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的《中庸》之道
本帖最后由 桦树林 于 2014-3-29 13:47 编辑《中庸》源于《礼记》、传说是曾参弟子;子思所作,认为是孔门传授的心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作之一。
文中开篇之“天命、率性、修道。”则是整个修学体系,相互呼应。天命即性理,本性中的理,是形态之上的哲学。《易经》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物质形态之上原有的那个性体。又如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及六祖慧能大师的“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的那个本性体。
率性之道即是物质原理,是遵循物质本性潜在规律的运行之道。何为道?随后为之揭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在明白自性之道标准上的定位,不偏不倚,取之中和。“大本”以中,是体。“达道”以和,是用。明“中和之道”是以天地万物性德为载体,应用于人伦大道,健顺五常之德。化俗成美,徳教以民,乃“致中和”全面体现。这与《大学》中的“致知格物”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引发君子慎其独也而为首要。“慎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涵,是内炼中的意境。其反义词是迷糊,浑浑噩噩。
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天、地、人、三才一贯之道,下面看一下我们与天地万物到底是什么关系。
《易经》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庄子曰:“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们看《中庸》篇中所言:“天地之道,可一言尽也;其为物不贰,则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在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具本人理解,此“为物不贰”指的是性,物质本体上的共性。而事实上我们所生长的环境是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交错运作,阴阳相荡,开合有律。而众物之理穷尽,演说的是什么?佛家有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可见我们的心量,大可含纳宇宙,小可细若微尘。因此,学人要慎独明理,明白我们自身同样具有天地万物之德,这是从性体上说。而反之从物质本身来分析,我们也只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类,所以应该顺应自然遵道而行,这就是应用。
《诗经》云:“瞻彼其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试想我们处身之境,正是美玉形成的过程。中庸之道,是无为而为,是不偏不倚,是致中和。我们生活在天地万物间,面对周围的事物,立场不同,观念也会不同,同样的事物,必然有其正反两面,有好有坏,有阴有阳。譬如:儒家仁、义、礼、智、信。仁:喜多则爱深,怨多则恨长,取“中”则仁。以此类推那一样不是中庸之道!
《大学》云:“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正者,中也。庸者,用也。大道至简,唯有至诚,诚极则无妄。
《内经》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以上所言,正如老子所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是相互依存的,在明白这些道理后自然不难理解无为而为、不偏不倚、致中和等所喻意的中庸之道了。而这正是最佳的养生、养心、养性、养志之道。如若我们处事果能坚守中道,上不为形之所惑,下不为器之所累。自然会和乐人生,美哉、快哉!最后,送上本人所做小诗一首做为本篇结束语。 家天下读经不知岁几何;风霜感悟在心窝。经中处处皆妙语;洞彻天地舞蹉跎。为学有径行为贵;知行合一福绵泽。
为人立志要正己;小家大家安天下。
嗯 支持....很久没见桦叶琳发文章了呵呵 小宋 发表于 2014-3-29 1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 支持....很久没见桦叶琳发文章了呵呵
一日紧来;三日松。七日复始;晨幕功。不知何年;功德满。洞破流源;亨始通。 桦树林 发表于 2014-4-11 0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日紧来;三日松。七日复始;晨幕功。不知何年;功德满。洞破流源;亨始通。 ...
呵呵 好的..桦树林姐姐 刚给你设置了本板块的管理员...
然后您写的文章在网站的首页的 网友分享版块里面展示呵呵....
欢迎欢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