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内经》病因学说条文汇释补识

[复制链接]
a
0 0
  @ME: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21:57:43 | 只看该作者
鉴于病因的多样性,为了说明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古人曾做过病因分类学方面的研究。如秦国名医医和提出的“六气病源”说,则对《内经》病因学说的影响很大,《左传·昭公元年》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这就是晋侯患病后向秦国求医,秦伯让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病后,提出的著名的“六气病源”学说。此学说是“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被后世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
《内经》秉承此说,在此基础上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而且还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类法,对后世影响巨大。《内经》的病因学说理论,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自然因素,即被称为“六淫”邪气的风、寒、暑、湿、燥、火;还有引起人体内部病变的精神刺激,即喜、怒、悲、忧、恐五志损伤(或称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另外还论及了饮食起居、房事劳倦等因素所引起的胃肠、形体、精气损伤,以及社会地位的失落、经济地位的变迁所造成的心理创伤等。因散见于《素问》和《灵枢》多个篇章,比较杂乱,对初读《内经》者,不易掌握和了解,为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历代医家的注释与现代医学的认识,予以整理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
0 0
  @ME: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21:57:12 | 只看该作者
何谓病因?指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
病因种类繁多,现代对病因的分类,是将致病因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类。即
①外感病因-六淫、疠气(戾气、疫气);
②内伤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不节、不洁、偏嗜)、劳逸失度(过劳、过逸);
③病理产物-痰饮、瘀血、结石;
④其他病因-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
目前上述这种分类方法,是在中医经典如《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历代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科学合理,使中医学病因理论更趋完善。
那么历代医家对病因学理论又是怎样分类和发展而来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6-28 13:5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