液、阴血,可以导致肝阴不足、也可以耗伤阴血导致肝血不足。肝阴不足常常与肾阴不足并见,肝肾阴虚的结果,阴虚阳亢,最终必然演变为肝阳上亢。肝血不足也可以表现为肝阳上亢。从肝阳上亢的发展的始动因素,最直接的是肝的阴血不足,就肝脏本身而言,如果间接的气郁日久,也可以耗精、伤液、伤阴,其中以火最为显著,必然伤阴,气郁日久,即使不化火,也要耗伤肝的阴血,肝气郁结日久,也必然耗伤肝的阴血;肝火炽盛,更是要耗伤阴血。最终导致的结果肝的阴血不足。肝阴不足也好、肝血不足也好,最终出现的结果,演变趋势表现为肝的阴虚阳亢,而导致肝阳上亢。就脏腑的病机而言,肝阳上亢的病理基础,确切点说是肝肾阴虚,这是由肝肾之间的关系所定的。它不是一般的阴虚,在此基础上,阴虚阳亢,一定体现阳亢。阳亢,指阳气亢逆而言。阴虚是指肾阴亏虚而言,实际上是肝肾阴虚,但是强调的是肾阴亏虚,下虚,是解释上盛和下虚。中医历代文献解释肝阳上亢这个病机,常常用上盛下虚来表示它,就是肝和肾比较,我们在三焦里讲,肝居中焦,肾居下焦,就这个意义讲,下虚强调的是肾阴亏虚,实际上是肝肾亏虚。前面讲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肝肾亏虚。本虚,一个是肝肾亏虚;标实主要表现为头面部阳气亢逆的现象。我们从上盛下虚两个方面来分析它的病理机制。阴虚,也可以叫做下虚,是指肾阴虚,习惯上都这么讲肾阴虚于下,肝阳亢于上,实际上是肝肾阴虚,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习惯上表达是肾阴亏于下,肝阳亢于上。为什么强调肾阴虚呢?古人历代文献这样讲,他有他的道理。肝阴和肾阴之间的关系,根据乙癸同源的原理,肾阴决定肝阴,就(是)肝阴要想保持正常的状态,没有肾阴不断地给它补充,它不能达到它自己生理状态,就这个意义讲,肾阴决定肝阴。所以习惯上,肝肾阴虚强调肾阴亏于下,就上盛下虚而言。肾阴亏于下,也就是说肝肾阴虚亏于下,它突出的表现特征腰膝酸软,这是最一般的特征,甚者会出现步履蹒跚,就是头重脚轻,像醉汉一样走路,这叫肾阴亏于下。这是表现阴虚的特征。阳亢呢?是指阴虚进一步发展,不叫阴虚火旺,而叫阴虚阳亢,就(是)阳气亢逆,它不叫肝火上炎。肝火上炎是个实证,这是阴虚火旺,在这里不叫肝阴虚火旺。由于肝肾阴虚发展到阴虚火旺,不用肝肾阴虚火旺这个词来表达,而强调是肝阳上亢,肾阴亏于下,肝阳亢于上,强调肝的阳气升动太过。那么阳亢,阳气亢逆于上表现的特征是什么呢?类似我们前面讲的肝火上炎、气火上逆头面的特征,注意我讲说类似肝火上炎、气火上逆头面的特征,他一定会有面红目赤、眩晕耳鸣,特别是面红目赤,肝阳上亢有面红目赤,但是这个阳亢,是下越虚,上越盛,是这样一个结果。把这个阳亢于上,似乎是像肝火上炎,称之为标实,实际上不实。它是由于肾阴阴虚于下的结果,上面表现为阳气亢逆于上。这里面体现出来同样是表现为阴虚火旺的特征,肝火上炎也可以出现,阴虚阳亢、肝阳上亢也可以出现,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肾阴亏于下的表现。有肾阴亏于下这种病理改变,那么就叫做肝阳上亢;无,仅仅是面红目赤、眩晕耳鸣,气火上逆于头面,就这个病理现象就规定它为肝火上炎。它再具一个症状特征,上盛下虚。解释这四个字,头重脚轻,喝醉了酒,感觉大头沉,脚没跟,把它转化成中医的术语,症状学术语,头重脚轻,再加个眩晕,就这六个字,就可以定肝阳上亢。它表现的特征性的改变。这个肝阳上亢下一步发展,阳亢不制,就肝风内动了。
       概据肝肾之间的关系,大家注意,名字上术语叫肝阳上亢,本质上是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不叫火旺,而叫阳亢。就肝脏本身病机演变规律、就阴血亏虚而言,肝血虚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出现肝风内动,叫血虚风动。肝阴虚也可以发展为肝风内动,同属于虚的,虚风内动。但是一般来说,肝阴虚多通过阴虚阳亢,由阴虚阳亢进一步阳亢无制,而发展为肝风内动。把这个肝风内动,叫肝阳化风。我们前面讲“内生五邪”的时候,内风的时候,讲到肝阳化风,这是就肝阴血不足。它肝阴、肝血藏不足,就是一旦出现肝阴、肝血藏不足,就是必然沿着这样一个病理演变趋势,最终的结果肝风内动的虚,其中以肝阳化风最为多见。肝火炽盛,可以直接转化为风,热极生风,形成肝风内动里面那个典型的实证,热极生风。把这些联系起来,就是肝脏本身病理变化的演变规律,它发生发展规律,其中最基础的病理变化就是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可以演变为肝火上炎。肝火上炎,如果是阳热极盛,肝经的阳热亢盛到极点,可以直接转化为热极生风,而肝风内动。肝气郁结,或者是肝火上炎,都必然损伤肝脏本身的阴血,或者是阴液,或者是肝血,发展为肝血不足、肝阴不足。肝血不足,最终演变的结果也可以发展为肝风内动,叫血虚生风。而肝阴不足,它的演变趋势最为复杂,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最终还要发展为肝风内动。这就是肝脏从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它的演变规律,它自身的变化、它的演变规律,所以肝脏病变最复杂。这个演变规律,就可以体现出来肝脏本身病机的特点,叫“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那么“肝气、肝阳常有余”,集中体现为肝气郁结和肝火上炎;而“阴血常不足”,集中体现为肝阴不足、肝血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它体现了在生理上肝脏的生理特性叫体阴用阳,反复强调体阴用阳是指肝的阴血在维持肝的正常生理功能当中的重要作用。这个生理特点决定了肝脏在病理条件下,一定是以阴血不足为突出的表现,也就(是)说,表现最为复杂,而且最为突出,体现了肝气郁结、肝火上炎它的必然的演变规律。这个规律,不仅来认识肝气郁结为最基本病理变化,它的演变规律,掌握它的病理机制;更重要是它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集中一点还是强调,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意保护肝的阴血,不要违背了肝脏的生理特征,要遵循肝脏的生理特征、它的病理特征,来辨证治疗肝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三)肝病。肝为“将军之官”,肝为刚脏。前面讲脏象的时候,讲肝的生理特性曾提到,肝为五脏之贼,就是肝气郁结一旦出现,它最容易侵犯其他脏器。上面我总结那(些),反复强调那个论述的东西,那就是肝脏自身的病理演变规律。那么除了自身之外,它对其他脏腑怎么演变的呢?肝病影响到心,或者心肝火旺,或者心肝血虚,这个在前面心和肝的关系已经讲过了;肝病影响到肺呢?较为单纯,肝火犯肺,我们前面讲到的;肝病影响到脾胃,或者是肝脾不调,或者是肝胃不和。我们今天讲的涉及到肝肾的关系,就是肝病累及到肾,前面讲肝阴血演变的规律的时候,肝病及肾,肝血虚也好、肝阴虚也好,(累)及于肾,也就是说必然演变为肝肾阴虚。也就是说,肝阴虚必然是导致肾阴虚,我们前面讲肾阴虚会引起肝阴虚,肝阴虚会(引起)肾阴虚,两者互为因果,其中重点在肾阴。换句话说,肝阴虚本身就意味着肾阴虚;如果肝血虚呢?那么就会累及肾的精,最终导致肝肾精血亏虚;除此之外,肝病及肾,如果表现为肝的疏泄、肾的闭藏功能失调,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影响了肾的闭藏功能失调,就会出现肝与肾藏泄失职这样一个病理改变,影响了男性和女性,性与生殖的功能。就脏腑的规律而言,它最容易出现的、最多见的,肝肾阴虚和肝肾精血亏虚。
       肝和胆。五脏的病变影响了六腑。肝的疏泄功能,我们在前面讲到决定了胆的疏泄功能,胆依附于肝,胆的疏泄就是肝的疏泄所决定的。因此,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影响胆的疏泄,它的病理演变的结果:1.可以使胆失疏泄,表现为胆汁的分泌排泄异常,最多见的病理现象,黄疸。我们前面讲过土郁木壅,它的病理结果表现为脾胃湿热,或者是脾胃寒湿,那么湿热和寒湿郁积的结果,也会影响胆的疏泄功能,使胆失疏泄而发黄疸。这是从肝失疏泄影响了胆的疏泄功能,影响了胆汁的分泌排泄功能而发为黄疸。肝的病变,失疏泄,会影响胆失疏泄而表现为胆失决断。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决断功能失调,那么主要表现为对不良刺激的影响的反应,这就是肝病和其他脏腑的关系。
       在五脏病机系统当中,某一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和其他脏腑之间的病机演变规律,以肝脏最复杂,以肝脏最为难学,它涉及到脏象学说里面多个学说。在学习它的演变规律的时候,应该把我们前面讲的脏象学说那些基本的规律,掌握这些基本规律,再理解它们在病理条件下的演变规律,特别是掌握肝脏的生理特性,在此基础上才理解它的病理特点。学习肝脏,在五脏系统肝脏是最为复杂的。所以没说其他脏腑为五脏之贼,按照一般来理解,任何一个脏腑有病都能够影响其他脏腑。为什么强调肝为五脏之贼?就是由肝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反映在病理上,就是由它病理变化所决定的。肝脏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也就是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这个属性决定了,从一般意义上讲,肝为五脏之贼。
       通过上面我们分析,肝脏自身的病机演变规律,和肝脏与其他脏腑的病理演变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理解肝为五脏之贼。肝为五脏之贼:1. 在理论上体现了中医学强调肝脏在人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它对其他脏腑的影响;2.一旦肝脏的阴阳气血失调,按照肝为五脏之贼这个原理,一定想到它要波及,而且迅速地波及其他脏腑。正因为这样,所以治疗肝脏病变,一定要考虑它在病机演变过程中,向何方向发展,采取“上工治未病”的方法,及时截断肝脏的病变,它向其他脏腑演变。前面的课程曾提到,讲五行时“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木旺必乘土”,或者肝脾不调,或者肝胃不和。为了防止它,必然传到脾。虽然是肝有病,脾没有表现出病的时候,也要治脾,“当先实脾”。举这个例子,为什么其他脏腑不讲呢?就是因为肝为五脏之贼这个原理所决定的。所以学习这一段,肝脏的病理演变趋势,非常复杂,也比较难学。同样一个肝阳上亢术语,定位实际本质上(是)肝肾阴虚。为什么说它是肝肾阴虚?通过学习它的病机进一步来理解,我们讲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以及肝和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好,这节课到这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64集《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脏腑病机-----肝的病机(二)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