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龙口东盛铝业孙

http://huangdineijing.com/?46

素问第四章:金匮真言论

已有 1959 次阅读2013-4-2 10:18 |

金匮是古代帝王藏书的地方,真言就是至理名言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八风指八个方向的风,八风按季节正常发作为实风,否则为虚风,虚风害人,经有五风指五脏之风,八风侵袭人体经脉变成邪气,触动五脏致病

春木青风酸目肝,夏火赤暑苦舌心,秋金白燥辛鼻肺,冬水黑寒咸耳肾---我的自创四季内脏诗

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

肝属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于是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春天应肝气,所以春天爱得肝病,肝的腧穴在颈项,腧穴是经气输注之处,也是病邪入侵的门户所以春天要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长夏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长夏来弥补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春天爱鼻塞流鼻涕和鼻出血,因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仲夏爱胸胁不舒服,长夏爱拉肚子,秋天爱得风疟(寒热往来),冬天爱肢体麻木。

是按摩,气功等保健运动。冬不按是冬天不做保健的意思那么后文说的春夏秋冬不得病和这句话就矛盾了

肾精是人体的根本,肾精保存好了春天就不得温病,夏天暑气不除,秋天得风疟,这就是诊断的方法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俞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段很重要,是中医基础知识,也好理解,需要熟记

脏是阴,藏精化而不泄,但阴中也可以分阴阳
脏相对六腑是阴,但是内部还能区分出阴阳

心主血脉,温煦身体,还处于人体上部,这些特点都是阳中之阳的表现

肺也处于人体背部,背为阳,但是肺气下降,通调水道,所以属于阳中之阴
如果肺气不降反上,就会咳嗽

肾属水,处于人体下部,藏精,阴中之阴

肝属木藏血,处于下部,但是肝气是上升的,所以是阴中之阳

肝气如果不升就会郁结成火,肝和情绪的关系密切,脾气不好的应该考虑舒肝理气,滋阴降火。
肺降肝升,这是一个循环

阴中之至阴,脾也。至有尽头的意思,阴的尽头就要转阳,脾胃处于中焦,作为人体内脏的枢纽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至阴其实就是阴阳交汇之处的意思,个人理解
就像厥阴经,处于阴的尽头,和阳交汇处

脾升清,胃降浊。

脾为湿土喜燥恶湿喜升恶降

胃为燥土喜湿恶燥以降为用
脾胃上下全通,承前启后
很多毛病都要先调理脾胃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吃中药前有时要先吃点开路药
开路药就是开胃的
脾胃打开了,药才能吸收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这一大段用我昨天的自创诗就可以概括
春木青风酸目肝,夏火赤暑苦舌心,秋金白燥辛鼻肺,冬水黑寒咸耳肾
就是讲的五脏五行五音五色五季五嗅五谷等的对应关系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中医药

关于我们|广告合作|我要投稿|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黄帝内经网 加速乐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18264146691 QQ:1830924110 您好,我是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 邮箱:1830924110@qq.com 联系地址: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黄帝内经网的使命:帮助30岁-100岁的中医爱好者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祝愿人人都能活到120岁,黄帝内经护佑中华儿女远离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乳腺增生...

黄帝内经网站长宋利提醒您:一定要从30岁开始学习养生!

鲁ICP备15004867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GMT+8, 2024-6-27 01:32

返回顶部