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利 发表于 2014-11-30 16:25:48

第48集 病症概述中5-1:《素问·热论》1.伤寒、...

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7131646/Ob/0/sid/XMTU0NzM2OTU4MA==/v.swf
王洪图黄帝内经讲稿如下:
第五章 病证
现在讲第五章,教材171页,病证。所谓病,是指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也就是形于神两方面,无论哪方面的失常,两方面的失常,都叫做病。那就是说,生理的失常就是病理,其实就是病,有病理才可以出现病。严格地说,《内经》把什么叫做病?其实它把气血阴阳失调就叫做病。更简单地说,就是阴阳失调就叫病。这是关于疾病的概念问题。最概括的说法就是阴阳失调就叫做病,最经典,最概括,而且应该说是从中医理论,从中国传统的角度考虑,那是最准确的概括,其他的概括都没有这个更概括、更准确。

心理和生理,本教材上说的生理和心理,这无非是说疾病,它包括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不管生理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它总是阴阳失调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说阴阳失调了,就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或者说不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了。那就叫病。当然教材说法也不错,是指人体在生理和心理,应该说在生理或心理,也就是形与神,神或形失常。《内经》说“病”,有的时候说病,有的时候说“疾”,有时候说是“候”,而称“证”字的时候比较少。《内经》称“证”字时候比较少。只有一个。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上,有一个“证”字。出现“证有中外”,有内有外,有内证,有外证。再有,病上里头加这个“正”字,所谓“症”字晚出,不见于经,在《内经》里头没有这个“症”,没有这个字。所以我们现在中医写辨证论治,辨证论治都不写这个“症”,而写这个“证”。这个“症”只是写症状的时候写这个“症”,写证候的时候就写这个“证”。写辨证的时候还是写的这个“证”。“证”者,证也,就是证据。这好像是在中医界已经约定俗成了。

又讲“证”与“候”同义,“证”与“候”在中医学里头有的时候是相同的。所以后人就把“证”、“候”合称了。合称为证候。当然,“候”字本身具有时间性在内,时候,什么时候呢?鸟类有候鸟,冬天往南方飞,夏天往北方飞。那叫“候”,有时间的概念。这个“候”,是多长时间叫做“一候”呢?在《内经》里头,在《六节脏相论》里头说了,叫“五日谓之候”。五天就叫做一候。“三候谓之气”,三五一十五天,就是一个节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时”就是季节。四时就是四季,就是一年。岁就是一年。所以“候”五日谓之候,《内经》里定成五个日谓之“候”。后来的温病学派里头,他们常常把七天叫做“一候”。那好像又和西洋的文化传入,是不是有关系?七日成候。那是后世温病学派有这样一个观点。但是在《内经》里定的“候”,那不是医学的问题,是整个中国文化就这么称呼的。一个“候”就是指五天。所以我们中医所说的“证候”,“证候”,它应该包含有时间的概念。是动态的观察疾病的一个结果。时间就是个动态的,不是个定死的。是在什么疾病发展到什么什么阶段,什么什么时候,疾病的本质。

《内经》有关病证的内容极为丰富。所载病证多达350余种。涵盖了临床各科,对许多疾病还辟专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内经》中多采用脏腑分证,经络分证和病因分证等方法。对证候予以分类。成为辨证体系的雏形。就在《内经》里头,虽然没有“辨证”这个词,但是有辨证体系的雏形存在。

我们教材第五章,病证这一章,选了《内经》中八篇。专门论述疾病的原文。涉及到外感类,外感热病类的疾病,外感风邪所致的疾病,咳嗽类,疼痛类,痹证类,痿证类。以及水肿、肤胀、症瘕类等。涉及到七十余个病。选了八篇文章,涉及到70余个病证。这些病名,除了反映《内经》关于疾病的命名规律,命名规律问题,我们在前面讲到“因处定名”的问题时候,参加概括地说过一下。命名规律。疾病的命名规律,疾病的分类和诸病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涉及到疾病的演变。也是涉及到一些传变问题。因为《内经》的文章,它不是说这一篇,我们讲病证不讲别的,不讲病因,不可能。不讲治法,也常常讲了病还讲治法。它是一篇一篇的,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这里也涉及到疾病的演变,甚至是传变。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对疾病的预后、治疗、护理。虽然是讲的病证,但是它往往在说一个病,它是以什么什么为主,接着就谈了其他的,比如说谈了治疗,虽然不是主要的,但是它涉及到治法。所以以及对疾病的预后、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一章就选了这样八篇文章。

第一节 《素问。热论》
因为这一篇是专门讨论热病的问题,所以就叫《热论》,篇名没有更多的研究的。但是话说回来,在《内经》里头,研究热病的文章,可是相当的不少。特别是外感热病。有的叫寒热病,有的叫热病,有的叫平热病等等。很多关于外感热病的文章。也就反映到《内经》时代,对于外感热病是非常重视的。人们得外感热病是相当多的。在发病上是非常广泛的。所以从《内经》的162篇文章里头,我们看了若干篇,还有《水热穴论》等等,涉及到热论的那个有关热病的记载。当然从现代医学,从西医学对发热这个问题,同样是很重视的。所以也作为专题讨论。就是现在的《内科学》。它也专门讨论热,发热的问题。现在的病理学也专门设有发热、休克。作为一个专题讨论。

我们看第一段,171页,《热论》的第一段, 是外感热病,皆属于伤寒。也就是说,伤寒的概念比较大,它涵盖着热病在里边。笼统地来说,所有外感病,它都叫伤寒,包括热病。我先读一遍。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歧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你看这一句话,不就是说了,笼统说外感病都叫伤寒,现在《内经》时代所说的今天,说的热病,那属于伤寒一类的病。关于伤寒一类的病的问题,教材注释提到了,注释一,伤寒是外感热病的总称。将来我们在谈到这一段的具体讨论的时候,引了《难经。五十八难》的话,172页,在【理论阐释】的正文第四行中间后面一点,“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那不都属于伤寒之类吗?这五个都属于伤寒之类。本篇所说的“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那当然是热病属于伤寒。笼统来说,伤寒是所有外感病都叫伤寒。连伤暑都属于伤寒。那“寒”是泛指外邪而言。

或愈或死,但是外感热病,有的痊愈,有的会死亡,

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六七日之间就可以死亡。但是,

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要痊愈可就六七日痊愈不了,要十日以上才能痊愈。在《内经》时代的见解。

不知其解,愿闻其故,说为什么呀?但是第一段并没有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原则地说了一下。说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巨阳就是太阳,具体来说,是指主太阴膀胱经,诸阳之属,也就是说它全身的阳气,都可以说属于太阳。主太阳经,太阳主一身之表,所以叫“太”,所以叫做“巨”,太也是大,巨也是大,就说明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它的经气很巨大。它的阳气非常重要。全身的阳气,特别是表阳。一身之表,都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因此又说“足太阳,主一身之表”。足太阳的经脉,它连络着督脉,督脉叫“总督一身之阳”。足太阳经就连于督脉。而“主一身之表阳”。所以说“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属就是联系,联属。统主一身之表,统主一身之表阳。这是巨阳、太阳的功能。

其脉连于风府,风府就是督脉的穴位,在发际上一寸半。项后正中央,发际上宛宛中。窝里头那就是风府穴脉,属于督脉。因为是这样,因为督脉是总督一身之阳,太阳主统一身之表。太阳经由连于督脉,所以说

故为诸阳主气也,谁为诸阳主气?太阳为诸阳主气。也就是主持一身之阳气。是各个阳经,各个阳经之气都由足太阳膀胱经主。所以为一身之阳气。你看,它主一身之阳气,可没说离开督脉。它得连于风府,连于督脉。才有巨大的作用。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人之伤于寒是从外受的,所以它必须是要首先影响到足太阳膀胱经。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伤于寒,伤于外邪,往往成为热病。因为太阳是主一身之阳,邪气侵犯了,它也成为热病。哪怕是寒邪,它也成为热病,也要发热。

热虽甚不死,但是热病如果发热很甚的话,一般的说,预后良好。为什么呢?发热甚说明阳气未绝,阳气没有断绝,阳气没有耗尽,所以才发热。因此对于伤寒病,后世有人总结说,“有一分阳气,就有一分生机”。有一分阳气,就是说还有一分热。都凉了,伤寒病好不了。它和后世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不一样。温病,要保存一分津液,才有一分生机。这个伤寒是有一分阳气,才有一分生机。热虽甚,热很甚,说明阳气未绝,并不虚,所以热虽甚不死。

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于寒,后边要讲到了,是指表里两经同时受病,太阳于少阴相表里,表里两经;阳明与太阴相表里,表里两经;少阳与厥阴相表里,表里两经;表里两经同时受病的时候,必不免于死。这是由于邪气过盛,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体阳气大虚,才至于表里两经同时受病,张仲景的《伤寒论》上,《金匮要略》上提到的“直中”,邪气不是有直中三阴吗?从表仲景就到里头了。那个病也是危重的病。同样是由于人体的阳气大虚,正气大衰,所以才从表直接就到三阴,那也是难治的病。这里所提到的表里两经,道理是相同。也就是说人体正气很虚了,所以寒邪从表一下就入里,表里两经同时受病,你看,邪气很盛,正气大虚,所以说“必不免于死”,难治。《内经》所说死证,是说病很难治。倒不见得是一定活不了,说它难治。那是说难治是不错的。邪气很盛,正气大虚,当然是难治了。也可能是死。真的就是死,治不了,就死亡了。

所以这一段是讲了这样个热病,总的来说是说的热病属于伤寒的问题。“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道理也是很重要的。当然话不多了。

【理论阐释】
教材上【理论阐释】当中,又把“今夫热病,皆伤寒”,这就出了个“者”字,对,原文上本来是应该有个“者”字,也就是说我们教材的171页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教材上丢了一个“者”字。

1. 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
关于伤寒问题,也就是说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广义伤寒就包括热病、温病、风温、湿温,这都叫广义伤寒。所以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是广义伤寒。狭义伤寒呢,那不是里头讲,“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那个伤寒就是说狭义伤寒。要真是寒邪,《伤寒论》所说的麻黄汤证,伤寒。广义的伤寒,那连湿温、热病、温病,都属于广义伤寒。这是关于伤寒的问题,分狭义、广义,但是一般来说,都是由于外感邪气引起的。都与发热的症状,也就是后来所说叫热病。

2. 热病的预后
关于热病的预后问题,预后问题,“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者,必不免于死”。这个道理,刚才我已经谈到了。“热虽甚”什么阳气未绝,所以尽管发热很高,预后良好,而“两感于寒,必不免于死”的,那是阳气大衰,邪气太甚。因此,表里两经同时受病,治疗起来就是比较难了。这是关于预后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在教材里头也谈到了, 所以“虽热甚不死”,那是寒邪导致的发热,卫气不得散越,郁而发热。所以像《生气通天论》里说的,“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出出汗,把寒邪气发散出去了,就不烧了,病就好了。这是这个第一段。

二. 六经热病的症状
第二段是讲六经热病的症状,治法,与饮食护理。读一遍。

帝曰:愿闻其状。
歧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
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
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
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歧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帝曰:善。治遗奈何?歧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
歧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这一段就是讲了六经热病症状,以及治疗的法则。同时,又提到了饮食护理的问题。不能强给他多吃。发热的时候,一般说不要给他吃肉。难于消化。这不又谈到了饮食护理吗?其六经的病呢,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感受寒邪,感受外邪,“一日”是疾病的第一个阶段,不是指哪二十四小时那一天。作为次第言者,只是说个次序。疾病的第一个阶段。叫“巨阳受之”,巨阳受之这第一个阶段,主要症状是什么呢?

“故头项痛,腰脊强”,腰脊僵硬。其实这个六经病的症状,主要是根据经脉所过,以及各个经的基本阴阳性质,所出现的症状。头项痛,足太阳膀胱经走于头项,从目内眦开始,上升于头,从头如何到行于项,行于背,如何行于足,下直到足。所以太阳经受邪的时候,经脉之气不通畅,因此就头痛、项痛,腰背也僵硬,这都是经脉所过。可以知道,肯定还有发热。只是没说发热。就说出几个主要症状而已。也很可能有恶寒。但是也没说。就是强调了一个太阳阶段的病证的特点。特点的症状是头项痛、腰脊强。所以我说肯定是有发热,也可以肯定一般地说,还有一些恶寒,要真的是寒邪的话,内经肯定恶寒。即使是风热,也难免有一个轻微的恶寒。这是第一个阶段。

“二日阳明受之”,第二个阶段是阳明受之。所以这“一日”“二日”刚才我说的是言次第而已。并非机械的就是一天、两天。第二个阶段就是阳明受之。

“阳明主肉”,阳明主肌肉。

“其脉侠鼻络于目”,阳明经侠鼻络于目。

“故身热”,所以就身热,前面这个头项痛,腰脊强,有发热,而这个叫“身热”,是肉热。热势要比在太阳的时候还深、还高。发热程度还有高。阳明是主肉,太阳是主表。热势不就深了吗?同时,

“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由于经脉所过的关系,所以有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阳明有邪气,就睡不好觉,胃不和,卧不安。这个理论我们讲过多遍了。讲《营卫生会》篇的时候也讲了,营气运行它得通过阳明经才能入于阴,从阳经过跷脉才入于阴。所以阳明经阻滞,阳明经邪气盛,他不得卧,睡不着觉。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教材有注释,根据阳明主肉来说,少阳不是主胆,少阳阴作“主骨”。教材注释说,《甲乙经》《太素》均作“骨”。《灵枢。经脉》也说“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因为阳明主肉,它没说阳明主胃,要说“阳明主胃”下边就“少阳主胆”。这是从文字体例来说就合了。因为上边是讲的主肉,这里是从文字体例上来说,应该考虑按《甲乙》和《太素》,作“主骨”。

“其脉循胁络于耳”,这是经脉所过。

“故胸胁痛而耳聋”,所以少阳病的时候,就有胸胁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到第三个阶段,不是太阳,阳明,少阳都受病了吗?

“而未入于藏者”,这三阳虽然都受病,但是并没入于里,并没有入于阴,叫未入于藏者。

“故可汗而已”,所以可以用发散的方法。使邪气从表出。因为邪气尚未深入,尚在阳经,在表。所以可以散。从治疗的因势利导的思路,邪气在阳,邪气在表,可以用汗法。

“四日太阴受之”,四日,第四个阶段,太阴受之,邪气就传入到太阴了,太阴经脉。

“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嗌解释咽,络于咽,太阴脉所过。而且太阴是主腹,足太阴脾经,脾主大腹。所以受邪气之后,可以有

“故腹满而嗌干”,腹满,由于经脉所过,所以可以出现有咽干。这是第四阶段。先到太阴。

“五日少阴受之”,然后第五阶段,这就到少阴了,

“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少阴,属于肾经,肾经受热邪 ,阴精不足,因此可以出现口渴、口燥、舌干的问题。舌干就是由于经脉系于舌。

“六日厥阴受之”,那是六经病的最后一个阶段。厥阴受之,

“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循阴器,所以阴囊收缩。而出现烦满,看来也是胸胁满闷的意思。厥阴经脉和少阳经脉是相互联系的。肝经其实也是布两胁,所以也可以出现胸胁满闷。男子是囊缩,有的注家说,女子是“乳头内缩”,男子阴囊内缩。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如果是三阴三阳没有治好,三阴经,三阳经病都传遍了。也没有治好。导致了表里都受伤了。

“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五脏六腑都受病了,以致于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也不能通畅,五脏之气机不畅,则死矣,也可以引起死亡。虽然说六经之病可以不死,一般的话,不至于死亡。但是如果治疗不当,或者误治,或者失治。没有治,或者治错了,正气在衰,当然如果正确充足的话,也有的不治也不见得都死。因为它这个病不是十分的严重。但是如果正气大衰,治疗失当,或者治误,或者失治,都有可能使得五脏受病,营卫不通,脏器气机紊乱,也可以引起死亡。这是热病。这个热病的传变是太阳、阳明、少阳,一阳、二阳、三阳的顺序。到里呢,是太阴、少阴、厥阴。是三阴、二阴、一阴的顺序。足太阴者,三阴也。我们在讲《太阴阳明论》的时候,不是涉及到这个问题吗?它是一二三,三二一,从阳是一二三,到阴是三二一。这样的顺序传变。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如果上边说这个顺序,上边本来就说的不是“两感于寒”的。一般地说,到第七天,巨阳病衰。太阳病,邪气就衰了。

“头痛少愈”,病情就可以减轻,也可能病愈。但是说“少愈”,它病不彻底痊愈。

“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腹不再胀满了,就像正常平时那样。说“腹减如故”。

“则思饮食”,刚刚看前面讲太阴病的时候,他也不想饮食,脾胃有毛病,当然不思饮食,所以说前面症状里没提,可以看到太阴病的时候,也有不思饮食。

“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口渴止了,还不满,但是你看教材注释8,《甲乙经》《伤寒例》没有”不满“二字,上文不言腹满,此必衍文。所以丹波元简认为“不满”二字可能是衍文,是多余出来的。可供参考。还有

“舌干已而嚏”,因为津液已经可以恢复了,邪气基本去掉了,津液可以恢复。所以舌干也去除了。嚏,可以打喷嚏,“阴阳和利,满于心,出于鼻,谓之嚏”,也就是在《内经》的解释,喷嚏是怎么打成的。说是阴阳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就打出喷嚏来了。所以这也是阴阳和利。是一种好的现象。十一日少阴病衰,才有这种好的现象。也就是说病,病了一段时间之后,打喷嚏了,这是阳气恢复的现象,是好现象。当然你说我刚一感冒,我就打喷嚏,就是好现象,那是两回事。是说这病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打喷嚏了,是阳气也恢复了。阴阳和利了。

“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少腹也不拘急了,在厥阴病的时候,虽然没有说少腹拘急,看来应该有少腹拘急,少腹也是肝经所过,所以这回“少腹微下”,不再拘急了。

“大气皆去”,大邪之气,邪气。

“病日已矣”,这个病,逐渐地就好了。那不是讲了吗?其愈皆在十日以上吗?这不是到十二日才说到,“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其愈皆在十日以上。其死在六七日之间。上文讲的,五脏六腑都传遍了,脏气不通畅了则死。所以其死在六七日之间。其愈皆在十日以上。

“帝曰:治之奈何?”黄帝说,上面那些情况怎么治疗呢?

“歧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岐伯回答说,各通其脏脉。因为三阳病也好,三阴病也好,都是属于实热证。在《热论》里头说的,都是属于实热证。和《伤寒论》不同,张仲景的《伤寒论》,虽然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但是他所说的三阳病是实热证,三阴病可多半是虚寒证。从病证上,不一样。《素问。热论》所说的,三阳三阴都是实热,尽管有在表,在里的区别,但它都是实热,这是要明确的。所以“治之各通其藏脉”。都要疏通,调治,那虚证就谈不上是通了,这是调治、疏通。还是治疗实证的一个基本方法。所以要通其藏脉,疏通其各脏腑的经脉,疏通、调畅脏腑经脉。

“病日衰已矣”,病就可以逐渐地衰去了。就可以好了。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再有呢?总的原则是,病还没有满三天,没有满三天的时候,病在三阳,太阳,少阳,阳明,在阳属表,所以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在表嘛,可以用汗法。

“其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已经满了三日了,那就到第四个阶段,就入三阴了,三阴就是入里了,表为阳,里为阴,所以治疗上就“可泄而已”,可以用泄热的方法治疗。在表可以汗,在里可以泄。教材特别注释说,这个“泄”可不是承气汤那类的攻下。腹泻那个泻。还是泄热的方法。清热的方法。针刺也可以泄热。吃药也可以泄热,这个“泄”是指泄其热,要特别注意。这是说在阳可以用汗法,宣散其邪,在里可以用泄法,清泄其热。

“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下面又说,热病已愈,时有所遗,所谓“热病已愈,时有所遗”,有的时候,没有彻底痊愈,时有,就是有时候,有所遗留,就是痊愈的,有的是彻底痊愈了,有的病人是看着是痊愈了,其实还有一些遗留症状,并没有真的彻底痊愈,这个时候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能彻底痊愈呢?而把热遗留下来呢?

“歧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岐伯回答说,诸遗者,热甚而强食(饲)之,饲,勉强给他吃。因为勉强给这个病人吃东西,所以可以出现“有所遗”。其实,热有所遗,就是遗留还有热。这病证老是不干净。

“若此者”,像这样的病人是怎么回事啊?

“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大多是“病已衰”,看着病比较轻了,逐渐衰退了。而“热有所藏”,已衰并没有全衰。还有热,还有所藏。

“因其谷气相搏”,这个时候你强饲之,给他吃多了,榖气就是热,榖气就能助长阳热之气,这个遗留之热,与榖气,水谷精微之气相互搏,这个“搏”也是这个“薄”,结合在一起,相搏,相搏斗、相结合。

“两热相合”,说遗留之热,或者水谷之气所化之热,相互结合了,

“故有所遗也”。因此,治疗对于热病,发热的病人,要吃些好消化的,不要勉强多食,这是护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帝曰:善。治遗奈何?”怎么样治疗遗热不去呢?

“歧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岐伯回答说,观察病人虚实情况,要调其逆从,这个逆从,又是偏义复词。是偏于逆,所以调其逆,使其从。

“可使必已矣”,这样的话,就可以把热遗治好了。千万不要再给“强饲”。强着吃饮食了。这个是护理当中的一个问题。因为确实有一些人,说这个人有病了,热势刚退,说是好点了,这回可想吃点饭吃了,赶紧吃好的,加营养,往往是起了一种坏作用。因为他机能还没有真的很好恢复,阳气没有真的很好恢复,你再给他加一些不好消化的,他就克化不了。反而是和遗留之热相结合在一起。

“帝曰:病热当何禁之?”那么说是饮食不当了,可以导致的热遗,那么在发热的时候,对于热病的病人,应当禁忌些什么呢?当然禁忌东西很多,这里只提出了饮食禁忌。说

“歧伯曰:病热少愈”,在热病看来已经减轻的时候,

“食肉则复”,给他肉吃,很难消化,肉更助长内热。又难消化,又助长热。所以食肉则复。复,复法,反复发作,这个“复”。《伤寒论》也有“食复”,这个病快好了,突然又复发了。由于饮食不当导致的食复。当然劳累也可以劳复。《热论》本身只提到了饮食,“病热少愈,食肉则复”。

“多食则遗”,不吃肉也可以发,多食了,吃多了,肉吃多了。固然是可以热遗,即使水谷吃多了,也可以使热势遗留。因为前面说了嘛,榖气与邪气相搏,两热相合。

“此其禁也”,所以热病时候要特别注意饮食护理。当然不要吃肉,不要多吃,并没有说不许吃。如果热病拖的时间比较长了,正气很虚了,适当的用一些肉,也不见得不可以。适当、适量,要注意好消化。

所以,这一段是讲的,六经热病的症状,传变的次序,治疗的基本法则,它的症状主要是经脉所过,和相关脏腑的基本功能。你比如说脾经,它就有腹胀,或者说饮食食欲不振,那就是功能问题。“太阳病,头项痛,腰脊强”,那就是经脉所过,经脉之气不通利的问题。经脉之气不利了。所以主要是经脉所过。和这经脉相关的脏腑功能失调。

治疗之法,也很概括,未满三日者,病在阳,就可以用发汗的方法,已满三日者,病入于阴,就可以用泄热的方法,特别注意,泄热不是攻泻大便,是指清泄内热。用清法,用针刺法都可以泄其热。关于“热遗”,也就是说的热病的饮食护理,“热病少愈”当高热的时候,他也不能吃。所以人们也难说“强食”,热病少愈,有点食欲的时候,也不要过多地吃饮食。更不要吃肉食。难于消化,而且助热。使得热势遗留。甚至于“复发”。再开始热起来。不单是遗留不去,轻微的热遗留不去,而是可以再高热起来。所以这一段是很重要的理论。所以我们选在病证的时候,把它搁在第一篇。

[完/49:1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48集 病症概述中5-1:《素问·热论》1.伤寒、...

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